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00000003

第3章 家居的吉祥(1)

住宅的吉凶

房屋,作为承载现代人休息生养的唯一住所,不同的民族赋予它不同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内涵。而不同的家庭又为了不同的住房而时刻上演着一幕幕生活悲喜剧。对于房屋的重要性,《黄帝宅经·序》明确指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孰横,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上至国都京城,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村署民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

在古人眼里,阳宅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代吉昌”或“门族衰微”。

三国时吴国大将丁奉的家园,到了晋朝,在丁家的旧宅先后住过的有周凯、苏峻、袁真、司马秀等大户人家,然而都纷纷凶败了。此后,又由臧焘去住,亦遇祸而死。当时有个名叫王富绰的人,平时常以正达而自居,认为“宅无吉凶”而入住其宅,未经择吉,结果仍然凶败而终。

我国历代先哲都很重视阳宅文化建设,历代名人的住宅,大多选在风水宝地,如百里溪、范蠡、郑玄、陶潜、谢玄、嵇康等人的宅地被传千年。传闻光武帝的旧宅在六安县,靠近白水,取龙虎白水之义。风水师称为最好的阳宅有两处,一为山东曲阜孔子旧宅,地居泰山之下,洙泗二水交流,乃是平原得水之贵格,故子孙福祥绵远,千万年不绝;一为江西龙虎山张道陵旧宅,青龙白虎盘踞之势。当代有湖南韶山毛泽东的住宅,广东梅州叶剑英的住宅都是极好的风水宝地。

什么样的阳宅吉?什么样的阳宅凶?我国自古以来有两大流派,一是形象派,此派注重山川的来龙去脉,讲究明堂砂水和方向,把特定的阳宅放在客观环境中考察,强调实践和效果性,为民众广泛接受。

形象法:又称形势、峦头、形家,代表人物有郭璞著有《葬经》。《撼龙经》:主要内容是注重龙、砂、穴、水相配,山川形有情,看地的具体方法有十条:一看祖山秀拔,即大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二看龙神变化,即山脉走向有起有伏,有变化;三看成形住结,即山脉起伏间形成的大小盆地、平原;四看落头分明,即河水交汇处;五看脉归何处,即山脉走的终点;六看穴内平窝,即小地形;七看砂水会合,即穴周围的山水环抱形势;八看朝对有情,即穴前后的山水;九看生死顺逆,即山水吉凶的选择。

由于形象法的发起和传播范围主要在江西,所以又称为江西之法。形象派要求到野外看形,须要眼力、足力;研究方法讲求实际,因此有不少真实的地理知识,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或起过一些推动作用:风水的精华主要是行家的研究成果。

另一流派是理气派,此派以气为说:阴阳、五行、八卦、十二干支、二十四节气、星命、吉凶禁忌糅合在一起,有一套复杂而神秘的理论体系。

理气法:又称为方位;宗庙之法、屋宅之法、罗经之法,主要内容是五星八卦。五星即五行,阳山阳向,阴山阴向,没有差错。应吸取五星八卦定生克道理,又须乘气作向,控制消纳,因此太级、河图、洛书、八卦、天干、地支、阴阳都成为这派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有元运之说,以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合洛书九宫,经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再经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总运,合九个六十花甲,即九个甲子:每六十年为一大运,一元之中,二十年为一小运,用这种方法占卜地气的旺、相、休、囚、死。这个学说出自元末明初宁波的幕讲僧。

传说理气派始于闽中,流传浙江一带,宋时最盛行。由于以方位论五行,所以它离不了罗盘,罗盘成了这一派的规矩。在罗盘中有二十四个方位,有管局九星,有三合九星,九星之外又推演催官,增人二十八宿宿度,非常繁琐,以致使罗盘的层次达到二十四层。理气派不用到处考察山川,只在一个点从罗盘推演就可以了。

因此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联。每一个家族、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壮大,光宗耀祖。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便在住宅的建造上大做文章,千方百计选择有风水龙脉、神灵保佑的区域建房,但在人们一哄而上,大购其房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一些建房的地点、方位及房屋陈设禁忌呢?

