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600000010

第10章 携家流亡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唐)杜甫

(一)

天宝十四年(755)初冬,就在杜甫前往奉先县看望家人时,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今北京)起兵,率领所部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盟军,号称20万步骑的精锐大军,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了。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安禄山(705?-757)本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的混血胡人。他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姓阿史德,是突厥的巫师,以占卜为业。安禄山很小时就勇猛好斗,突厥语中称战神为“轧荦山”,所以就取名为轧荦山。后来冒姓安,谐音就叫安禄山了。

安禄山幼年时,父亲就死了,他跟着母亲居于突厥。后来,将军安波志的兄弟安延偃娶了他的母亲,安禄山便随同几个小兄弟逃出突厥。

长大后,由于通六藩语,安禄山便做起了互市牙郎,即现在所说的经纪人,从事中介贸易。后来因盗窃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张守珪命人扒掉他的衣服,要杖罚他,直至杖杀。眼看命就要没了,安禄山急的大叫:

“大夫不欲灭两藩耶?何为打杀安禄山?”

张守珪见此人生得肥壮,有些模样,说话也不同常人,便给他松绑,免去了他的死罪,不久后让他与史思明一起当了捉生将(一种低级军官的名称,和现在的特种侦察兵类似,主要是从敌占区抓获活的敌人)。

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同乡,也是营州混血胡人,两人自幼相识。两人担任捉生将后,十分骁勇,张守珪便提升他们为偏将,还将安禄山收为养子。

开元二十四年(736),张守珪命此时已做了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的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叛者,结果安禄山大败。按军法当斩首,但张守珪不忍杀他,便将安禄山押送京师,让皇帝亲自处置。

好武的皇帝一见到安禄山,便认为他是个将才,遂赦免了他的死罪,放安禄山回幽州。此后,安禄山小心经营,每每朝中有使者来,安禄山都好生款待并贿赂他们。这些人回朝后便为安禄山说了很多好话,玄宗皇帝也渐渐开始看重安禄山,并于天宝初年任其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第二年入朝后,安禄山又被进封为骠骑大将军,后又取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仍领平卢军。

此后,安禄山越来越得到玄宗皇帝的宠信。他体肥无比,自称有300斤,那肥胖笨拙的外表常给人一副忠实憨厚的印象。但安禄山并不真笨,相反,他应对敏捷,杂以诙谐,因此更是得到皇帝和周围不少人的喜爱。

有一次,玄宗指着安禄山的肚皮开玩笑地问道:

“你的肚皮中装的是什么东西啊?弄得这么大!”

安禄山应声答道:

“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片赤心而已!”

玄宗皇帝一听,非常开心,又重重赏赐了安禄山。

过分宠信的后果就是:一旦恩宠消失,接着就是灾难。这点安禄山很明白。皇上年事已高,一旦晏驾,不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可能失去,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安禄山便渐渐产生了谋权篡位的心思。他本来是想等玄宗驾崩之后再行事,但杨国忠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想尽办法要除掉他,经常在玄宗面前声称安禄山会谋反。这样一来,形势紧急,安禄山只好提前加紧叛乱的准备。

经过8年处心积虑的准备,安禄山所导致的这场生灵涂炭并令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的战乱终于开始了。

(二)

安禄山的军队基本是采用游牧民族的军事战术:快速、迅猛、灵活。单一主力部队正面进攻,没有迂回,也不用左右侧翼掩护,直接从范阳出发,沿着西南方向挺进,直扑洛阳而来,所到之处根本没遇到什么抵抗。

这是因为,国内数十年来一直都太平无事,中原兵士几十年来都不见兵甲,兵器在各地的府库里都生了锈;全国的兵力也只是囤集在西北的边陲地区,防御那里的吐蕃。所以,安禄山率兵长驱南下,不到两个月就攻下洛阳。

直到这时,麻木已极的唐玄宗才终于意识到安史之乱的真实性。仓促之间,他打算“御驾亲征”,命太子监国,但被众大臣拦下。于是玄宗顺水推舟,任命封常清、高仙芝等一批将帅赶紧招募新兵,抵御叛军。

但新招募的兵士缺乏作战能力,而安禄山的叛军多年来一直转战南北,富有作战经验,所以封常清的部队和各地的守军根本抵不住叛军的攻势。封常清也一退再退,一直退到陕州,然后与高仙芝一起死守潼关。

潼关是进入关中、长安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安禄山西进的攻势受到遏制,没能实现进一步攻占长安的愿望。

安禄山将部队驻扎在陕州,自己则回到洛阳着手建立自己的王朝。这时已经到了新年,即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同时还任命了一批文武大臣,组建起自己的中央政府。

不久后,安禄山又率兵威逼潼关,长安岌岌可危。玄宗皇帝深感恐惧,只得又命老迈多病的哥舒翰接替高仙芝镇守潼关。战争的形势愈来愈不容乐观。

到初夏5月,叛军已逼近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在玄宗皇帝出逃后,正在京城任职的杜甫心中也十分挂念家人,每每听到各种战事的传闻都感到很不安。于是,他又离开长安赶往奉先,把妻子和儿女从奉先接到稍北些、距离长安较远的白水县,暂时寄住在他的舅舅家中。

