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400000006

第6章 神往哥本哈根(1)

回首安徒生在欧登塞的生活,他既像一个贫困的王子,也像一个丑小鸭。和童话中的丑小鸭有所不同的是,对于未知的变化,童话中的丑小鸭懵懵懂懂,或者说完全不知;而安徒生呢,对未知的变化向往不已,并且竭力去接近那未知的巨变。

安徒生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见过舞台的样子,对于剧本在舞台上真实的演绎场景,他一直十分好奇和羡慕。而且他认为,自己写作的剧本要达到演出的要求,必须要亲自感受舞台气氛不可。但他家太穷了,买不起戏票。有一次母亲弄来了一张戏票,说可以让他上剧院看戏了。安徒生喜出望外: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第一次看戏,母亲觉得也是一件大事,必须郑重其事。母亲觉得儿子到剧院去,当然得穿得体面些,因为到那儿看戏的人都穿得体体面面的。但是家里穷,没有钱给儿子买新衣服。母亲便把丈夫的一件旧礼服找出来,让儿子穿上试了试。这礼服又宽又大,安徒生穿着不合身。她请了个女裁缝来,比照儿子的身材,改成合身的礼服。为了显得更完美,母亲把三四块丝绸缝在安徒生胸前,别出心裁做成一件马甲;她还把一块围巾系在安徒生脖子上,扎成一个大的蝴蝶结;把头发用肥皂洗过,梳成整整齐齐的分头。这样一打扮,儿子真像一个小王子了,神采奕奕,十分帅气。母子俩兴奋不已,相视大笑。

安徒生神气地走进剧院,找了半天,终于找到自己的座位。定下神一看,嚯,好家伙,满满当当都是观众,有意思极了。迫不及待的等待中,幕布终于缓缓拉开,他全神贯注地观看,恨不得一头钻到舞台上去。戏演得真好,真带劲。快乐的时光飞快消失,不知不觉间,戏竟然一下子完了。安徒生久久还沉浸在戏剧的氛围里。他看完戏,一回到家,头一件事就是翻箱倒柜,把母亲的一块围裙翻出来,披在肩上,当成一件斗篷,把自己装扮成中世纪的骑士。他在镜子前,手舞足蹈,口中喃喃有词,模仿剧院演员的动作,忘情地表演着,仿佛忘记了现实的存在。令人惊奇的是,那么多台词,他刚刚只在剧院看了一遍,居然都记住了。他陶醉地说着一些中世纪骑士说的话,模仿着骑士的动作。他乐此不疲,力求做得尽善尽美,帅气十足,一连表演好几个小时,甚至接连几天沉醉其中,不可自拔。母亲看着他像入魔一样,突然有点担心,不耐烦地说道:“傻孩子,不得了,发起狂来了!快醒醒吧!”她扳过儿子的肩膀使劲摇晃,生怕他中了魔似的。

安徒生越来越迷上了戏剧。不过,他再也不能拥有一张奢侈的戏票了。从此,不论阳光明媚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戏剧上演,安徒生总在剧院周围踽踽独行。他的脸上总是写满了热切的期望。他总希望能有意外之喜,捡到或者得到一张戏票,再重温看戏的陶醉。有一天,他看到彼得在张贴戏剧广告,他热情地走上前去,帮助彼得张贴。彼得是剧院专门张贴戏剧广告的,他和安徒生也是老熟人了。安徒生对他说:

“你把广告交给我吧,我帮你贴。你要贴到哪里,我保证保质保量给你完成。”

这位熟人看到有这么一个热心的朋友,感到很高兴,当然同意了。从此,安徒生干这活儿很热情,很认真,而且风雨无阻。

“嗨,奇怪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帮我张贴戏剧广告呢?”彼得问他,“这工作我都干腻烦了。”

“张贴戏剧广告,就好像我看了戏一样。”安徒生说,“我很想看戏,但我买不起戏票,只有从广告里看戏了。”

安徒生继续眉飞色舞地说:“瞧,广告里剧情介绍详细得很,我读着广告,就像戏台在我面前一样,连舞台布景都能看到!所有的角色,都在我脑子里活了!告诉你一个秘密,总有一天,我要当上演员的。”

“真的?你要当演员?”彼得说,“那多好啊!”

“是啊,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演员,成为一个名演员的!”

当一名演员,安徒生一直怀揣着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但这时候,他母亲的想法比较务实,认为安徒生有点好高骛远。他母亲希望他当一名裁缝。她觉得,人总要穿衣,学一门裁缝手艺,不愁没有饭吃——这正像现在有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她认为儿子心灵手巧,当裁缝最合适不过了。

母亲经常对安徒生说:“等你长大了,像思迪格曼先生那样,开一家裁缝店,多好啊!”

她继续满怀期望地对儿子说:“你看看,史特格曼先生多有钱。他的裁缝店在最繁华的街上,还带有几个徒弟,有一大群帮工。多有声望啊!”

安徒生倔强地摇摇头。这样的主意,他听过一遍又一遍,耳朵都起茧子了,但他一次也听不进去。这一次,安徒生终于忍不住把自己的理想告诉母亲,他想做一名在剧院舞台上唱歌的演员,而不是一个裁缝。

母亲大吃一惊。她连忙阻止儿子。“你会挨鞭子打,整天吃不饱饭,”她说,“做演员要有细软的身子,不能多吃饭。他们会给你喝油,为了让你的手脚更柔软!这简直是受罪啊……裁缝是最好的职业,演员没法和它比!”

