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200000010

第10章 丧葬老风俗(1)

丧之礼俗

临终

搬铺

病重临危之时,则将病人由卧房移至正庭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称“搬铺”。凡男人或女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的,谓之寿终,而依古礼,男移正寝,女移内寝。男移正庭右侧,女移左侧。移至正庭,认为死者能在家屋中最好的地方死得安定。俗信死者在睡床上死,冥魂将被吊在床上,不能超度。因此,未成年者夭折,虽不移正庭,也要移至床前地上。家有长辈,亦不移正庭而移侧屋。凡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此谓“分手尾钱”,嘱家人预备办理后事。

竖魂帛

人死后,死者身上盖“水被”(白布中央缝红绸的被布),以银纸或石头为枕,并在死者脚边供“脚尾饭”(米饭一碗,饭上置鸭蛋一个并插筷子一双),烧银纸与香烛,意在充其食用及路费,并照明其行路。另外用厚纸或白布,在上面写上死者姓名、死亡年月日,做“魂帛”暂代牌位,供于正庭一角,燃烛烧香,谓之“竖魂帛”。又取下庭中天公炉,用布遮盖神明。祖先灵位,待纳棺后始复原状。又将碗器击破其一,门联上斜贴白纸条,烧纸制的小轿,门前置香案等,借以对天奉告。

开魂路

至弥留状态或死亡后,即请道僧诵经“开魂路”,由道僧制“幡子”,男的用绿色,女的用黄色,三四尺长白布,上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将之悬于有叶竹枝,葬仪时由丧主家执幡子,作为领先标志,除灵时烧掉。

乞水

人死后,家人穿孝服,往河边“乞水”。即掷签,以铜币投于水中,作为买水之意。水乞回后,用竹端夹白布沾之,由父母双全的“好命人”以此水拭净死者,或仿作其状以为一种仪式。

套衫

继而为死者剃头挽发及穿寿衣,称“张穿”,将使用的栉具折断,一片丢弃于路上,一片留放在棺内。为死者所穿的寿衣,古时按贵贱之别,穿以三重、五重、七重等,而寿衣是在死者生前寿辰时由其儿女赠制的,女寿衣即用婚嫁时穿服的“白衣衫,白布裙”。寿衣,男需用裤二条,女需用裙三条。给死者穿的内衣俗称“贴肉绫”,系指丝质柔软白绫,共有衬衣、衬裤、袜三件,由孝女负担。“张穿”以前,过去有“套衫”礼仪。所谓“套衫”,即由丧主先套穿寿衣的仪式。通常在正庭或门庭放一竹篾编制的扁平器物,内放一只低椅,丧主穿履戴笠,立在椅上,手持麻绳伸直两侧,由另一人与其相对,将寿衣一重一重穿套在丧主双手上,丧主即用麻绳将其系结,然后脱手则成全套。再做秤量状,并口中念寿衣为儿孙赠制的吉祥套语。

抽寿

“套衫”仪式后,还有“抽寿”之俗。即寿主及家人均食面条(寿面)煮乌糖或红糖。糖原用于吉事,丧事用糖是以此假借化凶为吉。之所以抽寿,是由于民间认为死者年岁可添加到子孙寿命上,为吉兆。

哭路头

人死亡以后,全家遗族围在死者身边号哭恸哀。未死时严禁在病者前哭泣,以免意外刺激。嫁出去的女儿,接到讣音,随即回家。其时沿途号哭称“哭路头”

,由家人接进家中,随之哀号更为凄绝。其哀词有如“我父哟兮,亦无可加食(不肯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啊,我父哟兮”之类,无不剔人心窝。

报外祖

母死,报丧于外祖称“报外祖”。其时因随带白布赴之,也称“报白”。外祖至丧家,子女跪下迎接,称“接外祖”。此时,外祖对于亲生儿女之死因查明详备,偶或认为子女疏忽,应加咎责,即举手执木杖打骂,毫不容赦,足见外祖对丧家权限极大。外祖未往丧家,可由其余外戚代替其事。母死,按其生家母舅母妗,称“接外家”

