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去波斯湾西南海岸的卡塔尔半岛的航班上,望着机舱外乌黑的天空,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我要去的是一个从地理上和文化历史都十分陌生的国度。然而好奇和向往使我的思绪和身体,都急切地倾向着那遥远的空间。急切地想用视觉、用心扉去体验异国的风情,一直是我心底的一种企盼。
凌晨5点,飞机降落在了卡塔尔最大的多哈国际机场。朦肽的黎明使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喑哑神秘,远处闪耀着星星点点的灯光,也有带着束光的交通工具在暗色中穿梭。就像黑暗中一眨一眨的眼睛。
卡塔尔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的瓦哈比教派。卡塔尔人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一方面由于卡塔尔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邻近阿拉伯半岛,另一方面由于历史遗传,当时卡塔尔国和其余的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共同相处。目前卡塔尔国人口大约在60万左右,卡塔尔人占40%,其他为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居住在首都多哈。其余人口分布在一些城镇和村庄。
伊斯兰教是卡塔尔国的官方宗教,伊斯兰法律是整个国家的法律准绳;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卡塔尔国的教育体制同样发展健全。适度的男女独立教学体系始于上世纪的前半期;国家的教育政策不断在改进以适应自由教育体制的发展;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且坚持学生个人的天性和性格发展。
在卡塔尔设计学院的朋友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波斯湾有名港口多哈的海边,参观了那里略带原始意味的海产品自由市场,从海里刚打捞起的各种海鱼,不用称,随口说价,议价买卖。透着海腥味的鲜鱼静静地躺在海滩边,一群群早起的卡塔尔市民移动在海滩的鱼市中。
男的穿着洁白的长袍顶着头巾,女的穿着黑白的长袍,黑色的纱巾把头和脸部裹上,只露出一双双褐绿色明亮的眼睛。
卡塔尔人的身材不论男女都比亚洲人偏高,特别是穿上一色的长袍,更显他们的身高。
由于卡塔尔的妇女都穿着黑袍和头裹黑纱只露出双眼。对于来自遥远国度的游客就更关注她的那一双双忽闪忽闪的眼睛。她们的眉毛比较浓,眼睛的轮廓比较鲜明,瞳孔多半呈褐绿色。她们的眼神清纯而宁静,慈善而友好。她们与人交往彬彬有礼,而极有分寸。我们随行的一位青年学生提出要和设计学院的一位卡塔尔女生合影留念时,却被她婉言谢绝了。
据说在卡塔尔,女的在家里是以丈夫为主的,法律上是一个男的同时可以取三房夫人。我们在外面餐馆吃饭时,常看见一个男的带着两三个女的,但是不是妻子我们也不好问。
但从表象上来看,她们极有幸福感。虽然是身穿黑袍,但使人感觉品味高雅和衣料的贵重。她们带着名牌的金银饰品和透散着奇异的香水味道。
卡塔尔是一个沙漠之国,但在他们沙漠国土的地下,有着金子般的神秘液体。
卡塔尔的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尽管1991年世界油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海湾危机和前苏联解体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日俱增;同时工业国家竭力减少能源消费;卡塔尔的国有经济再一次证明了经济基础的稳固并且在面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时候表现出了坚挺。卡塔尔的石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自从1983年新石油精炼工厂的落成,国民们意识到本国石油资源及其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拥有世界第三大天然气资源,液化天然气在1996年开始出口。然而国家并未限量供应。如今为了达到合理的增长率,通过扩大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人力资源、扶持私有企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还要通过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国民财政预算,从而达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经济的发达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美国在卡塔尔投资修建了几所硬件一流的大学,分别是教育艺术和科学学院、Shariaa和伊斯兰教的研究学院、工程学学院、法律学院、事务&经济学学院,使得卡塔尔的一些富家子弟不须出国门就能享受到美国的现代高等教育。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零距离地接触了这些大学。徜徉在美国投资修建的大学群中,使人确实感受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文化,那用最当下的建筑语言营造的高等学府氛围,使人顿感教育的神圣和人格的升华。
