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700000022

第22章 何尊—尊中圣品,镇国之宝

发现地点: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

发现及发掘时间:1963年

距今年代:2000多年

考古地位:“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者

废品中挽救国宝

陕西是一个文物大省,地下的宝贝非常多,人们经常在不经意间就挖到一些古董文物。但是,20世纪中期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也没有很强烈的经济意识,他们往往把挖到的一些碗、盆之类的放在自己家用,派不上用场的,也不管是不是哪朝哪代王侯将相用过的宝贝,就一概卖到废品收购站换两个钱花。为了尽量挽救可能出现的文物,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佟大放就经常到市区的玉泉废品收购站转转,他也没想到,这一转就使一件镇国之宝逃脱了进入熔炉的命运。

1965年的一天,佟大放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玉泉废品收购站,在堆放了一人多高的废铜烂铁前仔细地审视着。突然,一件带有特殊纹饰的青铜器吸引了他的目光,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感觉这肯定是一件很重要的器物,就想马上汇报给单位领导。但是,他又不无忧虑,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佟大放的家庭出身不好,是批斗的对象,他的话根本不会引起重视。犹豫再三之后,佟大放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单位保管部主任王永光。他们一起到现场看了这件青铜器,王永光认同了佟大放的说法,还花了30块钱从废品收购站把它买了下来。后来,经过考古人员鉴定,这件青铜器的年代属于西周早期,表面饰有饕餮纹,并将这件铜器命名为“西周饕餮纹尊”,保存在了宝鸡市博物馆。

时间很快到了1975年,这一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精品出国展出,饕餮纹尊就在其中。为保证展览效果,展出前要对文物进行除锈工作,正是这次除锈工作才进一步发掘了饕餮纹尊的重大价值。当时负责这项任务的是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马先生在为饕餮纹铜尊除锈的时候,发现其内胆底部有一篇12行共计122字的铭文,经进一步释读,该铭文中竟然出现了“宅兹中国”的字样,这就表明有关“中国”二字的记载有了确凿的证据,也使铜尊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后经马先生考证,铜尊是一位姓何的人制作的,所以又给铜尊改名为“何尊”。

不过,何尊的最初发现者并不是佟大放,而是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的村民陈堆。

1963年8月的一天,陈堆不知道晚上吃了什么东西,夜里感觉肚子不舒服,就到后面的院子蹲茅坑。可是,他刚蹲下来就发现前面的断崖上好像有个鬼脸样的东西,很是吓人。陈堆做过医生,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但还是觉得很害怕,就跑回屋里告诉了妻子。妻子不相信,还说陈堆疑神疑鬼,妻子这么一说,陈堆也想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过了一会,陈堆的肚子又开始难受,他仍心有余悸,妻子就陪他一起去厕所,果然看到那个鬼样的东西还在那,也就信了陈堆的话。第二天,夫妻两个一起来到崖头,想看看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陈堆用镢头向崖头砍去,一个绿乎乎的东西掉了下来,这就是何尊。但是,当时陈堆夫妇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清楚它的价值。他们把铜鼎搬到家里,随便放在了一边,用来盛放烂棉花,时间长了还被老鼠在里面做了窝。

1965年的时候,陈堆离开了陕西,把家里的东西交给哥哥陈湖照看,这其中就包括铜尊。后来,陈湖的日子实在拮据,就把陈堆留下的铜器卖到了废品收购站,换了30块钱填饱了一家人的肚皮。幸亏后来何尊遇到了慧眼识宝的佟大放,才没有和其他破烂一起被熔掉,而是绽放了它原有的光彩。因为何尊最早记录了“中国”词组,所以也被尊为“镇国之宝”,现仍然珍藏在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关于何尊

何尊高388厘米,口径为288厘米;口圆体方,口沿以下为“十”字透雕脊棱间隔,从上至下将圆形器体分为四个部分。尊的主体花纹为中部的高浮雕饕餮纹,饕餮巨目利爪,形象狞厉凶猛;口沿下饰蕉叶纹,以雷纹为地;圈足部位亦饰饕餮纹。整件铜器既华美瑰丽、庄严神秘,又气势不凡,颇具立体感,实在是一件珍贵的青铜文物。

青铜器的珍贵不仅表现在它的制作工艺上,很大一部分在于器身上的铭文。因为史籍上对于一些历史情况的记载很多不全面,甚至不正确,而青铜器上的铭文是作器者当时就刻上去的,比历史资料更加真实可信。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越多,记载的资料越丰富,器物的价值就越高。何尊之所以被称为“镇国之宝”,就是因为在它的铭文中有“中国”二字,是我国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 

