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700000052

第52章 和氏璧之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发现时间:春秋时期

失落时间:公元936年

距今年代:将近2300年

考古地位:是我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物

卞和献玉

据《战国策》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即:“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这楚国的和璞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和氏璧”,璞就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关于和氏璧的来历,《韩非子》、《新序》等都有相似的说法: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卞和的楚国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有凤凰栖落在一座山中的青石板上,“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他遂在凤凰所落的山上仔细搜寻,果然发现了一块玉璞。后来,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国的君主楚厉王。楚厉王找来玉工进行鉴定,玉工看到未经锯割的玉璞,判定只是一块没有价值的普通石块,厉王得知后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大发雷霆,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并把他驱逐出楚国。

卞和并没有灰心,他相信总会遇到慧眼识宝的人。所以,在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忙赶回楚国,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不幸的是,这块玉璞又一次被鉴定为石头,武王同样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可怜卞和的双脚都被砍掉,行动不便,但是他一直都相信自己的玉璞经过打磨肯定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时间一晃几十年又过去了,这时楚文王当上了楚国的国君。这时的卞和已是风烛残年,但是他依然想把玉璞献给君主,但是想到自己前两次的遭遇,卞和不禁痛哭流涕,哭到后来,眼泪已经没有了,眼睛里滴出的都是血。这件事最终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非常不解,他以为卞和是因为被砍掉双脚才如此悲伤,可是天下被砍脚的人很多,也没人像他这样。卞和说:“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宝玉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做欺君之臣,我是在哭大王的是非颠倒啊!”文王听后,命玉工剖开玉璞,果然是一块无瑕美玉。为嘉奖卞和,文王便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将其奉为国宝。卞和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但是他肯定想不到,就是这块“和氏之璧”引发了后世无数战乱纷争。

完璧归赵

楚国藏有“和氏璧”的事很快被各诸侯国知道了,各国国君都很想得到这件宝玉。后来,楚国吞灭越国时,相国昭阳立了大功,楚威王就将和氏璧赐给他。可就在这时,和氏璧竟然失踪了,各路人士纷纷寻找都没有结果。几十年后的一天,和氏璧突然出现在赵国,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购得这块玉,经玉工鉴定后,知道这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得到消息,便将宝玉从缪贤手中强行夺走据为己有。赵国得到和氏璧的事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和氏璧觊觎已久,凭借自己势力强大,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是想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其实是想强取豪夺。赵王虽然非常清楚秦王的意思,但又不想把和氏璧拱手相让,无奈之下,只好听从了缪贤的举荐,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只是缪贤的一个家臣,但此人机智多谋,曾为缪贤解决过很多难题,缪贤对他非常信任。这一次的出使可谓危机四伏,但蔺相如没有惧怕。他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将宝玉献给了秦王,秦王接过璧仔细观看,果然是稀世之宝,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又将玉璧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皆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蔺相如见秦王只是称赞玉璧,却绝口不提割城的事,就知道他根本没有诚意割城换璧,于是走上前去说:“大王,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您看看。”秦王将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大怒道:“大王在给赵王的信上说,要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宝玉。当时赵王就唯恐秦国仗着势力强大,不守承诺,所以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百姓之间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总不能因为一块璧就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为表示恭敬,还斋戒五天,才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为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可大王却对我态度傲慢,又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根本不想以城换璧,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您逼迫我,我就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便高举玉璧作出击柱的样子。

秦王怕玉璧被撞碎,连忙向蔺相如道歉,并派人拿来地图,划出了准备割给赵王的十五座城。蔺相如看出秦王只是在敷衍他,接着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以示诚意,我才会献出玉璧。”秦王只好同意。

蔺相如回到住处后,想到秦王的一举一动,知道他决不会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带着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秦王假装斋戒五天后,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前来献璧。蔺相如却说:“秦国从缪公以来的二十一位君主,没有一位是守约的。我担心大王同样会失约而使我辜负赵王的重托,所以早就派人把玉璧送回了赵国。”秦王闻言震怒,蔺相如并不惧怕,继续从容说道:“就现在的形式来看,秦强赵弱,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丝毫不敢违抗。现在即使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也不敢接受。现在我欺骗了您,已经不存生还的希望了,现在就请大王将我赐死吧。这样,诸侯都会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而诛杀了赵国的使者,大王也能威震四方了。”秦王听了这番话,开始想把蔺相如杀掉,但是这样,他不仅得不到玉璧,还会使秦赵两国的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个明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内以隆重的礼节款待了蔺相如,并将他送回赵国,和氏璧就这样保住了。

