登陆注册
3118900000002

第2章 三字经(2)

学习知识有深浅难易之分,应先学习较浅易懂的知识,然后再去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古人把易懂好学的《小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孝经》等书作为学生最先学习的书本。要学习深奥的六经,只有读懂《孝经》书中的道理,再把“四书”读熟了,才能领会到《诗》、《书》、《易》、《礼》、《春秋》、《乐》书中的道理。

【原文】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

《诗》、《书》、《易》、《礼》、《春秋》、《乐经》(已失传)称“六经”,应当研究思考。

【赏析】

“六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人学习知识的书本。读“六经”要研究思考它,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

《连山》(已失传)、《归藏》(已失传)、《周易》是有关占卜方面的书,其中《周易》这本书写得更详尽。

【赏析】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易》一书揭示了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并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

【原文】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

《书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典,谟,诰,训,誓,命,其中文字含义非常深奥。

【赏析】

《书经》是一部研究性价值很高的历史资料,它记载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是治国计划;三是大臣的态度;四是国君的通告;五是起兵文告;六是国君的命令。

【原文】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

周公写了《周礼》一书,其中记载着“六官”制度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给后人留下治理国家的典范。

【赏析】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周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有贤德之才,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他还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原文】

大小戴(大戴即戴德,小戴即戴圣),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

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分别著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传述和阐扬了圣人的言论。由于古代“礼”和“乐”

常合在一起,而《小戴礼记》中收了《乐记》,所以《礼记》一书使“礼”与“乐”完备无缺。

【赏析】

戴德,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圣,字次君,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

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小戴礼记》一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原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

《国风》、《大雅》、《小雅》、《颂》被人们称为“四诗”,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感情深切,人们应当去诵读。

【赏析】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员员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远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其中《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风》是乐曲、乐调的意思。《国风》是指员缘个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员远园篇;《雅》是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音乐,计大雅猿员篇,小雅苑源篇,共计员园缘篇;《颂》是宗庙乐歌,计周颂猿员篇,鲁颂源篇,商颂缘篇,共计源园篇。

《诗经》全文共计猿园缘篇。《诗经》一书中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劳苦民众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感情等。

【原文】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

由于周朝社会的逐渐衰落,《诗经》也就渐渐地被人们冷落,于是孔子著《春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当时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言行的分辨。

【赏析】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其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

【原文】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

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被称为“三传”,这三本都是解释《春秋》

的书。

【赏析】

《公羊传》、《左传》、《谷梁传》是着重阐释《春秋》的三本书,其中,《公羊传》与《谷梁传》主要用问答的方式解释《春秋》,《左传》主要用事实解释《春秋》。

【原文】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

儒家的经典著作熟读并理解后再去读诸子百家的书,但在阅读时要选择重要的来研读,并且牢记所载事实。

【赏析】

文中要求以熟读“经书”作为研读诸子百家的开始,让后世的读书人学习儒家思想的精华。

【原文】

五子者,有荀(即战国时期的荀况)扬(即汉代的扬雄),文中子(即隋代的王通),及老庄。

【译文】

“五子”是指荀子、扬雄、王通、老子与庄子。

【赏析】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赵国人,著有《荀子》,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书。

王通,隋朝学者,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

门人私谥曰“文中子”,著有《文中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著有《老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庄子》。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佼佼者,其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

【原文】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

读通了儒家经典著作以及诸子百家之书,就可以读各种的史书了。从史书中考察历代帝王的宗族系统和各国的兴亡之路,懂得各国盛衰的原因,以便使自己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概况。

【赏析】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并且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学习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就要了解我国的历史。读各种史书时,要考察历代帝王的宗族系统和各国的兴亡之路,增长自己的学识。

【原文】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

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帝王都是上古时代的人,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赏析】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这三位帝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相传伏羲氏教会人们结网捕鱼和畜牧,神农氏教会人们种植庄稼,黄帝教会人们织布做衣。

【原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

唐尧和虞舜被后人称为“二帝”,他们都把国家禅让给德才兼备的人,并没有传给他们的儿子,唐尧把帝王之位禅让给虞舜,虞舜把帝王之位禅让给大禹,因为他们没有一点私心,任人唯贤,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

【赏析】

唐尧是位有贤德的帝王,深受他的臣民的拥戴和敬重,当唐尧死后,便把帝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虞舜做继承人。当然虞舜没有辜负唐尧的重托,他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更加地繁荣。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被后人称为盛世,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原文】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王大禹,商朝的开国君王汤,周朝的文王、武王,他们被后人称为“三王”。

【赏析】

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他是夏朝的创建者。汤,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姬姓,名昌。

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了充分准备。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几位人物在历史上都是有过贡献之人。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