,或称“接外客”。届时,丧家门前排桌,其桌裙反面结之,桌上虽放置烛台香炉,却不燃之,孝男等跪而接。奔丧外家则掀开桌裙一角于桌上,而入丧家。没有外祖的,要由舅父舅母来行事。待外家入丧家后,方可入殓。

守铺

死后至纳棺期间,丧主等人全部侍服死者铺侧,称“守铺”。以示孝服。纳棺后,遗族睡在棺旁,作“困棺材”。

埋丧

人死未殓,等到亲朋友前往悼念,称“埋(取音)丧”。即至灵前焚香,丧事限烧香条二枝。亲朋所赠,称“送礼敬”,多是挽联、挽帏、大银烛、糕仔封(即用白纸包封的白蜡烛、银纸、糕仔、香条等),以此吊丧。

买寿板

即买棺木,避言买棺材,而称“买大厝(大厦)”、“买寿板”,以取吉祥。运棺途上,过桥及十字路处,需留置银纸及红布一条,称“放纸”,举行仪式时亦要放纸。棺木运回后烧金纸“接棺”,奉放庭中。

围库钱

接棺后,举行“围库钱”的礼仪。库钱或称“随身库”,即冥币,是由遗族焚烧库钱及纸制库官库吏。所焚化的库钱灰,日后埋入墓畔。“围库钱”须多烧,此为寄托死者转交早前亡故的其他家族,此称“寄库”。

挂孝

丧家在门柱上挂“挂孝”帖用的白纸,亡父贴斜左,亡母贴斜右。门外另贴“讣白”,书明卒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时。

入殓

入殓指置死者于正庭一二日,请道士择定时刻,将尸体纳入棺内。

辞生

纳棺前,备12种菜碗供祭死者,称“辞生”。此为对死者表示告别。

菜供好后,由道士取各种食料作给食之状,口念吉祥之句。

放手尾钱

入殓前有“放手尾钱”(留身后钱财)之俗。俗谓“入手尾钱,富贵万年”,认为死者身后有钱留存子孙为吉兆。于纳棺前预先在死者袖中置120枚铜钱,而将其倒入容器。然后取出分与子孙,系于各人手上,称“结手尾钱”。死者临死“分手尾钱”或“分手尾物”,其意相同。分得遗物如金饰、衣服、钱币等,子孙均极为珍重。

割阄

丧俗中有“割阄”之俗,即以长麻丝一端系于死者身上,另一端则由遗族各执其一段,而由道士念吉句,将丝一一斩断,然后各人将手中麻丝包入银纸烧掉。民间认为这样可与死魂断绝来往,以免此后死魂缠扰。

洗净

丧事中,道士在一盆水中放黑麻油,丧家每人用指头沾濡此水于眉下处,称曰“洗净”,意为洁净。纳棺、出葬、做功德时,均有此俗。

收鸟

纳棺,请道士供祭,俗曰“收鸟”。收鸟后,始正式盖棺。移尸入棺前,先于棺底棺侧填满银纸库银等冥币金器类。纳棺后棺上盖“水被”,再盖以“掩身幡”

居丧

居丧指遗族自从死者断气时开始服丧,称曰“居丧”。死者的亲族须脱冠履,披发跳足。妇人则脱去身上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子不穿皮鞋,不着华服。男女各依其轻重,穿孝服,戴麻冠。居丧之孝子禁理发,夫妇不能同房,禁会宾友、赴宴、参拜寺庙等。此类居丧之俗,尤以殓葬以前为严格,以后直至“除灵”仍遵守它,以昭孝道。

孝服

服丧的孝服如下:

麻——麻布,子女、儿媳、长孙用之。

萱——萱布,孙、甥、侄用之。

浅——浅布,曾孙及其同辈用之。

黄——黄布,玄孙及其同辈用之。

红——红布,直系玄孙之儿子用之。丧事用红暗示出自死者有五代子孙,含有引为荣誉之意。

白——白布,与死者同辈及外亲用之。略式者仅以白布附于衣上,正式者穿白长衫戴白帽。

孝帽——大人戴“草箍”(丧布圈以藁绳者),孩儿带“包”(丧布折成帽状)。孝鞋,男用草鞋,女用布鞋,上缝丧布。

戴孝

由于孝的轻重不同,男分白蓝青黄四色,用绒线折缝小球佩之。男佩左腕,女结头发。待至“除灵”后依次换其颜色,由“粗孝”换为“幼孝”,此称“换孝”

