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00000029

第29章 拥抱自然,扬本色之美(2)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我们没有必要艳羡别人的成就,或者在别人的肩膀上摘苹果,苹果虽然美丽,但它们也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也许目前你的地位卑微,身份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你不重要。只要你时刻努力奋斗着,就是不可替代地存在着,就会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自我。

相信自己的力量,适时“秀”出自我的风采,秀出本色之美,让自己在无情的竞争中获得一份温情。

抛开名利场,让心灵回归到本真

古今中外,为了生命的自由、潇洒,不少智者都懂得与名利保持距离。

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不慕名利,不恋权势,为自由而活,可谓洞悉幸福真谛的达人。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追求淡泊者,生活的道路上永远开满鲜花;追名逐利者,生活的道路上会遍布陷阱。不去掉欲望就不会知足,一个过于贪婪的人永不会满足。时时处在渴求和痛苦之中。

一个人需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虽然我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而这份成功,不必苛求轰轰烈烈,不必要有揭天地之奥秘、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只要其淡泊宁静,就足矣!

旷世巨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世间名来利往,有诸多诱惑,但那都是身外之物。我们要想活得幸福快乐,就要学会淡泊名利,欣然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时光。

拥有一份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就能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有也自然,无也自在。有了平淡的处世心态,就会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快乐地生活。

抛开名利场的束缚,才能让心灵获得充实、丰富、自由与纯净!

修莲之心,养莲之性

佛经中说:释迦牟尼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

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牟尼降生人间之时。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实际上,不仅佛家偏爱莲花,从古到今,爱莲人不计其数。早在《诗经》中就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诗句,隋朝杜公瞻的《咏同心芙蓉》一诗写道:“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唐代李白以“清水山芙蓉,天然去雕饰”描写了荷花的圣洁与纯朴。宋代,范成大一句“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写荷的冰肌玉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更是道出了很多人钟情莲花的情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为什么这么多人独爱莲花呢?实际上,莲花的“生命历程”,不正是昭示着一种生存的智慧吗?

莲花从生长于污泥之中,到开出美丽花朵,经历了多少污水的洗涤,承受了多少日晒风吹雨淋的磨炼,才成就一身清涟的冰肌玉骨。人生于污浊的世界,正如莲生在污泥之中,必然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正是人们对人性的期盼。

莲花源于污浊的尘世,却又不染半点尘埃的境界,是一种净化自我,追求超凡脱俗,到达清净无碍的智慧境界。人要做到如出水莲花般的清涟,到达身处尘浊世间却不为污染的境界,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凡事都要看得开。离俗世烦恼远了一步,离快乐幸福就会更近一步。

修莲之心,养莲之性,活出自我的清涟,也就活出了自己的快乐。

素色经得起似水流年的考验

朱慈目居士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心中也能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那声音也会像泉水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

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苦恼,因为我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真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说:“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

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你而去了。”

朱慈目听后,如醍醐灌顶。

真心没有了,就好像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家的门。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迷惑呢?就如佛光禅师所说的,因为虚妄遮蔽了真心。叔本华说:“最大的快乐源泉是自己的心灵。”的确如此,若想获取快乐,回归灵性,就要清除心中的一切污物,不虚妄,保持自己的真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大意是说,子夏问孔子,诗经中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孔子告诉他,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

一个老人到了岁月的尽头也会像少年一样,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白纸,所以世人常说老小孩。但是此时的“白纸”却不是少年时的空白,而是过尽千帆后的恬淡与豁达。人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渐渐会喜欢浓郁而敦厚的色彩,因为那就像我们温和持重的性格一样。

人生来时双手空空,却要让其双拳紧握;而等到人死去时,却要让其双手摊开,偏不让其带走财富和名声……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会对许多东西看淡。幸福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简约,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外在的财富。老了,才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甚至自己的生命也会时常感觉到脆弱。这时少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褪去了中年人的惆怅和幽怨,留下的是一颗通透的心灵。

人生短暂,何必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何不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呢?美丽总是惊鸿一瞥,如昙花一现,那为什么不让人生过得真切而美丽呢?正如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一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繁华过后总是空,洗尽铅华才是真。在真实的生活中,素色才是最美的风采。

怀着一颗质朴的心,拒绝心灵的苍老

每个人刚走上社会时,都是怀着一颗初心,然而经历艰难困苦之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混迹江湖,有多少人能保持一颗纯净质朴的初心呢?

