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00000038

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

惹人心烦,破坏人情绪的事可以等合适的时机再说,不要一见到他的面就大倒满肚子的苦水和委曲。要知道靠责备或攻击并不能改变他。那种“必须服从我的命令!”的唯我独尊的态度只会招致不满和敌对情绪,让男友作出反击。使人服气的不是命令,而是你的人格魅力。即使是对方有所不满,我们最好也要尝试与之沟通,而绝非任意责骂与强制命令。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彼此间的抱怨、指责可谓悲剧之源。

据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夫人在临死前曾向女儿忏悔说:“你父亲的去世,是我的过错。”她的女儿们没有回答,而是失声痛哭起来。她们知道母亲说的是实在话。父亲是在母亲不断地抱怨、长久的批评下去世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备受人们爱戴,他的赞赏者甚至于终日追随在他身边,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快速地记了下来。即使他说了一句“我想我该去睡了”这样的话,也都给记录下来。

不仅是美好的声誉,托尔斯泰和夫人还有财产、有地位、有孩子。他们的结合,似乎是太美满、太热烈了,所以他们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希望能够继续赐给他们这样的快乐。

然而,托尔斯泰渐渐地改变了。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对自己过去的作品竟然感到羞愧。就从那时候开始,他把剩余的生命贡献于写宣传和平、消弭战争和解除贫困的小册子。他曾经替自己忏悔,要真实地遵从耶稣基督的教训。他把所有的田地给了别人,自己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去田间工作、砍木、堆草,自己做鞋、自己扫屋,用木碗盛饭,而且尝试尽量去爱他的仇敌。

他的妻子喜爱奢侈、虚荣,可是他却轻视、鄙弃这些。她渴望着显赫、名誉和社会上的赞美,可是托尔斯泰对这些却不屑一顾。她希望有金钱和财产,而他却认为财富和私产是一种罪恶。

好多年里,她吵闹、谩骂、哭叫,因为他坚持放弃他所有作品的出版权,不收任何的稿费、版税。可是,她却希望得到那方面带来的财富。

当他反对她时,她就会像疯了似的哭闹,倒在地板上打滚。她手里拿了一瓶鸦片烟膏,要吞服自杀,同时还恫吓丈夫,说要跳井。

他们开始的婚姻是非常美满的,可是经过48年后,他已无法忍受再看到自己妻子一眼。

82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再也忍受不住家庭折磨的痛苦,在1910年10月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脱离他的妻子而逃出家门——逃向酷寒、黑暗,不知去向。11天后,托尔斯泰患肺炎,倒在一个车站里。他临死前的请求是,不允许他的妻子来看他。这是托尔斯泰夫人吵闹和歇斯底里所付出的代价。

无休止的吵闹往往让婚姻很受伤。葛特曼博士指出:“责难会使夫妻感情疏远。”责备你的另一半的行为不当,你往往会指出做这件事的正确和错误的方法。虽然看上去你的方法可能最好,可事实上它常常是带有你的主观偏好的。家庭中两个人要做到相互平等,当需要做家务活时,男人们必须抛掉让自己很舒服的想法;而女人也得放弃控制男人完成这件事的过程。显然,做他的顾问比对他指手画脚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也要尽量先创造一个尽可能和谐的气氛,心平气和得去谈。做错事的一方,一般都会本能地有种害怕被批评的情绪。如果很快地进入正题,被批评者很可能会产生不自主的抵触情绪。即使他表面上接受,你也未必已经达到了目的。丹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赫沃德·玛克曼博士认为,通常妻子对丈夫最大的抱怨是他们完全不和你说什么;而丈夫们最一致的看法,却是说得太多会引起争执。因此,他建议:如果你想你的丈夫不仅听你说,而且更多地和你交流,就要始终做到心平气和。而不是动不动就威胁他,威胁的话听上去好像很引人注意,但它们往往很危险,而且不给进一步的交谈留一点余地。温柔地说出你的不满,比无休止的吵闹更有利于维护好夫妻之间的感情。