但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海上明珠“伊斯兰博物馆”。此馆由法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设计该建筑的理念为“将较久远的价值观融人当今的文化之中”,如大师所言,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耗资3亿美元的伊斯兰博物馆座落在美丽的多哈湾海滨,与皇宫和卡塔尔中央银行隔路相望,三面临水。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回味无穷。他充分利用了建筑语言中的开空间和闭空间的转换运用。使人感觉博物馆的空间有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一会儿是人间信徒,一会儿又是上帝天堂。抬头时阳光投在博物馆身上的奇异阴影的形体移动,低头却是博物馆倒影在海水中的飘荡幻觉。现代的材质和典型伊斯兰教风格的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清晰地检释了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当下统一。
伊斯兰博物馆的建造风格是以伊斯兰艺术风格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古代伊斯兰的艺术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个静与动、过去与现代的宗教文化张力。
夕阳缓缓地西沉大海,博物馆在金色的暮蔼之中,而博物馆内大量的文物和伊斯兰宗教的氛围也正沐浴着熙熙攘攘的观众,我回首凝望着传统与现实的游移中不断的转换。暮色像件巨大的黑纱,轻轻地浮在了博物馆的建筑主体。
突然,一个让我无比惊奇的现象发生了。整个博物馆的主体外形宛如端庄的伊斯兰妇女,穿着一件暮色的黑纱,立在隐隐若若的海天之间,头部两侧的窗户透出二束光亮,我不由啊地叫了一声:“卡塔尔的眼睛”。
后来听一位和贝聿铭一起共事过的卡塔尔老师说:“伊斯兰博物馆的主体创意,确实来自阿拉伯妇女黑纱间的眼睛”。
佛手
新生命降临到世间时,手是紧紧地拽着的,他要抓住这个世界的一切。佛在面临世间万物的时候,他的手掌是展开的。什么都不要,他要超度世间的一切。
以佛手表达佛教的教义叫“印”。
在海天佛国的普济禅寺,从缭绕的香雾间隙中,我窥见了红袍袈裟的方丈在做《瑜伽焰口》,神秘的双手在做着各式各样的动作,宛如在云雾中无声地与佛对着话。
大殿红烛,钟鸣鼓振,佛珠咯咯,经咒咿呀。群僧都做着“多宝如来印”、‘施丹露印”、“次结奉食印”。
是啊!麦积山,云冈,九华山,普陀。释迦牟尼的雕像,庄严而神圣。菩提的手擎日月,普贤的手持如意。观音大士的千手千物……一个印是一个经变,一片虔诚;一个印是一级浮屠,一片净土。
虚幻的希翼在香火中弥漫,精神的内省在经咒之中游移,视觉的偶像在大殿上方。其实万事万物皆由心生。“自觉觉彼谓之佛也”。
我心是“佛”。
“印”是佛心的指向。“印”是信徒心中的向往。按其教义,是冲伸华严的仙掌,捧甘露于环外,祈悟音于法海。
“色疑积云,望似云雾,辉映炳焕,若隐而显”。
麦积山的隽永,云冈的法威,灵隐寺的高蹈,玉佛寺的温婉。
昨日的石手木“印”,金身泥掌,在北窟南寺,劈通了宏开的觉路。今天的楼台风雨,金樽玉佛,却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人们朝拜,人们瞻仰的已不是有关苦难的故事。
一千年的大佛、巨掌,历经尘世沧桑,永远在无声地诉说,人们仍然在默默地倾听。那从没停过的风,从佛印的指缝间发出,谁都听得见沙沙的响声。
佛窟与煤窑
到达心灵的圣山云岗。迎面的是那西北的风沙和凄艳的夕阳,佛窟伏在金色余辉的残阳里显得神秘而肃穆。顺着紫色的晚霞回首南望,却是一幅人间俗景。苍茫林立的煤矿井架和日暮乡关的万家缕缕炊烟。于是我迅间从虚无神秘的宗教心境,突然转向世俗实在的生活空间。似乎使我进入了一个文化的怪圈,陷入一个精神和物质的文化思考。
1500年前,无数的信徒和工匠开凿了云冈石窟。历时60年,雕凿佛像51000尊。那是一个怎样风火的场面呢?工匠的衣衫褴褛手执铁锤钢钎,日复一日地雕凿,汗流浃背、风餐露宿……先人开凿圣山、立佛,他们追求着一种神圣的精神寄托,从虚幻的世界中求得现实的苦难解脱。
宗教的基本教义是救人脱离苦难。透过自身的信仰、修行解脱自己的同时,解救他人,使众生走向幸福的彼岸。似乎自古以来幸福的标准分为二层,一层为精神的,另一层为肉体的。宗教有净化人的心性功能,他要求人去掉人性的杂念去追求一种精神的慰藉。深山老林里的僧侣式纯精神的,他们不求温饱只求修行。不计世俗的偏见只求安心坐禅念性,开悟超度。其实这似乎又不符合宗教的根本教义,人要生存而生存应该是双向的。
黑色大海里的灯塔照射着夜航的里程,思想崇拜和信仰的光芒,影响着人的行为趋向,改变着人的生存空间。思维可以穿透时空的隧道,1500年前的魏、晋王朝是人类的观念开始受到尊重的时空。