此时,杜甫的心情流露出乱世之人的凄惨与恍惚。在极度不安之中,他盼望着接替高仙芝镇守潼关的老将哥舒翰能够守住这离京城不远的重要防线。

杜甫对哥舒翰还是相当信任的,认为哥舒翰可以抵御强敌。因为在这年正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初次攻打潼关时,就被哥舒翰击退了。但事实上,哥舒翰患病多年,身体和精神都日渐衰竭;而监军李大宜与将士们整天只知道饮酒赌博,根本不管士兵死活。士兵们常常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抵御强悍的叛军呢?

6月,哥舒翰率军出关反攻,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军会战,三天的功夫20余万人便全军覆没。6月9日,潼关失守,附近各地的防御使纷纷弃职潜逃。不久,白水也沦陷了,杜甫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在局势急骤的转变中开始了流亡的生活。

这年杜甫虽然只有45岁,但长期饥寒交迫的生活和压抑晦暗的心情毁坏了他的健康。特别是在天宝十年以后,他几乎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病态中。这一次仓促出逃,准备不足,一路更是忍冻挨饿,还要在野外辛苦跋涉——杜甫出来时本来是骑着牲口的,但不久他的牲口就被人抢走了,诗人不禁疲倦地倒伏在野草丛中。

与杜甫一起逃亡的,还有他的一个王姓表侄(他曾祖姑的玄孙)。此时,王姓表侄已经骑马护卫着两家人走出十几里路,回头发现杜甫不见了,于是呼喊寻求,在草丛中找到了已累瘫的杜甫,在极其危急的时刻,王姓表侄将自己的马匹让给杜甫,自己左手为杜甫牵着缰绳,右手拿着佩刀保护着他,才终于带着两家人逃出险境。

十几年后,杜甫在潭州又遇到这位表侄,回想起过去那段共患难的经历,依然十分感动。他觉得,如果当时没有这位表侄的帮助,他也许就在兵马中间死去了。因此,他感激地向表侄说道:

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

(三)

乱世中聚散无定,杜甫全家在脱离险境之后,便与王姓表侄一家分手,继续单独向北行去。半夜时分,一家人逃到离白水县60余里的汉代彭衙故城。

荒山月冷,除了偶尔的几声鸟叫,四野无声。但此刻,诗人全家都怀疑山中有狼虎出没,不由得十分害怕。虽然大家都又饿又渴,十分难受,但都不敢出声,只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儿饿得直哭。

杜甫怕女儿的哭声招来野兽,便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捂住她的嘴巴。稍大些的男孩要懂事一些,饿得自己在周围找野果子吃,但也只能找到一些苦李子来吃。

接下来的十几天,便是缠绵不断的雷雨天气,一家人奔波在荒郊野外,没有雨具,没有住处,没有食物,这是最痛苦不过的事了。他们要在狭窄、泥泞的小路上艰难行走,有时互相牵扶,有时还要拄着树枝才不至于跌倒。没有食物吃,便找些路边的野果充饥,勉强维持生命;没有地方住,就在野外的树枝下蜷缩过夜。这真是令人绝望的旅行!

经过这样的十几天后,一家人终于在一个夜晚走到离鄜州(今陕西富县)不远的同家洼。在这里,居住着一位杜甫以前的朋友孙宰。幸运的是,虽然生在自身不保的乱世,杜甫一家又是如此落魄的客人,但孙宰一家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当孙宰打开门,发现门外站的是狼狈不堪的杜甫一家时,马上掌灯欢迎,热情地为他们烧水洗脚洗澡,解除疲乏;还为他们剪纸招魂,镇惊压吓。接着,孙宰一家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让饥寒交迫的杜甫一家十几天来第一次吃上了饱饭热饭。

一年之后,杜甫在他所作的《彭衙行》中,细致地描述了当时的这段经历: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同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餐。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孙宰还能够这样盛情地款待杜甫一家,表现出质朴热忱的心肠,实在令人感动。《彭衙行》虽然写的只是杜甫一家的经历,但不啻为一幅动乱年代的流民图。战乱给天下百姓、也给诗人一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此时,诗人已经走入到难民的队伍之中,他的遭遇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了。

(四)

在同家洼休息几天后,杜甫带着家人又继续向前赶路,经过华原县(今陕西耀县东南),到达了境内有三条大河交会的三川县(今陕西富县以南)。

自从出了华原,杜甫一家连日来都行走在寂寥无人的山谷中。一路上都是暴雨连连,山洪倾泻,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一片汪洋。遭遇如此凶猛的洪水,领着一家人行走在山崩海啸的洪水边上,杜甫的精神真是无比紧张。

天空的雷电没完没了地聚集,泥泞的道路越来越难走,杜甫攀缘在没有落脚之处的泥滑的石壁上,小心翼翼地牵扶着家人穿越险境。这样艰难的经历让杜甫又想起了那些跟他一样在山野之间流亡的人们。这样恶劣的天气,这样的生存条件,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因此而丧命啊!

