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500000006

第6章 牛顿(6)

很快,在规定期限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做出了正确的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却尚没有任何思路,同时,也没有别的学者给伯努利任何的答复。于是,伯努利决定,把第二问题继续登在报上,并延长答复期限为一年。

在这则消息连续在报上刊登了半年后的一天,牛顿去好友哈雷家拜访。闲谈之余,哈雷向牛顿问起这件事,原来牛顿因为造币局的事忙得头昏眼花,根本就不知道。后来牛顿回到家中,便演算起来。凌晨四点钟,这个困扰了众多学者一年之久的难题竟然轻而易举地被牛顿解答了。

第二天一大早,牛顿立即差人将署有别名的答案,寄给了伯努利。当伯努利看到牛顿精确清楚的解析答案后,他不假思索地喊道:“天啊!从他的爪子里我认出了这头狮子,他是牛顿呐!”

此时的牛顿的确雄风不减,在从政之余,他仍没有放弃科研。1699年,牛顿拟定了科学的历法方法,根据它可以准确推算出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日期。1700年,他又发明了六分仪,它是航海和测量土地必备的工具。1701年,“牛顿冷冻法则”诞生,它为以后的物理学和冶金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705年4月16日,女王亲临剑桥。在女王陛下庞大的队伍中有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现在他已是政界中的风云人物。回到阔别4年之久的母校,牛顿感慨万千,心潮激荡。往日的情形历历在目,那时无足轻重的牛顿却已成为今天科学界、政界的头面人物。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女王授予牛顿爵士爵位。

在英国这样重视头衔和社会地位的国度,享有爵位是无尚的荣誉,而把贵族爵位封给一位自然科学家在英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牛顿对此自然乐不可支。授爵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上,牛顿一扫平日的阴郁,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牛顿的名声、威望自此更加如日中天。在已尽人生黄昏的时节,他走到了巅峰,获得了大多数人梦寐已求的成就、荣誉和地位。

青年时期的牛顿并没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他整天忙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对他而言,科学是真正的上帝。到了50岁,牛顿走到了他人生之路的尽头,除了从政外,他那智慧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呢?皈依上帝,走向神学。

作为欧洲子民,宗教的种子从牛顿小时候就已深深埋进了他的头脑、心灵,他别无选择地信仰上帝,但他又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教徒。

科学的灵光指引着他,使他追随着科学走过漫长的探索之路,但科学又有它自身没法说清楚的难题。在科学与神学中摇摆的牛顿,既想借助神学为科学扫清道路,又想借科学为神学开路。事实上,他的想法显得天真、可笑。科学和神学这两个体系就像油与水没法相融。

1704年,时值牛顿任皇家学会会长的第二年,他的另一部巨著——《光学》出版了。

《光学》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光学》是牛顿对早期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任造币局局长和皇家学会会长工作之余,他就把自己关进书房,苦心钻研,终于将自己一直以来对光学的研究集结成书。

但是,《光学》的出版本应该更早些。但由于在光学问题上,牛顿与老对手胡克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该书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就推迟了,直到胡克去世之后,牛顿才下定决心让这本书问世。

当然,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得知,《光学》的手稿还曾一度被焚烧。之所以它能够再次成书,完全得归于牛顿惊人的耐力和毅力。

《光学》的全名是《光学或光的反射、折射、弯曲与颜色的论述》,它探讨了“迄今为止光学中谈论过的一切”。

牛顿提出的众多的光学问题,闪烁着他耀眼的智慧之光,那是他的新发现、新思想和新的探索,它为整个光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光学》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者影响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它的科学影响不只局限于光学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受到它的启发和引导。因而,《光学》一书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胡克的去世,牛顿与胡克长达数十年的纷争终告一段落。但是,牛顿却没有因此而过上平静的生活,他又被卷入了另一场很不愉快的纠纷之中。

这个纠纷便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关于微积分优先发明权的争执。争执发生在牛顿与莱布尼兹之间。莱布尼兹是德国一流的数学家,由于他涉猎的领域广泛,因而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这场纠纷规模空前,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直到1716年莱布尼兹去世才算结束。

那么,到底是谁更早地发明了微积分呢?

实际上,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微积分的独立发明者。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在于:牛顿更侧重于创立一套完整的微积分体系和基本方法;而莱布尼兹则热衷于微积分运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广。我们现在采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是莱布尼兹发明的。

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倍受人们尊敬的伟大人物。两个人之间的这场纷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发现相同的科学真理。

12.牛顿之死

人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就像蜡烛燃尽了,熄灭了。

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没有人比牛顿更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毕竟年岁不饶人!