从中国的宗教脉络可以看出中国视觉文化的发展曲线。中国的佛教文化,公认辉煌的可能要算敦煌莫高窟里的泥塑和壁画。仅从壁画的朝代风格和变迁可以窥见佛教文化的昌盛、退变和走向世俗。
虔诚的佛教经变故事诠释着佛教教义的本质。
舍身饲虎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很流行的题材。故事说国王大车有三个儿子。一天他们上山打猎,见一母虎领着几只幼虎饥饿无食,欲啖其子。三太子摩诃萨陲愿舍身饲虎,他置身虎前,不料那虎无力之极。于是他就爬上悬崖,以干竹刺颈出血,投身崖下。国王和王后得到另两个太子报告,急赶至山谷,痛苦不已。收拾残骨毛发起塔供养。
1500年后与云冈石窟一路之隔的煤矿,矿井深处几万名矿工头顶矿灯,手持电镐在地下300米处钻山挖煤。他们以生命的代价在黑暗中面对未燃的光明和未知的死亡挖煤不止。回眸近几年的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使我们初步了解开采煤矿的实际风险和敬仰矿工不畏遇难的胸襟。
我国约有2。5万个煤矿,其中2。3万个是乡镇煤矿,全部由个人承包经营,每年煤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乡镇煤矿占70%,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80%。官方保守的矿难数据表明,2003年矿难死亡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
挖掘佛窟和煤窑都是人类在挖掘自然的山峦和地壳。其实也是人类在共同挖掘心灵的磁场。佛教的教义是要点亮人们心灵深处的光明。产煤是要点亮生存环境的光明,佛教的教义是要给人们心灵苦难得到一丝人文感怀。煤矿煤窑是要给人们苍凉心灵的一丝脉脉温情。从佛窟与煤窑,人们可以见证美的历程,人们用心血创造了精神境界的视觉艺术……而又用生命创造了维系生存的文化过程,渗透着精神与文明的云冈山脉和晋华宫矿山的对峙。这是生命通道的二个出口。
我站在佛窟和煤窑之间,张望、思考、记录。
为相机的电池充电,我走进了晋华煤矿的商业区,由于煤矿职工较多,所以商业区的商场店铺齐全。我找到一个电器柜,询问一个年轻营业员,有没有我这型号相机的充电器。她找了一会说没有。但好像家里有一种万能的充电器也许可以用,她热情地说你两小时后可以到我家里来取。于是我把相机交给她,委托她充电后帮我把拍摄的文件转到U盘里。
两个小时后,我第一次造访了煤矿工人的家庭。使我感到极其意外和惊讶。虽没有豪华的摆设,家里显得极其干净和整洁,进门还要脱鞋。那种温馨的氛围,就像客厅中央墙壁悬挂毛泽东肖像中的微笑那般安祥。小女孩笑嘻嘻地把东西给了我。我问她为啥这么髙兴。她笑而不语。她穿着白色的衬衣,头扎马尾辫,梳得十分整齐。我又一次地追问,她带有腼腆的微笑道:您的相机里拍有我爸、妈的照片。我马上意识到我拍摄路边电线杆上的标兵灯箱里的照片。煤矿为了表彰井下标兵,把他们的照片登在了灯箱里,并且也把她们妻子的照片登在了标兵的后面,表示标兵的贤内助,妻为夫荣。我问小女孩你和你妈都为有煤矿工的爸爸自豪吗?她笑了,然后问我,你们是来朝拜云岗石佛的吧。是的,我是为云岗石窟而来,可是当我遇到了石窟对面的煤矿,当我了解了煤矿工人的生活处境,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我也是来朝拜你们煤矿的,包括你。
当离开了这个煤矿工人之家,我心里突然想,那么多的矿难事故,该毁掉了多少像这样如此温馨的家庭啊!
心灵博物馆
自中央二台的《鉴宝》节目开播几年以来,收藏已经深入人心,加上跟收藏相干的影视剧和收藏知识的书籍应运而生,各种有关因收藏而一夜暴富的神话,如风一般的吹进了城乡的每个角落,刺激着人们的某根神经。一场收藏的全民运动正悄然兴盛起来。正如媒体所言的,现在国家处于盛世,老百姓口袋有了余钱,乱世藏黄金,盛世藏古董。谁都想像那些幸运的收藏人一样捡个漏,淘出个宝,发点意外横财。
北京的潘家园桥旁有个规模较大的古玩市场。每逢周六周日人山人海,卖古玩的买古玩的,看热闹的,男男女女,土土洋洋,络绎不绝。
所谓古玩就是通过漫长时间打磨过的生活用品或装饰物件。近的几十年,远的几千年,岁月悠悠,斑斑驳驳。一件古的物件,浸着先民的仙气、灵性、积淀着混沌,深邃的文化价值。一个物件是一个时代,一个生命;是一个兴衰炎凉的家史,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人故事。
对古玩的偏爱其实是一种怀旧的情结。古玩虽有百年防身,千年辟邪之说,但多半是对远方时光的一种崇敬,敬畏人与自然的默契,敬畏人的智慧,敬畏自然的天籁。触摸到一个旧的物件等于找到一个心灵对话的知音。
我平日对古玩虽有爱好,但不谙其道,新旧不辨,不识好坏,始终没有进入古玩收藏的门槛。几次陪朋友逛潘家园古玩市场,看着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所爱。一双双饥渴的眼睛寻觅着食物,一缕缕审视的目光在扫拂着物件上的尘土。
冬日的一个早晨,北京以它特有的干冷天气封堵着家家户户的门窗,一般人在这寒冷的早晨无事是尽量不出门的。被朋友相约来到了潘家园,由于慌张出门对寒风的估计不足衣服穿少了,浑身冷飕飕的,手脚挪动不得。盲目地跟在朋友后面一个一个看地摊。到底是看什么呢?每个地摊基本都是同样的物件,能看出什么吗?
说起潘家园的物件,与其说是古玩市场还不如说是个工艺品市场,或者说是一个仿制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