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200000006

第6章 结婚老风俗(6)

大媒小媒

江苏泰兴旧式的婚俗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留茶;第二步是过帖子;第三步是正式迎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是一定的公式,但媒有大媒小媒之分。婚姻的成功,多半是先由小媒从中撮合。小媒多半是与男家或女家,或与双方有密切关系的女眷。经小媒奔走得已有七八分成功的时节,才由双方同意,请两位与双方有点关系而又被认为比较体面的人物出来做大媒。等到大媒人一出场婚姻便算正式决定,不容改悔了。通常的“留茶”

都不必有大媒,只由小媒将男家一件信物交给女家,也不必有什么仪式。“留茶”以后如任何一方要毁约,对方和小媒都不能有异言。大媒人出场多半是在“过帖子”的时节。过了帖如再有一方要毁约,不但使对方生气,大媒人生气小媒人也生气,舆论也要加以责备,认为把儿女的婚姻视同儿戏。

过了帖子便是迎娶。过帖子和迎娶的仪式是这样的:过帖子的这一天,媒人先在男家吃早点,然后双双向女家出发,由女家招待午宴。随着媒人一同携带到女家的聘礼有几套衣裳、几件首饰、几斤肉、几只鸡。也有聘礼到了女家,又被罚而送回来的。结果由男家加点什么再送了去的情形也时常发生。有时媒人也得跟着来往奔波,小媒人更是忙碌于聘礼的厚薄,这是以门户的高低而定的。但无论贫富照例都有一对鹅,象征着一对鸳鸯。女家受了聘礼,也得回一点礼物。

迎娶时的仪式更复杂。女家给新娘预备的箱、橱、衾、枕全由男家花钱雇人来搬。第二天一早男家便将轿子抬到女家去,新娘却要到夜深才进轿。在洞房门口下轿,以后便是坐床,饮定贵酒,闹房。第二天是拜天拜地、拜祖先、拜翁姑,名为分朝。第三天或第六天或第九天,新夫妇一齐回到女家,名为回门。这样新郎新娘和双方的家庭才算正式发生了亲戚关系。剩下最后的一幕便是会亲。由男家设席招待女家全体家庭和知己的亲戚,会亲的日期没有定准,门第小一点的,或省事一点的得到双方的同意往往不再会亲。

打听经期

旧俗择订结婚日期必先打听新娘月经期,因为结婚那天碰到经期,就犯了骑马拜堂、家败人亡的恶兆,所以择在经期前后远一点的日期才安全。迎娶都在中午前,除了送新娘衣服首饰外还要送一对鹅。女家听到鹅鸣锣鼓声就晓得迎亲的人到了,一定要在中午前赶到交拜,路远的就得前一日动身。新房布置妥当,门是锁着的,等花轿到来,由新郎去开锁,打开新房,琳琅满目的家具。四眼人(怀孕女人)、毛脸人(未婚小姐)不得进新房参观,如入新房,日后新娘多灾难。花轿到来由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妇人掀开轿帘,搀扶新娘出轿门,从衣袖里掉出铜钱、红花生果,小孩们抢拾喜钱,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宗,夫妇交拜携手入洞房。客人散后,婆婆来摸箱,摸出银两或银元象征日后富有。午后拜灶,因厨房是主妇家事场所,一日三餐都在厨房里。开桶小便必先由小孩撒尿自己才能用,不然以后生子会变成畸形。

分红喜蛋

结婚要分红喜蛋,而且不论亲友或陌生人,都可以跟新娘要。孩子不用说,有时老年人也会来凑凑热闹,叫做讨红喜蛋。作为新婚人家当然是笑脸相迎,来者不拒。这一风俗习惯在江南据说流传已有悠久历史了。在浙江不但解放前是这样,就是现在也还很流行。尽管现在不少人在结婚时已用喜糖代替,可还是叫讨红喜蛋。分红喜蛋在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刘备招亲是东吴都督周瑜用的计谋。周瑜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拿刘备当人质,要他交还荆州。不料这一计策早就被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识破。诸葛亮设下了“锦囊妙计”,其中有一条就是“红喜蛋计”。原来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时带上大量染红的鸡蛋,一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一无遗漏。并说这是皇室礼仪十分隆重,于是被分到红喜蛋的人都因此感到光荣,没分到的还纷纷到刘备住的驿馆去讨。刘备更是来者不拒,一般来客让手下人分,头面人物还亲自动手分,大造招亲舆论。东吴本来没有这种风俗习惯都觉得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家家户户都知道东吴公主孙尚香与皇叔刘备即将成亲了。结果假戏真做刘备得个好夫人欢天喜地,周瑜只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从此江南添了个婚俗习惯,每逢结婚便分红喜蛋,人人都可以讨红喜蛋,象征着新婚人家龙凤呈祥。

