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1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6)

戏曲创作从内容上看,一是产生了大量的现实时事剧,二是讽刺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三是爱情剧更加丰富多彩;从形式上看,一是更加多样化,灵活化,二是注意戏曲的结构艺术。小说方面,首先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丰富,留传下来的就有50~60部之多,包括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其中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有巨大影响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金瓶梅》则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次是文人创作的话本(后人称“拟话本”)大量出现,在《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中,不少篇章即属拟话本,是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表现。在诗文方面,不象戏曲、小说那样变化明显,但也有一些变化,如沈周、文征明的平易清新的诗风的出现,以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散文的出现,对前七子的复古运动有所冲击。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徐渭、汤显祖等曾公开反对,李贽针对当时复古模拟风气,提出“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主张抒写“性灵”,以及晚明小品的出现等,都是诗文变化的表现,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观明代文学,戏曲、小说成就最高,特别是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的产生,是其标志。戏曲《牡丹亭》的成就,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说、戏曲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也为清代许多作家所汲取。清代诗、词、文的所谓“中兴”,同明代诗文的变化有关。

清代文学概述

明神宗万历44年(1616年),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王朝,定都兴京(今辽宁新宾境内)。明崇祯9年(1636年),努尔哈赤第四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定族称为满洲(译音,即妙吉祥义)。明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覆灭。当时皇太极已死,其子福临(即清世祖)继位,改元顺治,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便乘机入关,以明降将吴三桂为先导,镇压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中央政权,并随即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这时民族矛盾很尖锐,汉族地主阶级内部拥满和反满的斗争也十分激烈。于是清统治者采用礼葬崇祯帝后,升级擢用降吏和不改变汉人服制等项措施,来分化汉族地主阶级;同时发布赦免罪犯、蠲免粮饷等项告示,企图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然而,在清初40年的时间里,反清战争仍在不断地进行。“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人民反清斗争中最惨痛的历史。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抗清军坚持最久,在广西、云南等地由李定国领导的抗清军到康熙元年(1662年)才告失败,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抗清政权,则一直坚持到康熙22年(1683年)。

康熙时最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村经济的措施,以求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人民在经历了明末残酷的剥削、巨大的战乱以后,有了安定喘息的机会。整个社会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也逐渐恢复繁荣,为清王朝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对外所采取的限制贸易的政策,则有力地遏制了西方早期殖民势力的侵入,使封建经济的发展有了保障。

清统治者继承并进一步加强了明代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规定由内阁到六部等中央机构,均设复职,满汉平分。但实际上中央大权,并不在内阁,雍正以前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以后在满员充任军机大臣的军机处,而一切重要问题,最后都由皇帝裁决,形成了极端专制的封建统治。

清代科举制度仍按明代旧制,以八股文取士,但扩充了取录的名额,还颁布了捐纳制度。康熙17年(1678年)又开设博学宏词科,用以罗致“名士”,取录者都授以翰林院的官职。在施行羁縻政策的同时,又严禁文人结社,并大兴文字狱,以压制思想上的反抗。清初文人的社集很盛,由于经历了明代覆灭的重大变动,文人多在诗文中寄托他们怀念故国的情绪。杨凤苞说:“明社既屋,士之憔悴失职,高蹈而能文者,相率结为诗社,以抒写其旧国旧君之感。大江以南,无地无之。”(《秋室集》卷1《书南山草堂遗集》)所以自顺治9年(1652年)以后,便不断有禁止文人结社的明令。雍正3年(1725年)更定例究查。文字狱也比历代增多,康熙二年(1663年)的“明史案”,除庄廷钅龙先死,“焚其骨”外,“所杀70余人”(《亭林文集·书潘吴二子事》),受株连的近200人,以社集中文人为最多。此外,如沈天甫之狱,戴名世《南山集》之狱,雍正时汪景祺之狱,吕留良、曾静之狱等,实行残酷镇压,这对当时文人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

清初文化思想上的斗争也很尖锐。清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康熙编写了《性理精义》,又重新刊行了《性理大全》等书,颁布全国,以巩固其思想统治。程朱派理学家李光地、汤斌、陆陇其等人都很受宠幸。

明清之际,在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出现的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亲身经历了明代的覆亡,亲眼看到了明末社会种种腐朽黑暗,参加了抗清的军事斗争。他们通过这种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长期观察和分析,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产生了进步的民主思想。

他们思想的特点,首先是对封建社会本身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批判,有的针对封建统治,特别是针对明朝统治的积弊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带有民主性的政治主张,或补偏救弊的改良方法。

黄宗羲大胆地抨击了君主专制政治,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唐甄认为“自秦汉以后,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他们还提出了均田的主张,黄宗羲主张把全国耕地先“每户授田五十亩”,“余田……以听富民之所占”,同时按土质分别“田土之等第”,地税均“以十一为则”。王夫之在《噩梦》里更进而提出:“有其力者治其地”,“而民自有恒畴”,这可以说是“耕者有其田”思想的萌芽。