1722年,牛顿已经80岁了,在这年里,他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身体状况也比以前差得多。在朋友的劝说下,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医生。原来牛顿患了当时还没有什么有效治疗方法的膀胱结石,只能暂时尝试用食物疗法来减轻痛苦。不过牛顿并没有坐以待毙,他积极地配合家人,每日严格遵照外甥女为他安排的食谱进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的精心调养有了成效。1724年8月,有两粒豆大的结石被排了出来。

但好景不长,1725年初,他又染上了肺病及风湿病,牛顿只好再次接受医生和朋友的劝告,移居到肯辛顿休养。

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最适合静心休养。牛顿在这样恬静悠闲的生活里,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在肯辛顿修养了一阵子后,牛顿的身体渐渐复原了,于是,他又回到了伦敦。

但没几天,难忍的病痛再次袭来,牛顿不得又再次返回肯辛顿。

返回肯辛顿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当医生来看他时,他的病情已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3月15日,疼痛出乎意料地减轻了许多,牛顿感觉稍稍舒服了点。18日早晨,他竟然能坐在床上看报纸了,还和医生聊了很久,精神状态相当好。

但是,就在当天晚上,他变得神志不清了,他虚弱的身体安静地躺在那儿,一动不动。

1727年3月20日凌晨一点一刻,伊萨克·牛顿在睡梦中安然死去,享年85岁。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牛顿留下了那段不朽的警语:

“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童,时不时发现更光滑的一块卵石,或者更美丽的贝壳,我为此兴奋不已。但是,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浩瀚的真理之海,我的发现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

牛顿的葬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皇宫贵族为他哭泣,他们涌上了街头、涌向教堂。

时逢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考察,他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在他的日记中记载着:

“我看到英国人悼念牛顿就像悼念一位造福于民的国王。”

“我看到英国的大人物们都争着抬牛顿的灵柩。”

伏尔泰也禁不住虔诚地从牛顿的桂冠上摘下一片叶子,作为永久珍藏的纪念。

牛顿的遗体被葬在西敏寺,那里是英国埋葬有丰功伟绩的英雄的地方。

4年后,一座雄伟的巴罗克式的纪念碑在此处高高耸起。纪念碑上一组浮雕,展现了牛顿不平凡的成就:

“一个拿着三棱镜,一个握着反射式望远镜,第三个则正在用秤来称太阳和九大行星。”

“第四个在火炉旁忙着炼金,还有两个在装新铸的银币。”

最后一幅画是:

“牛顿的胳膊放在他的几部著作上,有两个青年站在他面前,手上托着太阳系图谱和收敛级数的卷轴。”

牛顿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说牛顿奉献给人类的,是从真理的海洋中捞取的一粒珍珠。

同类推荐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他皇家嫡子,上赶的女人排成行,只奈,爷邪魅不羁,腹黑强大,却怪癖连连,女人一碰,挥刀剁手。此生最大耻辱,被那谁吃干抹尽,赐死了还阴魂不散。她金牌杀手,穿越带着两娃,娃常曰:“娘亲,爹爹在哪里?”答曰:“最好别让我看见你们老子,否则你们这辈子都没老子了。”死而复生,怀揣着各种阴毒,却报复不成被禁锢在他身边,逃无可逃。某男:“女人,你已经引火烧身了。”某女:“姑奶奶有灭火器。”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橙安落定

    橙安落定

    她上大一,他已经大三了。她上大四,他早已毕业了,消失在她的世界里。毕业后很多年,在另一个城市,他们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来,轻声唤道:“安之,好久不见”没有在最美的时光在一起。他们是否还会有缘分继续???,夏日的一天,篮球场上的惊鸿一瞥,便永远地留在了她的心里。她一直跟着他的足迹努力追寻。一路走来,才发现,她是真的累了。身边的人很好,可是,为什么就是比不过心里的那个他。
  • 离婚前夫别理我

    离婚前夫别理我

    新婚当天,他和别的女人躺在了她的新床上。明知道他不爱,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婚姻的囚笼。他苏家的大公子,残忍自私,霸道腹黑,唯一不能掌控的便是自己的婚姻。她陆家的继承人,陆氏神话的缔造者,商场的鬼才却偏偏在爱情上看不到出路。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他残忍的把她扔到手术台,不论生死……从手术室出来,她九死一生得到的只是一张单薄的离婚协议。她放下一切远走他国,六年后浴血归来,身边已经有了别人的陪伴。“陆冰凌,你竟敢红杏出墙!”他将她困在怀中。她娇笑着抚上他的脸“苏少,你忘记了,我们已经离婚了……”原本只想要回属于她的一切,原本以为早已忘却。他却穷追不舍,是心,是情,是缘,是孽……
  •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不会用魅力保卫权力 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一味地让员工适应自己/95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承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公私不分,亲此疏彼,安置心腹,暴眺如雷,不了解情况就对员工横加指责,跟下属“老死不相往来”,主管太老实等于没效率。老实的主管喜欢挑大梁,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亲自过问。他们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每天都早来晚走,而他的员工却在悠闲地享受大好时光。主管太老实等于缺手腕。老实人往往把规矩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从来都是按常理出牌。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触犯的“天条”。员工在背后不称呼他们“铁面无私”,而是叫他们“老古董”。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武逆天穹

    武逆天穹

    九霄界四方大陆,浩瀚无垠,种族林立。少年秦冰,身世成谜,四大院中鏖战群雄,禁地之争武破九霄。天域千年再现,邪魅一族复仇而出,沉睡的远古战魂燃烧最后的辉煌当万灵之剑划过最后邪魔的躯体,是结束还是开始,宿命中的巅峰之战何时到来。诸君请随我一起谱写这血与火,情与恨的九霄苍穹。书友交流群264254843,希望大家一起撑起属于我们的九霄苍穹,征战血与火,情与爱的逆天之路
  • 亲仇

    亲仇

    这部小说围绕一个家庭里父母与儿女、祖父与孙子以及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家庭琐事中将三代人的故事细细铺展开,写出了三代人的性格特质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当代人的情感困惑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