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和忍让能够换来最甜蜜的果实。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就会消失。面对别人的伤害,我们要以德报怨,时刻提醒自己,让伤害到自己这里为止。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就会使心胸宽广。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敌人是面镜子,照出你的胸襟与气魄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感谢你的敌人吧,是他们使你变得如此坚强。”这句话说的颇有道理,因为朋友会在危难时帮你一把,而敌人却可在危难时成就你。你应该感谢你的敌人,因为在与敌人的周旋中,你才愈来愈经得起考验,愈来愈坚强。
米勒在小镇上有一家米店。这家米店是他爸爸传下来的。他爸爸又是从他爷爷手里接过来的。他爷爷开这家米店的时候,南北两方正在打仗。米勒接手后买卖公道,信誉很好。他的米店对镇上的人来说就像自己的手足,不可缺少。米勒的儿子在长大,米店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个投资者在他的店对面开了家新店。
新店开业前一天,米勒坐在他那阴暗的店堂里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对手臭骂一顿。
“米勒,”他的母亲用低低的声音缓缓地说,“你巴不得把对面那房子放火烧了,是不是?”“是巴不得!”米勒简直在咬牙切齿,“烧了有什么不好?”
“烧也没用,人家保险过。再说,这样想也缺德。”
“那你说我该怎么想?”米勒冒着火。
“你该去祝愿。”
“祝愿天火来烧?”
“你总说自己是个厚道人,米勒,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涂。你该怎么做不是很清楚吗!你应该去祝愿新店开业成功。”
“你是不是糊涂了?妈妈。”
说是这么说,米勒还是决定去祝贺他们新店开业。
第二天早晨新店还没开门,全镇人就已等在外边。大家看着正门上方赫然写着“新美粮店”几个金字,都想进去一睹为快。
米勒也在人群中,他高高兴兴地跨到台阶上大声说:“外乡老弟,恭喜开业,谢谢你给全镇人带来方便!”
他刚说完便吃了一惊,因为全镇人都围上来朝他欢呼,甚至还把他举了起来。大家跟他一起进店参观。谁都关心标价,谁都又觉得很公道。那个投资者笑呵呵地牵着米勒的手,两个生意人像老朋友一样。
后来,两家生意都做得十分兴隆,小镇也一年年变大了。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恐龙,恐龙曾在地球上称霸一时,但是由于缺少天敌,它们很快灭绝了。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碌碌无为。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发愤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歌德说:“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你所与之为敌的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你自己的胸襟与气魄。”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争一时不如争千秋,更何况你怎么知道,老天爷的布局不是要让你扛起更大的责任呢?
不要埋怨那些令你跑得很累的人,恰恰是他们,才能使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有对手也是一种福气,尊重你的对手吧!他们同样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伙伴。
气量越大,越能容人
气量和容人,犹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则容水多,器量小则容水少,器漏则上注而下逝,无器者则有水而不容。为人处世,首先应当提倡“豁达大度”的胸怀。豁达,即性格开朗;大度,即气量宏大。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
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即将面临歇业。
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卡尔说:“我把每一个字都吸收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我的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型号却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却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机会。”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需要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项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卡尔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在他心中。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卡尔还是礼貌地直接地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感激卡尔。
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
卡尔的心里感到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为对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这就是迎战那些终日想要让你难堪的人所能采用的最上策。如果我们始终不能放弃过去发生的事情,只会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双方之间的战争,与人与已都没有好处。宽待敌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自己曾经饱受对方的伤害,留下的阴影一时难以抹杀。但是,换个角度去考虑事情,也许你会发现你曾经恨之入骨的敌人,也并非带给自己的只有伤害。正是由于敌人的虎视眈眈,才让你时刻不能放松警惕,要提升自己,迎接他人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的水平、能力不仅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对手的状况。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关系,才能克服懈怠的弱点,不断要求进步。
其实,宽待敌人并不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化解曾经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将暴风骤雨化做春风细雨。你如果能够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哪怕是这个人曾经使自己伤痕累累,你也能将怨恨、愤怒转化为融洽、和谐,换来的是对方的忏悔和尊重。
感谢对手,给了你壮大的机会
1996年世界爱鸟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四年的秃鹰。事过三日,当那些爱鸟者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它由于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无独有偶,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的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
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为了解开其中之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只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上述现象对我们不无启迪,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一份研究资料说,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者的六倍。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笼子,不少人的处境和那只笼子里的秃鹰差不了多少。虽然它能让人暂时地乐而忘忧,流连忘返,但毕竟是笼子。可以设想,最后的结局会和那只秃鹰没有什么两样。
没有对手,你的生存也就少了几分意义。没有压力怎会有动力,没有竞争怎会有进步,正是对手的追赶才驱使我们向前迈进,驱使我们生命的车轮不断地滚滚前行。对手促使我们进步,只有共生存才能改写历史。
古印度有位英勇无比的王子,某次征战之后,率兵得胜回朝。在盛大的庆功宴上,王子谦逊地举起金杯,向父王、大臣、在座的将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感谢,甚至连为他牵马的仆人也没忘记,这使得大家深深感动。此时,旁边坐着的老国王提醒道:“我的孩子,有一个最重要的人,你还没向他致谢呢。”王子怔了半晌,终想不出,只好向父王请教,只听老人一字一句地说:“你的敌人。”
人的一生,无论顺利还是坎坷,注定要扮演战士角色,与大大小小对手或敌人相遇。战场上的真刀真枪自不必说,哪怕是在和平年代里,大到创新事业,小到一场牌局,也需要对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竞争,这就是要战胜对手的根本原因。有些对手阻碍我们成功,所以我们追求成功。
在许多时刻,敌人和对手显得比朋友更真诚,当他打败你时,绝对不会留什么情面;他嘲笑你时,那份冷酷刻骨铭心。是对手或敌人的强悍让我们昼夜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是对手或敌人的狡诈,使我们时刻保持警觉之心;是对手或敌人的强大鞭策我们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是对手或敌人的智慧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是对手或敌人的威胁警醒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对手或敌人的围追堵截使我们不断努力,使我们打败了真正的敌人——我们自己。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惰性;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要自立。
对手,让我们的生活不倦怠
说到“对手”,我们想到的往往就是某种敌意和戒备,但是事实上,“对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伙伴和朋友。给自己找一个对手,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而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从心理上说,就是激发人人都有的争强好胜之心,给自己找一个对手,更能激发人本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