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700000003

第3章 爱因斯坦(3)

1913年,爱因斯坦与格罗斯曼一起发表了名为《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纲要》。这篇论文的发表,进一步表明广义相对论已经初步形成,虽然只是作为理论体系,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实。

1913年的夏天,按照事先的约定,爱因斯坦一家和居里夫人及她的女儿一起来到了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旅游。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两个大科学家,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放松一下的,两个人不停地谈论着自己领域的科学问题,竟然忘记了山峰、森林,仿佛是在自己的实验室中。

登上了山顶,山下的一切风光都尽收眼底。

一直默默无语地眺望着山谷的爱因斯坦突然开了口:

“夫人,您说要是一部电梯从这掉下去的话,那站在里面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什么,电梯掉下去,那不得摔死人了吗?”还没等居里夫人说什么,孩子们早已经叫了起来,“太好玩了,电梯怎么会摔下去呢?”

“真摔下去了,还不得把人给摔死了啊!”

“那有什么啊,如果用个大网接住了,不就没事了吗?”

居里夫人没有去打断孩子们的辩论,她知道,此刻爱因斯坦正在思考关于相对论的问题,他总是十分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凡事多问为什么,也许这就是他不同凡人之处吧。

旅游归来,爱因斯坦又怀着对科学的迷恋,很快地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是,自从出了名后,他成了全世界的中心人物,人们时刻惦记着、期盼着他。

当时的德皇,为了从英国那里夺取科技工业发展的优势,决心以皇帝的名字命名成立一个“威廉皇家研究所”。以优厚的薪金吸引最优秀的科学家加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增强德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

当即,两位大科学家——普朗克和能斯特被任命为筹建研究所的负责人。普朗克是量子论的最初创始人,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最初就得益于他的理论,普朗克在德国的科学界有着不容争辩的权威地位,加之他出身于贵族,对于德皇的命今是言听计从的。能斯特是一个集政治及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热心的政治家。两个带着政治使命的科学家,聚在一起商量人选问题时,不约而同地选中了爱因斯坦。

于是两个人决定把这个事情通知德皇。德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于是,1913年的夏天,两位年过半百的学术界权威已经做好了赴苏黎士拜访爱因斯坦的准备了。他们深知,要想让爱因斯坦离开他的母校,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个学者为爱因斯坦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首先是请爱因斯坦担任物理研究所的所长,给了他最高的地位和荣誉。同时,为他配备了秘书,日常琐碎的事自会有人处理,不必耽误爱因斯坦的研究精力;其次是让爱因斯坦做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年薪可达1200马克;再就是聘请爱因斯坦为柏林大学的教授,可以随便使用大学的实验室,而不必担任教学任务。

科学家也是普通的人,他也需要安定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工作。

所以,当两位风尘仆仆的名人从柏林赶到苏黎士,并把计划及条件告诉爱因斯坦时,在爱因斯坦的内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从内心来讲,爱因斯坦此时不愿意帮助德意志政府,从中学时代,他就已经离开了那块令他讨厌的土地。可是,那里的科学环境是一流的。但是妻子米力娃怎么可能再一次愿意离开苏黎士呢?

无论两位学者如何劝说,爱因斯坦还是犹豫不决。

爱因斯坦当即没有答应普朗克二人的邀请,只是说:“请再给我几天时间吧,5天后如果我们能够在站台上相遇,那就说明我已经决定去柏林了。”

送走他们后,爱因斯坦与妻子商量,希望全家人搬到柏林去,以便自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物理研究。可是米力娃的态度却十分强硬,坚决反对再一次搬家,而且是去她一直讨厌的德国。

两个人为此吵了很久,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此时的爱因斯坦深知,他与妻子的感情已走到了尽头,要想再走到一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爱因斯坦最终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去柏林,他不能放弃一流的研究环境。

在约定的日子里,爱因斯坦在站台上见到了普朗克二人,他正式口头答应了他们的邀请,并决定年末结束了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的课程后,正式前往柏林。

1913年末,爱因斯坦果然被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普朗克也一再来信催促爱因斯坦早点动身前往柏林。

