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拥有的五袋谷物,就好像是幸福能为我们带来的不同层级的效用——有健康,有美食,也有精神的享受。我们追求幸福其实就是为了追求需求的满足,幸福效用的实现。不过,幸福终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好不容易实现的幸福很快就会让你不满足,追求幸福的道路因此注定永远没有尽头。曾经有一个笑话说,仙女答应一个凡人会给他实现一个愿望,不过只能是一个。凡人思虑良久说,好吧,我的愿望是:让我拥有无数次许愿的机会。可惜人生没有实现无数个愿望的机会,那么,好好地珍惜现在拥有的。
有一个印第安人酋长对他的臣民说:“上帝给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生活。”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有权力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体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我们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有些时候,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凡事要适可而止。懂得适可而止,欲望会带给你快乐;不懂得适可而止,欲望只能成为你的包袱。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让自己那杯水色香味俱佳不停地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调料。诸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等,所以都感觉活得非常“累”。
古语说:“无欲则刚。”对生活不厌不求,对欲望不拒不贪,就是生活的强者。只要你适度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
以“舍”医“贪”
庄子就曾这样形容: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
无论是金钱、物质还是情感上,人们一旦享受过多,所求便会更多。贪字却令人不知餍足,最后为了奢求和不择手段,这一个“贪”字,竟是恁地折磨人,的确应当戒之。
彭泽少时家贫,苦志励学,明孝宗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官至刑部郎中,后因得罪有势的宦官,被外放为徽州知府。
彭泽的女儿临出嫁,彭泽便用自己的俸银做了几十个漆盒当做陪嫁,派属吏送回家中,彭泽的父亲见后大怒,立刻把漆盒都烧了,自己背着行李奔波几千里来到徽州。
彭泽听说父亲突然来到,不知家中出了什么大事,忙出衙相迎,却见父亲怒容满面,一句话也不说。
彭泽见状,也不敢造次发问,见父亲满面风尘,又背负行李,便使眼色让手下府吏去接过行李。
彭泽的父亲更是有气,把行李解下,掷到彭泽的脚下,怒声道:“我背着它走了几千里地,你就不能背着走几步吗?”
彭泽被骂得哑口无言,抬不起头来,只得背着行李把父亲请进府衙。
彭泽父亲进屋后,既不喝茶,也不落座,反而命令彭泽跪在堂下,府中官吏们纷纷上前为知府大人求情,全不济事,彭泽只得跪在父亲面前,却还不知为了何事。
彭泽的父亲责骂彭泽:“你本是清贫人家子孙,如今做了几天官,就把祖宗家风全忘了,皇上任命你当知府,你不想着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却学着贪官的样儿,把宫中财物往自己家搬,长此下去岂不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彭泽此时方知父亲盛怒是为了何事,却不敢辩解,府中衙吏替他辩白说东西乃是大人用自己俸银所买,并非官家钱物。
彭泽的父亲却说:“开始时用自己的俸银,俸银不足便会动用官银,现在不过是几十个漆盒,以后就会是几十车金银。向来贪官和盗贼一样,都是从小开始,况且府中官吏也是朝廷中人,并不是你家奴仆,你却派人家几千里地为自己女儿送嫁妆,这也符合道理吗?”
彭泽叩头服罪,满府官吏也苦苦求情,彭泽父亲却依然怒气不解,用来时手拄的拐杖又痛打彭泽一顿,然后拾起地上还未解开的行李,径自出府,又步行几千里回老家去了。
彭泽受此痛责,不但廉洁自守,不收贿赂,而且不再挂心家里的事,一心扑在府中政务上,当年朝廷审核官员业绩,以徽州府的政绩最高。
彭泽受此庭训,可称得上是当头棒喝,他以后为官一生,历任川陕总督、左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等要职,都是掌握巨额军费,不要说有心贪污,即便按照常例,也会积累一笔十代八代享用不尽的财富。彭泽却为将勇,为官廉,死后破屋几间,妻子儿女的生活都成问题。之所以能清廉如此,自当归功于他父亲的教育。
彭泽清廉一世,值得借鉴,只可惜难有人做到。事实上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在所难免,但不能把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
有人说是欲望毁灭了原本善良的人,其实不然。在理性的人的掌控之下,欲望可以变为成功的加速剂;而对那些心中完全被欲望占据的人来说,他们的堕落很有可能就与这无止境的欲望息息相关。欲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一个中性词,就看你我如何将其开发。然而,又有谁想要让欲望成为牵制自己的枷锁呢?
与其生活在欲望的都市之中,不如拿出一点时间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爬山,垂钓,在海滩漫步……繁忙之余的休闲与玩乐,生命之花就在此刻绽放。
剪除心灵深处欲望的杂草
在现代化的繁华世界里,奢侈的生活方式总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总觉得开着奔驰宝马、坐拥万千资产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但是,当我们拼命追逐和享有越来越奢侈的物质资源的同时,是否发现:自己已经莫名地卷入一张张错综的欲望之网中,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容易满足,越来越不快乐。而这些负面的情绪,竟又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吞食我们的精力,使我们患得患失,变得疲惫不堪。
一天,有一位富翁路过某地时,汽车抛锚,他在司机修车的时候进入了寺院,住持接待了他。喝完茶之后,住持陪富翁四处转悠。富翁向住持请教了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清除自己的欲望?”
住持微微一笑,拿了一把剪刀给他:“只要你能经常反复修剪这些树,你的欲望就会消除。”
富翁果真开始修剪灌木,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住持问他感觉如何。富翁笑笑说:“感觉身体倒是舒展轻松了许多,可是平日堵在心头的那些欲望好像并没有放下。”
住持说:“经常修剪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