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900000002

第2章 极左阴影

“两个凡是”到底是谁最早提出的?汪东兴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华国锋利用“两个凡是”又有什么目的?它与“文化大革命”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随着揭批“四人帮”的深入和各方面工作的恢复和整顿,党内外一些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这就不能不涉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然而,拨乱反正的历史潮流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这要客观上是由于十年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确实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全党对于全面清理“左”倾错误的思想准备还很不够;主观上则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的错误,而这集中表现在他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上。“两个凡是”的方针最早是华国锋提出的。1976年10月26日,他听了中央宣传口的汇报时说:目前要集中批“四人帮”,连带“批邓”;“四人帮”的路线是极右路线;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天安门事件要避开不说。这里实际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1976年11月30日,吴德在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也讲到:“凡是毛主席指示的,毛主席肯定的,我们要努力去做,努力做好。”

1977年1月8日前后,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活动中,人民群众很自然地提出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和让邓小平出来工作的要求。这些要求通过大字报、大标语的形式在首都和其他一些地区反映出来。人民群众还将1976年天安门事件中的诗词搜集起来,编成诗选,广为散发。华国锋、汪东兴对此是不满意的。汪东兴指责《人民日报》准备纪念周总理的文章太多,说只要登十几篇就行了。他批评《人民日报》社论未定稿称周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要把中央撇开,违反了周总理逝世时悼词提法的口径,命令删掉。当《红旗》杂志社就批判张春桥《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和姚文元《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两文请示汪东兴时,汪东兴指示只能“不点名”批判文内的错误观点,理由是这两篇文章是经过中央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看过的。他还责怪印天安门诗选是为“天安门事件”翻案,并警告出版印刷者说:定“天安门事件为反革命事件”是谁说的呀?这是毛主席他老大家说的嘛!你们要翻案,翻谁呀!翻毛主席嘛!要追查诗选是谁出版谁印刷的。

针对群众的呼声,华国锋的写作班子把“两个凡是”的思想写进为华国锋准备的一个讲话提纲里。在1月21日的讲话草稿中,已经出现“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不能违反;凡是损害毛主席的言行,都必须坚决制止,不能容忍。”1977年1月8日和25日,中央宣传口的一位负责人传达华国锋的意见说:要写篇社论,要求把天安门事件和对邓小平问题的注意力扭转开来。还说,现在的矛头对着谁呀?意思是说,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矛头是对着党中央的。要引导大家学习文件,不谈这些问题。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号召学好刚刚发表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这两个重要文件,牢牢抓住深入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社论有针对性地提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

该文以“两报一刊”社论的形式出现,等于是向全国人民宣告,这是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的意志。而事实上,这篇社论是中央理论学习组起草定稿,汪东兴批准发表的。“两报一刊”负责人均不知道这篇社论起草的情况。

在“两个凡是”方针指导下,中共中央于1977年3月10日在寅西宾馆召开工作会议。在起草华国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叶剑英曾几次提出,要改变报告的提法和内容,要求对邓小平的提法写得好一点,以利于他快一点出来工作;天安门事件是个冤案,必须平反。这些正确的意见都未被接受。

3月14日,华国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

在谈到当前的思想政治动向时,华国锋说,最近一个时期,在党内和群众中围绕着邓小平的问题和天安门事件的问题,有不少议论。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我们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有一个根本的立足点,这就是要高高举起和坚决维护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在谈到天安门事件时,华国锋说,在“四人帮”迫害敬爱的周总理,压制群众进行悼念活动的情况下,“群众在清明节到天安门去表示自己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是合乎情理的”。不过,华国锋又说,这时候,确有极少数反革命分子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乘机进行反革命活动,制造了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但是,应当肯定,当时去天安门广场的绝大多数群众是好的,是悼念周总理的,其中许多人是对“四人帮”不满的、反对的。不能把他们,包括纯属反对“四人帮”而被拘捕过的群众,说成是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他指出,1976年12月5日中央曾就此问题发出过通知,应该说,这方面的实际问题已经解决了。针对当时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呼声,华国锋说,有少数人贴大字报,发表演说,把群众的注意力引到天安门事件的问题上来,甚至点名公开攻击中央负责同志,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他告诫说,我们的同志应该警惕“四人帮”余党和反革命分子的阴谋,“不要在天安门事件这样一些问题上再争论了”。