。服父母之孝,古时至百日,须服麻布衣而不斩衰,不剃发。等到过百日,开始剃发。用麻布条扎腕,至七旬换白布条,至百日“脱孝”。女儿嫁出的,其戴孝方式多以“手尾钱”寄于生家灵桌上,限于归宁致祭时,始带之。

麻灯

丧用灯类统称“麻灯”,有下列各种:

大门灯——圆型白地蓝字,前后两面书写宋体“大门”两字,悬檐下大门正中。

柑灯——柑橘型白地蓝字。男写“乡饮大宾”,女写“孺人”,悬大门灯两侧。出殡时,持行前面。

孝灯——圆锥型白地蓝字,前面写“几代大父(母)”,后面写姓字。视死者代数,以白红蓝布及麻布,折其层数烧之。人死则多加一代算,由此无孙者书为三代,有孙者书为四代。此灯悬于柑灯之次。出殡时,随行魂轿两侧。

红灯——小型红地无字,或称“小孝红灯”。出殡时,遗族各持其一。

富贵灯——小型,书有红色条,中写“富贵春”三字,用于葬列后面及陪墓。

麻灯——因用竹托之,亦称“托灯”。又用红灯象征求吉祥,蓝灯在前,红灯在后,取逢凶化吉之意。

葬之礼俗

埋葬

过去民间埋葬多采用土葬,埋葬由择日师择定日时进行。

出山

即出殡,其仪式如下:

转棺——将棺木移出门外。

起棺材头——或称“起车头”,备牲醴供祭跪拜。此时丧主跪在桌下,答礼外祖、女婿、孙婿之跪拜。另有礼生主持礼仪,代读祭文。祭文读至未句“呜呼哀哉,尚飨”,献吊祭文者须行三跪九拜,俗称其状为“喷土粉”,丧主须在背后“随拜”。

封钉——将棺盖盖在棺木上,四端各打长钉一支。封钉时,道士念吉句如下:

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

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

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

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

五点中央戊己土,子孙寿元如彭祖。

旋棺——由道士领导,孝男孝妇围行棺侧转三次。

绞棺——以担具缚棺,棺上盖棺罩。

哭棺材头——出棺前,丧家妇女身穿丧服倚棺而哭,俗称“哭棺材头”。

吊祭

“起棺材头”时,外祖女婿等供牲醴:“吊祭”。对此,丧家视其费用答以比之多额的回礼。

发引

吊祭后,丧葬行列开始起行,此曰“发引”。其丧葬行列如下:

草龙——稻叶束如龙形,焚其端,使有烟。

铭旗——写故人姓名的白旗。

孝灯——灯上,第三代人绕以麻布,第四代人绕以浅黄色布,五代者绕以黄布,正五代者绕以红布。以实际代数加一代表示孝灯代数,而灯上写“大父几代”、“大母几代”等字样,由嫡系子孙举之。

吉灯——上写字姓来源如颖川、南陈、太原等字,或者“百子千孙”等字。

放生笼——往笼中放活龟活鸟,后则放鸽子,至墓地放生。

铭旌——指由女婿孙婿赠吊者。挽轴、花环、艺阁等,多排二十四孝、三藏取经等故事场面。

香亭——轿亭,内置香炉。

像亭——内置故人遗像。

魂轿——内置五升米案,案中安置牌位,魂帛,并放五谷种子、铜币、铁钉等,以象征五谷丰盛、子孙昌荣。

纸轿——内置纸制魂身,由子孙抬杠。

鼓吹——南北管、西乐等大小乐队。

灵枢——由孝男沿途哀号,跟随其侧。棺,通常为8~16人,亦有32~64人,雇人或由宗亲、结拜抬之。

遗族——妇女则由一人在前领头,用长布条拽行之,其后行者各手执其布条,沿途号哭而行。

道僧、金童玉女——指装扮成伴随死者升天之男女天使。

吊祭者——即送葬者。往时,亲戚头扎“白头布”,朋友左腕扎白布会葬,今多以丧徽戴在胸前。葬列行至一小段,丧主即“谢步”,婉谢其送行,并以面巾手帕等答谢。葬列多极、盛大、庄严,为此倾家荡产者时有所闻。

