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00000035

第35章 天下情怀,文化行远 (1)

历史如果仅仅是事件的集合,那毫无疑问是干瘪的,只有具有文化的历史才是饱满的。当《诗经》被谱成音乐,当苏轼被尊为词家,当武术传遍世界,当孔子风靡全球,一切的一切,因为有了中国元素而更加灿烂、辉煌。

一脉相承的思想,两岸同源的文化,在崇尚竞争力的社会里,所有的底蕴以其独特的角度切入,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强有力的文化亲和力和政治感召力,然后幻化成东方特有的情怀,将绵延的文化传遍四方。

从北京到台北,一弯海峡一样情

去过台北的人,都说到了那里最值得吃的不是大菜,而是小吃。在士林夜市,小吃摊一个挨一个,几乎吃不过来,其中的大饼夹小饼,像两层的春卷夹在一起,香酥异常。到了西门町,在街角一座破破的小楼里,吃着名吃“鸭肉扁”,令人惬意。回过头来,站在台北的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穿着休闲的衣服来来往往,热闹异常。一样的繁荣,只是偶尔听到几句格外具有地方风味的闽南话,耳边尽是同胞软软的普通话,嘴边犹有美味食物的留香,思绪却已经飘远。

从北京到台北真的很远,直线距离据说有1400公里左右。如果我们要徒步走过去,需要出北京,走过富饶的华北平原,跨过澎湃的黄河和宽阔的长江,到达福建,还要跨过台湾海峡才能到达。但是从北京到台北又很近,台湾的日月潭和阿里山的姑娘从小就从课本里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看看你所在的城市,你会发现很多商铺以台北冠名。同样的,当你走在台北的街头,那熟悉的名字照样会映入你的眼帘:中华路、仁爱路、广州街、青岛路、和平路等。这些或大陆地名,或中华文化浓缩的词语,让台北与大陆、与中华文化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很多年前,邓丽君的那首《何日君再来》传入大陆的时候,人们惊呆了。乐评人李皖曾在书中回忆:“初听邓丽君的歌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当时台湾是敌区,台湾台是敌台。对内地人来说,邓丽君那种娇滴滴、软绵绵的声音一点儿也不美,十足一个反动派。她说话的声调,正是反映20世纪40年代敌我斗争电影中国民党女特务的声调;而她的歌声,正是女特务和特务头子黏到一起时留声机转出的纸醉金迷的歌声。”

但是不久之后,被定性为靡靡之音的《何日君再来》,却在中国大陆迅速流传。在这之后,罗大佑的一首《童年》,又被大陆歌手成方圆唱得红遍大江南北。从此,两岸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慢慢的,台湾民谣也开始传遍大陆,通过艺术途径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多。政治隔阂、历史成见只是暂时的,文化同源才是永恒的。海峡再宽也阻挡不住音乐和艺术的传播。当人们的目光转向台湾海峡,当沿着海岸线由北向南望去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可以听见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外婆的澎湖湾》……

除了音乐,台湾有很多优秀电影人和电影陆续为大陆人所知。有名的像杨德昌、蔡明亮、侯孝贤等,这些人拍摄的作品如《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在当时成了大陆感受台湾最直接的途径。很多人关于台湾的印象大都来源于此,而这些东西又都引起了两岸人的共鸣,想来若不是基于文化同源的背景,怎么能够这样的默契?

事实上,今天我们在台湾很容易感受到中华博大的传统文化氛围,文化、饮食、路名等都有相同之处。以道路为例,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让你感到亲切的路名,其中有的是中国大陆地名,也有的很有文化韵味,而有的则是时代遗址,比如南京路、广州路、青岛路等。而这些道路的命名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道路是基于大陆的城市分布而命名的。所以,在台北市,只要你熟悉中国地理,就不怕迷路。

这些路名起得都非常有意思,看到这些我们就会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想到那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古圣贤的思想。这些凝结了传统元素的地名让台湾与大陆、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联结起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纽带,海峡两岸在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特别是普通民众在民间文化方面的交流。两岸民间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民间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民间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而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藕断丝连,两岸也是一样,虽然从地理上被海峡隔开了,但是实际上一直是在一起的。远的不说,汶川地震,台湾各界纷纷表示慰问和提供援助。台湾企业家大笔捐款,台湾企业和个人共捐人民币近6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灾区表达关切和慰问。马英九、连战、宋楚瑜等也分别表达了关切和慰问。同胞之爱拉近了两岸的距离,血浓于水的感情,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近几年来,两岸领导人交流日渐频繁。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吴(伯雄)会”在北京举行。“胡吴会”上,双方以中华民族、和平发展、人民福祉作为主要交流内容,为两岸人民的幸福共策共勉。