在谈到邓小平的问题时,华国锋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定的,批是必要的。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决定当时要继续提“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口号,这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这样做,就从根本上打掉了“四人帮”及其余党和其他反革命势力利用这个问题讲行反革命煽动的任何借口。为了论证不能急于让邓小平出来工作的理由,华国锋依据北京市委制造的一起假案在会上宣称:现已查获,有那么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他们的反革命策略是,先打着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旗号,迫使中央表态,然后攻击我们违背毛主席的遗志,从而煽动推翻党中央,“保王洪文上台”,为“四人帮”翻案。所以,“如果我们急急忙忙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就可能上阶级敌人的当。”华国锋认为,对邓小平同志过去的功过,毛主席早有明确的全面的评价。1973年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后是有成绩的,也犯有错误。应遵照毛主席提出的“批是要批的,但不应一棍子打死”的指示精神,对邓小平同志采取“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改正错误。华国锋在讲话中明确说明:“中央政治局的意见是,经过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作出决定,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这样做比较适当。”

上述讲话显示,华国锋在对两个问题的态度上均强调两方面,既承认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是“合乎情理的”,表示要在适当的时机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又仍坚持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仍认为批邓是必要的,提出邓小平出来工作要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时才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再次要求全党一定要注意:“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必须维护;凡是损害毛主席形象的言行,都必须制止。”

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原因:

第一,从社会基础看,粉碎“四人帮”后,几十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形成的“左”的思想及影响一时不能马上消除,这为华国锋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提供了思想条件。刚刚粉碎“四人帮”后一段时间,从全局看,全国人民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普遍盛行,坚持毛泽东晚年的路线、方针、政策,搞“两个凡是”,还能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拥护。也就是说,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第二,从华国锋的思想理论体系看,他仍坚持“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打招呼会议上,华国锋即提出,这一次就是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批“四人帮”一定要按毛主席的指示办。对“文化大革命”要肯定,现在我们着重解决有所不足。这次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不要算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老账。抓“四人帮”,不是因为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缺点错误,他们的核心问题是篡党夺权。华国锋提出,要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对“文化大革命”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华国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在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上的讲话,为庆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表的专文——《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进行到底》等讲话或文章中,都继续沿用和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第三,从华国锋的资历、能力和学识看,他也难提出一套新的东西,只能搞“两个凡是”。在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中,华国锋的资历是很浅的,知识和水平均有限。面对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大国和拥有3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华国锋提不出一整套新的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他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特别是没有认清“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他没有认识到,也缺乏能力和胆识来解决既要彻底清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华国锋看来,要肯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否定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重要意见和决定。这样,华国锋终究只能继承和维护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理论。邓小平曾称华国锋是“一个过渡”,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

第四,从政治斗争的需要看,毛泽东对华国锋的信任和确定他为接班人,这是他的最大资本。打出毛泽东的旗帜,就能达到抬高和巩固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打击政治对手的双重目的。因此,华国锋掌握党政军最高权利后,就大搞对毛泽东和他本人的个人崇拜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撤销邓小平的职务和把天安门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都是毛泽东作出的。提出“两个凡是”的直接政治用意,就是借助毛泽东的威望和名义,以阻止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和延缓邓小平出来工作。

关于“两个凡是”的实质,邓小平于1980年6月27日指出:“两个凡是的论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1980年12月5日通过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指出:“提出‘两个凡是’,实际上是要把毛泽东同志晚年‘左’的一套继续照搬下去。”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太平天国十四年

    太平天国十四年

    《晚清微历史系列:太平天国十四年》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不第的年轻人、上帝和他在“小天堂”的儿女们、金田树大旗,塑造一座太平理想国的浮雕、永安城中不安宁、江南江北几战场、挂着十字架跳舞的天王和诸弟们、天京周边,剑拔弩张、太平天国不太平,天京城里杀杀杀、天国没有刹车,仍在奋斗、走向黄昏夕照的半壁天国、辉煌“小天堂”的幻灭、强弩之末,天京失陷后的继续等。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丞相的世族嫡妻