1914年初,爱因斯坦带着对科学研究的渴望,孤身一人前往柏林。他终究没能说服米力娃同行,这次告别,也正式结束了他的第一次婚姻生活。

春天的柏林是美丽的,刚刚走出柏林火车站,爱因斯坦在迎接他的人群中,接到了一束火红的玫瑰。这是他表妹艾丽莎送的,此时,他痛苦的心灵感到了一丝欣慰。

生活在这个洋溢着一派大都市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里,爱因斯坦最喜欢去树荫下散步,一边走路一边思考问题。

在日常生活里,他深居简出。每天固定的时间去研究所。

会员们早就听说了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但发现他与别人实在没什么不同之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很喜欢发言,大半的科学界人士都会在那里专注地思考很久后,才会回答自己的想法,只有爱因斯坦是特殊的,他的嘴总会比别人快许多。人们常发现他特别喜欢独自一人散步,却不知道那正是他独立思考问题的最佳方法。

1914年爱因斯坦在柏林的科学研究又有了一定的突破,他提出了牛顿的极限离心力是正确的,从而纠正了自己以往的错误认识。

在生活上,他是寂寞的。闲暇之时,他仍然喜欢拉上一曲小提琴,以排解心中的孤独。

在柏林,与他经常来往的就是他的表妹艾丽莎一家,他们的亲戚关系虽然很远,但是由于从小一起长大,从小就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因为十分担心爱因斯坦的生活状况,艾丽莎经常劝说爱因斯坦应该尽快把米立娃及孩子们接来柏林一起生活,但是爱因斯坦告诉她,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没有办法,艾丽莎只好经常让爱因斯坦来自己的家中吃饭,她的两个女儿也十分欢迎这位会拉小提琴的亲戚,她们待他像父亲般亲密,爱因斯坦也把慈祥的父爱给了两个孩子,有了艾丽莎一家的照顾,爱因斯坦的生活也算有了一点乐趣。

4.反战斗士重新结缘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爆发了。德国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整个柏林也卷入了战争的狂热之中。柏林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也没能抵挡住这一狂潮,一向支持战争的能斯特教授甚至当上了战争顾问,穿上了军服。

一些文人学者们积极起草了一份战时告示书。希望科学家们也联合起来,积极支持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一份科学家联合签名的告示书最后也被送到了爱因斯坦的面前。普朗克教授也签了名。他劝告爱因斯坦:“德国的安危,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

“不,教授,您说错了,我永远坚持我的原则,我不会支持战争,更不会签名支持战争的。战争是野心家们的阴谋,遭受危害的都是无辜的人民。”

爱因斯坦不但没有支持战争,反而公开宣布,他坚决反对一切战争,并于10月中旬同4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表了反战宣言,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爱因斯坦尽最大的努力去呼唤和平,但是战争还是爆发了。

研究所再也不能去了,因为这时的研究所,已经成了战争的帮凶,人们纷纷谈论战争,许多教授都纷纷放弃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一心帮助军队研究一些军事秘密化工武器,爱因斯坦没有能力阻止那一切,他只能以拒绝参加研究来表明自己是反对这一切的。

1914年11月,反对战争的知识分子们在柏林正式组成了“反战联盟”,旨在抗议德国****的暴行,爱因斯坦不仅是该组织的成员之一,也是积极的发起者。当时许多关系比较好的朋友都来劝阻他,希望他保持中立,不要卷入这场战争中,可是爱因斯坦却说:

“我们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和平的国家 ,每个人都应该为它的安定付出自己的努力。”

战时的柏林,物品短缺,物价也飞速上涨,甚至许多人都出现了吃不上饭的危险。爱因斯坦由于国际友人的支持,还能和艾丽莎一家人勉强度日。

爱因斯坦还经常写信给国际友人,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力量来阻止这场战争的继续进行。善良的爱因斯坦,希望借助于良知的呼吁来唤醒那些冲动的行动,可见,他对于这场战争曾经抱有怎样“天真”的想法。

1915年初,爱因斯坦还曾与法国作家——积极的反战主义者罗曼·罗兰取得了书信联系,他们双方互相鼓励,试图借助自身的力量使得双方停战。可是,这只是他个人的善良的想法罢了,战火却越烧越旺了。

德国政府部门对于他的举动并不赞成,并一举摧毁了“反战联盟”,组织的成员也都遭到了迫害。爱因斯坦之所以一直都能够平安无事,主要得益于他的瑞士国籍,作为中立国的公民,再加上他的学术名声,使得他还没有被列入被屠杀的行列。