苏北娶亲习俗

苏北有些地方还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三朝的新媳妇上锅台要朝水缸里抓糖。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一段辛酸故事。过去苏北农村有个人家娶了媳妇,三朝这天,婆婆对媳妇说,“要富煎豆腐。”新媳妇知道这上锅煮饭烧菜还真是个大关呢。做媳妇的晓得一段歌谣,“公说牙痛郎嫌烂,婆怪腌心姑喊淡,一锅能煮几样菜?做媳妇如滚刀山。”于是新媳妇心神不定地上了锅台。恶婆婆心里想:“这细东西,刚过门,要先给她个下马威,万不能让她爬上头,今天先过锅头灶脑关,还有圩头地脑、针头线脑几关。”为了考验新娘,这恶婆婆事先在水缸里偷偷放了好多盐。结果可想而知,当新媳妇恭恭敬敬地把饭菜捧到公婆面前的时候。恶婆婆一尝,连连嘲骂:“没家教的小贱人,烧个菜汤打死卖盐的。”然后连汤带碗朝新媳妇砸去。这还不算,她尝了一口饭,更是破口大骂起来:“扫帚星,哪家煮饭放盐的?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猪跑吗?”说着又将饭碗砸了过去。新媳妇满脸被烫起了流浆泡,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直哭到半夜也没人来问,最后拿了一绳索悬梁自尽了。

据传说那新媳妇死后托梦给所有即将出嫁的姑娘,让她们到婆家煮饭烧菜时,一定要朝水缸里多抓几把糖来冲冲咸邪之气。从此往后,新娘们三朝上锅台总是朝水缸里抓几把糖。如今意义当然变了——表示从今以后一家人的生活甜甜美美。

浙江提亲风俗

过去浙江盛行早婚,因此在孩提时就订婚的人家很多。有人家生下了孩子,就有媒人来“说亲”。提亲说得两家合意便订了婚。订婚的手续必须先询问明白,男女两个孩子的生年属相,再各请算命先生合合属相,俗谓“合八字”,这全凭算命的一句话。倘若犯了大相这段婚姻就算前功尽弃,一笔勾销了。如若这大相不犯,然后才可订婚。订婚由两家议定吉日,各将自己孩子的生日时辰年岁三代全都写在一张红帖上,装在红封套里,并预备些订婚的礼物由媒人投送。礼物之中,在男家最要紧的是镯子、戒指等首饰,其次便是各色的头绳衣料等东西,如果女孩识字也有送几本书的。至于女家的礼物,最要紧的便是笔墨纸砚各样文具,其次是手巾扇子钱袋裤袋等物件。物件的多少,因贫富不同也未有一定。不过是越多越光彩。

男女到了十五六或十七八岁的结婚年龄,男家于阴历正月十六日先派人或者兄弟之类到女家去看看好运。去时仅携带着点心数样——也是越多越光彩。回来再按着男女两人的八字定结婚的日期。日期定妥了,男家于二月初二日再去告诉女家,谓之送好。婚期都无问题了,男女两家,就该预备结婚的事情了。男家:盖房、做床、套被褥、定轿、定鼓手、请客……忙得不亦乐乎。女家当然也闲不着:打嫁妆、做衣服……甚至于全家人都为她一人忙,忙到婚期不完也得赶完。

