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100000009

第9章 正编部分之二(2)

宋人小说,多不足信。如《雪舟脞语》谓:台州知府唐仲友眷官妓严蕊奴。朱晦庵系治之。及晦庵移去,提刑岳霖行部至台,蕊乞自便。岳问曰:去将安归?蕊赋《卜算子》词云:“住也如何住”云云。案此词系仲友戚高宣教作,使蕊歌以侑觞者,见朱子《纠唐仲友奏牍》。则《齐东野语》所纪朱唐公案,恐亦未可信也。

【赏析】

宋人记事笔记,多为稗官野史,助兴悦情而已,不求真实。读者读过一笑了之则可,不必十分探求。

三九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词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而后此之王褒、刘向之词不与焉。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左太冲、郭景纯、陶渊明,而前此曹、刘,后此陈子昂、李太白不与焉。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后此南宋诸公不与焉。

【赏析】

历史上每一种文体都会经过一个兴起、全盛到衰落的过程。从最早的辞赋,到后来的古体诗、近体诗,再到后来的词曲,无一不是如此。然而这也只是一般的情况,不能据此认为后必不如前,对待具体的诗人和作品还要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不空。陈子昂与李白的五古未必不如前人;南宋词未必不如北宋词工整——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一个学者,不惟有宏观的知识轮廓,亦必有细节处的独到体察。

四十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诸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赏析】

名言警句、神来之笔,与篇章结构、混融意境,可以作为衡量词作的标准。好的词作,应该既有好篇,又有好句。唐、五代词未必无篇,如李白、冯延巳等人的词作;南宋词也未必无句,李清照、姜夔等人的词中往往佳句迭出。作者的议论未免偏狭。

四一

唐、五代、北宋之词家,倡优也。南宋后之词家,俗子也。二者其失相等。但词人之词,宁失之倡优,不失之俗子。以俗子之可厌,较倡优为甚故也。

【赏析】

作词最要避讳的就是一个“俗”字,宁可失之娇妖作态,不能用俗字俗语。这里说的俗是指被前人用多了的字词,并不是生活琐事,诗歌应该不避讳走向日常生活。南宋词人在前代词家的基础上也有很大突破与发展,取得了可以与北宋扛鼎的成绩。王国维说“南宋后之词家,俗子也”是他对南宋词所抱的一贯偏见。

四二

《蝶恋花》“独倚危楼”一阕,见《六一词》,亦见《乐章集》。余谓: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

【赏析】

柳永对词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内容的拓展、雅俗结合风格的建立、慢词体制的创建三个方面。而雅俗结合的风格最能体现柳永继承与革新相结合的精神。其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因此多数论者只盯住柳词之俗,只要谈到柳永词便认为全是俗的,其实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

词入宋之后,由于歌舞宴饮、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的滋蔓,形成了尚艳、尚柔而趋俗的局面。在这种人文环境中,受世俗文化的市井风情熏染,柳永词张扬出鲜明的“俗”的创作个性。其俗词的兴起,代表了当时追逐流俗的审美取向和创作趋向。他的词“为情所役”,多用俚曲慢调、鄙俗之语,恣意抒写世俗的男女情爱,源流上承接晚唐五代温之花间词而来,却更具有浓厚的市井艳俗味。柳永词与晏、欧词虽有雅俗之分,一为贵族雅词,一为市民俗词,但晏、欧词的富贵气与柳永词的市井态,本质上都是一种俗。柳永词的“以俗为美”,往往遭人訾议,但是从柳永到周邦彦的百余年间,大凡北宋重要词家,或扬或弃多染指其间。

四三

读《会真记》者,恶张生之薄倖,而恕其奸非。读《水浒传》者,恕宋江之横暴,而责其深险。此人人之所同也。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余辈读耆卿、伯可词,亦有此感。视永叔、希文小词何如耶?

