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800000006

第6章 先秦——南北朝 从孕育到奠基(3)

虞溥到鄱阳任职,尽管权力并不大,且为鄱阳,甚至说为江西后来的发展,做了一件功德无量、流芳千古的大好事——推动“风化大行”,也就是兴办教育。西晋以前,鄱阳的教育非常落后。是虞溥,他“崇学敦教”,“大修庠序”。庠序,指古代的公办学校。“庠者,养也;序者,射也”,射有两层意思,一为追逐,一为六艺之一。虞溥大修庠序,着力在“广开学业,光扬盛化”上,提倡普及以推动素质的提高。在他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鄱阳从此形成了读书上学的良好风尚。当时郡学的生徒,就是学生,一下子达到700多人,这不但在江西,在全国也为罕见。可以说,虞溥在鄱阳历史上不但是位好官,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因此,鄱阳人对于虞溥充满了敬爱。早在宋代,鄱阳就建有“九贤堂”。九贤堂是把在此以前来鄱阳任过职,且政绩卓着的贤牧,作为神祗敬祀的地方,有如朝廷的“太庙”,而虞溥是享受这种特殊规格的地方官之一。

在虞溥之前的西晋,还发生了一件使鄱阳扬名的事,当时,有位叫左思的文学家,写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这《三都赋》包括《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都赋》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反映的都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为写《三都赋》,左思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等资料。所以,《三都赋》一问世,大家竞先争抄,弄得一时洛阳纸贵。“洛阳纸贵”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在《三都赋》中的《吴都赋》里,鄱阳第一次正式走进文学作品:“鄱阳暴谑,中酒而作”。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用白话文说:鄱阳人性子急躁,好开玩笑,尤其是喝酒喝得不醉不醒时。暴,急躁;谑,开玩笑;中酒,唐代训话学家颜师古有过专门解释:“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有人会说,这不是在贬大鄱阳吗?

我为什么把这件事特别地提出来说呢?因为《吴都赋》出现在族溥兴学之前,左思早于虞溥。既然《三都赋》那么出名,虞溥不可能不看。我想,虞溥来鄱阳大兴教育,说不定与左思这八个字有一定关系,“风化大行”,关键还在教育。教育是启迪心灵的钥匙,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助力器,教育能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左思在《吴都赋》中并没贬低鄱阳人的意思,无非说鄱阳率直,古朴,是这个地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把它看作为吴都的人文情怀的重要组成。文学家眼中的文化与教育家眼中的文化,我想是有点差别的,因此,地方官兼教育家的虞溥,便借此大开风气,可以说这应该是鄱阳人的福气。

进入东晋之后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说三国东吴,为提升鄱阳的行政地位奠定了基础,而此后的东晋则是鄱阳走出封闭、进入开发发展的开端。

据史书记载,长江流域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立国以来到东晋末年,仍然是生产力落后,“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积蓄之资”的地区。永嘉之乱后,大量的北方人口开始南移。这期间,来鄱阳的移民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同样受到移民潮的一定影响。到东晋之初,这些移民成了开发的主力。这里有件事要说清楚,北方移民涌入江南,大体可以分两块,一块是豪门望族,他们进入江浙这些比较发达的地区;

一块中层阶层,当然也包括少数贫苦人士,主要是荆、湘、赣等地。因为这些地方与中原和南方政治中心——南京一带的长江下游相比,还是落后得多。鄱阳虽然较之原山越地区要发达,也还是属于边缘地带,是北方豪门望族不肖一顾的。然而,移民潮还是推动了鄱阳的经济支柱——农业的发展,先进生产农具、耕牛等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上儒、道、释的传入,文化落后的状况也得到一定改变。东晋偏安之后,鄱阳不失为江右有影响的地域。所以,在东晋权力的再分配时,到鄱阳任地方官的,多是豪门望族的成员或有一定名望的人物,仅以三个人为例,就可以看出鄱阳在东晋时期的分量。

先说第一个人物,他叫王廙。王廙任过鄱阳内史。王廙这个人很有一点来头。他不但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叔叔,而且是扶持东晋第一位皇帝——元帝司马睿,登上宝座的重量级人物王导的从弟。从指堂房,从弟就是堂弟。王廙不仅具有这些优越条件,他本人文武双全,六艺精通。何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指射箭,御之驾御,骑马射箭吧。据说,他还是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启蒙老师,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与他分不开。

第二位是顾众。顾众是江南豪门望族顾荣家的成员。北王南顾,那都是东晋举足轻重的家族。顾众很有政治头脑。当年王导的堂兄王敦兵权在握时,曾要他去担任从事中郎,即幕僚。顾众知道王敦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便婉言谢绝,一心呆在鄱阳做地方官。

