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000000008

第8章 礼节民间风俗(3)

水酒敬客佤族待客礼俗,佤族人多饮以小米、麦子、谷子、白薯等酿成的水酒。饮时以一竹管插入酒坛轻轻吸入口中。敬客时主人多先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顾虑,然后遂给客人自饮。客人应力饮,否则主人以为你看不起他而不快。

站立陪客东乡族待客礼俗。东乡族人十分好客,客至主人必殷勤陪伴。用餐时,男宾由男主人招待,但其只站立一旁侍奉,自己不坐不吃。女客则由女主人招待,但她可随客人一同坐吃。

馈赠礼俗

礼品赠答以礼品相馈赠。平日有之,节日更甚。是亲戚朋友、邻居乡里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结婚、探病、访友送礼品,春节送挂历、年画、贺年片,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

回报必厚他人有馈赠,来日回赠时应比其原赠礼物丰厚。若来而不往,则为失礼。

送礼不离六大理白族地区礼俗。赠送礼品必带“六”字。其成因有三种说法:白族是六诏后裔,祖先每年要给大唐帝国送礼,各诏均出一份。大唐国赠礼品每为六份,各诏均得一份,故往来礼品必带“六字”;另外是取汉字“有福有禄”之义。“禄”

与“六”谐音。白族自古用汉字,故视“六”为吉祥之意;汉语方言“六”与白族语言中的“足够”一词音相似,因此,不管你送的东西是多少,只要有“六”就足够了。

送屠苏袋、同心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交年”(北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旧时乡村医生多于此日送屠苏袋、同心结给常往来者,以联络感情。浙江一带较流行。

送礼篮流行于景颇族地区。礼篮由藤萝编成,内装白水酒一筒,料酒一筒,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两包,其数皆成双。篮中礼物各有寓意,相传酒筒代表男女两性,水酒是女性,米酒为男性,而本意是让客人饮水酒解喝,以饮米酒驱散疲劳。糯米团意为要像糯米一样互相粘在一起,紧密结合,友好团结。鸡蛋表示纯净,祝愿客人平安健康。

送酢包儿流行于鄂西土家族一带。凡有喜事,土家人便设宴待客。酒席将散,主人将一碗辣椒炒猪肝摆于桌上,且给客人小块红纸数张,让其包裹炒猪肝少许带回家中给小孩吃。

送喜果得子后去外婆家报喜的一种做法,报喜时需备荔枝、龙眼、花生及染成红色的鸡蛋等礼物,以通知第三日洗儿。外婆家接礼后,随即备喜蛋、衣裙等物回送,所送喜蛋须视所受之数加倍。

赠糯米饭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流行于云南苗族。姑娘若相中某一青年,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便送给男子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表示爱情越深挚。

以信物定情确定男女爱情关系的一种做法。男女相爱后互赠香罗帕、金戒指等物,以确定双方爱情关系。将信物退回则表示爱情的破裂。丢失信物者表示对爱情不忠。赠送信物时,通常向对方说明信物来历及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以使对方明白其中的意义。接受信物者,以信物回赠。

赠戒指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戒指又称“指环”,多以金、银、铜为原料制成环状。环之首尾相连接,没有裂缝,意味着永久。旧时男女订婚时,男子多赠女方以戒指,或亲自置于女子手指间。

赠红豆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古时流行于汉族。红豆又称“相思豆”,男女相爱有时赠以红豆作为爱情信物,若各居一方,常因睹红豆而生相思之情。

赠西兰卡普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男女青年相亲时,若女子同意,即将精心编织的西兰卡普送与男子,男子则回赠兽皮等。

赠花带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苗族。花带由苗族少女编织而成,其上织有蛟龙、花卉、禽鸟等图案。姑娘若爱上某一青年,便赠以花带;男方得其花带,多系于贴身衣服上,且故意露出花带穗头,表明他有了对象。

赠对子荷包满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对子荷包形似“心”字,缀有葫芦蔓,合在一起即为一个荷包。两只完全一样的荷包,称为“对子荷包”。男女相爱后,女方即送男方荷包,姑娘自留一半,以作为确定双方关系的凭证。

