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900000010

第10章 老子

1.老子其人与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少年时代的老子,勤奋好学,阅读了各种古典书籍,懂得了很多道理。而且遇事好动脑筋,好提出疑问,肯往深处想,所以他很快便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

老子善于从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中学习。有一个老子买牡丹根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年春天,村里来了一个卖牡丹根苗的人,那人很会夸自己卖的牡丹,于是老子就买了一棵,可结果什么花也没开。少年老子仔细一瞧,买回来的根本不是牡丹,而是和牡丹表面有点相像的一种野生植物,老子知道这次上了当。第二年春天,村里又来了一个卖牡丹根苗的。今年这个,一是一,二是二,卖的是真牡丹。老子把这个意思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个字来形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老师感到老子不光天资聪明,而且好学多思,认为除了继续教他礼仪知识外,还应进一步启发他懂得更深的大道理。

老子20岁以后,就到京城守藏室管理图书文献。在这里老子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可以博览群书,他如饥似渴地拼命阅读,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逐渐成为京城乃至各诸侯国都知名的大学问家。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初步的自然科学的知识。相传公元前522年,孔子曾经到周朝的京城洛阳,参观历史文物。他闻老子大名,在洛阳拜访过老子。

这一天,老子在家休息。弟子柏矩、庚桑楚、阳子居侍坐。聆听他讲道论德的妙言:“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弟子们一时莫名其妙,刚要请教,却见门童来报:“有鲁国客人孔某等求见。”老子示意有请,随即起身相迎。两位客人走进庭院,一位三十出头,身材特别高大魁伟,面目却是一派温文尔雅;另一位是个后生,面如冠月,蕴藉俊逸。二人施礼,高个子说:“晚辈孔丘拜见老先生。”又指指后生说:“这位是我学生南宫敬叔。”老子还礼,将他们引入客厅坐定。南宫说:“,敝国大夫孟僖子病逝前嘱咐儿子孟孙何忌说:‘孔丘是圣人商汤王的后代,祖上在宋国身居高位而能恭谨自律。我听说圣人后代虽然不一定都做国君,却必定会有德才超群而显达于世的。如今孔丘年轻好礼,他就是德才超群而将名显于世的人吧!我快死了,你一定要拜孔丘为师。’”

老子觉得眼前这个血气方刚、身富力强的山东大汉是自己平生从未见过的经天纬地之才,其学问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但阳刚之气过盛,理想之火太旺,需要要给他压压火,降降温,于是睁大眼睛,朗声说道:“你刚才称颂的那些先王古圣,现在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上了,连骨头也该早已朽化成土啦!只有他们的那些言论留传至今,而人却是不能死而复生的。君子为人在世,遇上明君可以去做官从政,乘车上朝;碰不上明君则不妨隐居乡野,我行我素。我听说精明的商人,财宝满室却能深藏不露,看样子好像一无所有;真正的君子,盛德充体却能谦虚自抑,看样子仿佛愚钝不智。希望你去掉年轻人那种骄狂豪气和过多的欲望,也不要那些高傲姿态和神气面色,抛弃根本不能实现的理想和过高的志向,因为所有这些对你都没有什么好处,我想告诉你的,大概也就是这几句老生常谈罢了。”

老子说罢,又眯缝起眼睛来。

孔丘仿佛大热天凉水浇头,顿觉浑身清爽,连忙起身揖谢:“孔丘谨受教。”他和南宫又向老子请教了几个关于周礼的问题,然后告辞。

当时随孔丘前来王都的还有他的另外几个弟子,他们留在客舍中。孔丘、南宫回来后,他们抢着问:“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孔丘坐下来神色庄重地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跑。会在地上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在水里游的,可以用线钩钓上它;会在空中飞的,可以用箭射下它。可是对于龙,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神龙乘风云而上天,人们连看清它的头尾也难乎其难。今天我拜见老子,觉得他老人家好像就是一条神龙吧!”

此后数日,孔子、南宫等出入王室庙堂,考察礼制礼仪,老子经常陪伴他们,随时解难释疑,讨论问题。孔子眼界大开,感慨万千,一会儿赞美说:“大周王朝借鉴夏商两代,典章制度多么完美呀!我拥护周朝的典制!”一会儿又叹息道:“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其损益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商朝的礼制,其损益也是可以知道的。现在周朝衰落了,如果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其礼制之损益变动也可以推知的。”想到那些败坏礼制的昏君乱臣和狗苟蝇营的斗筲之徒,孔子愤愤不平,忍不住指名道姓予以抨击斥骂。老子默默听着,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同凡响,可惜生不逢时:当此混乱无道之世,如此锋芒毕露,不仅难申其志,更且难保性命。他深为孔子担心,准备再好好教诲他几句。过了几天,孔子来向老子告辞,说是马上就要东返鲁国了,老子握住孔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我听说富贵者送别友人时赠给钱财,仁德者送别友人时赠给嘉言。我没本事弄到富贵,只好冒用仁人之名,临别送给你几句话吧!这就是:“聪明敏锐、洞察入微而常面临死亡威胁者,是因为他好议论别人之非;博学善辩、才高志大而常身遭不测之灾者,是因为他好揭露别人之恶。做人子女的,在父母面前不要突出自己;做人臣下的,在君主面前不要显示自己。请你牢记了。”