地狱中的魔鬼所发明的种种毁灭爱情的利器中,吵闹是最可怕的一种。

幸福不曾走远,就在眼前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

一位少妇,回家向母亲倾诉,说婚姻很是糟糕,丈夫既没有很多的钱,也没有好的职业,生活总是周而复始,单调无味。

母亲笑着问,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多吗?女儿说,太多了。

母亲说,当年,你父亲上战场,我每日期盼的,是他能早日从战场上胜利凯旋,与他整日厮守,可惜——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我真羡慕你们能够朝夕相处。

母亲沧桑的老泪一滴滴掉下来,渐渐地,女儿仿佛明白了什么。

母亲的话让女儿明白了,自己已经拥有了最珍贵的幸福,因为至少丈夫还有个健康的生命,还可朝夕陪着自己。

“如果有谁认为有十全十美的爱情,他不是诗人,就是白痴。”浪漫也只能是一时的风花雪月,再美丽的爱情到最后也要踏踏实实过日子。其实真正的爱情只有蜕变成亲情才能永存。

我们有很多念想,如果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就会不停地去想那些没有的,并且保持一种不满足感。如果得到了想要的,却又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有了同样的不满足的想法,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充满新的欲望时,是得不到幸福的。实际上,如果你聚焦于你爱人的好品质,那么她将会更加表现出爱意。

徐志摩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你是否找到了你的人生伴侣呢?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你的心目中是绝对完美的,没有一丝缺陷,你敬畏他却又渴望亲近他,那么,这种感觉不可以叫做“爱情”,而是“崇拜”。而爱情是真真切切地能够用手触摸、用心体会的。

珍惜眼前人,珍惜手中的幸福。

回家,回到人生的避风港

王杰在《回家》中唱到:“手中行囊折磨我沉重的步伐,突然看见车站里熟悉的画面,装满游子的梦想,还有莫名的忧伤,回家的渴望又让我热泪满眶”。回家,家就是你的避风港。

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有保安过来,扶起他说: “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 ”

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

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么?”

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那栋豪华别墅,一脸苦笑、断断续续地回答: “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家不是房屋,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家是你随时想念的地方。家是温暖的壳,家是受伤时的“创口贴”, 家是一言难尽的一个字。有爱的地方才叫家。生活中,两个相爱的人,组成一个有爱的家,从家庭中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如果你忽视自己的家,只会让你损失的更多。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就是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生活中,为了家庭,我们拼命地工作,却总是很少给自己和家人留下一点点时间,醒悟时,才发现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家和万事兴,这是每个人的幸福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基础。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悉心守护。珍惜现在的拥有,多回家陪陪家人,与家人做做游戏,即使细微、平常,生活也会也美好无比。

常回家,家是你的港湾,也是你幸福的源泉。

责任,幸福婚姻的灵魂

在婚礼上,当新郎给新娘戴上结婚戒指的时候,牧师都会按照惯例问道:“无论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贫穷你都愿意爱她、关心她、照顾她,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止吗?”这句话告诉人们,婚姻不紧紧有甜蜜,还有相互扶持的责任。有这样一则笑话:

老公正看着电视,啃着瓜子,忽然间老婆从厨房喊着:“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电灯?”

老公不耐烦地说:“我又不是水电工!”

没多久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冰箱?”

老公不耐烦地说:“我又不是电器维修工!”

又过了一会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酒柜的门?”

老公觉得很烦,于是生气地说:“我又不是木工!” 然后就跑到外面喝酒解闷,过了一小时,老公觉得心有愧疚,决定回家把那些东西修一修,但是回家后,发现东西全修好了,便问老婆:“东西为什么都修好了?”

老婆说:“你离家后,我就伤心地坐在门外,碰巧有一个年轻帅哥经过,知道这件事后,关心地说:“我可以替你修!但你可以选做蛋糕给我吃或跟我亲热一次!”

老公听了就问:“那你做什么蛋糕给他吃?”