大禹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后,国家从此就为一个家族所拥有。从夏朝的建立到夏桀的灭亡共经历四百多年,从此就结束了它的历史。

【赏析】

大禹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之后,从而变古代的禅让制为世袭制,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真正地结束了古代的世袭制。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世袭制是夏朝的君王大禹开创了先河,接下来的历代王朝依次进入一个宗族统治的时期。

【原文】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译文】

商汤举兵推翻了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从商朝建立到商纣的灭亡,共经历六百多年,从此就结束了它的历史。

【赏析】

纣王是商王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由于他荒淫无度和残暴施政,民众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都十分痛恨他。

【原文】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

周武王举兵讨伐纣王,在牧野一战商朝灭亡,建立了周朝。

周朝统治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八百多年。

【赏析】

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员员世纪消灭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君。周朝的历史由两部组成:

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西周和东周的历史加起来共有八百多年。商朝渐渐地走向没落和衰败直至灭亡,其中主要原因是纣王的荒淫无度和实施残暴的统治,最后被周武王灭掉。从商朝兴衰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

的道理。

【原文】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

自从周平王把都城东迁到洛邑以后,周朝的朝政已经混乱,各个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乱,士大夫也开始离开周朝,到处游说,去投靠那些强大的诸侯国。

【赏析】

东周国力渐渐衰落,渐渐失去对各个诸侯国的统治力,东周王朝对各个诸侯国发号施令已行不通了,各个诸侯国都想要称王称霸,各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原文】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

从春秋时期时起,到战国时期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是东周的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天下,后人称他们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的“七雄”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赏析】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代表着东周王朝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特征,在东周王朝封赐的各个诸侯国已渐渐发展壮大,他们便纷纷摆脱东周王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表面上仍向东周皇帝称臣,但是他们已不听命东周皇帝,随着各个诸侯国发展强大,出现了最初的五个强大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齐国、宋国、晋国、秦国、楚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春秋五霸”。这“五霸”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大动干戈,各国经过二百多年明争暗斗,到了战国时代,最初的五个强大国家,只剩下齐国、秦国、楚国,而宋国和晋国被他国吞并了,另外出现了四个新的国家,他们分别是:燕国、韩国、赵国、魏国。这四个国家和前三个国家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从春秋时期的“五霸”到战国时期的“七雄”,民众文化思想较为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文】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的势力日渐强大,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承,由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不久秦朝被农民起义军以及各诸侯国起兵所推翻了。秦朝灭亡后,就出现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局面。

【赏析】

秦始皇姓嬴,名政,他采用张仪的远交近攻及连横外交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四年,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国家。虽然秦朝统治时间只有十五年,但是,在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秦始皇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

【原文】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即刘衎),王莽篡。

【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垓下灭掉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传到了汉代最后一个皇帝孝平时,就被外戚王莽篡权。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从刘邦到孝平帝,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西汉”。

【赏析】

刘邦(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一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朝开国皇帝,名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小名箕子,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新朝的建立者。

西汉时期是从汉高祖刘邦起到孝平帝刘衎结束,史称“西汉”。文中写的三个人是影响这段历史的关键性人物。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

光武帝刘秀,举兵灭掉王莽建立的“新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统治了四百年,到汉献帝时灭亡。

【赏析】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推翻了外戚王莽篡汉后建立的“新朝”。东汉共经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东汉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宦官专权。

【原文】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各据一方,争夺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魏国、蜀国、吴国史称“三国”。魏国灭掉蜀国后,不久被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所取代,最后,灭掉了东吴。从司马炎建立晋朝起到灭亡,这段时期史称“西晋”。从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到灭亡,这段时期史称“东晋”。

【赏析】

东汉灭亡后,魏国、蜀国、吴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他们相互争夺地盘,扩大势力,以夺取天下。这三个国家数魏国实力最强,魏国灭掉蜀国后,不久被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所取代。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天灾不断,疾疫流行,赋敛如故,大量民众被迫沦为流民,不断爆发反晋起义。最后,前赵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后,西晋灭亡。从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到建康(今南京),标志东晋的建立。东晋王朝共经历100多年,到了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民心不稳,不久被新建立的王朝所取代。

【原文】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

同类推荐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代号刀锋

    代号刀锋

    一个杀手之王的徒弟,组织中的神秘太子,为寻身世之谜,从而踏入红尘。一个奇异的梦境,让他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凭着神奇的功法,纵横天地之间。
  • 焱火神尊

    焱火神尊

    他将让天下震惊!烈火燎原,沦落为废材,屠人百万,不过是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这个天下,只因为凡夫俗子看不出他的天赋……当那命中的伯乐出现,都会刻下他的名字,方羽!
  • 剪影芳华