选址禁忌

选择地址,俗谓“相地”,就是对客观事物环境的取舍,可谓建筑的前提。在汉族民间农耕生产对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渐渐地,便赋予自然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导致人命运的吉凶祸福。因此,在建筑上,选择好的地基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理论上讲,阳宅应当依山傍水。依山,可以取得丰富的生活资源,防止水涝。傍水,有利灌溉、洗涤、食用。吉利宅地也要有“四神砂”(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和周围水道。实际上房屋或居住地比坟墓占地面积要大。当一人想在一块有人居住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在选址上就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

由于我国处于地球上特定的地理位置,因此,阳宅的南向是最佳朝向。当然,处于不同经纬地区的阳宅座北向南偏东、座北向南偏西为最佳朝向。

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看,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座北朝南,即风水师倡导的子午向。座北朝南的阳宅,在炎夏可以避开阳光的辐射,在寒冬可充分采光取暖、杀菌、使人体抵抗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

民间俗语云:“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朝山是崎岖丑陋的石山、倾斜的孤山(由于崩引起)或窥峰(山脉背后半掩半露的山峰)……则不是人类居住的好地方。若山的轮廓优美且山色青翠,没有崎岖不平、丑恶生厌的形貌,则为吉山。

朝水也叫外水……来水应流向龙(山脉)会合的方向使阴阳二气中和。而且要流速平缓,迂回曲折,切忌平直如线。因此,如果有人想建宅并打算留给子孙后代,他就会通过风水师相看某地风水来选择宅地。

每一座阳宅与周围的环境都是点与面的关系,点面和才能使人得“山川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大环境以百尺为千尺为势。形住于内,势住于外;形得就势势得就欲止。小环境以水口、明堂至关重要。水口指某一地水流进或水流出的地方,水入至水出即是水口的范围。明堂是古代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风水求所引申前之明堂有人外大小之别,不可太宽,宽则旷荡不藏风;不可太窄而局促不显贵;不欹侧,不卑湿,不生恶名,有诸山绕水,生气聚合为佳。

风水师称宅地为穴,相地为有肥瘦有窄有宽。穴有贯顶者,有折臂者,有破面者,有坠足者,皆病穴。《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穴土不可太湿,不可太浮,不可太顽。宅基要有生气,《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或有奇纹土隐中,法宜扦。气未止山直趋,不可扦,或腰结,或横龙,法宜扦。”气是生机,有生机之地最宜人们生存。

在《择里志》一书中说到风水是人们选择有利宅地时应连同经济条件、人的性格、自然风景一起加以考虑的这四项重要因素之一。

宅基地的选择有许多禁忌。《阳宅十书》云:“南来大路直冲门,速避直行过路人,急取大石宜改镇,免教后人哭声频。”“东西有道直冲怀,定主风病疾伤灾,从来多用医不可,儿孙难免哭声来。”“宅前有水后有丘,十人遇此九人忧,家财初有终耗尽,牛羊例死祸无休。”这些禁忌在民间建宅业广为遵守。

如在江苏扬州江都县,盖房主要避讳两种地方,一是大路直冲着房子的地方,当地人叫“路箭”;二是有河道直冲着房子的地方,当地叫“水箭”。箭能射杀人,在这种地方盖房子,易遇到意外之祸,是不吉利的,所以一定要避开。

又据明朝《营造门》说,凡宅宜居官观仙居侧近处,主益寿延龄,人安物阜。不宜居当冲口处,不宜居塔家、寺庙、祠社、炉冶及故军营战地,不宜居草木不生处,不宜居正当流水处,不宜居山有冲射处,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这是明代人建宅选地基的要领,是以求神保佑、避鬼祟、躲战乱、图清静、多生殖、恐讼争等等为准则的,这些都迎合了民间的普遍心态,百姓会争相仿效。