1915年的秋天,由于担心米力娃及孩子们的安危,爱因斯坦离开了柏林,准备回到瑞士。

也是在同年,由于友人的介绍,爱因斯坦与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相识。两个反战主义者坐在了一起,他们的心声得到了交流,他们的心灵不再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热爱和平的人们。

战争在继续,爱因斯坦的信心也变得悲观起来,战争、绝望使他的身体状况又恶化了,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科学研究的脚步,在隆隆的炮火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1916年年初,爱因斯坦在《物理年报》上发表了他的新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从而使他的相对论的研究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这篇论文的发表为现代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1917年2月,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后,终于彻底病倒了。他原有的肝病又一次复发了。

由于战时的物资非常贫乏,根本无法保证每天营养的供给,即使是国际友人的援助不时地从瑞士寄来,也不能使得爱因斯坦的病情尽快好起来,于是朋友们极力地劝说爱因斯坦还是回到瑞士去养病,可是由于与米力娃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他并不愿意立即回到瑞士去。

病中的爱因斯坦,全靠艾丽莎的照顾。虽然当时食物缺乏,但艾丽莎的巧手总能变着花样给他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来。到了夏天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转了,只是他却发现,在生活上,他已无法离开艾丽莎的照顾了。他们本是远亲,结合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加上他们从少年时代就在一起长大,又是互相了解的。既然与米力娃的感情已经消失,又何必勉强下去呢?

于是,在朋友们的提议和帮助下,1917年的秋天,爱因斯坦与米力娃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正式搬到了哈伯兰大街,与艾丽莎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

战争使人充满了失望,但新的家庭生活又使爱因斯坦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艾丽莎虽然没有学问,也弄不懂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她深深理解受到病魔折磨的爱因斯坦,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需要安静时,她就静静地陪伴在床边织毛衣。病人醒来时,她会为他端上一杯热茶,给他一个温柔的笑脸。

爱因斯坦的病渐渐康复了。他又可以回到自己心爱的书桌旁了。艾丽莎又重新为他布置了一个简单、整洁的书房,一个大书桌配上一把可以用来休息的安乐椅,四周的书柜里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一回到书桌旁,爱因斯坦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去了,常常艾丽莎给他送上一杯热咖啡,等到去叫他吃午饭时,热咖啡只是变成了冷咖啡,杯子里的东西却一点也没有少,对此艾丽莎只能无可奈何地笑笑作罢。

艾丽莎是个典型的贵族主妇,她温柔、优雅,家里的摆设她亲自动手,弄得一尘不染。由于爱因斯坦的名声越来越大,艾丽莎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发那些来拜访的客人,以便保证爱因斯坦能有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

爱因斯坦在家里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喜欢光着脚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即使是来了客人,他也经常忘记穿上袜子,仍然光着脚穿上鞋,蓬乱的头发像是永远也拉不直似的,却还大摇大摆地坐在那里招待着客人。

艾丽莎对此很是尴尬,因为如果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家庭主妇没能尽到责任。对于艾丽莎那责备的目光,爱因斯坦总会笑呵呵地叫道:“没有关系的,大家都是好朋友,谁会在意这些呢?”

说完,他还不忘幽默地耸耸肩,招来客人们的一阵捧腹大笑。

艾丽莎给了爱因斯坦一个温馨而干净的家,尽管他还不能适应这一切,但是生活上他是无忧无虑的,而且,走进了书房,就是他自己的自由天地了,他常常就在那张安乐椅上,一呆就是半天,思想仿佛已经溶入到了广阔的宇宙中去了。

爱因斯坦想尽各种方法阻止战争的爆发,现实证明了他是白费心机,这使他内心感到十分忧伤。可是新的家庭又使他鼓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可以去尽情地畅游。

5.科学无界造福人类

190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狭义相对论后,就一直在继续关注和研究着更广意义上的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只是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体,即火车上的旅客,等速前进的汽车等,所做的都是匀速的直线运动。可是,在非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既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人类就应该去弄懂它。既然选择了这项研究,爱因斯坦就不会放弃的。对于非匀速直线运动及引力的奥秘,他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一切物体之间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的作用是瞬间的,可以在瞬间传递到无限的地方去。这一结论一直使物理学家们难以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把引力问题作为核心内容。

人们大概还没有忘记,爱因斯坦同居里夫人两家人一起登上阿尔卑斯山峰时,爱因斯坦曾经用电梯做了一个设想,使得孩子们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其实,爱因斯坦也正是把电梯想象成了一种实验的工具。设想一下:一部电梯失去了控制,难道不会飘浮宇宙空间吗?一个苹果,人松了手,它又会如何呢?现在,一个力牵引着电梯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这时,如果电梯内飘浮着一只苹果,它又会如何呢?