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情感,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进行了认真准备,精心编定了讲义。

尽管如此,第一天走上讲台,看见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他心里仍不免发虚,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先准备的一堂课,十分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

后来,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来打发时间,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这老实可爱的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沈从文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不墨守成规,而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使他获得了成功。这“成功”的第一课,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失败不敷衍、不逃避,能老实地袒露内心的人,当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质朴最能打动人心。南怀瑾先生说,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让自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

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同类推荐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高尔基说过:“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可见,工作在外面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书教你带着快乐去工作,只有工作快乐了,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我们才能带着快乐去生活。
  •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羊皮卷》: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和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塔木德》犹太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大量智者的案例、风趣的解说、汇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大师的经典励志之作,全方位挖掘你内心的潜能,引领你走向卓越与成功。……如果你有心改变生活,想要追求成功,它会是你引航的明灯!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本文主要内容为: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做人要乐观、做人要学“忍”经、做人要有弹性、做人要有上进心。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
  •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成功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热门推荐
  • 狼骑竹马来

    狼骑竹马来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出现,这似乎是一场顺理成章的爱情。可最后的最后太才发现,竹马是有目的的,竹马是一匹狼。狼和狐狸的较量。谁输谁赢,爱情里,谁能说得清楚。
  • 婆婆,拜拜!

    婆婆,拜拜!

    本文轻松幽默,真实动人。<br/>婆婆日防夜防怕儿子和媳妇会搬出去单过,垄断了媳妇和儿子的经济。还和小姑子一起折磨、刁难、鄙视媳妇,就因为她是个外地的农村女。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朱天池再也忍无可忍地和老婆搬出了家,见老公提出离开这个家,钱文娟心里自然高兴,走的时候还潇洒地跟婆婆说了一句:婆婆,拜拜!<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北宋末年当神棍

    北宋末年当神棍

    如果你有一个能够自由穿越北宋末年的玉佩,你会干些什么? 作为一个爱好道法的宅男,文飞自然选择是去做神棍。 用玻璃照妖镜来抓妖,用抗生素神丹来治病,随便再倒卖些古代的东西回到现代发财致富? 跟陈泥丸学习内丹,和王文卿讨论雷法。同林灵素一起来到东京城,忽悠宋徽宗!和周邦彦躺在床底下听李师师唱那并刀吴盐,纤指新橙。 还是同那蔡京论文,勾结把持朝政?与那童贯讲武,相与收服燕云?与张叔夜攻打梁山好汉,征讨宋江方腊。靖康耻,尚在否?臣子恨,更如何?不待岳鹏举,驾车踏破贺兰山!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200个心理健康故事,滋养学生的心田。品味百年哈佛的智慧甘泉,锻造和谐阳光的心理素质。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中)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中)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单挑妖孽殿下:帝后妖娆

    单挑妖孽殿下:帝后妖娆

    楚都的人都知道南宫家的七小姐整日追着美男跑,楚都的人都知道南宫相爷的审美观无比强大,楚都的人还知道他们父女两个,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横行霸道。于是七小姐进宫了,七小姐成了皇后。选秀场上,七小姐那个“风华尽现”啊。“皇上,你太有眼光了。”皇后很自恋,很威武。皇上很憋屈,很想撞墙。洞房花烛夜,七小姐那个“声名鹊起”啊。压坏龙床,吓跑皇上。可谁又知道这内中详情。他讨厌她,让她下嫁给他的七弟。她挥手道:“皇上,后会无期。”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