其次是对民族压迫的反抗和批判。

顾炎武对于防止外族的侵略特别注意。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他所说的“亡国”是指朝代的更换,“亡天下”是指民族的沦亡。他认为保国是君臣和有职守的人的责任,“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

在时代的刺激下,他们反对明末王学的空谈心性,提出“合经学无理学”的主张,企图通过经史的研究达到唤醒人心,复兴民族的目的。顾炎武主张“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与人书》)。黄宗羲说:“文之美恶,视道合离”。这就开始转变了明末空疏的学风。

稍后,阎若璩、胡渭等立汉学旗帜,攻击宋学。这些对清代的学风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清代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清代诗文的复古主义倾向,甚至在小说戏曲中也确考时地,侈谈学问,都和这种学风有关。

清初的进步作家,民族意识强烈,对现实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明遗民以诗文著名者如顾炎武、屈大均、王猷定、魏禧等的作品不只流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也多有反映。另外,屈节降清的吴伟业,在他的诗里也反映了明清之际的变乱,艺术性较高。王士祯是康熙时期的诗坛主将,他论诗以“神韵”为主,创作力求“超脱”。这种诗风的形成,反映了作家的日益脱离现实。清初词的作者也不少,但模拟多于创造,如陈维崧的模仿苏、辛,朱彝尊的宗法姜、张。纳兰性德虽有较多直抒胸臆之作,然而受贵公子生活的限制,思想内容同样贫乏。

戏曲方面,在苏州地区产生了以李玉为代表的一派作家,对明末清初动乱的现实有较多的反映,李玉等集体写作的《清忠谱》对明末政治的批判也更为深刻。康熙时期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继承了明代传奇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抒写了国家“兴亡之感”,代表了当时戏曲创作的最高成就。李渔的戏曲理论,联系舞台实际,并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小说方面,陈忱的《水浒后传》描写梁山英雄们在黑暗的封建统治下的再度起义,并突出了南宋时期的民族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奇的传统,加以发展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寄托了作者的“孤愤”,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毒害,歌颂了争取真挚的爱情生活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在文言小说的创作上取得了最高的成就。

乾隆时期,是清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点,阶级矛盾也日趋激化的时期。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贵族、大地主、大商人享乐生活的需要,城市工商业也活跃起来,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当时窑业、印刷业、制盐业、纺织业、矿业等的规模和水平已相当可观。景德镇的窑业工人就将近20万,广州有一个制茶工场,男女童工达500人,还开始部分地使用机器。在这个过程中,东南沿海一带一度被摧残了的资本主义萌芽又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很多地区又表现得不够明显,而且由于封建势力的阻碍,它的成长过程是很缓慢曲折的。

所以那时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的扩大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不只皇室、贵族、官僚都聚集了巨额的财富,大商号、当铺、票号、银号、盐庄,以至一般土豪富商,也聚集了惊人的财富。其结果便是土地愈集中,农民愈贫困。

乾隆末年,政治已日趋腐败,贪污成风,当时毕沅为两湖总督,福宁为巡抚,陈淮为藩司,三人朋比为奸。人们说:“毕沅象蝙蝠,身不动摇,专吸过往虫蚁;福象虎狼,不顾人畜,一概吞噬;陈象老鼠,钻穴蚀物,使人不防。”嘉庆初年,查抄前军机大臣和珅的家私,估银约10亿两,超过乾隆年间所耗军费的10倍。八旗兵丁既不操练,又不事生产,成为社会上的寄生阶级,整个统治集团生活奢靡,日趋溃烂。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亦日益激化,接连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如嘉庆元年(1796年)发生的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活动地区包括川、陕、楚、豫、甘5省;苗民起义比白莲教起义早一年,起义先后达12年之久;嘉庆18年(1813年)又爆发了天理教起义。

各族人民反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同时也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道光年间,英国殖民势力的鸦片走私活动更加频繁,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的财源更加枯竭。道光20年(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的序幕,使中国逐步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

乾隆时期,统治者对文人继续施行高压与笼络的政策。文字狱案经常发生。据一种不完全的档案材料《清代文字狱档》,从乾隆6年(1741年)至乾隆53年(1788年),前后48年之间,共有63起,差不多每年都有文字狱案发生,杀人焚书,成为平常的事情。乾隆笼络文士的手段也超过前期,乾隆36年(1771年)仿康熙的办法,再开“博学宏词科”,被举者共267人,实际到京参加考试的有220人(全祖望《公车征士小传》)。乾隆38年(1773年),开“四库全书馆”,征求天下遗书,不但网罗了大量的御用“人才”,而且通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大规模地销毁一切反清的以及一些反抗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的历史文献和其他书籍,企图消灭汉族人民的反清思想和反封建精神。结果在乾隆39年(1774年)至乾隆47年(1782年)的8年间,被销毁、抽毁和横遭篡改的图书不计其数。但是也必须指出,这种浩大的图书集中的工作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贡献。

乾嘉时期,考据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乾嘉学派在文禁森严的条件下,逐渐放弃了顾炎武等的治学精神,走上了为考据而考据的道路。

