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400000007

第7章 达尔文(2)

达尔文成了一名神学生,由于他的聪明好学,成绩也不坏,顺利地通过了神学学位考试。父亲为小儿子的学习成绩感到极大的宽慰。可是,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等待小儿子稳拿牧师职位的时候,达尔文对神学已经不感兴趣了。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取得学士的资格,为了获取作牧师的必须学历,被动地、应付差事地学习着,他感到逐字逐句地死啃《四福音书》味同嚼蜡,他把《圣经》的内容同他从科学实验中得到的知识相比,觉得《圣经》是那样枯燥无味,他对圣母玛利亚的单性生殖和耶稣的种种奇迹产生了怀疑,他对那种一日三次天天重复的祷告仪式越来越厌烦。他所敬仰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在神学院里还在受到变相的诽谤和攻击,想到自己今后要是当了牧师也得这样干,不由心惊肉跳。于是,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自然科学书籍和到野外采集标本的活动上,只有必修课才去听听,以便应付考试,取得学士资格。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获得了牧师的职位。但是,他的全部感情和志向却集中在生物学和矿物学上了。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几年里,神学教育浪费了他许多宝贵的时间,但巧遇“伯乐”,这个对他“整个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从一个偶然机会开始的。

在一个初夏的假日里,正当达尔文为父亲不准他放弃神学专业而苦恼的时候,他的表哥福克斯约他去参观剑桥大学的植物园。在植物园里达尔文遇见了亨斯洛教授。

亨斯洛教授是一个通晓多门科学的人,他在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各方面的知识都是相当丰富的。他正在利用假日给几个爱好植物的学生讲解虫媒花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如何依靠颜色、香味和花蜜招引昆虫来帮助传粉。达尔文对亨斯洛教授走出教室用实物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十分钦佩,他聚精会神地听着,格外着迷。

亨斯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明白了金鱼草花的构造和昆虫传粉的关系,不少同学都在赞叹:“上帝的设计实在太妙了!”

达尔文一直在旁边听讲,听到同学们对上帝的赞叹,他有些憋不住了,于是大胆地上前提出了一个问题:“亨斯洛教授,上帝是先创造出花,再根据花的构造才设计了昆虫,还是先创造了昆虫,再去设计花的构造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上帝先创造了花,有的说上帝先创造了昆虫,有的说花和昆虫是上帝同时创造的,弄得亨斯洛教授也没法判断谁是谁非。其实,达尔文当时也是从神学观念提出这个问题的。一直到1859年,他自己才得出了关于虫媒花同昆虫之间微妙关系的科学解答。

不过,经达尔文这一问,倒是引起了亨斯洛教授的注意。

从此,达尔文经常听亨斯洛教授讲课,并经常出席亨斯洛教授每周在家里举行的小型学术聚会。参加聚会的都是一些爱好自然科学的青年和年长的职员,会上充满了自由讨论学术的气氛。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当某个人发表了精辟见解的时候,大家都欢快地加以赞扬。当大家为某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亨斯洛教授就起来解答,解答不了的,大家再研究。

这种聚会对达尔文的成长和影响很大,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友谊,在剑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很多知名人士也偶尔来参加,他们的博学多才和卓越的谈论,启发了青年人的思想,激发了青年人的雄心。通过这种友谊会,达尔文又结识了三一学院院长、天文学和哲学家休厄尔、教育学家理查德·道斯,动物学家詹宁士、《归纳科学史》的著者尤尔,还有其他一些知名人士。亨斯洛教授同他的友谊更是深厚。他们经常在一起散步,讨论学术上的一些问题。因此,达尔文得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绰号。在希鲁兹伯里的时候,同学们叫他“瓦斯”,现在剑桥的老师和同学们称他是“同亨斯洛教授一起散步的人”。同“瓦斯”相比,这个绰号显得雅致多了。

人们感到惊讶:这些著名人物为什么都愿意跟达尔文这个无名之辈频繁交往和散步呢?连达尔文自己也感到奇怪,这些著名人物比他年长那么多,学术地位那么高,怎么都愿意同他交往呢?他想:在我身上或许有比某些普通青年优越的地方吧?不,我没有什么优越的地方,亨斯洛教授和休厄尔博士曾经说我非常好学,不夸夸其谈,观察事物敏锐,搜集标本勤快……啊,这是他们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虽然我从小时候起就有一些强烈的要求,想去了解或者理解我的观察到的事物——就是想把所有的事实综合在一般的法则之下,可是我所做的距离这种要求太远了。”