排路祭

丧葬途上有“排路葬”之俗。此为其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的人,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葬列行途上供办香案供祭。对此乃由丧主以白布金品作为答礼。

落葬

埋葬时,先将棺材置墓前,哀哭一番,然后由僧道诵经,又在棺木上穿气孔,即“放栓”,以便棺内尸体与地下土气相通。然后,由土工在场内安棺,而由丧主动土埋之。

点主

埋后另有“点主”之俗,以求子孙吉运。多由学者官人充为“点主官”,在“神主”(灵牌)上点朱,继而在朱点上点墨。用后的朱笔掷向太阳方向,墨笔留之。

近主

落丧后,由道僧或地坦师将木盒内五谷种子播于墓地上,以期五谷丰登,亦为多子多孙的象征。然后取墓土一块放入盘中,连同留存的少量五谷种子,由长孙乘“魂轿”带回,此称“返主”。其时,长孙脱丧服而改穿浅黄长衣,表示“返主”为古事。

竖灵

“返主”回家后,设灵位于庭旁,称“竖灵”或称“安灵”。也有由“糊纸店”装置孝堂的,俗称“结影坛”。坛的背景为神桌,正壁贴以白纸,白纸四边分贴蓝色剪纸的蝙蝠图样,白纸正中又贴圆形图纹。坛前顶桌正中祀置魂身(仿制死者之纸像)、魂帛(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者,置于魂身前面),两旁并置纸制之男女仆婢各一,金童玉女纸像、幛幡,下桌置香炉灵烛等祭具。坛后排放灵桌,桌上放油灯,桌下放竹凳,凳上置死者衣服鞋袜。影坛于旬祭期满“除灵”时撤除,而往时多将撤除的灵桌弃于郊外。

孝饭

丧家妇女自收殓时起至除灵日止,每日早晚两次在灵前哭泣,俗称“叫起叫困”,即藉以哭醒其起床与入睡。同时并在灵前晨夕供膳祭之,称“孝饭”,祭至除灵之日。惟逢七日,因属于鬼日,所以废弃。还有因到除灵日时间过久,所以在“五旬”以后改为“寄饭”,平日以新米供奉于灵桌,以代替每日二次孝饭之烦。

巡山

葬后一两日丧主穿孝服到墓地参拜,并察看埋葬后的情形,称“巡山”,或称“巡灰”,同时拜谢后土,而举行“完坟”(坟墓竣工)之仪。富家另择吉日完坟。此后每年清明节前后十日间,均往扫墓。

做旬

做旬是指出葬后,除每日朝夕“孝饭”外,另每隔七日旬祭一次,称“做旬”。其各旬旬祭情形如下:

头旬

第七日称“头旬”,或称“头七”。民间认为死者直到此日开始自己死亡,其亡灵将归宅哀哭。为此,丧家要于亡魂归宅以前,即于当日午夜以后,开始号哭。

而至正午,请僧在灵前诵经“开魂路”。道僧举行法忏,多设法坛于葬家(一、三、五、七旬的大旬均设之)。坛中系三宝佛,左右系十八地狱图,丧家遗族随僧道献敬。二、四、六旬为小旬,奠祭从略。

三旬

或称“某子(女儿)旬”,嫁出女儿需于当日回家祭奠,故有此称,中等以上家庭举行“做功德”,系由嫁出去的女儿及女婿备办丰富祭品至岳家致祭。其仪式为:先由僧道诵经,继由礼生司仪,女婿致祭读祭文等,仪式极隆重。当夜,丧家设宴酬谢。做功德,为期一昼夜,也有做二三日的。如果逢五旬、七旬等大旬,也做功德。

做功德之后,有时还做“弄铙”,类似技艺表演。做功德时,或另在灵前由道士举行“打虎炼变”“目莲救母”两出节目。前一出扮演一行者为寻觅吉地安葬,途上逢猛虎,经与之搏斗,虎终于为孝恩感动,放其通过。后一出演目莲上人设法救出其母在地狱受苦。均为宣扬孝道。