孔子唯唯连声,感激涕零,与老子依依惜别,率众登车东去。从此,他道德学问大长,弟子也与日俱增,逐渐名闻四方。

公元前520年,周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大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周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旬为敬王。这次内战达五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由于老子地位的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栖留各国。后来,老子西行到秦国。

老子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篇,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因为这本书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以及清朝魏源的《老子本义》。现在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2.“道”——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而天帝是有意志的,能喜怒哀乐,它不仅是天上的主宰,也是天地和人间的主宰,人间的帝王是由它派来统治的。因此人们都对天帝存在着敬畏的心情。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否认天帝的存在,提出了一个“道”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说,道是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的。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这就是说,“道”由自身即存在,完全无待于其他事物,所以“道”是无限的。因此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亲。

老子认为,宇宙乃一大环,充满着运动的一气,所以大至无量的星系,小至无内的光子,以及山河大地,草木禽兽,尽是环中的气化。这就是老子的气化的宇宙观。这样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的和唯心论的基础。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3.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虚无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东西,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东西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他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

当然,老子的社会历史观是不现实的。他为了反对当时的剥削制度,从而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为了反对剥削阶级的文化,从而反对一切文化;为了反对欺诈,从而反对一切知识;这是他错误的地方。他以为只有抛弃了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只有抛弃了文化学问,才能免于忧虑,这种愚民政策,也被后世的统治阶级所利用。

那末,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什么呢?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还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以其上食税之多”。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尽管他的方案是错误的,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剥削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4.相反相成

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他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说明了祸福之间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物极必反,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老子说过,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他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因此,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为了使自己能保住地位而不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老子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的品质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品质。他说:“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他又举例说,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就会摧折。但他把弱能胜强,当作绝对的规律,不能认识这种互相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尽管如此,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过,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产生的;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筑起;千里的远行,必须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他虽然认识到矛盾是发展的根源,但却不强调斗争,甚至主张不争。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我们自然应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前,在古代的哲学家中老子确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同类推荐
  •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出生于夏威夷,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96年当选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2004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在2008年的大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已出版的作品包括《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等。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继第一部鬼妃完后,颜兰又为大家推出一部有关鬼妃的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苏小暖,阴曹地府里的一女鬼,将地府搞得鸡飞狗跳,一个头两个大的阎王只好让黑白无常将此妞丢到阳间去。南若轩,南月国的太子,表面斯文如绵羊,内心腹黑如灰太狼,但是,他有一只天眼,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哪来的刁女?拖出去斩咯!”“你说你是鬼,那好,你把你的头摘下来给我踢!”……“你丫的,老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身体做人,你丫的一句话就想把老娘打回原形,老娘跟你拼了……”苏小暖讲某人扑倒。“我真的是鬼,你信我啊!”……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男女主角演绎一段不同寻常的人鬼恋。
  • 我家格格不在线

    我家格格不在线

    最新文:《终不负年少》欢迎戳地址:http://m.pgsk.com/a/773770/【花格格遇爱版】她是都市白领女青年,不停的相亲,本是一个聒噪的女人,为了尽早结婚开始装淑女。他是个坏小子,他没钱没地位没追求,却看见了她背后的一面。他讨厌伪淑女。她不过是想安安分分的相亲结婚,或许,还有个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上天偏偏把他赐给了她。他是在她的认知里最鄙视的人,一次偶然,男人搬到了女人的对面。于是,相看两厌。矛盾瞬间激化……他蹭了她家的饭,还嫌恶的甩了张票子,“你的饭,我付钱!”“伪淑女,我姓齐,我和你不熟,请叫我齐先生。”他这样说道。她捏了捏拳,“对,我就是,江湖人称鼎鼎大名的花格格,花姐。”在领教了女人的拳头之后,彻底激发了男人外表温和淡然下的邪恶分子,男人居然当众亲吻甚至动手以达到羞辱她的目的。。。。。。一次一次的争锋相对,腹黑男一步一步带领着花格格走进爱情的天罗地网。花格格恍然惊觉。“看你还怎么逃!”他说,“花格格,你要记得,最初是你来招惹我的。”【花格格回忆版】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爱,一直固执的相信某些童话,当有一天发现,童话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们开始惊恐,开始畏惧,其实,爱,不过是变了副样子,它不是悄然离开,而是,一直都在这里,等着你的回头。多年之后,花格格觉得自己很幸运,尽管她不是在她最美好的时候遇见的他,但是,却是在最合适的时候。或许年少轻狂,或许有过太多的彷徨误会,但是,毕竟还是在一起了,不是么?白头偕老,不过是你用你满是皱纹的双手,牵住他的手,在喧闹的世间,慢慢的踱步。----------------------------------------------晨晨新文《大人在上,求抚摸》多多支持,http://m.pgsk.com/a/537394/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蛇蝎少奶奶