亨斯洛教授每星期都带着他和几个学生去近郊采集标本,每个学期还长途步行到某些稀有植物的产地去采集标本,或进行两三次旅行,随时把大自然当作课堂,把旅途遇到的每一种新奇的动植物、每一块有特点的地层都当作教材,具体生动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

亨斯洛教授像精心培育幼苗一样,注意保护达尔文的自尊心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亨斯洛教授也笃信宗教,可是,当达尔文在科学和神学之间徘徊的时候,亨斯洛教授总是在客观上把他引向了科学的道路。尤其是亨斯洛教授那广博的知识、冷静的头脑、杰出的判断能力,善于长期不懈地从细小观察中找出结论的方法,不但使达尔文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通过言传身教,在达尔文身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事实证明,达尔文遇到了亨斯洛,就像哥白尼遇到了诺瓦腊,布鲁诺遇到了瑞理,牛顿遇到了巴罗一样。这些独具慧眼的“伯乐”发现和帮助了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使他们成长为伟大的科学家,这种功绩将在人类历史的纪念碑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达尔文一面继续选修亨斯洛教授的植物学,一面又选修了塞奇威克的地质学,并且广泛地阅读各种自然科学书籍,其中有两本著作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部是洪堡德的《南美旅行记》,一部是约翰·赫歇耳的《自然哲学的初步研究》。洪堡德,这位德国科学界的巨人,在1799年到1804年期间,他在中南美洲的崇山峻岭中,在茫茫的草原上,在猛兽横行的原始森林里,历尽艰辛,多次死里逃生,奇迹般地考察了5个年头。回国以后,他发表了30卷的巨著《南美旅行记》。他的事迹和著作传遍了欧洲各国,成为各界人士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赫歇耳,年轻有为,才华出众,他在21岁的时候就成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使那些徒有虚名的会员相形见绌。英国人称他是年轻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和化学家。达尔文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这两部著作的。两部书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帮助他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神学的迷雾,促使他决心攀登科学高峰,像洪堡德和赫歇耳那样在科学大厦上添砖加瓦。

经亨斯洛教授的积极推荐,达尔文参加了塞奇威克教授到北威尔士去进行的一次古岩层的地质考察。塞奇威克教授发现达尔文是一个不平凡的青年,很乐意对他多加指导。他俩肩并肩地走在考察队的前头,教授总是给他讲解自己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教他怎么选择岩石标本,怎样在地图上标出岩石的位置和层理。达尔文按照教授的指点,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并得到了一次独立进行地质考察的训练,凭着指南针和地图,独自步行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斯诺登山区。这次野外地质考察,为他后来的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

正当达尔文同塞奇威克教授在北威尔士的原野里纵马驰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件喜从天降的大事,决定了达尔文一生不平凡的道路。

在达尔文外出考察期间,亨斯洛教授接到了剑桥大学的一位权威性人物——天文学教授皮柯克先生的通知。皮柯克推荐亨斯洛教授去参加贝格尔号军舰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是英国政府为了进行殖民掠夺而组织的一次探险。为了考察各地的自然资源,舰长费支罗伊希望请到一个自然科学家作为同伴。亨斯洛教授起初打算亲自去。但是一看妻子听了此事后显露出的悲伤神色,他改变了主意。他决定把这次航行让给心爱的学生达尔文。

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亨斯洛教授的推荐,没有贝格尔号舰的环球旅行,达尔文就不会成为发明生物进化规律的伟大学者。

不过,达尔文却经过多次口舌之战才说服了父亲让他参加环球探险。由于父亲的同意和在经济上的慷慨支持,达尔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将贝格尔号舰启航的那天,当作他第二次生命的诞生日。

2.环球考察

1831年12月27日,在达尔文的生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达尔文辞别了家人、亲爱的舅舅和表姐们,以博学家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舰,开始了他环球考察的生活。