第三位是纪瞻。纪瞻的父亲纪陟曾当过吴国的豫章太守,后为光禄大夫。纪瞻的祖父纪亮任过尚书令,他自已则是平叛苏峻有功。

为什么以这三个人为例呢?在两晋,最重视的是家庭背景,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唯成份论”,只有豪门望族的人才有资格做官。豪门是有钱的人家,望族是有声望的家庭。这三个人都是如此,他们之能派到鄱阳当任地方官,可见鄱阳在当时也不是一般的地区。

此外,还有一个人必须提到,那就是郭璞。郭璞是个文学家,又是传说中懂得阴阳、颇有道行的人,他和许真君、葛洪齐名。据旧县志记载,郭璞在鄱阳隐居过,隐居的地方是凰岗东南,与乐平交界的郭璞峰,也是当地人说的钵钵尖。那里至今还遗存有他当年练过丹的灶,下过棋的大石头。

关于王廙,还有一段佳话。我们鄱阳有位残疾人叫邓道炼的,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对鄱阳历史有一定研究,还喜欢收藏,他买有一本王献之的书法帖,内有三帧内容与鄱阳相关,我叫它《鄱阳三帖》。这三幅帖是王敦兵败后,王廙受株连时王献之写的,笔势奔放,灵姿秀出,是王献之中期书法的佳作,很有观赏价值。

陶母和陶侃

在鄱阳,很少有人不知道截发延宾故事和陶侃的。可以说这母子二人都是鄱阳的骄傲,一位为古代三大贤母之一,一位是江西早期位居枢轴的政治家,是继吴芮之后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影响的鄱阳人。

陶侃先祖是东汉末三国时迁来鄱阳的。古代人以三代为籍,住过三代之后才承认是当地籍贯。他父亲陶丹,曾担任过东吴时代的扬威将军。将军在现代人眼里是个了不起的职务,古代将军有上、中、下之分,一般的将军不过是个小苍头。陶侃父亲虽然是将军,但称之为扬武,实为杂号,不是了不起的职务,地位不高。两晋时门阀之见极其严重,非豪门望族都为“小人”,只有豪门望族或书香门第出身的人才受人尊敬,才能位居要职。普通人和行武出人的军人,那时都受到歧视。陶家原先居住的庐江郡是盘瓠蛮即傒族杂居的地方。傒族因杂处五溪之内,所以称傒族。陶侃的相貌与汉人有所不同,因此曾被人骂为“溪狗”,史书上也说他“俗异诸华”,可见,他是少数民族。陶侃这样的出身,只能排在低微之列,加上家境也一直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又是妾,妾指侧室,是偏房,照现代话说是小老婆。不用多说,陶侃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只能归属为“小人”。

然而,低微出身的陶侃且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陶母姓湛,新淦,今天的新干人。中国古代,在由母系社会转为男权主义之后,对女性的歧视一天比一天严重,对女性的称呼,也只称氏不称名,所以后人只称她为陶母湛氏。这位女人在丈夫死后,不但担起了抚养儿子的重担,而且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情操,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了让儿子接受教育,他夜以继日的纺麻绩线,换取钱粮供儿子读书。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能自卑,交朋友要交比自己要强的人,多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没有的长处。对于儿子的朋友,她倾自己所有来款待。一次,儿子的好友范逵来访。没料到,范逵前脚到后脚下起了大雪。陶母犯难了,因为家境窘迫,拿不出好东西招待儿子的朋友。毅然决然间,她想到自己头上的青丝,便毫不犹豫地用刀截下自己的头发去卖。古代没有剪刀,长发只能用刀截割。随后,她将卖头发的钱买来酒肉款待范逵。范逵是骑马来的,陶家没有马吃的草料,陶母便将自己御寒的草席,剁碎当草料喂马。有人会奇怪,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截头发卖钱嘛!在古代,头发是看得很重的,发与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处理,何况是女人的青丝,是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否则截发延宾怎么能流传千古,陶母又怎能和孟母、岳母并称为古代三大贤母(另有一说为四大贤母,除上述三位之外,还有欧母)。

陶母一生不容易,陶侃一生也不简单。试想,一个既没有社会地位,又没有社会依靠的人,凭什么从一个小小的前锋,成为东晋成帝时代的太尉?太尉不是一般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要不怎么说是枢轴人物,如果你稍稍仔细研究他的一生过程,就会发现陶侃身上有一种常人缺少的品质。

第一,严以律己。陶侃在他当小小鱼梁监的时候,曾经托人带回一小罐咸鱼给他母亲,在遭母亲严厉谴责后,历史上称作“陶母封鲊”。自这件事后,他从不损公肥私,占公家一丁点小便宜。宋朝有位叫蒲寿宬的人,写了首咏陶侃母的诗:“坩鮓有几许,直欲致一甘。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

