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700000037

第37章 《兰亭序》—难以逾越的乘兴之作

成书时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距今年代:1600多年

考古地位:“天下第一行书”

兴致而作

《兰亭序》也称《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等,是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为朋友的诗作所写的序文手稿,共28行324个字,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160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三月三日,绍兴西南兰渚山下,一座充满兰花幽雅香气的古典园林中,一群文人墨客聚在一起在玩一个“曲水流觞”的游戏,这是一个属于文人的游戏,他们围坐在曲水之畔,将酒杯放在水中,任其顺水漂游,酒杯到了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一会儿的时间,已经有了37首诗,有人提议将这些诗出版成集,以作纪念,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并推举王羲之写序。王羲之也正处于酒酣兴浓之时,遂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序》。因是乘兴挥笔,一气呵成,所以,《兰亭序》可以说是王羲之书法最高境界的代表作品。

王羲之酒醒以后,对于自己的这幅作品也倍感惊奇,他又尝试了很多次,最终也没有再达到那个高度。他知道,《兰亭序》把自己的艺术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再也无法超越了。因此,王羲之对这幅作品非常珍爱,把它当成了世代相承的传家宝。

因爱而葬

到隋朝末年,《兰亭序》传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孙王智永手中。可是,智永出家为僧,身后没有子嗣。他去世前,便把《兰亭序》交给了自己的爱徒辨才和尚,叫他要好好保存下去。辨才非常珍视《兰亭序》,在自己卧室的大梁上挖了一个洞,把《兰亭序》藏在里面。 

唐朝初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尤喜王羲之书法,他大量搜集其作品,经常临习,并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但是,在唐太宗搜集的大量王羲之书法中唯缺《兰亭序》。一次早朝时,他就问大臣谁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落于何处?有一位老臣说,《兰亭序》是王家的传世珍宝,由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带到了绍兴的佛寺。智永临终前把它交给了爱徒辨才和尚,现在由辨才珍藏。

得知这种情况,唐太宗便把辨才召到长安。开始先问他一些讲经的事情,然后说:“辨才大师,你是否见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辨才听到这里才明白,皇上召见他的真正目的,于是连忙说:“先师智永大师在世时曾经见过。师傅归天之后,历经战乱,《兰亭序》也就失去了下落。”过了几天,唐太宗又向辨才问起这件事,辨才还是说不知道。唐太宗第三次问时,辨才也是说不知道。经过这三次问话,唐太宗也有点儿半信半疑了。于是,就让辨才回到了绍兴。

但唐太宗并不甘心,他还是想得到《兰亭序》,左丞相房玄龄就向皇帝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由这个人前往绍兴套取《兰亭序》。唐太宗单独召见了萧翼,与他商量这件事。萧翼认为,如果以朝廷使臣的身份前去,辨才一定会否认,不会有什么结果。萧翼以平民的身份前去,细细地察访这件事。唐太宗表示同意。萧翼遂来到浙江绍兴,他装扮成一个山东穷书生模样的人到辨才和尚的庙里去。辨才问他:“施主从何处来?”萧翼说:“在下是北方人,带了些蚕种到南方来卖。沿途遇上佛寺,我都去随喜。今日有缘,得见老禅师。”对话之后,辨才便请他到屋里去坐。两人谈得很投机。当晚,辨才还将萧翼留下。畅饮一夜,第二天早晨萧翼向辨才告辞。过了几天,萧翼又带着酒来到寺中,与辨才饮酒作诗,几次下来两人成了莫逆之交。交往一段时间之后,萧翼开始把话题往书法方面引,他说:若是论起书法,王羲之书法可谓天下第一。弟子为练习方便,常有几幅字帖带在身边。“是真迹还是复制品?”辨才问。“当然是真迹。”萧翼答。他还答应第二天把王羲之真迹带来给辨才看。第二天,辨才看了他带来的书法作品,果然都是王羲之真迹。经萧翼这么一激,辨才就把从未示人的《兰亭序》取了出来。

萧翼一看,果真是真迹。后来就趁辨才不备之时,将《兰亭序》和自己带来的字帖都席卷而去。

萧翼拿到字帖后,赶到永安驿站,对驿站长表明了身份,并要求越州都督齐善前来接见。齐善来后,萧翼告诉了他自己此来越州的目的和使命,并令他召辨才来见。 

可怜辨才还不知为了什么事。直到他见到那位御史,才知原来就是新友萧翼。萧翼告诉他:“我是奉皇上的命令来取《兰亭序》的,《兰亭序》今已到手,特地和你告别。”辨才如何承受得起这个打击,自此一病不起。

唐太宗终于得到了朝思暮想的《兰亭序》,非常高兴,赐予荐人有功的房玄龄锦缎千匹。萧翼则是既升官又得赏。唐太宗本想惩治辨才和尚,但因《兰亭序》已经到手,辨才也已80多岁,又生了病,不如免了他的罪,为显示自己的仁慈,就赦免了他,还赐予辨才布匹3000匹,粮食3000石,由绍兴府库拨给。而悔疚的辨才不愿意享用官府的钱财,用这些赏赐造了一座宝塔,并于一年之后死去。 

