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便宜怎么又变成吃亏了呢。我们在生活中吃了亏就是占不到便宜,而占到了便宜就是没有吃亏。这就给我们脑子里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要想不吃亏,就得占便宜。但占便宜又怎么转变成吃亏呢。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群雄纷争,一些国家被消灭,一些国家有分裂的可能性。晋国是个大国,掌握这个国家实权的不是国君,而是大夫。这是因为,晋国一直采取落后的剥削方式,使得晋国国君的实力不断得到下降,而原来是奴隶主贵族的大夫,通过改变剥削方式把自己的实力得到加强,自己也逐渐成为地主阶级。这些大夫为了和国君争夺地盘,争夺势力,一天天地扩大自己的势力。为此不惜收买人心。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是个中原大国,但由于上述原因,国君的权力一天天地向这些大夫手里转移。通过相互斗争,最后权力转移到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手上,这四家中,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借助已有的实力,不断地进行扩张,后来智家变成智伯当家,多次对赵家、韩家、魏家三家进行打压,使自己从中渔利。
智伯在蓝台与韩康子、魏桓子宴饮,竟在酒宴上戏弄韩康子,并且侮辱韩康子的家臣段规。智国进谏,说这样做恐怕会招来祸患。智伯大言不惭地说:“难将由我,我不为为难,谁敢兴之!”似乎韩、魏诸家的命运已被他掌握在手中,谁对他也是无可奈何。智国举出晋国历史上郤氏、赵氏、栾氏、范氏、中行氏等家族遭难的例子,都是因为仇家伺机而动所致。如不谨慎从事而经常结怨于人,那大祸临头的日子就不远了。并说:“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夫谁不可喜,谁不可惧?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蚊子、蚂蚁、黄蜂、蝎子这一类昆虫都能害人,与强宗巨卿的主君和家相结怨,能不提防吗?智伯把这样的规谏当作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智伯瑶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想把其他三家的土地掠为己有,但又不好明着抢。于是找了个理由,对其他三家的大夫说道:“想我晋国本来是中原的大国,曾经也是四方霸主,但却被南方的吴越两国夺去了霸主地位,想来心就有所不甘。若要使晋国再次强大,我们就必须使晋国的公地增加。现在晋国就我们三家强大,更应该多作些贡献。为此,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人口送给公家。”
赵家、韩家、魏家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存心不良,想利用公家的名义要他们三家交出土地。韩家和魏家认为智伯这样搞下去肯定会得罪更多人,将来是自取灭亡之道,但现在实力又不是太强,就答应了割让土地。但当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没答应。因此智伯联合韩魏家兴兵讨伐赵襄子。赵襄子无奈,最后只好应战,后来韩魏两家明白若让智伯一家做大,将来自己也要被消灭,最后赵韩魏三家联合起来把智伯打败。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智伯在三家势力还是较强大时就表现得贪得无厌,必定会引起其他三家的反感和憎恨。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联合三家的其中一两家,打击一家,这样一时虽然得到的便宜少,但最后还是能够把便宜占尽的。这就是因为想占便宜而吃亏而丢掉身价性命的教训呀。
那个说狼来了的孩子又何尝不是犯这样的错误呢。小时候这篇文章被用来教育我们不要说谎,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也与占便宜和吃亏有关。
放羊的孩子几次三番地说狼来了,刚开始几次人们都相信了。每次看到乡亲们上当受骗,放羊的孩子都乐在其中,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但当狼真得来了的时候,乡亲们被他戏弄了多次,自然不会再相信。羊被狼吃掉了,对放羊的孩子来讲是极大的损失。如果孩子不戏弄乡亲们,不爱占便宜,那羊群的安全自能得到保证。上天总是很公平的,让你在一个地方得,就让你在另一个地方失去。
爱占便宜导致吃亏就是因为在自己占便宜的时候把别人得罪了。人都不是圣贤,你一次两次占别人的便宜,人们还是可以接受的,你多次去占别人的便宜,人们自然不会喜欢,甚至记恨于你。当别人记恨于你的时候,你还能占得了便宜吗。记得一次在一家面馆,看到面馆的广告词,就以这个广告词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吧。广告词是这样的:宁肯让一人吃千回,不让千人吃一回。
其实不光在人与人之间是如此,自己做事也是如此。我朋友给我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朋友是一位老师,有一次他布置了一个调查,就是调查学校周边的商铺。许多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都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一篇报告水分很大,自己的东西很少。但其中有篇报告不错,是实实在在的调查,报告在分析方面可能又不少问题,但内容是真实的。后来他们班大学毕业后,这个学生的待遇排在全班前面。这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自己动手,亲自做,虽然会花一些时间,自己吃吃亏,但久而久之,能力就在提高。而那些不认真,爱占便宜的学生,久而久之也就会丧失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力就很难提的上去,对将来自己肯定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