    丞相的世族嫡妻

    薄倾情,凤麒国薄氏世族唯一的继承者。大婚之日,夫君与庶姐合谋,洞房花烛夜,逼她交出家族藏宝库的秘密,不堪受辱咬舌自尽。再睁开眼睛,竟成了本朝丞相大人为冲喜而娶,传闻中无德无才,十二岁不会说话,不会穿衣的农女嫡妻。重生后才知道自己是刚出了虎穴又入了狼窝:夫君的心思深不可测;上有精神失常的婆婆;下有脾气暴躁的小姑;唯恐家中不乱的小叔;后园中更是美妾无数;连公主也要来凑热闹;费尽心计,想要她嫡妻的地位。但没关系,身为世族的继承者,这点小把戏就当是在休息。没有世族继承者的显赫身份,有丞相大人这座靠山也不错。继续装萌卖傻,斗美妾,玩心计,杀了庶姐,废了前夫君。直到薄家的人竟找上门才知道,这具身体原来不是农女那么简单……++++++++++++++++++++++++++++++++++++++++++++++++++片断1某公主眼角含泪,如雨后梨花道:“不求嫡妻之名,只求侍候丞相大人左右。”薄倾情一脸真诚的用口型说话,丞相大人帮翻译道:“既然公主不计较名份,就收公主为妾,以后就叫三八姐姐。”公主顾不得形象,失态大叫:“什么,叫本宫三八姐姐?你才三八呢。”薄倾情一脸无辜,丞相大人翻译:“因为府中已经有三十七名小妾,所以公主是三八,只能是三八。”某女一脸惊讶的看着一脸坦然的某人,她刚才有这样说吗?陷害啊!片断2庶姐的计谋终落败暴露,哭道:“丞相夫人,我也算是你的姐姐,你就放过我吧。”薄倾用鞭子托起她的下巴,天真无邪的笑道:“姐姐,当初你与自己的妹夫合谋,谋害自己的亲妹妹时,你可有顾念姐妹之情?”刚才还一脸姐妹情深的人,面色一白,如见到鬼一般,颤傈着声音道:“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你究竟是谁?”薄倾情冷笑,俯在她耳边:“你心里想我是谁,我就是谁。”片断3当秘密、阴谋、误会、算计……慢慢的解开繁华落尽,尘埃落定,【温馨提示:一对一,男主干净,女主干净,喜欢就收藏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谁在记忆里流连

    谁在记忆里流连

    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双生子天生有着心灵感应。倾心离开后,没有人再跟我提过关于她的任何事情。从那时起我陷入了记忆的死角,每晚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有着跟回忆中不一样的人和事。我一直以为,是我的记忆出了错。直到遇见时宇锋。那个总是在我梦中出现的人,我才发现原来一切并非臆想。循着往日的痕迹,抽丝剥茧,我渐渐发现了倾心的秘密,还有那段被遗忘在角落的旧时光?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床上的某人,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不,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太阳都老高了,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木头床,四仰八叉的睡着,……
  •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世界上最幸运的是什么?一只蟠桃修炼成了仙!世界上最倒霉的是什么?被某英俊无敌的帝君抓住要吃了她!!桃桃这辈子没什么大的愿望,就希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顺便拐个帝君回去过小日子。可玉帝不让她如愿,什么历劫,什么赐婚,她统统没在怕的!!只是,当千帆过尽,一切沧海桑田时,她还能拥有本心,和他白头到老吗?
  • 自巴黎一路南下

    自巴黎一路南下

    一段纸上的环球旅行,世界多国留学生携手旅外青春作家带你体验别样的留学生活和异国游历奇遇。在法国:难忘法国童话般的小镇,邂逅小镇里那个男子;在美国:开车穿越传说中的66号公路,遭遇惊悚的hitchhiker;在日本:一品浪漫的京都小雪;在德国:柏林墙头,一段穿越时光的生死恋;在俄罗斯:体会一个人在异国的独立生活;在印度:亚穆纳河波澜不惊的缓缓流过,有穿着红袍的印度女人,颈子里带着金色的项圈,咖啡色的皮肤美丽的暴露在阳光里,映着亚穆纳河波光粼粼的流水,闪耀的眸子带着夺人的亮光……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孔子的名言,并对这些名言产生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作者对这些名言的理解给以启发性的诠释。这样,读其故事,阅其名言,观其行,思于今,相信同学们收获会更大。
  • 预言天启

    预言天启

    一个乡村少年,无意间,睡梦中残魂飘荡至封魔之地,蕴含天道之力的封印使他窥探到了一缕飘渺的天痕,回归肉身后的夏一鸣研习封印之力,逐渐发觉自己拥有了超前的预知能力。此后,时常睡梦中有意识的进入封魔之地参悟封印之力。最后发觉自己竟是上古轮回的绝世强者,推演到上苍之上另有乾坤的他,预言到一种逆天血脉不受上苍的窥视,故此轮回千万世,只为在轮回中淬炼出那与道契合的先天道血,终成先天道血的他强势归来,势要探个究竟,成就天启,终成天道,从此逆转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