    剪影芳华

    桃夭,桃夭,原来,妈妈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想要逃避一段夭折的人生。这是桃夭第一次这么深刻的理解自己的名字,那一年,白明远离开。遇见夏涵,指尖相触的一瞬间。这,就是开始。
  •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曾经的情感不再,遥远到无从追忆。如今的情感早步入正轨,大石坠顶都起不了浪。当有一天一个曾经熟悉的陌生人从茫茫人海中蓦然出现,情感的天平失衡了……继“七年之痒”之后,高克芳又提炼出“旧情复萌”的情感范式。都说“新鲜旧情人”,我们如此念旧是否只是因为曾经失去?内外煎熬,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相见,不如怀念》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改名《亲人爱人》出版上市,请喜欢的朋友们关注。
  • 绑住花心美男

    绑住花心美男

    7岁,她的父亲背叛了母亲,她发誓这辈子不相信爱情。27岁,身为心理医生的他,治好了她心灵上的伤痛,也给了她爱情。28岁,她迷茫,不知道自己深爱着的男人是否拿真心对待自己……两年后,她带着自信和完整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是爱情的延续还是无休止的报复……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黑帮王子爱上我

    黑帮王子爱上我

    连续七天,都有神秘人每天给周璐送不一样颜色的玫瑰花,而且还有那昂贵的限量版泰迪熊。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终于有一天,他出现了,他就是三个月前,周璐偶然间救下的那个被人追杀的男子。他提出让她做他的女朋友。她会答应吗?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校花的贴身高手
  •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李朵朵,现代社会一直霉运缠身的人,连雷劈这种小概率事件都碰上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劈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成了,嗯,据说跟男人乱搞昏在了路上的农家女。从此,她就成了花家村的耻辱,要不是这里没有河沟,她早就被浸猪笼去了。老爹是个妻管严,什么都帮不到她。后母嫌弃,姐姐欺负,色鬼异母哥哥居然想轻薄于她。挺着个大肚子,花朵看着那一帮子落井下石的人,眼眸一眯,非常可爱的草泥马在心中奔腾了一遍又一遍。你们以为老子稀罕住在这里,老娘搬出去还不成?左选右选,尼玛,这村子也太那拥挤了吧,一跺脚,拍拍垫着的大肚子,“孩儿乖,娘亲我找个大大的房子给你住”。于是,某女踏上了那全村子人都惧怕的怨鬼林,找上了那个看似很厉害的妖孽“男鬼”。“醉月死鬼,帮我个忙,让你那些鬼子鬼孙给我盖间房。”某只妖孽祸水型男鬼慵懒地坐在一棵老槐树上小憩,听着女人的话,淡淡挑眉。“好啊。”从此,“怨鬼道”旁,有了一间三舍的精致小竹屋,里面住着个大肚子的妇人。花朵开始了她的幸福种田生活。只是,当某只踏进某“鬼”一步步设下的温柔陷阱之后,悲催地抱着怀中的娃儿,欲哭无泪。儿啊,这尼玛居然是你爹啊!片段一:村中的灯火慢慢熄尽,待早出晚归的农人都进入了梦乡。怨鬼道上开始亮起一盏盏的红灯笼,带来一点点昏黄的光亮。“大伙儿幸苦了,真是太感谢了哈。”花朵坐在躺椅上,吃着瓜子,喝着薄荷茶,悠闲地看着在地里劳作的“男鬼女鬼”。她的身旁,某只妖孽正拿着一只橘子,动作优雅地剥着皮。“来,娘子吃瓣橘子。”某女眯着眼,满足地吃下那送到嘴边的橘子。“谁是你娘子?少给老娘乱喊,人鬼殊途懂不懂?”终是反应过来,她白了一眼身前人。某男嘴角一勾,但笑不语。这就是一个妖孽相公陪着自家少根筋的娘子演一场“倩男幽魂”的故事,最后,男主角“还魂”,两人终于幸福滴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至于有没有像“燕赤霞”这类惩恶扬善的“捉鬼之士”,不好说,不好说。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在女人的感觉世界里包含着善良、明智、浪漫以及对他人的喜厌。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撩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腹黑侯爷,嫡妻威武!

    腹黑侯爷,嫡妻威武!

    穿越也就算了,醒来不是豪门世家明争暗斗,居然是破屋烂瓦,亲姐眼瞅着就被卖给五十岁的老头做妾!穿成个古代乡村的小萝莉,还是个丑丫头,亲戚极品,家人懦弱,她如何翻云覆雨,带着自己的家人,自食其力奔小康?大伯贪财狠毒,祖母刻薄吝啬……一个个如狼似虎,日子过不下去了,她要分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她自强不息,不懈努力,她就能得到幸福,一路锦绣。本文先种田,后宅斗。种田,是纯纯的种田,温馨、清新、搞笑。宅斗,先是乡村斗,继而才是侯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