“胡吴会”刚落幕,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就率先在厦门进行两岸融冰投资计划。鸿海将在厦门投资数个项目,其中高端光电项目仅一期工程用地就达80万平方米,预计围绕光电子相关产业的总投资会达数百亿人民币。6月初国务院同意设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以推动两岸贸易往来。

如果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大一统的隋唐,从辽宋夏金到大一统的元明清,中国的历史传统是统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体系,统一是必然趋势。“大一统”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延续,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逐渐彰显出来,对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坚决及对台湾重回怀抱的期盼,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从甲午战争留下的海峡伤痕,到内战造成的意识隔阂,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时空隔离到今天已经足足百余年。一百年前,“公车上书”时台湾学子的哭喊声至今令人难忘,海岸边踮起脚尖默默的期盼难以浸润干涸的乡音。跨越海峡,从北京到台北,我们之间充满了共同营造的文化气息,在海峡的两岸仿佛可以听见彼此思念的呼喊。同是华夏子孙,我们一直都心连着心。从台北到北京,从北京到台北,一弯海峡一样情,此情比血更浓。

文化:另一条复兴的思路

每年的2月14日,中国的街头玫瑰满地,情人们手牵着手,女孩拿着玫瑰,羞赧掩面,男孩则满面笑容,软声软语说着情话。每年的4月1日,总会被朋友愚弄,让人哭笑不得,但这种愚弄必须被原谅,因为这一天就是给愚人过的节日。每年的12月25日,大城市充满了节日气氛。店内挂满了铃铛,玻璃上画着圣诞老人。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为时尚时,某些传统节日却不那么受重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忘却了文化,就是忘却了先祖;忘却了先祖,就是丢失了灵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组建国学院时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果一个民族的脊梁都断裂了,那怎么谈(民族)复兴?”如果一个民族只有发达的脑和手,而没有坚硬的脊梁,就无法屹立不倒。近代中国国土沦丧就源于文化精神的沦丧,文化精神的沦丧也为近代中国带来弱国的蔑称。

当中国宋朝正在“存天理,灭人欲”,高压钳制扼杀文化发展的时候,欧洲各国已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阴影,先后进行了文艺复兴运动和科学革命,文化、艺术、科学、哲学发生了质的飞跃,思想的解放和精神领域的繁荣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进步,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从而使西方文明取得了近代世界的主导权。鸦片战争爆发后,魏源怀着救国图强的梦想精心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国内遭遇空前的冷遇,无人理睬,却擦亮了日本维新人士的眼睛。他们因此开始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明治维新短短数年就成为亚洲强国。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振兴、繁荣、强大离不开文化的先导和推动。只有观念进步,才有社会的真正进步。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人类前进的每一步表面上是靠脚带动的,实际上却是由思想驱动的。

同类推荐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我们离婚吧

    我们离婚吧

    苏郁:有一种爱是慢慢渗入的,渗入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无处不在,直到当她离开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那一种爱早已经深种本文宗旨:如果爱。请深爱。,推荐小鱼新文,其他作品里《豪门前妻,总裁步步紧逼》。乔伊念觉得这世上最理想的爱情,应该用十二个字形容: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父母的死会跟他家扯上关系,当她签好离婚协议书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得知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她该如何抉择?留下或者离开……你爱过一个人吗?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整整十年的时间,她将自己对男人所有的幻想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偶然的相遇,让完全没有交集两个人闪婚,这对乔伊念来说,莫过于天上掉馅饼,天大的喜事,可是对于苏郁来说,这不过他生活中的调剂品,因为他的生活里从来都不缺女人。于是,从民政局走出来的那一刻,乔伊念开始了自己伟大的计划,誓有一天要将这个男人扑倒吃干净。他不爱她,她从来都知道这一点,可是她不在乎,只要她爱着他就行了。在网上,报纸上,公司里,总是会听到关于他的花边新闻,她从来都不问,而他也从来都不解释,因为他知道,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当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女人很细心地为他整理领带的时候,她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做痛彻心扉,听说,听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初恋,也是他最爱的人。有人说,在爱情的世界里,谁先爱上,便注定了就是输家。乔伊念偏偏要颠覆这个观点,她先爱上了,爱了十年,未必她就输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第七十一个电话

    第七十一个电话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刀尖起舞

    网游之刀尖起舞

    勇敢和智慧兼备的他,毅然选择向往已久的职业。虽防低血薄,平凡少年进入网游世界,却可以靠仅剩的几点血,逆袭全局。他变身为盗贼,终走向辉煌!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