和氏璧下落之谜

虽然和氏璧得以暂存赵国,但秦王受此大辱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了赵国,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这块宝玉最终还是被秦国拥有。李斯在其《谏逐客书》中曾提到: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这里的“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制成玉玺。据《汉旧仪》记载,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汉末,董卓作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玉玺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陈朝萧太后将玉玺带到突厥。唐太宗时期(公元630年),玉玺归唐。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建后梁,夺传国玉玺。公元923年,李存勖建后唐,传国玉玺也随之归属后唐。公元936年,洛阳被攻陷,后唐末帝李从珂携玉玺在宫内引火自焚。从此,和氏璧不知所踪。

关于和氏璧的下落,一直众说纷纭,但具体推测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秦始皇以后所用的玉玺都并非和氏璧所制。因为,在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记载中,明确指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说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玉玺是没有根据的。另一种推测则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掠夺去,或许就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或许遗落在项羽在楚汉相争中败死的垓下,即今安徽灵璧。

和氏璧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物,它的来历、它的流传、它的下落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吸引着后人不断地猜测,不断地探索。如果有朝一日,和氏璧可以重见天日,相信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附:完璧归赵的后续故事——渑池相会

没有得到和氏璧的秦王对赵国怀恨在心,派军先后攻取了赵国的简、祁、石城等地,并在次年又向赵国发动进攻。这次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遏止了秦军的攻势。 

后来,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约赵王在渑池见面,互修友好。赵王临走时,廉颇率军把他送到边境,说:“这次大王去渑池如果发生意外,就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在筵席上,秦王要求赵王鼓瑟助兴,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秦国的御史就在简上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鼓瑟。

蔺相如认为秦王这是在羞辱赵王,遂上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答应,蔺相如就要和他拼命。最后秦王无奈,只好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也让赵国的御史把这件事情写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

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就说:“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马上就说:“请秦王拿咸阳为赵王祝福!”就这样,蔺相如挫败了秦国的阴谋。秦国知道廉颇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上,也不敢使用武力,只好恭恭敬敬地送赵国君臣回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推荐
  • 破颜

    破颜

    她本是神界最高贵、美丽的公主,投胎凡间却成了丑陋无比的怪婴,更在雪夜,被亲人无情丢弃于荒野。丑颜降世之日,便是天下纷争再起之时。若干年后,丑颜随师父走出灵山,只为师父口中的那句:纷争起、百姓苦;丑颜破、天下安;破颜者得天下也!她相貌丑陋,却有一双精亮纯美的双眸,而那颗七窍珑玲之心为他的温柔儒雅而动,却不想反被他无情的踏成千千万万的碎片。她相貌丑陋,却身怀异能,带着一颗破碎不堪的玲珑之心,留在俊美妖冶、霸道非凡的他身边,不想电闪雷鸣的雨夜被他破了玉身。玉身被破之日,将是丑颜破颜重生之时。得丑颜者得天下!两者有何关联,又有谁能参得透,悟得清呢!破茧成蝶,玉临天下,谁才能留住她的脚步,得到她的那颗玲珑真心,是他?是他?还是配拥有她的人根本不存于世?丑颜凄凉而来,破颜之后炫耀夺目!特别推荐逍遥自己的其它作品:强力推荐逍遥的新坑恶夫挡道《妾狂》《不良丫头》已完成《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已完成逍遥推荐:亲亲蝶曼的新文《霸道王爷调皮妃》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 死亡脸孔

    死亡脸孔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汇集百种人生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将人生哲理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更是直抵心灵深处。这里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有在成长路上给您动力的励志故事,有触动人心灵的亲情故事。
  •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夜幕降临了,当村民们灌满木桶,饮完牲口之后,他们便称心如意地坐了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人们把守旧的老人们搀扶出来,他们整个白天都在阴凉的角落里度过,对着一本神秘的古书苦思苦想。
  • 女巫友

    女巫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