《兰亭序》在宫中一直受到唐太宗的珍视,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弥留之际,还向儿子李治要求用《兰亭序》陪葬。唐太宗死后,李治遵照他的遗愿将《兰亭序》的真迹密藏到昭陵中。唐太宗终于可以与他的至宝葬在一起,也从此埋下了《兰亭序》的千古之谜。

出神入化之绝品

一次兰亭修禊成就了王羲之的艺术极致,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件无法企及的书法珍品。后世名家曾竭力临仿王羲之《兰亭序》,都未能得其全。南唐张泊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黄庭坚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

这些溢美之词对于《兰亭序》来说却都恰如其分,《兰亭序》共324字,每一字都有筋骨血肉完整的丰躯,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形象以及秉性、仪态,它们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尺幅之内众相毕现。有人说王羲之的字“媚”,这是一个美称,强调了王羲之书法的巧妙,同字不同构。《兰亭

可贵的是,《兰亭序》虽媚却不失劲健。剖其横画,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还有其点、撇、挑、钩,都多变化,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的布局章法注重留白,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赞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解缙也在《春雨杂述》中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

《兰亭序》真伪之争

《兰亭序》真伪之争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前夕,争论双方代表为郭沫若和高二适。1965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该文列举诸理由,推断《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的原作。 

这篇文章发表后,被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看到,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的文章,坚持《兰亭序》仍为晋代王羲之手笔,并非后人之伪作,其论点与郭文针锋相对。 

高二适的文章写好后,寄到报社投稿却都被退回,没有哪家报刊敢登载。后来,高二适只好求助于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章看了高二适的文章,表示愿意为之帮忙,并在高二适将文章改好之后,写信给毛泽东,向他推荐该文,信中还介绍了高二适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发表,

毛泽东看过章士钊的来信和所附高二适的文章后,次日即复函给章士钊说:“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之于世。” 于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而郭沫若即针对高文发表了《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两文,与之辩论。尔后,高二适也再次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一文,回敬郭沫若。

一时间,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也都刊登了有关《兰亭序》真伪的论文。以郭沫若、高二适为首的两派展开了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争论,但因双方都没有充足证据,这场争论最终无分对错。另外,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说,《兰亭序》真迹应该在唐太宗的昭陵或者武则天的乾陵。然而,不论《兰亭序》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羲之,这篇序文在书法上的成就和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

附:《兰亭序》全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热门推荐
  • 她在古代超甜的

    她在古代超甜的

    穿越成人人喊打的弃妇又如何?咱身怀异能更生个天才宝贝。未婚先孕,没男人敢娶又如何?咱与儿子强强联手打出一方天地,天下美男尽情挑选。萌宝:娘亲银子神兽都给你找来了,还缺啥!某女:男人!萌宝:娘亲,门外美男三千给你送来了。某女扶额:肤白肉嫩小白脸,不喜!某妖男邪笑:天材地宝你的,金银珠宝你的,整个大陆你的。可否?母子对视:美男在手,再无敌手!成交。推荐新文《酷炫六小姐:王爷扛不住》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母后不靠谱之超宝夺位记

    母后不靠谱之超宝夺位记

    某男紧盯银幕,高级会议中。蓦然铃音大作,为“老婆老婆我爱你”。各高级管理当场雷倒。镇定自若接起,彼边传来超宝的紧急呼救:“报告父皇,母后把她三年的卖笑钱输光了!”超宝的语气显露出可疑的兴奋。男人面色无波,无动于衷:“嗯。”带上无线耳机,继续会议。五分钟过后,超宝惊呼:“父皇,不好了!母后把你们的定情之物押上了。”超宝的语气略显激动。男人蹙了蹙眉,此时银幕指数暴闪,他:“哦。”十分钟后,超宝大吼:“不得了啦父皇,母后把自己押上赌桌了!”超宝的语气兴灾乐祸。“什么?!你顶住,老子马上到!”某男中止会议,气急败坏。一众管理呆若木鸡。超宝:“我勒了个去,不介意换爸比。”男人咬牙切齿:“赢了,老子退位给你上!”超宝欢呼:“收到,一手交圣诣一手交货。”当某女哀呼天亡我也之时,帝王宝宝从天而降:“这女人我要啦!”全场雷绝。赌局惊心动魄进行中,某女盯着超宝急呼:“哎呀,先别管其他,先赌老娘!”而后,男神黑脸而来,震慑全场。「独家构思,请勿雷同。」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治病不如防病。对于中老年人自身来说,在晚年患上的疾病基本上都是会留下后遗症的,它会使原本美好的夕阳蒙上一层阴影。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对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事情。
  • 逆凡道

    逆凡道

    世界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因为有平行空间;宇宙也有生灭,人亦如此。但死亡真的是结束么?未必!有人说成功是逼出来的,不是被人逼,就是自己逼自己。而主角的人生如果不遇奇遇,也许永远不会脱颖而出,异于凡人!只会是一个淹没在时光隧道里的凡人!
  •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重生悍妞

    重生悍妞

    --情节虚构,29岁的郁苗苗在婚礼当天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誓将彪悍进行到底。这一世,请勿模仿,不再小白不再圣母。且看彪悍女如何成就她的彪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