赠槟榔海南黎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男女青年相恋时,多隐身于槟榔林中以歌试探。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在槟榔树下互赠槟榔,以定终身。黎家人视槟榔为贵重之物,互赠槟榔标志婚后夫妇生活美满幸福。

红纸包封原始时代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崇尚红色的习俗。中国人用红纸包封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表示吉庆、祝贺;二是表示除恶驱邪。婚嫁红包、压岁钱、寿礼、小儿周岁生日礼等场合都要用红纸包封。

台湾民间赠礼台湾民间赠人的礼品,必用红纸仔细包好,称之为“红包”

。逢盛大的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红包”。与此同时,人们爱用毛笔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红纸片上,每到一户,送上一张,主人收下后,贴在正厅的墙上,以示自己人缘好,结友多。

在台湾,一般不乱送人手巾、扇子、刀剪、雨伞这四类物品。因为台湾有俗语:“送巾,断根、离根。”送人手巾,就意味着与人永别;扇子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一过盛夏就束之高阁,它应验了“送扇,无相见”的俗语;刀剪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这除了被人误解为断绝友情之外,还有不怀好意、粗暴威胁之嫌;闽南语“伞”与“散”同音,赠人以伞,实是断交的信号。

成年礼俗

成年礼又称“成丁礼”。男女青年成年时的礼仪。其仪礼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点。多借行礼向青年讲叙历史知识、生产技能和风俗习惯。

冠礼古代汉族男子成年时的礼仪。男子加冠前为“童子”,接近加冠年龄为“弱冠”,至二十岁方行加冠礼。加冠后,标志其进入成年,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并可择婚配。

三加礼旧时朝鲜族成年礼。因在举行仪式时三次更冠而得名。

上头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姑娘梳辫子,儿时梳两条,十三四岁梳三条,十五六岁梳五条。十七岁时举行“上头”仪式,多在藏历初二日。届时,亲友携礼品祝贺,父母为其梳头打扮,将发辫改梳几十条,以示其进入成年。

挽髻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贵族男子长至十三四岁,父母选择吉日为其挽髻,将发辫梳到顶编成一个发髻。之后,即可根据自己世袭的地位改穿官服,参加社交活动。

包头帕瑶族成年礼。婚前男女青年以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是否成年。幼年时戴花帽,十五六岁后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换裙礼旧时凉山彝族成年礼。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仪式一般在十五至十九岁之间的单岁举行。举行换裙仪式时,不许男子在场,只准妇女们向换裙者逗笑祝愿;受礼者由妇女为其梳头,带哈帕、换百褶裙。

及笄女子至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婚嫁礼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在古代中国,婚姻的缔结原则上由媒人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己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

六礼古代结为婚姻的六道手续,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出结亲的要求,并以雁为礼物。

问名问明待字之女的年岁属肖等。

纳吉男方在得知女子的情形后,卜得吉兆,就派人告知女方家长。

纳征又叫纳币,意即向女方送聘礼订婚。

请期男家择定迎娶吉日,告诉女家。

亲迎新郎自己到女家迎新娘。

拜堂为婚礼中最重要的大礼。新郎、新娘站在红毯上,女东男西,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乃夫妻交拜,接下来就送入洞房。

传袋新媳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媳妇行其上进门。新媳妇走过此袋,又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

合卺新郎、新娘合饮酒的礼仪。卺即瓢。两个瓢各盛以酒,双方各执其一而饮之。到宋代,演变为交杯。

结发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晚的夫脱妇缨。

合髻唐、宋后的一种婚仪,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后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挑盖头古时,新娘嫁出时要盖上红色的头巾,出阁上花轿前盖上,在花轿里不能揭去,只有到婆家举行婚礼时,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让贺客亲友一睹新娘的风采。

除了红盖头外,有的地方是戴凤冠,丝穗下垂,把面目完全遮盖起来。

闹洞房新婚之夜,亲朋围坐房中,对新郎、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洞房。

见舅姑古婚礼中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仪式。亲迎的次日,新媳妇早起,沐浴盛装,天刚明即拜见舅姑。不举行见舅姑之礼,新媳妇的身份就不能得到确定。