【赏析】

龚自珍为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他冲出考据学的藩篱,不为家学和时代学风所囿。在现实社会运动主要是农民起义的启发下,他以特有的敏锐眼光,观察现实,研究现实。他崇尚今文经学,鼓吹变革,其思想极富叛逆性,对于现实政治的批判往往肆无忌惮,被人视为“狂怪”。他的诗文凌厉彪悍,风格瑰奇,见识深刻,“以霸气行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等诗作即是此类代表。王国维,守旧派代表,自然对龚自珍这样的人颇有微词,说他“凉薄无行”也就不足怪了。

四四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赏析】

金应珪《词选后序》云:“规模物类,依托歌舞,哀乐不哀其性,虑叹无与乎情,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应酬,虽既雅而不艳,斯有句而无章,是谓游词。”诗人唯有忠实,才能抓住眼前景物,才能表现真实性情,一旦虚浮,就容易“隔”,也即“游词”也。

四五

读《花间》、《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台新咏》。读《草堂诗余》,令人回想袁谷《才调集》。读朱竹垞《词综》,张皋文、董子远《词选》,令人回想沈德潜《三朝诗别裁集》。

【赏析】

词选编者的审美情趣与文学主张各不相同,所以其编辑的词选也很不同,《花间》、《尊前》与《玉台新咏》、《才调集》的相似之处都是崇尚艳情,偏重男女情爱,风格浓艳。《词综》和《词选》的编者却推衍“淳雅”的词学主张。沈德潜以儒家诗教为本,倡导“格调说”,鼓吹“温柔敦厚”,《三朝诗别裁集》正是这一主张的体现。以上的词选都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同的词论和主张往往延伸出不同的流派,可见编者的审美导向是很重要的。

四六

明季国初诸老之论词,大似袁简斋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垞以降之论词者,大似沈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赏析】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技巧较高,选材别致,表现新颖,格律严整妥帖,风格清新流利,但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华。沈德潜主张诗歌“去淫滥以归于雅正”,鼓吹“温柔敦厚”,提倡“一切归于中正和平”。同时他还主张诗歌应该有“理趣”而不应该有“理语”。他的诗论有利于纠正浮华游荡的诗风,总结并发展了传统的审美准则,然而他的“诗教”等理论又过于保守陈腐。他的诗歌很多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之作,常常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说教内容,缺乏鲜明生动的气息。袁枚和沈德潜的诗论都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理论产生过很大影响,但二者同时也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倘若二者相互中和借鉴,那么二人之创作大概足可以扬长避短了。

四七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赏析】

姜夔虽是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但他耿介清高,曾拒绝贵族张鉴为他买官爵。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通,是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崇,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王国维说他“口不言阿堵物④,而暗中为营三窟⑤之计,此其所以可鄙”有点过甚其词了。

四八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字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

【赏析】

姜夔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他的很多自度曲都是先作词后谱曲,不受固定格律的限制,可以舒卷自如地抒发情感。他的词作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善于运用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面刻画,虚处传神,其作品清幽悲凉,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可以说不独有“修能”,且亦有“内美”。

四九

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

【赏析】

文学一旦失掉它的严肃性,就会沦为游戏;然而如果写作时一味板着面孔说教,则会流于枯槁,没有鲜活的生命力,也就不能打动人心。所以好的文学作品既要有游戏的情趣,获得一种愉快人心的力量,又必须保持它的严肃性,给人震撼的力量。这是创作者必须注意的。

同类推荐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热门推荐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上古鬼笛

    上古鬼笛

    小乞丐死后由于神秘的笛子穿越到异世界,在全新的世界,强者为尊,为生存小乞丐不断修炼,得到上古神兽的神骨,废弱的身体得到改造,一代天骄谷风天帝横空出世,一掌令百丈宽的江水断流,最终得以一统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香水诱惑

    香水诱惑

    曾经人说过:香水应该是一种与你如影随行,不经忘却却无时不在,而不是一种毫无生命力、标签般的香水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味道,它是吸引猎物最高端的秘密武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怪案奇谈

    怪案奇谈

    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无奇不有。再奇怪的案件也躲不过警察的眼睛。《怪案奇谈》说的就是一些扑朔迷离的案件,天下之大,相信您看过之后一定会大开眼界。,各地发生的案件更是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