新郎到那天早晨,穿戴得整整齐齐,好像上朝去似的。备了两个盒子——四个人替他抬着。一个装的是糖供,一个装的皆是酒肉等,盒子顶上还缚了一个只公鸡——公鸡拐母鸡。他坐在轿内,鼓手奏着鼓乐,前有喝道的很是威风。女家出嫁也有两个盒子——一个是给新娘预备的吃食:挂面、饺子、藕、山药和各样的素菜,一个是为闹房的人预备的东西:落花生、烧饼、点心之类,盒子顶上缚了一只大母鸡。这些东西都要抬往男家去。新娘的哥哥同弟弟做陪客,出来迎新郎迎到客房里,先打盆水请新郎洗洗手脸,休息休息。然后陪客就陪他到上房去,向岳父和岳母并长辈的人见礼,给每个人磕三个头。礼毕再陪到客房里,这时客房的桌上已经预备好茶点,陪客陪着用毕,新郎就告辞回去。

陪客陪着新郎出了大门,上了轿子或车子,连忙回来用椅子抬着穿红衫红裙蒙红巾的新娘到大门口,由伯母或婶母打发她上轿。这个轿也是同新郎一齐来的。有的来时里面坐个压轿的靓女孩。新郎的轿在前面慢慢地走,新郎的兄弟在轿杆两边护着轿,还有一个拿红毡的。逢轿走到井或庙旁边,他就以红毡挡之,逢关遇卡及纠葛等事,自有护轿的前去接洽。

可是护轿的护到半路就回来了。护送新娘的轿在后头紧紧地跟着。吹鼓手等人这时吹得格外起劲,吹吹打打回到新郎的家,到了家门前先放三声铁炮,以报新娘来了。放完炮,新郎先下轿回家。新娘的轿还放在门前停停,这时有人拿烧红的犁放在轿前,用醋泼完,再把轿抬到大门口打开轿门。这时院里出来了两个小姑娘,一个端着胭脂,一个端着粉,向新娘面上擦抹。她们回去后又出来两个迎客,按着方向把新娘迎回来。

湖南婚俗中的“哭”

花楼上练“哭娘”

桂阳县西北乡的姑娘出嫁时要“哭娘”。哭娘是姑娘在“花楼”上作出嫁准备时练习好了的。花楼每个村庄都有,大村数个,小村一个。十多个未出嫁的姑娘们,平常集体住宿在上面做针线活,唱歌跳舞。姑娘主要准备两件事:给自己、郎、家爷、家娘、媒人等做鞋和练习哭娘。哭娘是一种诉说性的歌唱性的啼哭,每哭一句,长“喔——”一声。它既可用来倾泄感情,也可作为艺术表演,听起来凄切悦耳。其他姐妹帮她做鞋,指点她哭娘并与她一道排练歌舞,以便出嫁时用。到出嫁前一个月,姑娘不再下花楼,专门由一两个陪伴陪着她,协助她做功夫,给她送饭食,陪她参加别的活动,至出嫁时为止。陪伴是从姑娘的亲姐妹、堂姐妹或知心好友中挑选的,必须命好、美丽、能干、擅长歌舞。花楼从来不准男人上去,男人只能在外面欣赏那美妙的歌声。但其主人们可请有福气、有经验的已婚妇女上楼做“哭导”。

到亲人家门去“哭娘”

姑娘出嫁前三天或七天,连续几个晚上姑娘先在自己家门口哭娘埋怨父母生了个“死女”,表示自己宁愿“填茅坑”——像夭折的小孩一样,随便挖一丛冬茅草,丢入坑内,再盖上冬茅草,也不甘心嫁到“死戚”——男方家去。哭完后到所有“三服”(祖父母的子孙)或“五服”(高祖的子孙)的亲人家门口去哭娘,感谢他们的教养,诉说自己的命苦,请他们今后保重身体,时时关心“死去的女崽”(姑娘自称)。每位亲人都送个红包给她,以示安慰。姑娘哭娘时常有一些妇女围观,评论她哭得好不好。这种哭娘,是受压迫妇女的抗争手段。她们的终身大事,自己丝毫不能做主。她们被卖到陌生的男家去,等待着她们的多是苦难。她们在没有其他解脱方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哭娘来表达自己的所谓“悲愤和不满……”