在安徒生的母亲看来,所谓的演员就是流浪艺人,或者是杂技团里走钢丝的艺人,因此她当然不希望儿子居无定所,四处流浪。而祖母呢,则希望安徒生做一个文职人员,那才是既轻松又体面的职业呢!

但是安徒生坚持要做一个演员,那是他一生的梦想:我一定要登上舞台,去忘我地表演,去引吭高歌,去接受观众的热烈掌声——鸽子一样飞翔的掌声,该是多么辉煌啊!为了能实现这个梦想,我什么都能忍受,贫穷、饥饿、嘲弄算得了什么呢?我一定会忘掉它们,达到理想的巅峰!

安徒生的这些想法,和当时的环境也有些格格不入。欧登塞是一个小镇,这里的人大多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也没有什么野心,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理想。人们认为,吃饱喝足,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就是幸福的。因此,安徒生的行为和想法,在镇上的人看来,在邻居和亲戚们的眼中,显得有点古怪,而且不切实际。也正是这一点,让母亲玛丽亚深感忧虑。她认为在这个镇上,裁缝是最好的工作,她希望安徒生能像其他人一样本本分分地生活。而儿子竟然对这些一点都听不进去,小小年纪,竟然向往去做一个流浪四方的演员,真是不可理喻。安徒生的母亲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在社会的底层挣扎,所以她认为稍微遥远一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安徒生后来在自传中说:“虽然母亲从心底里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她不能够理解儿子的志向、抱负和追求。”

安徒生缠着母亲,一再向她解释剧场和马戏团是两码事,但母亲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不耐烦地说:“别胡思乱想了,我绝对不许你到外面去流浪,跟一帮流打鬼在江湖上瞎混……”母亲的反对让安徒生觉得心灰意冷,而继父虽然是个好人,但对他的成长漠不关心。他伤心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想起死去的父亲曾对他的理解和鼓励,想起现在母亲的固执,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放弃舞台的理想,还是不屈服于眼前的生活呢?

1818年的夏天,哥本哈根皇家剧院的一批男女演员和歌唱家到欧登塞来演出几场小歌剧和悲剧。他们的到来引起了轰动,他们精湛的表演成了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大事。安徒生溜到舞台侧门,对演员诉说他的崇拜和梦想,希望能亲近他们,真切地看到他们的演出。也许是惺惺相惜吧,他们竟然同意了,带他到后台看戏。遇到一些宏大的戏剧场面,他们便请一些当地的戏剧爱好者充当群众演员。安徒生多么盼望这样一次机会啊。终于,有一次,安徒生在一出戏中扮演了一个没有台词的牧羊人。对别人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这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安徒生的热情高涨,排练时,他来得很早;演出前,当其他演员还在化妆时,他就已经穿好了演出服,跃跃欲试。他投入的表现引起了剧团演员的注意,他们亲切地拍着安徒生的肩膀说:“啊,你这么勤奋,这么喜欢表演,真应该到哥本哈根去啊,那是一个催生梦想的地方啊!”

啊,哥本哈根,简直是安徒生梦寐以求的地方。这句话,像惬意的春风,吹绿了在安徒生心中蛰伏已久的梦想。——哥本哈根,一个如此广阔、绚丽的舞台,他一定要到那里去。梦想的幼芽,在欧登塞找不到培植的沃土,那么,到哥本哈根去!到哥本哈根去!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长生诀

    长生诀

    青云山脉,宝山之中,圣宝猎仙剑出,引得人间界各派竞相争夺。一个灵根平平深受师兄弟们欺凌的青云门弟子肖云,偶然得到河妖一族修行心法长生诀以及猎仙剑灵,在这个乱世之中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迅速崛起。混沌天下,群魔乱舞。我辈修行中人,当执三尺青锋力荡妖邪横扫宇内,还他一个浩浩天地朗朗乾坤。且看肖云如何踏入修行大道,在人间界搅动风云,横扫人间界各派势力,重铸一个全新的人间修行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人脉关系课

    人脉关系课

    人际关系本来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运用得当,便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用错了,用歪了,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自古以来,中国人建立的是一种举世罕见的人伦关系。它与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前者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而后者主张“人生而平等”。不论人际关系还是人伦关系,都有赖于良好的沟通。现代人很喜欢说话,却大多不善于沟通。许多人掉进“我有话要说”的陷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尽管中国人十分讲道理,但中国人的道理通常是相对的。所以,中国人常常陷入“先说先死,不说也死”的尴尬境地。为此,必须在先说和不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安全、有效、合理的沟通,以期达到“说到不死”的境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九龙灵修

    九龙灵修

    传统的修真界,闯出一片天下!从传统的修真界,苍凉的思绪氤氲在晚霞中。冷酷无情的撕杀,冰冷的寒风吹过,屠戮一方的征途!不一样的“仙界”!无情的剑,开拓出一片疆土;有情的义,轻轻的拂过冰寒刺骨的长剑。晚风撩拨起寂寞的青丝,走向不一样的“仙界”,时间与空间的对撞,淡淡的血腥飘扬在晚风之中,一场杀戮的征程!
  • 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

    夫妻俩为什么会离婚?离婚后俩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而最终怎么会走向离婚不离家的地步?两个已不再是夫妻的男女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他们最终走向哪里?会幸福吗?<br/><br/>跟文的读者请加群:16698382,23606237,14283680<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