老婆回答:“我,我又不是做蛋糕的师傅。”

笑话虽然一笑而过,但是却也说明了婚姻中责任的重要性。“如果说婚姻是河流的话,那么责任便是这条河流的堤坝,没有责任的婚姻,必然如没有堤坝的河流一样,迟早会干涸甚至死亡。”背上了婚姻的责任,就不能以一句“我不会”就推卸掉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婚姻中,责任就是投入到对方怀抱里,把两颗心贴到一起变成一颗心,责任就是要为对方做出自己的奉献,使对方感受到你的努力才使他(她)获得了幸福、健康和安宁。法国蒙田说:“婚姻美满姻缘是生活中甜蜜的联合,充满坚贞、忠诚,以及难以计数的有益和牢靠的帮助及相互间的义务。”

在婚姻中,把责任当成一种信仰,才有了一种信念的支柱。用一颗虔诚的心来经营婚姻,你会发现婚姻的多彩一面。爱情与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爱情与婚姻的摇篮,责任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婚姻经久不衰、摧打不折的力量源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当选择了一个人,进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这辈子,有了你我就满足;现在我接受了你,以后你会怎样,我会如何,也都认了。这正是选择的真谛。如果你在婚后多年发现有更好的对象出现时也不后悔,那表示你早已踏实地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且从中得到了相当的收获与喜悦。

在我们的生活里,很多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觉得只有维系生活的浮华,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那些外头的风光,内里头未必适合你我。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放弃一时的显耀,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

就像高跟鞋,看起来闪亮无比,穿在脚上用于远行,却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婚姻也是这样,没有心,就没有灵魂。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爱人一个意外的惊喜,增进你们的感情。这些并不会浪费许多时间。忙碌、疲倦,渐渐地褪去了家庭曾经的温馨、甜蜜的光彩,多一些耐心,多一分细致,多一处表达,才能缩小我们与家人的幸福距离。

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才是维系婚姻的第一要素。

同类推荐
  • 让感觉跟着跑

    让感觉跟着跑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一书构思独特,行文流畅。本书从禅宗的小故事入手,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个读者,特别是对禅宗没有接触过的初学者。作者又是匠心别具,结合深奥的高僧禅诗,使得行文上更具魅力,在阅读的美感上更上一层楼。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
热门推荐
  • 劫修传

    劫修传

    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
  • 相亲九十九次

    相亲九十九次

    芳华系列之二:“开心,哪怕你今年相亲一百次也不可能完成你妈的目标,成功嫁出去的!”这是好友在陪她相亲完某一个极品男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可惜这句话终究被她打破了,因为她终于在第九十九次相亲之后嫁了出去!董欣,小名&艺名开心,电台DJ,性格有些别扭,脑反射弧通常跟别人不在一个星球,自称来自火星!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找人拼酒,而清纯的外表总是让人以为她是个不会喝酒的小女孩,实际上是个酒桶!陈翎箭,32岁的大叔,陈氏集团的掌舵人!性格有些腹黑有些流氓,结过婚,后又离异,而原因据说很雷人!此人在商场呼风唤雨,手段了得,势力横跨黑白两道,号称千杯不醉,此生唯一一次被人灌醉,而且那个人还是一个女人,而且那个女人喝的比他还要多!那个女人的名字叫董欣!董欣是吗?我们的梁子结大了!于是。。。。。。推文时间:又安的完结文:【娶贤】连载文:【他来自大唐】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小时光

    小时光

    十六岁的默云外生长在一个古老而淳朴的龙兴镇,奶奶是老红军,父母是烈士。所以,她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她的身边有很多同她一样单纯善良的好朋友。可是,奶奶的意外去世,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分离。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本书阐述了35个关于职位升迁的诀窍。包括“信念——我一定坐上那把金椅子”、“谋划——万事俱备待东风”、“关系——有人气就有官运”等6部分内容。
  • 帝战

    帝战

    太古灭,万物苏,百族斗,天妖出···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时代,上演了一出源远流长,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一代天妖皇者手持一件太古神兵遇上一条天罚禁规,是否能打破这源远流长的宿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至深的哲理,凝练的话语浓缩了人生的精华,博爱的思想传达了生命的真谛。本书精选特蕾莎修女所讲过的感人箴言和演讲辞,旨教会青少年们做人之道,学会如何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