就在杜甫全家正于风雨洪水之中艰难跋涉时,756年6月12日夜里,唐玄宗瞒着朝中文武大臣和长安的黎民百姓,带着他的妃嫔、贵戚及宠信的官宦等一干人马,以御林军护驾,最先抛弃了国都长安。向西逃去。6月20日,长安沦陷。

玄宗一行人在逃至兴平县的马嵬驿时,护卫部队的将士们又累又饿,心怀怨气。他们想到那让天子沉溺昏庸、导致这一场浩劫的杨国忠(安禄山反叛的借口便是奉旨诛讨杨国忠),决定发动兵谏。全军上下气愤不已,首先杀掉了杨国忠,随后又杀掉了他的儿子,以及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并胁迫玄宗缢死了杨贵妃。

马嵬驿事件发生后,玄宗带着眼泪继续向西南逃去,太子李亨留在关中主持军事。7月初,身边不满30名文武官员的太子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这就是后来挽救了大唐国运的唐肃宗。

唐肃宗留在关中不再逃跑、着手整顿天下的行为不仅深得民心,对失去依傍的文武官员也是一个有力的号召。不少文臣武将都纷纷为唐肃宗出谋划策,听候这位新皇的指挥,意图重新整顿大唐基业。

乱世是个各种机会都和着危险展开的时代,许多人都希望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杜甫也是如此。他一方面希望能对陷于灾难中的国家尽一份责任,一方面也觉得天子的周围比较安全。

7月中旬,杜甫一家好不容易走过洪水滔天的三川地界,来到鄜州,并将家安置在鄜州的羌村。在这里,杜甫得到了太子在灵武即位的消息。本来对前途、对国运不敢抱太多幻想的诗人,郁闷的心间忽然又升腾起一股新的希望。他希望新天子能够光复大唐旧土,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这危难中的国家出一份力。

因此,杜甫在羌村稍事休息后,便于8月洪水落后只身北上延州(延安),想走出芦子关(陕西横山县附近),投奔灵武。

而此时,胡人的势力已蔓延到北方,鄜州一带很快便陷入混乱状态。杜甫刚出发不久,就在途中被胡人抓住了,并被当成一个普通的俘虏押回他刚刚逃出不久的国都长安。

同类推荐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热门推荐
  • 林下灵修传

    林下灵修传

    本书是对理想形态的憧憬,是写意人生所经所历的抽象画。各种欢乐和痛苦,成功与磨难,使我们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渐渐改变着对生活的认识,不再那么棱角分明,不再那么飞扬跋扈……青春,有因缘际会的相遇,也有宿命所决的迷茫;有田间花下的浪漫,也有刀光剑影的悲壮;有侦观世事的深沉,也有对酒当歌的张狂。但是,青春,无悔。那么那么多的邂逅,那么那么多的冒险,也有那么那么多的生死离别。往往曲终人散,弦断音绝之时才算收场。但青春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飞扬,随着记忆飘舞,直向远方。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解意着那一颗懵懂、稚嫩、沸腾的心。
  • 王的药妃之前帝公主

    王的药妃之前帝公主

    “主。”四把发自不同嗓音的人单膝跪在眼前冷冰冰无情冷漠的黑衣女子面前,黑衣女子面带泛红的面具,露出一双冷漠到极点没有丝毫情绪外泄的童眸。“起来吧。”冷漠不含一丝感情的嗓音令人往往忽视了那嗓音的美,黑衣女子冷傲的站在湖泊岸边,直视那一朵在暗夜中发出白色的光晕的夏日水莲。今晚正是夏日水莲出世的日子,轩英山庄的人显得格外戒备,只因闻名江湖的雷三小姐今晚会来盗取夏日水莲,怎能叫他们……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重生之嫡女的光芒

    重生之嫡女的光芒

    人都会变不是吗?我上一世单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上天带给我的是什么结局?从高处坠落,死前才明白,自己有多傻.简单的像个傻瓜,妹妹欺,朋友骗,被暗恋的男生利用,亲身父母竟然眼睁睁的看着我被那善于伪装的妹妹一步步推向永远无法走出的深渊,一切竟只因为自己的善良。疼爱的妹妹,你竟是如此痛恨我!然而命运,似乎并不能这样结束,当我醒来,一切竟然回到自己十岁的模样.天意如此,重生.这一世,凤凰涅磐,对我好的人,我将用尽全力让他们过的幸福快乐,欺骗我伤害我的人,我必以百倍还之.如此,掀我一世风华。
  •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鉴定?造化篇、推衍篇?猪脚被判重生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纯真的爱情?会有!美女?那还用说!不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历程,一样的强悍!猪脚不一定要资质超凡,看即便平凡也照样造就不凡的人生!看重生潮流下的真相,看一次奇怪重生鉴定引发的故事!
  • 重点怀疑对象

    重点怀疑对象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