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100000006

第6章 正编部分之一(2)

也有“情境交融”的说法,这里只以“物境”作“境”,王国维便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境”不独指客观之景物,喜怒哀乐、主观情感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故知,“境”有“物境”“情境”之别,而一切“物境”皆“情境”也。情、景以“真”而交融,只要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便是有境界。

十一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顾敻之“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欧阳修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美成之“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此等词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赏析】

读此“词家多以景寓情”,便知为何“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足见王国维对写真情的重视。王国维所举四句“专作情语而妙绝者”,皆用情至真至深者。“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此句之流传,另有版本为“须作一生拼”,而王国维取“甘”字,则更有一种为情不惜一切的痴狂。“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这是情之所钟,忽发痴语,清代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便称此句“自是透骨情语”。“换心”似属无理,而发此痴想,却恰正见出其爱之真、其情之深,是谓“无理而有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为坦率真挚直白之语,至情至性。“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自是又爱又怨,唉声叹气,缭绕不散,质朴直露,抒以真情,元人沈伯时便说其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

以上所举之词,在当时被认为露骨冶艳,有失雅正之音,难登大方之堂,而王国维却情有独钟,可见王国维是爱其“真性情”、爱其“自然”,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十二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赏析】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要眇”是“好貌”之意,又说:“修,饰也”。那么,“要眇宜修”即形容女子窈窕幽美而妆扮得恰到好处,“宜”者,“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宜”也。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要眇宜修”是形容一种“容德之美”,也就是一种由内而外、内外统一的美。《楚辞·远游》中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要眇”为“精微貌”。将此两处“要眇”结合起来,可知“要眇宜修”的美,是一种最精致、最细腻、最幽微的美,是一种富有修饰性的、内外总相宜的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如此一种美。

诗与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词能够表达诗难以表达的情感,但却不能取代诗的表达。也就是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亦能言词之所不能言。二者不同,也只是不同而已,无优劣之别。

词则句法参差,错落有致,音节流转荡漾,极尽抑扬,适宜于表达“幽约怨悱不能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诗则句法整齐,合乎格律,铿锵可诵,多从阔处着眼、大处落笔,适宜于表达疏广阔大、典雅庄重的景象意境。

但是,诗亦有含蓄蕴藉者,亦有低回婉转者,亦有言简意深、一唱三叹者。豪放之词也有包容阔大、意境深远者。所以,无论诗或词,无论是表现社会性的情感还是私人性的情感,其佳者都各自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十三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赏析】

“境界”这个美学范畴,似乎无法对它作出明确的界定,而只能进行诗意的描述与形容。如果说“境界”本身已经是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状态,那么对“境界”的诗性表达亦是如此。

于王国维处,“境界”以一种本源的形式出现,他常说“有境界,本也”,“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等等。正是在“本源”这层意义上,“境界”可以说是词之“道”。如同“道生万物”一般,“境界”可以生发出气质、神韵、兴趣甚至还有格调、风骨、气象等范畴,所以有境界则气质、神韵自然随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由是成为判断词之“美”的根本标准。

与此同时,“境界”亦是一种终极意义的归宿。如同万物本源于“道”而最终回归于“道”一般,“境界”包容了能指向“美”的一切范畴的内涵,并有着更高层次的升华。所以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在这种“归宿”的意义上,“境界”成为词之“美”的终极追求。

十四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

【赏析】

北宋黄庭坚有言曰:“自作语最难。老杜(杜甫)作诗,退之(韩愈)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又云:“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豫章黄先生文集·答洪驹父书》)。古人之境界是否能为“我”所用,在于“我”是否自有境界。自有境界,则能陶冶万物,控驭自如,则万物皆能为“我”所用,且不着痕迹。正如杜之作诗、韩之作文,虽字字都有来历,却如同己出,无迹可寻,后人皆以其自作语耳。当此之时,与其说“借”,毋宁说自取灵丹,成此妙化,游刃有余。非自有境界,则前人妙语亦挣扎不为所用,是古人不允其借,借而不得也。遂知,自有境界乃借鉴之资,所自有者须与所借者相宜。然此仍非最难者,而自作语最难,这是自作境界,自成古人,待他人来借。

十五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赏析】

长调中之更长者,王国维自以为是词体中之次者、下者。而周邦彦《浪淘沙慢》二词,于词之将敝处自为妙境,遂绝处逢生,更接“曲”之新体。周邦彦精通音律,能自度曲,王国维称其“精壮顿挫”,则是化冗长拖沓为极尽高低抑扬之致,协律可歌。故谓“曲者,词之变”。

苏轼一贯对柳永无甚好感,但对于柳永《八声甘州》中的佳句,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不减唐人高处”,东坡是不轻易以此许人的,如此盛赞,岂无故哉?唐人高处正是情景交融自成妙境。柳永这首《八声甘州》,上片写景,满目苍凉,尽得悲秋之致,令人含咀无尽;下片抒情,凭阑遥想佳人登楼远望,以一处凝愁写两地相忆,却又不仅止于此,而是不断以思念反射对方,思来复思去,数度来往,至于无穷,更体现出思念重重,交织纠缠,深彻感人。