阻拦男家关彩礼

当媒人还没有到达女方家时,姑娘在厅屋里向家头爷(祖宗神位)哭娘,既埋怨祖宗不该送个死孙女来,使死孙女受苦,又怨恨自己再不能给祖宗烧香敬水。在媒人走后姑娘即请父母前往男家,阻拦他们送彩礼来。她母亲到男家,对亲家说,自己生的女不好,配不上郎,请不要送彩礼了。男方父母则赞扬亲家生了个好女,只怕自己的崽配不上,彩礼又少,请不要嫌弃。这类活动现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它是由妇女反对不合理婚姻制度所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哭娘”骂媒

等出嫁姑娘的母亲一回去,男家随即派人抬着花轿彩礼,由迎亲乐队伴着到女家去。同去的还有媒人和两个十二三岁的童男。姑娘听到乐声便向母亲哭娘,诉说自己并没有花费父母的多少东西,责怪父母不该“拔断道芝根,送女下火坑”。花轿彩礼到了,姑娘又哭娘痛骂男方与抬轿的人是猪牛乱闯入她家,要求自己的兄弟姐妹把他们赶走,好让她心宽。他们任凭她怎样骂,都只能听着,不能有任何不高兴的表示。

尽管挨骂但他们还是贵宾,女家中午要请他们吃酒。姑娘则坐在大门外哭娘,对嫁妆则表示感谢,并请他们照看。吃到中间时,上鸡肉黄花菜,鸣鞭炮,女方家长向媒人敬酒。姑娘又哭娘骂媒,口口声声喊,媒人呵恨死你呵,花言巧语呵害死人呵,今日做媒呵不得好死呵之类乱语。媒人笑面相对只顾接受敬酒,对姑娘的咒骂充耳不闻。在旧式婚姻中媒人是重要人物,所以双方家长都要尊敬她;但可能对有的妇女来说媒人角色则是苦难的炮制者之一,为嫁者所痛恨。于是谢媒与骂媒交织在一起。这两次哭娘,如果姑娘由于太累不能表演,可让其陪伴代劳。酒席结束后,姑娘往厨房外哭娘算是谢厨。

山东鱼台婚俗

过去有童谣流行于山东鱼台金乡等处:

初五十五二十五,鞋袜烂了无人补。

为娘若有疼儿意,快给为儿娶媳妇!

男子生而愿之为有室,女人生而愿为之有家。古圣先贤的宝训,在一般百姓们更是认为千古不灭的。过去在鲁西一带,孩子们长到七八岁时,父母早就给他们订下婚了。假使父母疏忽,以至于使孩子到十几岁还没订婚,就会引起民间大众的非议。特别是女孩子一过十五六岁就更是不好过日子了。

这里民间订婚的手续非常简单,什么聘金彩礼在鱼台是没有的。媒人征得两家的同意,都认为“门当户对”,“才貌相当”之后,只需两张“媒人柬”即婚约,请媒人吃一顿酒席,这婚事便算定了。不过在年龄方面,女的总是比男的大一二岁乃至于四五岁,据说这样是预备着早娶亲早中用。而特别注重的是年命的合不合。所谓年命即是十二属相。假使一个是寅年生人属虎,一个是未年生人属羊,即使门当户对,才貌相当,而因为年命的相克,也决不能定婚的。

婚姻订就之后等到男的长到十六七岁,至多到二十岁左右,就要迎娶了。结婚的日期一般由男家决定,男家多半在结婚的前三四个月里看定日期,告诉女家以便大家在此期间预备嫁妆。“闺女出门,粪堆也撅三天嘴”,所谓撅嘴是生气的样子。陪送嫁妆在女家认为是极大的事情。中产之家,在木器方面至少要陪送一只大橱,一只条几,一张方桌,一张抽屉桌,两条睡凳,两把椅子,一只衣柜,一只皮箱。在衣服方面衣箱衣柜中总需要填得满满的。