同类推荐
  • 忍小谋大的智慧

    忍小谋大的智慧

    宽容、忍耐是一个人成天器的必备素质,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一种大智慧。忍,有时只是付出很小的代价,却能换来大收获。 司马青晨的《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厚积薄发,避免了因一时的“小不忍”而乱了“大谋”。本书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读过之后, 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事的态度、与人沟通等方面有一个更好 的认识,从而改进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的作者是司马青晨。
  • 逆境中的自在

    逆境中的自在

    领悟佛语经典,参透人生百味,看破荣辱得失,活得自在安然。一桩桩禅宗公案,一则则佛家故事,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让你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 学会和客户说话

    学会和客户说话

    无论你是初入销售这一行,还是已有几年销售经验,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解决销售困惑、提高业绩的诀窍,进而轻松应对并掌握和客户说话中的主动权,以心攻心、见招拆招,快速、顺利地拿下订单!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热门推荐
  • 婚前契约:三嫁恶魔总裁

    婚前契约:三嫁恶魔总裁

    【全文已完结】她父母双亡为了救治瘫痪的弟弟,只得和年长她四十岁的人订婚成亲,谁知订婚前夜却遇到了心仪的他……婚后才发现那个他竟然和自己在同一屋檐下。一次次的爱恨纠葛,两个人如同宿敌一般的你争我斗却是埋下情根……但是她也深刻的认识到,若是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最后依靠的必定是自己!什么老公?什么盟友?麻烦请滚远好么?这个男人的商战天下,她许小诺也要分得三分!
  • 三生浮沉静

    三生浮沉静

    第一世她与他为彼岸花妖,怎奈终是逃不掉被诅咒,二世她轮回为妖,他成人,她有妖神之命,他无成仙之运,这一世造就两段情,他被魔陷害致死却赖仙门,迫出妖神,第三世的她一梦惊醒望向枕边的他,一切是梦么?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然。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也献给诚恳的读者。,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
  • 水润珠华点绛心

    水润珠华点绛心

    且说迎春被孙绍祖接回去之后,邢夫人不觉得怎样,总是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无关痛痒。倒是王夫人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宝玉再王夫人身边坐了一会儿说了些没用的气话被王夫人教训了一番,便闷闷的往潇湘馆来。刚进了门,便放声大哭起来。黛玉正在梳洗才毕,见宝玉这个光景,倒吓了一跳,问:“是怎么了?和谁怄了气了?”连问几声。宝玉低着头,伏在桌子上,呜呜咽咽,哭的说不出话来。……
  • 三世迷离一世殇

    三世迷离一世殇

    几许情深深几许,几世迷离几世殇?他毁她数次,她只冷笑一声,轻抵住他的剑身。罂粟花般魔媚的眼光,扫了扫面前不能自拔的他,声音如寒冰般刺骨,“嗯哼?你要保这天下?你要护这苍生?我却偏要这天下生灵涂炭、草木成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许你一世梨花香

    许你一世梨花香

    为了逃避他的深情,一次偶然落水,却穿越至前生。前生我是梨花一片,落在今生你的指尖,只为见你凄美的笑脸,我在佛前求了千年。柳语嫣,柳家大小姐。风华绝代,生性活泼,温柔可人。因一场误会嫁给官宦世子左枭雄。洞房之夜,他挑起盖头,却决然而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学长,我喜欢你

    学长,我喜欢你

    林羽瑶,是墨樱学院里一位善良而单纯的女孩。喜欢唱歌,乐于助人,她很平凡,平凡地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但她喜欢上了一个学长,他是投资系的系草,她偏偏又被经济系的帅哥陈辰追求着,林羽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时常出其不意的社会关系中究竟作何选择。
  •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微软、华为、联想都将责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吗?追求卓越的事业巅峰,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 春色盈门

    春色盈门

    温婉贤淑,姿色过人的她,从一个人人轻视无名女子成为朱门大户的当家女主人!朱大宅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一个都不能少!饶是不争不抢,步步退让,却也会沾得一身血腥!暗潮汹涌的大宅里,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她想要抽身,却是太难太难!且看她一双素手,如何平定大宅风波,为朝堂之上的他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