第二,惜时如金。陶侃任何时候都珍惜自己的时间,在受贬任广州刺史时,他不自暴自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磨砺锻炼自己,每天早上运一百块砖出屋外,晚上把一百块砖运回屋内。别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说,贪图安逸就是消磨自己的意志,中原还没有收复,他还要驰聘战场,军人没有臂力怎么能战胜敌人。这个故事,在古代被收入幼儿启蒙读物之一的《龙文鞭影》里,“陶侃运甓”也成为古代很出名的典故。甓是古代砖的别称,与现代的砖相比,更厚更大也更重。

第三,珍物爱民。别看陶侃后来的地位高了,他始终把农民记在心上,有人遭踏正在灌浆的稻谷,他见到后狠狠地将那人教育了一顿。造船遗弃的竹头,木屑,他派人收集拢来。到造船缺铁钉时,便叫人以竹头削成钉取代。下雪泥泞难行,他派人将木屑撤上,以此方便人们行走。

第四、重视农业。陶侃治荆州,还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羊祜、刘弘在荆州劝课农耕使生产发展,颇得民心,这对陶侃影响不小。陶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减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因此他“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第五、体察入微。陶侃驻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与诸将佐察看形势。陶侃为之分析说,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便派兵驻守,也无益江南。长江才是御寇的天险。众将才恍然大悟。后荆州刺史庾亮却对此不察。他派精兵万人驻守邾城。咸康五年(339)后赵遣兵来攻。邾城孤立无援,终于兵败城陷,损失惨重。

第六、纤密好问。勤于调查访问,人比之赵广汉(西汉人,曾任京兆尹)。他精于吏职,善察访,发奸擿伏如神。在这方面陶侃也并不逊色。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陶侃的才干颇为当时人所称道。一个叫梅陶的人说:“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将陶侃比之曹操、诸葛亮。以陶侃的才略,特别是当时士族居官不屑理事的风气下,他能勤于吏职,在东晋官吏中是极少见的。

公元334年东晋咸和九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遣人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他在离开荆州任所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亲交专人保管,然后才登船赴长沙。“朝野以为美谈”。第二天,竟死在途中的樊溪。时年七十六。

陶侃的美德当然不止这些,我这里只是粗略归纳而己。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任何有大作为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既是陶侃的品格,也是后来鄱阳人提倡的德行。

王侯分封多在南朝

从公元420年南朝刘裕,建立宋王朝的永初元年开始,到公元589年陈朝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止,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南朝时期。在这段长达169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方朝廷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于是鄱阳便成了皇室和功臣分封的重要地区。在这期间,从王、公到伯、子、男爵及县侯,前后共15位来鄱阳受封。之中,宋、齐、梁、陈四朝王室的宗亲就有5位。刘宋王朝——孝文帝刘义隆第15个儿子刘休业,曾封为鄱阳哀王;萧齐王朝——先是齐太祖萧道成的第7个儿子萧锵,封为鄱阳王,及后又是明帝第6个儿子萧宝寅,封为鄱阳王;萧梁王朝——梁文帝第10个儿子萧恢,被封为鄱阳忠烈王;陈王朝——陈文帝陈蒨第3个儿子陈伯山,被封为鄱阳王。至于这个四王朝中的功臣分封,也都非同一般。如萧齐王朝时功臣陈显达,官至太尉侍中,封为鄱阳郡公,食邑3千户。你想,一个郡公食邑达3千户,王室成员至少也有2千户吧!

有人奇怪,为什么进入南朝后,鄱阳成了封建朝廷统治者的一块“肥肉”?

前面我已经说过,自西晋末年北方汉人纷纷流亡南方后,南方广大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东晋以后,鄱阳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传入,使鄱阳基本上成了东晋、南朝的米粮仓之一。因为这段时间,鄱阳支柱产业——农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这样说,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县志上没有这种记载,但当时的学者——南朝宋的南昌人雷次宗,在他《豫章记》的着述里写得很明白:“地方千里,水陆四通……奇珍异货,此焉是出,奥区钟皋,处处有之。嘉蔬精稻,擅味于四方;金、铁、筱簜,资给于四境。沃野垦辟,家给人足,畜藏无缺,故穰岁则供商旅之求,饥年不告臧孙之籴”。这段约90来个字的描述,用白话文翻译,就是这样的意思:南朝时,赣鄱平原的一派丰衣足食景象。这里地方广阔,物产丰富,既有腹地高阜,水网平原,又有奇珍异货,好蔬好谷。更有金、铁、大小毛竹等资源,能供周边地区。早年的荒芜已经结束,沃野得到开垦,家家都很富足,家畜满栏。丰收年景吃剩有余,可以供给商人销售,就是饥荒年成,也不必向臧孙氏去买。臧孙,古代鲁国的一个复姓,经商的高手。鄱阳在南朝既然是这么个好地方,能不引起封建朝廷的重视、王室功臣的垂涎?