何尊铭文的大意是:周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告祭武王。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日,王在京师训诰小子何,说:你的父亲曾经效忠于文王,使文王从上天那里得到了治理天下的使命,等武王完成了这个使命,攻克了商,并在洛邑建都,希望你能够效法你的父亲,继续效忠于王室。从这段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武王在镐京建都前先初步营建了洛邑,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抉择。后来,周王将三十串贝赏赐给何,何因此铸尊纪念这一重要事件,并以铭文的形式将事件内容刻在了铜器上。在古代,有“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的说法,指在祭祀典礼的时候,靠近或执掌“尊”的人,都是地位很高的。因此“尊” 也就成为尊贵、尊严的象征,用来称呼有身份的人。古代皇帝都称“九五之尊”,就是表示极为尊贵。

“中国”历史

“中”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写法像是一根附有大鼓的旗杆,旗杆上旗帜飘扬,表示军队指挥中枢的旗鼓形象。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国”字即“回戈”,回戈的本意是城邑。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的何尊铭文中,当时的“中国”并不指国家,而是指周王、周天子所在的丰、镐及其周围地区,即“号令天下的中枢京城”,也就是国都。因为在古人心中,天空即为神界,而北极星就是天的中心。他们把国君类比为北极星,国君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地的中心,即四方围拢之地。最初的时候,君主所在地又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后来才慢慢演变为“中国”。

文献上关于“中国”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诗经》。《诗经》中的“中国”不仅指国都,还代表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中原地区、国内内地或者是汉族的居住地。到汉代,“中国”一词代表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王朝。而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自称为“中国”,把南朝称作“岛夷”。但宋朝,各国都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而不承认别的国家是“中国”。

但是,历代的“中国”之称只是为了强调自己的中心地位,并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才被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之称更是一直流传下来,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附:何尊发现后的历史沿革

1980年,应美国方面邀请,国家文物部门赴美举办了“伟大的中国青铜器”展览,其中就有何尊,美方为其投保3000万美元。以后,何尊又相继赴日本、法国等国家交流展出,外展保费高达3800万美元。

1998年,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开馆,何尊作为镇馆之宝被珍藏在内。

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文物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何尊”名列第41位。

同类推荐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古人医

    古人医

    一场大地震,打开了一座几千年的山谷。走出来后,发现自己所渴望的是回去。写简介其实很难,要让人看的明白,得有点吸引力,还得有那么点文化性,又得多少有些噱头,哎!两字,难!本书简介:一个过去的老实人,混在不老实的现在的故事!本书中的星球,国家,乃是引用《洪荒之迂回传》中的那个星球国家!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纯属巧合!感谢朋友轮回的鼎力支持,赞助了个群号:35381017!说实话,Q这东西我不太会用!-----------------------------
  • 婚宠娇妻

    婚宠娇妻

    他是富二代,一把手,帅气多金。一场荒唐相亲,她摇身一变成为豪门阔太。没想到高富帅老公宠她黏她让她抓狂。“老公,咱们能暂停一下吗?”“那怎么行,老婆,我来了……”她无奈望天,究竟是捡到宝了,还是掉进魔窟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她的世界充斥着血腥,杀戮!她腹黑!她狠毒!她坐拥财富与男色,她是神秘组织的王牌杀手。强大如她,一朝被陷害,成了玄之大陆风氏家族庶出的废柴小姐!废柴怎样,庶出又怎样!且看她一个至尊杀手如何称霸天下!玄之大陆唯她独尊!普天之下任她傲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乱世红颜梦

    乱世红颜梦

    战国,一个血腥,绮丽,灿烂如罂粟的年代。拥有现代意识的女主,来到这样一个时代,成了各方势力游戏的对象。当生命都不能保有的时候,她要如何保持自我本心?强者如云的年代,不甘被随意摆弄的女主,踏上了独抗天下的不归路。
  •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本书在充分展示口才的巨大威力和价值的基础上,以丰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基本途径、必须知道的各种说话技巧,以及口才在面试、推销、谈判、与同事和上司相处、恋爱、交友中的实际运用,帮助读者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练就高超的沟通技巧,提前进入成功之途。
  • 驭蛇小娘子

    驭蛇小娘子

    夫君心黑黑,宠妾灭妻不算,还把她打包外送。甚至要诛她九族!泣血而生,三年筹划,她化为和亲公主,斗妻妾,闯鬼林,驭群蛇……她立下毒誓,定要他血债血偿!
  • 穿越之生死之恋

    穿越之生死之恋

    同时遭受到父母遗弃,男朋友背叛的女主角,莫希月(十八岁),因为这些事使本来坚强、开朗的她想走上死亡的道路,但她有一个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她在世上已没有任何留念,所以为了寻死她用了许多不自杀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狐蔷薇恋

    白狐蔷薇恋

    在如琉璃般易碎的时光中,相遇,就是这么偶然,然而,他是冬,她却是夏。有一种距离,渴望,却无法到达……许蔷薇说:“嘿,你还能回头看看我吗?”于是吴雪丰回头,看见了那个在琉璃时光中走丢的女孩,微笑着:“你还能走到我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