选址除了以上的禁忌外,还有一个大的禁忌便是“太岁”。太岁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总的看与岁星(即木星)关系密切。当时的堪舆家(风水师)以为太岁为对应于天上岁星的地上凶神,可以根据岁星的位置推测地上太岁所在的方位,如在太岁方位兴工动土,便会掘到蠕动的球样的土块,建、徙宅者应当避忌,否则遭灾。

这种土块就是民间常说的太岁土,古来就有谚语云:“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尽管王充极力驳斥此种“俗说”,汉代以后仍有关于太岁土主凶的记载。《酉阳杂俎·续集》载:“莱州即墨县有百姓五丰兄弟三人,丰不信方位所忌,尝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五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太岁土实为一种白膜菌,只因当时无法解释才附会出太岁凶神的臆说。

定位禁忌

选定住宅地基之后,再由风水地师以其对外在环境、天时的观察、诠释来决定整栋屋宇的朝向。若屋主人未请地师,则由大木师傅定向。风水中称这种决定住屋朝向的方法为“向法”。

定方位要顺势,忌逆势,根据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气候特征等决定“大向”,即大致朝向。

一般规则是坐北朝南的“负阴抱阳”格局。

一些特殊的地方则因禁忌、避煞、自然条件的限制及礼制上对方位的要求而朝东或西。

方位上的禁忌不是很严,最忌的是地势上南高北低,看上去极不顺眼,俗语说:“前(南)高后(北)低,主寡妇孤儿,门户必败。后(北)高前(南)低,主多牛马。”实际这是为了顺乎自然,人们都是把房院建在山南水北的向阳处,而不会建在山北水南背阴地里,出门便要登蹬山爬坡,这样很不方便。

主房建毕,要在四周增建房屋亦有禁忌。《论衡·四讳》曰:“俗有大讳曰: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详。”所谓西益宅就是宅地向西边扩大。

对此,《风俗通》亦以为是,并进一步解释曰:“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上,上益者妨家长也。”原其所以,有《礼记》曰:“南向北向,西者为上。”这是说南北向的房屋,西边为尊长的住处,不能添建房屋。

外门窗的禁忌

随着住宅朝向的确定,门窗的方位也被确定。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迈入室内的第一关口,中国人历来重视各种门的处理,风水更是对其投以深切的关注:“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故大门名曰气口,而便门则名穿宫”。

“地理作法……全籍门风路气,以上接天气,下收地气,层层引进以定吉凶。”(《相宅经纂》卷一、二)民间一般立门于南、东南及东三方,俗谓“三吉方”,又以东南为最佳,俗称青龙门。对照传统民居的大门位置,多与此说相合。

古代门向的禁忌还与住家的姓氏相关。《论衡·诘术篇》云:“《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微家门不宜北向。’”及《无何集》云:“角家门不宜西向,官家门不宜东向”等,便是这种古俗信仰的例子。

门向禁忌更多的是涉及门外的环境。风水学认为正门如果正对别家屋栋、墙角、山头、岩石等,都是不吉利的,必须祈求虎神相隔。”另外,凡人家门前有西池,为哭字头,不祥;西边有池,为白虎开口,不吉,皆须忌之。

风水学还告诫人们:自己的屋门正对着别家的门、窗和山墙,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尤以门小者更遭其害,俗谓之“大口吃小口”;若不能避,需于各自门内垒影壁墙,以挡避邪物侵袭。门口正冲小巷及邻家房前兽头也不行,俗以为不吉,要设法破解。

门还忌正冲房檐滴水,俗说:“房檐滴水滴门帮,一年之内死一双;房檐滴水滴门口,不伤大口伤小口。”

总之,这一类关于门的开向、方位的禁忌多是为了避免“气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民间有一简便的方法便是在门边置屏墙一堵,或直或曲。

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气畅”,因而屏墙多是不封闭的,如入口处的影壁等,使得内部空间还呈现与室外相融合流通的意向。

造屋建门,还有另外一些禁忌,如:

凡造屋切忌先造墙及外门,否则主难成。凡及两边墙壁须大小一般。左大主换妻,右大主孤寡。大门十柱,小门六柱皆要着地则吉。门扇高于墙壁,主多哭泣;门口水坑,家破伶仃;大树当门,主遭天瘟;墙头冲天,长被人论;交路夹门,人口不存;众路相冲,家无老翁;门被水射,家散人哑;神社对门,当病时瘟;门下水出,财物不聚,门对水口,家招邪鬼;粪屋对门,痈疖长存;水路冲门,悖逆子孙;仓口对门,家退遭瘟;捣石门居,家出离俗;门前直屋,家无余谷;门前垂杨,非是吉祥;巽方开门及陈穴开窗之类,主有灾害;东北开门,多招怪异;重重开门,二门莫相对。等等。

民间居住的禁忌

房子建好后,要考虑室内的陈设和使用,这方面也有禁忌。在天津,立柜不能对着床。河北一带,有糊窗禁忌。据《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说,秋后农家糊窗,如果在十月初一以前糊好,必须在窗上一角留一小孔,等过了十月初一这一天后再补上。据说郎都城到七月十五日把鬼放出来,散在各处,等到十月初一再收回去。如果十月初一前糊窗不留孔,就会把鬼糊在屋里。

据《台湾凤俗志》说,瘟疫鬼的居所,依旧时不同,常在室内各处,如中庭、东西壁下、床上、床边下、灶前、堂前等等,如果不知瘟疫鬼何时正在何处,乱动乱撞室内东西,便会受其祸害,染上疾病。

汉族民间十分重视建灶。河南一带旧时忌讳火门朝东、西、南三向。大宅朝东西,犯了“烧东西”的忌讳;朝南也不可,只有朝北方好。俗说:”向南烧,燎太阳;向北烧,无祸残。”又说“扭南烧北,金银大堆。”其实,朝北立灶,是按照风势的特点确定的,并非虚妄。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闪婚娇妻二十四

    闪婚娇妻二十四

    “饭在桌上,人在床上。”娇妻又在挑逗报复他。看到这条短信时,侦探男神顾惜朝心想。偏偏他只能做个禽兽不如的美男子忍着,因为娇妻怀孕九个月了。**有人猎财,有人猎色,顾惜朝猎妻!一场两亿美金的婚姻委托;一场场设计精彩的骗局;一件件扑朔迷离,匪夷所思的案件;成就了一场惊险刺激,谜团重重的豪门婚爱。**女主叶红鱼:犯罪心理学专家、法律和法学双博士、语言天才、精通世界八种主流语言、十二种小语言、会读唇语、枪法不错、身手还行,长相美艳女王型。男主顾惜朝:红三代,某保密部门在职军人、警察部侦破专家、国际侦探调查...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先婚后宠

    先婚后宠

    “你是新调来的左颜青?我是公关部罗蒂,马上去换身衣服,跟我出门一趟!”罗蒂看着自己面前容貌清秀、五官精致的女子,对晚上的应酬立刻升了几分希望。白色抹胸短裙丢到左颜青身上时,左颜青抱着从编辑部搬来的纸箱,左脚才踏进公关部而已!几乎不容她有下一个动作,罗蒂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她的手里的箱子接过放下,拉着她进了休息间。“这下有戏了!早听说左颜青沁体发香样貌不凡,果然香啊果……
  •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讲述的是在现代世纪中寻找埃及木乃伊、名著中的历史人物之墓。随着中国地图的发展,是古代有识之士多年思考、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马上天下

    马上天下

    一个乡村学子成为驾驭战场的风云人物:一对父子由精神背叛到心心相印:一组师生分道扬镳数年后殊途同归,一群新的战争人物从历史隐秘处向我们走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拜托你,把孩子还给我好不好?”“想要孩子你应该懂得怎么做!”女人听到眼前男人的话,忍住眼中的泪水,站起来开始一件一件的脱掉!一场车祸,她看着还没有醒来的他,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开!五年后再相见,她已是五岁孩子的母亲,看着她一脸幸福的笑容,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她竟然如此的狠心离开!
  •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全面升级企业的落实力,打造负责高效的执行者。没有落实,最简单的工作任务也不可能完成,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落实便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