达尔文在整个航海期间,追求科学的美好理想构成了他思想的主旋律,这种理想始终在激励着他,使他充满坚强的信心,去战胜各种困难。他早在自己的日记里就把晕船的痛苦当成“敌人”了。他这样写道:只要你越是敢和“敌人”斗争,它就会越快地投降。

1832年2月28日,贝格尔号舰穿过佛德角群岛,横渡赤道,抵达南美洲的巴西圣萨尔瓦多城,开始了在南美洲历时3年多的探险。达尔文一有机会就登上南美洲大陆和附近的岛屿进行考察。他的足迹遍及巴西热带雨林、里约热内卢、马尔多纳多、萨尔子瓦多、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巴塔哥尼亚、火地岛、智利和秘鲁等地。他对南美洲的地质结构、生物种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的时间最长。他爬高山、涉溪水、入丛林、过草原,搜集了珍奇的动植物标本,挖掘了古生物化石,历尽了千辛万苦。他经常和朋友们骑着马在那荒无人烟的地带进行考察。日晒雨淋、饥渴劳累、还有毒蛇野兽和传染病的威胁,都没有使他畏缩不前。相反,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色和别具一格的异国情调,却使他充满激情,流连忘返。他在考察实践中渐渐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博学家到陌生的地区去考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标本,必须虚心地向当地居民请教。他深刻地体会到各民族的文化虽有高低之分,但是每个民族总有自己的长处。

1834年6月,贝格尔号舰结束了大西洋上的航行,穿过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附近的群岛间的狭小通路,绕行到太平洋。贝格尔号舰用了1年时间,沿着南美洲狭长的智利海岸进行测量,达尔文就是利用这个时机,在濒临太平洋的国家里进行了3次陆路探险。这3次陆路探险,使达尔文对《圣经》产生了更大的怀疑。他除了采集到大量的动植物标本以外,还搜集到大量证实莱伊尔地质学理论的证据。不仅如此,在地质学上,他对珊瑚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莱伊尔的珊瑚岛形成理论是错误的。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准备回国以后,去同那些他崇拜已久的地质学大师进行辩论。

可是,为了这一切,达尔文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年军舰航行到智利法尔巴来索港以后,达尔文带着科文顿沿着安第斯山脉骑马来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再从圣地亚哥回到法尔马来索,目的是为了考察近代贝壳层。他们来到了安第斯山脉海拔4200多米高的地方,发现了贝壳化石。这些曾经在海底爬行的软体动物,现在却上升到这样高的山上来了。它们是安第斯山脉逐渐上升的有力证据,这也是达尔文在这里的重要发现。达尔文根据发现的贝壳化石断定出这是山脉中最年轻的,那些巨大的山峰是被一次长时间的地震从海底挤出来的。

一个新的难题围绕在达尔文心头,那就是安第斯山两侧的生物,几乎都处在相同的程度上,气候和土壤条件也差不多,为什么它们竟有这样明显的不同呢?为什么动植物化石虽然古老却和今天相似?为什么南美洲从南向北同种动植物的形貌不完全相同。难道物种是按照上帝创造的数目不增不减、千古不变的吗?

达尔文在早期的《考察日记》里,总是用《圣经》上关于上帝创造万物的教义这些传统的观念来解释生物世界,说什么上帝有一个“伟大的计划……生物就是根据这个计划被创造出来的”,等等。可是另一方面,他却观察到了同这些传统观念完全相反的大量事实,是物种不变的理论没法解释的。达尔文不得不对这些旧观念产生了怀疑。是维护传统观念,还是尊重客观事实?他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思想随着考察的进展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1835年的秋天,贝格尔号舰结束了南美洲西海岸的考察,向属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驶去。达尔文趁机对这个群岛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是达尔文科学考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段。本来,达尔文的环球考察是以地质学为主的,在考察生活中的最后一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地质学考察上。但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发现,迫使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转到了生物学研究,并在以后几十年的研究活动中,写出了很多本生物学巨著。这个加拉帕戈斯群岛,也因此而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在几年的考察活动中,达尔文耳闻目睹了生物界的大量变异的事实,终于抛弃了《圣经》上关于物种不变的观点,大胆地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设想。