回答是肯定的,苹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仍会停留在原地,随着电梯的上升,苹果会落在电梯的地面上。可是此时对于电梯里的人来说,他会认为苹果是落到地面上,而不是电梯的地面追上了苹果的高度的。

爱因斯坦由此得出了结论:加速运动和引力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宫廷复仇虐爱 媚青丝

    宫廷复仇虐爱 媚青丝

    子曦,一个淡如轻烟、清水般澄澈剔透的绝色女子,敏感纤细;柔时若水、坚时如玉。出生之际,八月,却天降鹅毛大雪。大翌一智者预言说,她是天罹星转世,红颜祸水,祸及天地,注定孤苦一世。天命如此,不可逆也。七年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人说这便是灾难的开始。为了摆脱这背负一生的荒谬命运,为了给至爱的亲人报仇血恨。不可回避的宿命将她推上风口浪尖。她步步为谋,却难免深陷囹圄。嫁给他是不得已,爱上他却也是不经意。她别无选择,只得循着命运的安排,一步步走下去,宫延斗争,江山社稷,惊世奇缘…错误的时光,错误的地点,错误地爱上那个她。他本不该爱上她的,错就错在江南那一场醉人的烟雨。家仇国恨,阴谋与爱情的纷繁纠葛…美人娇娆,权欲熏心,何者才是英雄冢?弑亲之仇,夺妻之恨;手足相残,天下大乱,他们争的是权倾天下,夺的是倾国红颜…红尘帝都,繁华富贵,留得住几缕青丝?浮世输赢,净心欲念,争得到几重宫阙?---------------------《宫廷复仇虐爱媚青丝》悠悠已经参加原创文比赛希望亲亲们多多支持……投票方法很简单,先去“会员中心”注册一个普通会员,然后按“内容简介”下方的“投票推荐”,就可以获得每天投三票的机会。如果你是会员,那么你就有九票可以投给同一作品。喜欢的话可以把作品放入“放入书架”,这样就可以随时找到,不用每次都问悠悠这么辛苦!-------------------------此文演绎的是古代君臣之间的阴谋与爱情……感觉不喜欢的亲亲们,这儿可就要止步了……悠然我思:《宫廷复仇虐爱媚青丝》群号:34779203(暗号:青丝)欢迎喜欢此文的亲亲们的加入……只要你们留下脚印,悠悠就一定会记住亲亲们!------------------------呵呵,悠悠偷偷打个小广告大姐:《皇后?我不稀罕》:三妹:袖白雪(倾城):好友文:草籽(乱红):《云隐传奇》<替身爱奴>------------------------谢谢雨亲给悠悠做的青丝主角视频图,大家有空就去踩踩,支持一下。?prand=1
  • 古墓往事

    古墓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文化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叶海星通宵到中午十二点才躺在床上,睡前还听到爸妈在楼下餐厅招呼客人的声音,伴着声音入睡的她梦到了最近狂迷的末世流小说,可却想不到等她醒来后世界全变了,好像变得毫无声音,然后又变得如世界末日般疯狂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心爱的小天鹅

    我心爱的小天鹅

    钻戒名表没偷到,倒把自己的钱包、身份证落总裁豪宅里了!“总裁饶命!我愿意补偿你!”“你确定要补偿?”某女点头。总裁扬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道:“我家里一应俱全!就缺个老婆!”总裁上下打量某女,目测后,勉强道:“我就将就吧!做我老婆,我就饶了你!”某女气炸!什么叫将就?她好歹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美女好不好!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嗜血长啸的怒睛巨虎,遮天蔽日的血睛刺鳞蝠,翻天倒海的九头蛇皇,吞云灭日的雷电狂龙……这是一个神奇的东方玄幻世界,强者可以弹指间毁灭山川,可以脚踩巨龙翱翔于九天之间,可以雄霸六合八荒,可以威震十方天地……凝剑气,夺剑灵,炼化八大剑核,看江天一步步成就万古剑神,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恣意遨游,开启一段热血,霸道,暴力之旅,笑傲天下,唯我独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