迎娶有大小之别,贫寒之家都用小娶,抬一顶轿子,由压轿的乘到女家,这轿由新娘乘回来而压轿的则换乘车子。中产以上的人家都用大娶。大娶是抬两顶轿,有鼓乐有旗锣伞,声势非常显赫。路途稍远些的都要头一天过轿。这两只轿一只由新郎乘着,一只由压轿的乘着,须在夜色朦胧时走到女家,女家设宴款待。第二天早晨再来一次大宴……广东汤圆答话广东饶平一带民间,男女双方议婚之际,为了避免直截了当协议时给双方带来尴尬的局面,往往用汤圆来做答复。如果女方在碗里面放了五个汤圆,并且全是豆沙或者麻糖的馅儿,那么说明女方同意了这桩婚事;假如五个汤圆里只有三个馅儿有点糖,则表示女方犹豫不决;如果五个全没馅儿是实心丸子,那么这件婚事就算黄了。所以每当求婚男子在吃这些汤圆的时候,心中总是显得忐忑不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热门推荐
  • 婚非得已

    婚非得已

    这是一场从被诱惑到反诱惑的妖娆小情事…人生的前十八年,她,是权贵圈里茶余饭后的聊资,是平民百姓家用来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论个性:她暴力狂傲,阴狠毒辣;她目中无人、有仇必报、甚至恩将仇报…论外貌:不说天上有人间无,却也是妖娆多姿,让人垂涎欲滴…论家世:她是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千金。却是娘疼,爹不爱。一场意外,把她推至风口浪尖;从此,她的人生整个颠覆!滕家的放逐,让她终于学会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懂得将骄傲和谨慎并用,隐于茫茫人海之中,掩了一身光华。三年的爱情之路,终于要走向婚姻的殿堂;她以为她的人生即将完美,等来的,却是另一场意外…好不容易撑起的晴天,重新归为一片混沌黑暗…迷茫之中,是谁伸出了一双手?誓要将她拉出伤痛?听说,她又要结婚啦!这可是京城的大事件!就是不知道这回,她那夫君是何方神圣?要说到他,那就比较有来头了…首先,他的父亲是军委总参谋长;母亲是享誉全球的珠宝设计师;他本人更是有口皆碑的杰出青年!目前为北京军区某装甲师师长。于公,他是国家栋梁,指挥着一支威武之师。于私,他是温家骄傲,未做过一件出格之事。但这一次,他突然要娶一个前科不大好,还退过一次婚的女人?更如珠如宝的疼着…世人皆哗然:一株仙草被一坨狗屎给糟蹋了!当然,仙草是他,她是狗屎——可是,据某女说: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衣冠禽兽的心;某女还说:此人擅长演戏,易动情者勿近…小叔语录:当小叔遭遇曼曼前未婚夫,他是这样说的:“那副眼镜是我给摘下的,所以,记住,曼曼,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为他敛去锋芒!没有任何人值得你鲜血淋漓的拔去自己所有的羽翼!你不缺人宠,从今天开始,我允许你跋扈,允许你任性,允许你张扬!咱不怕把事情闹大,专拣大的闹,我给你撑腰!”‘怕老婆’的小叔,标准的温家三字经:“你不懂?她不让,我目前,归她管。”遭遇‘牵牛花’骚扰的小叔,“有一句名言很适合你——随意攀爬,失足,则成千古恨!”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 皇后不嫁

    皇后不嫁

    《王爷的鬼妃》简介——“啊,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床……”她看着站立床边的冷面男子,他长得挺好看,可脾气不怎么着,她又不是故意睡他的床。“嗯哼,不是故意的,骗谁呢?”王爷的邪魅凤眸看向床上那张带泪娇颜,欣赏她那藏在薄纱下的玲珑身段,她是他的妃。“你,你别过来,我不认识你?”这个男人看起来好像很生气,他,他干么也爬上床?还,还将她裹在身上的被褥给夺走…“你不是很想要,本王成全你。”他将她压在身下,手脚并用,她想抵抗,可惜无效,三日三夜的缠绵让她昏睡了过去……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皇后不嫁》的亲亲们,请点击书页上方的[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一见你就逃(好看系列)