1835年底,贝格尔号舰驶离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开始了横渡太平洋的漫长航行。军舰在澳大利亚悉尼停留了一段时间后,驶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从地球的另一面回到大西洋。贝格尔号舰经过4年多的航行,整整环地球跑了一圈后,回到巴西圣萨尔瓦多城。贝格尔舰从萨尔瓦多城出发,经过佛德角群岛、亚速尔群岛,向英国急驶。1836年11月2日,达尔文终于看到了思念已久的祖国海岸。甲板上顿时沸腾起来,舰长命令全体船员列队,吩咐奏乐,接着郑重其事地读了祷文。

1836年10月5日,达尔文回到了希鲁兹伯里,和阔别5年的家人团聚。接着,又赶到梅庄拜见了舅舅和表姐们。

这5年中达尔文的收获是巨大的,他采集了数千种珍贵的动植物标本,发掘和采集了上千种矿物标本和古动物化石标本,得到了珊瑚岛形成和物种形成的重要启示,废除了对神圣的、不可触犯的《圣经》的迷信,一种崭新的科学思想正在他的头脑里形成。

3.《物种起源》出世

远航归来的达尔文,在希鲁兹伯里、梅庄、伦敦和剑桥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后,随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到处奔走,找人洽谈有关标本的收藏问题。

他找了很多“大人物”,却没有一点结果:既没有得到官方的资助,也没有得到博物馆的支持。连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馆和在布鲁顿街的动物学会博物馆,都对他那些还没有定名的标本不感兴趣。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热门推荐
  • 溶心擎玉画黛眉

    溶心擎玉画黛眉

    潇湘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她,本是一株仙草,无意沦落人间晶莹剔透是她的心灵,冰清脱俗是她的诗魂落花是她的归宿,流水是她的闲愁奈何尘世间总有许多烦心事,要将她卷进去…他,本是一条游龙,惟愿闲云野鹤仗剑快马是他的心愿,快意人生是他的梦想逍遥是他的心情,潇洒是他的性情奈何该报的恩还需报,该消的怨还需消…推荐瑜的完结旧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红影黛姿潇湘月》:《倾歌天下》:◇推陈出新◇【脂砚斋新品】◇美轮美奂◇《黛眉玉颜潇湘魂》君幻凤《水怜黛心玉娇溶》沧海明珠《冷月点颦玉生情》林梦儿《溶心擎玉画黛眉》瑾瑜推荐宛颐的新文《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窃以为还8错哦,o(∩_∩)o...)推荐小友陌上芊的大作《穿越红楼之黛斗钗》:(绝对强悍的黛玉,值得亲们一看哦,O(∩_∩)O~)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网游之风萧萧兮

    网游之风萧萧兮

    温润男主+黑客女主腹黑男配+直率女配PS:另有无数搞笑酱油党和N个炮灰=V=这是一篇黑客们在游戏世界满天飞、斗智斗勇的网游文。女主风萧萧是高级黑客,潜入游戏中欲盗取机密文件,不想原来这竟是早已设好的局。游戏内与游戏外,或许并非是两个世界。
  • 伪生活

    伪生活

    美丽的爱情珍珠藏在外表粗糙粗陋的婚姻蚌壳里,这小武尽管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有所畏惧,有些哀怨,但他又从不想打碎它,而是细心并不乏有滋有味地去呵护,用心血、甚至心智去经营,他甚至习惯了人们的冷漠,习惯了叶莎莎联手她的父母、姐姐对自己的近似庸俗野蛮的“修理”习惯了婚姻蚌壳的粗糙丑陋,如果叶莎莎后来不出意外,沈小武会这样任凭生活的轴心无休止地打磨自己,这很契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生活对婚姻的随遇相安的心态。
  • 总裁的小秘书

    总裁的小秘书

    不就是向他借点东西吗?不用霸道的霸占了我的小床吧?什么!!连人家穿什么都要管.对男人笑就说我犯花痴.连人家本来就瘦瘦的荷包也不放过!呜呜...这什么世界呀!平常土里土气的小秘书看不出来那么大胆,竟然吃完了就想偷溜.想跑没那么容易,我是那么容易给人设计的吗.---------------------------------------------------------------------------------------------------本位文的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八点,请其它时间不要催文,如果今天等不到,那明天八点再来,保证俩天三更.如果喜欢我文文的话,请留下你们的足迹.努力的收藏.推荐吧因为有你们的肯定,就是作者最大的写作动力.*--!&*^_^*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