东坡《水调歌头》意境旷远,以时空的扩展与交织,铺开哲理的深度,更将中国人的“月”情结推向了极致,亲切而深远,宁静而睿智。

十六

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赏析】

这首《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一向被称为稼轩词之冠。就章法而言,词以鸟啼声起兴,以花尽春归托意,更以“算未抵、人间离别”承转;中间不叙正位,却罗列古人许多离别:王昭君出塞和番、陈皇后辞别汉武帝黜居长门宫、卫庄公夫人庄姜送戴妫归陈、李陵别苏武、易水送荆轲,不囿兄弟之情,兼暗涉家国之恨,五事不谓不贴切自然,曲意传情,自创一格;继之又以啼鸟束住,归结到别后的孤独。通篇文思跳荡,词意融贯,用典无堆垛割裂之弊,而离愁别恨全凭中间五事托出,令人拍案叫绝。

大量融典入词,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刘熙载便褒美其曰:“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姿是何敻异!”辛弃疾词真正达到了一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境界。宋末刘辰翁曾高度评价稼轩词:“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辛稼轩词序》)经史散文中的语言,他信手拈来,皆如己出,用典不着痕迹、融化不涩,精妙有格,自饶新意。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才富辞壮,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不以用典为能,而是以抒发为本。辛弃疾性情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词苑丛谈》卷四),其意不在于作词,而是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如此也。故其词作真气完足,自成境界。后人有以用典为矜奇炫博之具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古雅,却一任内容疲敝薄弱,如此则所成之作仅是典故的罗列裁剪,而文学意味丧失殆尽。所谓“非其人,勿学步也”,实为金玉良言。

十七

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东浦词·贺新郎》以“玉”、“曲”叶“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叶“食”、“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赏析】

宋代陈彭年等奉诏修了一部《广韵》,它的语音系统基本上根据《唐韵》,分四声,共二百零六韵。比较繁琐、但作诗允许“同用”,相近的韵可以通押,所以实际上只有一百十二韵。宋淳祜年间平水刘渊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广韵》中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成为一百零七韵,这就是“平水韵”。元末阴时夫考订“平水韵”,著《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零六韵。明清以来诗人作诗基本上是按这一百零六韵。但“平水韵”保存着隋唐时代的语音,和当时的口语有距离,所以在元代另有一种“曲册”,在完全按照当时北方的语音系统编定的,以供写作北曲的需要。最著名的就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此书四声通押,共十九个韵部。现代北方曲艺按“十三辙”押韵,就是承袭《中原音韵》的。

在汉语的中古音中,“绿”和“热”都是入声字,在辛弃疾《贺新郎》这首词中,作者为押韵的需要,将其作为上声和去声字来使用。同样的,在韩玉的《贺新郎》中,读入声的“玉”、“曲”与非入声的“注”、“女”来押韵;《卜算子》中,读去声的“夜”、“谢”与读入声的“节”、“月”押韵。宋代押仄声韵的词中,虽然同韵部的上声和去声韵可以通押,但是入声是不能跟它们通押的。而在北曲中,由于入声已经派入三声,而在曲韵中平上去三声是可以通押的,这就构成了四声通押的现象。这里所举的宋词中四声通押的例子,显然是后来汉语音韵发展对诗词创作影响的先兆。显示了入声消失,“平水韵”向“中原音韵”过渡的现象。

十八

同类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热门推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骗局

    骗局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风雨路忧人

    风雨路忧人

    一位年轻女歌手,一段坎坷难忘的青春生活。她因為靓丽而遭围猎,也就因为善良而被欺骗。她是从偏辟农村走出来的女孩,身不由己的嫁给镇长儿子。去县城学习,受到骚扰和诱惑;到省城深造,又被蒙骗,险些走上绝路。离婚后她到北京发展,在逆境中她顽强的拼搏。她拒绝浪荡女人的游说,断然处置金钱的诱惑。在好心人的相助下,她走上了歌之路;不过命运依然对她不公,让她在爱情的旅途中,又遭到了巨大挫折。
  • 九星变

    九星变

    有我移花接木神诀,究竟有何秘密?凶残的星魔星兽,还有谁能抵挡?传说的未知大地,一切皆可抢夺!,为何突然消失?神秘的僰人悬棺。谁才是真霸主?看我混世魔王如何玩转九星,繁衍千年的僰族,法术?我不需修炼;天赋?我不用遗传;神通?我不必传承
  • 秦陵惊魂

    秦陵惊魂

    两千年前,秦始皇派徐福东渡黄海寻找不老药,徐福却一去了无音讯。两千年后几个人的探险之路竟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扑朔迷离的事件,错综复杂的感情,危险重重的陵墓……让他们陷入了层层迷雾之中……
  • 星上天,弹着地

    星上天,弹着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扼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摇篮之中,美、法、德几个核大国,手里挥舞着核大棒,威胁中国和全人类和平。那时的中国,也想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来遏制西方核恐吓。可是,刚刚从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夺回的红色政权,第一缺少的就是人才!第二缺少的还是人才!就在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候,以钱学森为首的一批海外学子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他们放弃了海外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 潘神的宝藏

    潘神的宝藏

    阿尔卡丹大陆的雷顿王国背负着一个可怕的诅咒,每隔一百年,当五月的第一天来临,就会有一位公主被恶龙抢走当新娘。第八百年,厄运即将落到“阿尔卡丹最娇艳的玫瑰”玫兰妮公主的身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20几岁的年轻人要学会在寂寞中生存、学习和发展。只有具备极强的专注力和承受力,才能保证自己比同龄人奠定更雄厚的人生基石,才能得到更多的赏识和机会。而30几岁正是人走向事业巅峰的加速阶段,在这个时候要打破沉默,学会主动争取更多的机遇,学会利用关系,变人脉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