    一见你就逃(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溺宠闲妻

    溺宠闲妻

    【想换换口味的妞尽管扑来吧】【吐槽篇】如果有重生的机会,你将会怎样重活一生?银月身为国家重点栽培出来的尖刀利刃,特工之王,双手染满血腥,内心充满疲惫。如果还有重生的机会,她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山南’,种几亩薄田,栽几株果树,养几盆花草,酿酒,抚琴……,肆意为自己活一生。当她自己设计死自己,再度睁眼,不由大笑三声,哈哈哈,原来老天也有打盹的时候。重生到从农村走出的19岁女大学生长孙凝身上,身世普通,懦弱寡言又倔强如牛,算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可,谁能告诉她,二十一世纪还有穷到如此地步的人家!?别说土坯房,就连间破茅草屋都没有,只有一个纯天然,绿色环保,原始人才不会嫌弃的寒窑,家里除了三口人外,没一个会喘气的(老鼠,蟑螂除外)。生父‘亡故’,母亲温柔,能干,却性子软弱好欺,双胞胎弟弟乖巧,懂事,聪明,却残了一双腿,不能走路,亲戚各个极品,乡亲算计,恶霸欺负。靠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姑奶奶不发威,当姑奶奶是招财猫啊!家穷,不怕,咱多种地,党的政策好,不怕不致富。啥?没地,不怕,荒山头,沙石滩,有多少算多少,开辟起来都用上。又咋了?没钱!这个问题……当一切慢慢步上正轨,风波又起,当了陈世美的‘亡父’复活了,惊悚!有木有?有没有搞错,叫她认祖归宗?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赡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统统拿来!那个谁,当陈世美不要紧,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报酬也不违法,还有,妄想当便宜老爹也不算可耻,但你TMD竟然还带着小老婆全家来墙角……靠!寿星老上吊,活腻歪了,叫你自食恶果。什么?小三还不止一个!靠了,真当老娘是病猫来着,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有本事的统统放马过来。等会,这位帅哥,你干吗来的?虾米?来挖老公墙角的。“老公,咋办?”“拖出去,扔监狱扫厕所。”“老公,那地方也归你管?”“他蓄意破坏军婚,扫厕所是轻的,再不老实,给他扔女子监狱伺候去。”“帅哥,还不叩谢主隆恩。”【正式篇】她是‘特工牌儿’乡村女大学生,家徒四壁,一穷二白,浑身上下最值钱的就是脑袋里未来十几年的信息资料。他是将门之后,三军战神,精神领袖,左手握权,右手攥钱,无数女人趋之若鹜的钻石单身汉。一次意外‘碰撞’,她充分发挥快、准、狠、稳的良好习惯,将他‘捕获’,让本没有交集的两人,人生从此纠葛到了一起。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诸神的庄园

    诸神的庄园

    主角聂小天乃是仙陆四大秘地之一的风雪天崖的一个不算弟子的弟子,他背负着显赫的身世而不自知。在仙陆一段最为纷乱的历史中,他因为亲情、友情、爱情等等缘故而卷身其中,一步一步地看清每个人的真实脸孔,发现各门各派的恩怨交缠。最后,却又发现这所有的种种,都是源于一个惊天的阴谋……
  • 神牌萌妻

    神牌萌妻

    带着神器重生的她,变得万丈光芒,无所不能。某男对此表示很无奈,他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小女人,想要雪藏一辈子,但不料,一次意外卷入修仙界的是是非非,从此以后桃花不断。一日,“清儿,忘了那凡人,请与我双修!”又一日,“艺清,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你,所以,请考虑一下我吧,我不介意和其他男人一起拥有你。”终日,某男忍受不住,恼怒掀桌道,“靠,你不介意,我介意!”说完又转头看向那懵懵懂懂的小女人,霸道而强势的揽进怀中。“老婆,今天你必须和我去复婚!”
  • 低调总裁二手妻

    低调总裁二手妻

    如果,可以选择,安然宁愿一辈子再也见不到齐御,她要把那些美好都深藏在心底,一个人偷偷回忆。可,缓缓转动的岁月车轮,仿佛偏离了正常轨道,竟然让两个像平行线似的人,再次相遇。初春,感冒的高发期。医院里,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儿。安然暗自庆幸来得早些,还捞着一把椅子。点滴已被扎上,滴答滴答的液体,规律的流淌进血管。“偷得浮生半日闲”,她笑了一下,乐在其中,心里暗想,这有病也不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