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学风是“博学”、“好古”;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风是“实事求是”、“无徵不信”。他们考据的目的是为了通经,由于他们只是依据汉儒的意见,特别是以许慎、郑玄诸家之说作尺度,所以他们所说的“实事求是”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寻求客观规律是很不相同的。虽然他们在整理古代学术文化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冥心追古,脱离现实,淹没于烦琐考证之中,归根到底是为封建统治者粉饰承平。

其中皖派的代表人物戴震,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政治比较关心,在他的《孟子字义疏证》里,表现了他的进步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提出了“通情”、“致用”两种主张,以反对程朱理学的观点。他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辨,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戴东原集·与某书》)。然而,戴震在思想方面影响不大,仍是以训诂大师闻名于世。

初期考据学者标榜汉学,以与渊源宋代的程朱理学立异,后来更多调和汉宋之论。他们已进一步总结前人在学术、文学上的成就,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文学创作中的复古主义倾向更为严重,只有长篇小说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清中叶的诗歌领域中,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影响仍然很大。主张“温柔敦厚”的沈德潜,更是典型的台阁体诗人;稍后,翁方纲的“肌理”说,表现了考据学对诗歌的影响。只有袁枚的反对复古、主张性灵的理论,继承了明末公安派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他的“性灵”说不象公安派那样玄虚抽象,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当时比较有进步意义。郑燮的诗歌不仅能突破复古主义的束缚,而且写出了一些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等的古文理论和创作,一直影响到清末的文坛。由于学者多读古书,多记古事,这时还出现了骈文“复兴”的局面,这和桐城派古文是一个对立的文派,汪中在这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

在杂剧、传奇方面,由于作者的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片面追求格律和词采,他们的作品就只能成为文人案头之物。只有蒋士铨、杨潮观成绩比较可观。代之而起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地方戏。从明代发展起来的弹词、鼓词在这时普遍流行,作品数量很多。其中有些著名的作品,如《义妖传》表现了反封建、追求爱情的精神;《再生缘》歌颂了妇女的才智,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的形象;《天雨花》描写了明末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专权。在弹词中成就比较高。

章回小说中出现了标志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红楼梦》,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罪恶作了深刻揭露和辛辣的嘲讽,表现了一定的民主倾向。《镜花缘》也表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对封建社会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诗文、词曲更加衰落,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由于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才出现了新的情况。

同类推荐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求知:人生永恒的主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行、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去智:智慧是最害人的东西等。
  • 全能魔法师

    全能魔法师

    “魔法,在这个世界可以当程序来用!”巅峰黑客叶垂在异界重生后有了惊人发现。掌握了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各种程序,而掌握了魔法语言,就可以释放各种魔咒!带着巅峰黑客的经验和直觉,他将无所不能!专精领域?神圣领域?奥义领域?这些算毛线!水、火、雷、风、土、空间、黑暗、光明,各种魔法元素随意玩转,他是史无前例的全能魔法师!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悠悠田园药草香

    悠悠田园药草香

    李芸穿越了。亲叔欺辱,她凶悍操刀护母。祖母恶毒,她强硬逼她退步。幼弟纨绔,她冷酷饿他肚腹。开荒地,种药材,努力变成白富美。悠悠田园药草香,引来采花俊儿郎。【片段1】“芸芸,你终于对我有感情了,我好欢喜。”“我一看到你这张脸就觉得讨厌。”“嘻嘻,还说对我没感情?要知道,讨厌也是一种情感。”“…”【片段2】“我发过誓不嫁人。”“那我嫁给你。”“不怕我克死你?”“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哎哟,捏我做什么?”“你死了,我娶谁?”
  • 玉面狐狸

    玉面狐狸

    “你不是人!”惊惧而不甘的怒斥声响彻了整个院落,可是却空空的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你骂吧,我听着呢”依旧笑颜甜美的女子,慵懒的瘫坐在椅子上,看着院落中恼怒交加的冷艳女子。“就算我招惹了你,可是他们没有啊,你怎么忍心让那么多的人陪葬,特别是冷大哥,他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这么对他”指责声逐渐转变为痛哭,她看着眼前的女子,突然觉得好害怕,她好后悔,后悔自己的无知,后悔自己的骄纵,不但连累了整个家族,就连武林也因此而面临劫难。可是她最担心的还是那个封神俊朗的男子,她心目中唯一的男人。“呵呵,骂够了吗?如果骂够了,你现在上路还能赶上他们,或许你还能救回他们,前提是他们能够放弃触手可及的宝物”筱筱好心的提醒到,她不是担心那些人的安危吗?那就去警告啊,她可没拦着她的去处。只不过贪字头上一把刀啊,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英雄豪杰能逃过此劫吗?她拭目以待。筱筱——柔弱、甜美是她的外表;乖巧懂事是她的做派;然而小鹿般纯洁迷茫的眼神下却是让人胆战心惊的战栗;名门正派的俊逸侠客身份不明的浪荡游子憨厚老实的忠实跟班美女、宝物、权利、欲望,一切只不过是她的手中玩物,为的只是抚平心中那唯一的仅剩的良知。介绍自己的完结文:《笑面罗刹》《随心皇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