    蛇蝎少奶奶

    偶滴新文:肥后三嫁——。。。。。。。。。。缠枝牡丹翠叶熏炉,青花底琉璃花樽,攒金丝弹花软枕锦被…谈笑皱眉,自己狗血的穿越了?◆◆◆◆◆◆◆◆人都是自私的,在生与死的选择中能生谁会去送死?前世今生只是想好好活着的谈笑对于杀人这件事情看的很轻松,我不杀你我就得死,我死不如你死不是?屋子里——那个男人瞪大了双眼,“笑儿你在唇上涂下了毒?”不远处,盈盈浅笑的谈笑眉目间极尽温婉,说出的话语气仿佛在和人谈论今天的天气不错有太阳般轻松随意——“夫君,谈笑不想杀你,可是你挡了谈笑活着的路呢,为了能好好的活下去,你就让我杀了你好不好?”◆◆◆◆◆◆◆◆“谈笑,你一定不得好死的。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悬崖前——女人声嘶竭力的疯狂大吼,身子往前一扑,如同断翅蝴蝶般往下飘坠!几米远处——掀开的轿帘里映出眉目如画的谈笑,一身白衣飘然似仙——“去几个人下崖底看看人死没死,顺手再补上个几刀几剑的,至于尸体吧,丢了喂狗去,本少奶奶可不想有事没事的看一些人在眼前疯狗般乱喊乱叫……”◆◆◆◆◆◆◆◆好友推荐:好友瑾瑜的文:从了吧师太——好友兜兜的文:不要丢下相公我——好友轩辕翔:二嫁豪门长媳——推存好文:《原配》独孤卫《蛇蝎少奶奶》闲听冷雨《重生之誓不嫁豪门》苏迷《爱妻别来无恙》玲珑天心《离婚》不道心《狂野未婚夫》后妃《低调少奶奶》鹦鹉晒月。。。。。。。。。。。。。。。PS:关于更新或是催更啥的解释,亲们可以直接加雨QQ:413010958QQ群。。44964502。。谢谢亲们的支持。。。。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痴妃追夫(全本)

    痴妃追夫(全本)

    本文慢热,希望亲们坚持看下去,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亲们:本文的原名为《冷情王妃》,改了文名,文文开篇有所修改,文中女主的名字全都改用穿越后的,希望大家看文时,能够适应,冥在此向大家道歉,鞠躬,希望各位还能一如继往的支持!———————————————————————简介:痴傻女凌雨箬一朝穿越成为永康王朝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之女,最尊贵的俊逸王爷被迫娶其为妃.她曾以为会在王府中平凡度过一生,岂料因为曾经的前尘旧案,王朝突造巨变,俊逸王爷流放远方,她却为一句承诺誓死追随,一路相护相随的忧郁男子——楚风流,使她芳心微动。而他却心有所属,一路追追逐逐,心已累,情已伤,蓦然回首,守在他身边的人,却还是那个痴傻的她,终于逾越心中那道鸿沟,然而却已万劫不覆,他只能留下最后遗言,“抱歉、、、、、、我爱你!”俊逸王爷司徒墨轩因爱上了她,牺牲自己成全他们,他说,“雨箬的愿望我都帮她实现,即使性命攸关。”然而在凌雨箬看到面目全非的司徒墨轩出现时,却心中大乱,不知爱的到底是谁,一路坎坷,一路颠簸凌雨箬终于脱掉痴傻的外衣,为世人争夺一方净土。司徒墨轩以生命和容貎作代价能否赢得雨箬芳心?性命能否保住?容颜能否挽回?却已成迷。与此同时,一直为各国争夺的五行图浮出水面,终于将那使他流放的后宫大案再次牵出,最后真相到底如何,敬请关注!————————————————————————冥的新坑《千年情殇》望大家继续支持!读者群:80377941
  • 最佳导演

    最佳导演

    做一个导演,制作出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电影。这是王扬的梦想,可是他的人生刚刚受到了重大打击,因为被人诬陷而遭到南加大开除。但是上帝对王扬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马路上被一辆BB车撞了之后,王扬竟然能看到未来的电影!于是,1998年是那么的不平凡,除了《泰坦尼克号》上演神迹,还有一个21世纪最伟大的传奇导演悄然崛起。
  • 爆笑的外星人小女佣

    爆笑的外星人小女佣

    (亲,你有没有正看某男很不舒服?有,那就在此书中享受一下女主狂虐男主的快乐吧。心脏承受能力差者,免进!)女主影子是外星人,一天变为小女孩钻进了男主王超风的车里,非说王超风就是她爸爸。王超风只好无奈领回家中。从此,影子那些搞笑的超能力恶作剧,把王超风家弄得鸡犬不宁加鸡飞狗跳。在搞怪和收拾残局的拉锯战中,两人产生了感情。这段感情又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