五旬

由孙女侄女致祭,因而称“查某孙(侄)女旬”。

七旬

即尾旬,俗称“做尾日”。尾旬除“做功德”奠祭,入夜有“烧灵厝”之俗。灵厝为纸竹所扎,并焚烧,以供死者在冥界居住之用。

丧家的纸制饰物还有“二十四孝山”,即将二十四孝的故事场面,悬于大门上。大门两侧又由出嫁女儿赠制“金银”为装饰,类此均为答谢死者之亲恩。

旬祭多者做至十一旬,关于祭日期,俗谓“死人快过日”,因此一旬缩短为七日,且初旬以后又以六日为一旬,由此七旬原为七七四十九日,习惯则做旬四十三日。惟有上寿者仍按照四十九日为尾旬。民间又俗称“死人无闰日”,其周年忌,均以实日即包括闰月于其内计算。

除灵

于尾旬或“做百日”、“做封年”时“除灵”撤灵桌。古俗,除灵次日丧家妇女换穿素衣,至寺庙行香后,始准回家省亲,称“行圆”,盖视丧中为不吉祥。丧中,丧家邻右门上悬红布,以示其为安康之家。

换孝

戴孝至“做百日”或“推灵(除灵)”安位后,则由“粗孝”更换为“幼孝”,此称“换孝”,而于“做封年”(一周年忌)、“合垆”(合祀于祖先位牌)后,开始“脱孝”。戴孝期日,丧家年节概不作糕粽类,反由亲戚馈赠。

千奇百怪的葬礼

人逝世以后,到底怎么处置,中国传统做法是土葬。当然也有水葬等其他方式。今天,土葬也仍保留着,但随着国家丧葬政策的影响,火葬已开始普及。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人们都将选择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埋入土中,筑坟树碑,永驻纪念。

同类推荐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低碳执行手册

    低碳执行手册

    从哥本哈根到达沃斯;从政治博弈到全球经济利益竞争;从开车到走路;从坐电梯到爬楼梯……“低碳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低碳不是口号,也不是降低工作效率,更不是弄虚作假。低碳是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资源的爱惜和敬畏之情。
  • 甜蜜圣宠:

    甜蜜圣宠:

    第一次见面,她是他摆脱前女友的‘工具’。第二次见面,她是他嘴里的‘小青菜’。第三次见面,他跟她说:‘订婚吧!’三年前,他在她的面前上演一场‘成人限制游戏’,成功的将她吓跑,消失的无影无踪;三年后,她回归,带着妩媚的笑对他说:“想做我的男人,请排队。”他没想到当年的小青菜会变成现在的带刺玫瑰,不过那也无法阻止他将她重新收回自己的羽翼之下。恨恨的看着其他男人搂着她的肩,他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她重新爱上自己。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影响扩大动向受瞩目,注意口舌是非经过过去两年被高高抬起的运势,处女抓住了更多可能性,拿出好作品,名声、分量更高了,身份也变了:成为父亲、母亲、老板,冠上某种头衔,在这不景气的年代,你总是能占据显眼位置,工作满档,受到提拔力挺,你的幸运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迈向2013年,处女们依然深受人际的牵引,处女身边的人想干什么,都会充分影响处女的计划。这些人包括:爱人、子女、兄弟姐妹、同学及朋友。这些人的意见,充分影响着处女座,也悄悄改变了处女的人生。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非凡的人生不是无根之木,更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你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疲倦,永不怯懦,执着地向人生的更高处攀登。你若是一道清渠,生活便是泉眼,把智慧的活水注入了你的血脉;你若是一棵绿树,生活便是土壤,把智慧的矿藏送进你的根系;你若是一弯虹桥,生活便是阳光,把智慧的颜料涂上你的躯体。
  •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13年前,它只是一个概念,我开始了观察成功的女性,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职场女性奋斗靠巧劲。要知道,光凭直觉敏锐还不行,只有上升到洞察力,往往最先洞察人心和先机,因而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 妃藏宠爱

    妃藏宠爱

    从死亡边缘爬起来才知道生命可贵,要么一生低调,听之任之;要么摆脱困境,由自己掌握命运之轮。如兮深知,只有强者才能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弱肉强食的后宫,她,不能输。帝王的爱能有多少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她似一颗棋子周旋在两个男人身边,然则回首再望,那份情,是否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