分封到鄱阳的王室成员和功臣,一方面加重了对鄱阳人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鄱阳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远的不说,以佛教为例,有据可查的传播,至少可以溯源到梁朝。

同类推荐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热门推荐
  • 巫妖修仙传

    巫妖修仙传

    一个巫妖被雷劈到了拥有修仙者的元亨世界,夺舍成了一个孩童。虽然他并不会什么魔法,却天生便能操控灵魂,能吞噬别人的血液,获得血液中的灵力。虽然他的这具身躯属下下品的先天五行杂灵脉,修仙之路充满了忐忑,却又是上古巫神体突变,拥有天生神力,据说还能激活天生神通。好吧,且让我们看朱凌午是如何一步步的踏上修仙之路,成就长生之道!=======求关注========呼呼呼,新书《不死琉璃心》终于开始上传了,书号:11741253504610603,希望大家能给与支持。在新书养肥期间,求大家先给个收藏,偶尔给个推荐,加入书单啥的!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凰冰

    凤凰冰

    “后悔吗?”她看着他,眼中是疑惑。“不悔。”他说得是这般的坚定,只因为他心里早已经认定了她。“何苦。”看着他满头的发丝,隐约中参杂着银丝,她才明白自己终究也是残忍的。假死,失忆,这一重重的磨难不光折磨着她,其实也折磨着他。这样的一个天地奇男子,这样一个人间伟丈夫,竟为自己做到了这份上,够了。她伸出双手,轻轻的来回触摸着他这一夜才滋生出的胡髯,淡淡一笑:“为何愿意放我走。”“因为你想走。”他的眼神是那样的深邃,可掩饰不住他眼中的深情。“为什么当我嫁给别人的时候,你不阻止?”她继续问。“因为我以为那样你会幸福。”他还是这般专注的看着她。“为什么……?”她笑了,也释然了…他,仙权皇朝的双圣之一,是掌控整个仙权皇朝所有邪魔歪道的不动明王。魔邪,他更邪,道正,他也正。这样的人,没有任何事和人应该震撼得了他的。她,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平凡女子,没有出众的容颜,也没有一流的才华,有的也不过是一头与众不同的发丝。这样的她为何吸引了他。真的是因为那千古流传的一句话吗?凤凰冰,明王链,千载情缘早注定,凤凰情,明王恋,生死情缘永不离。凤的V作品价格:《穿越之我是黛玉我怕谁》V章节为11.19元《穿越之迎春当自强》V章节为21.69元《凤凰冰》V章节为7.83元凤凤小窝开新群号:66729265,欢迎大家来,可别催凤更新,嘻嘻凤凰窝的群号:35423282,还有几个空位置,嘻嘻,同样也别催凤更文。推荐区好友孤月如我的最新作品:《宿世情债》
  • 画堂娇

    画堂娇

    父母莫名生死,胞姐意外坠亡。重生时,只余年幼胞弟相依为命。寄人篱下,牛鬼蛇神缠绕,又该如何自处。低调生活,只求护着幼弟安稳长大。待日后羽翼渐丰,欠下来的债,定要你们一一偿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王妃魅君心

    妖孽王妃魅君心

    “无耻之徒!”她忍无可忍,扬起巴掌打了他。他眸中冷光烁烁:“既然你给本王安了这样一顶帽子,那本王又怎能不无耻一下!”她怒,自己只不过是一缕穿越时空的魂魄,所附身之人本是皇后命,却被妹陷害,最后不得不嫁予这残暴无情的王爷,不得不卷入一个步步惊心的皇权争夺之战!
  • 橙红年代(陈伟霆、马思纯主演)

    橙红年代(陈伟霆、马思纯主演)

    陈伟霆、马思纯主演同名电视剧《橙红年代》现已杀青,2018年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联播。五千万读者热捧的草根奋斗史,堪称当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式小说,道尽都市丛林的残酷生存法则!八年前,他是畏罪逃亡的烤肠小贩。八年后,他是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铮铮硬汉。家徒四壁,父母下岗,蜗居于棚户区之间,重头再来的刘子光唯有从最底层的保安做起,靠着一腔热血与两只铁拳,奋战在这轰轰烈烈橙红色的年代!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英雄退隐,江湖已老。一句顶天立地,却轻易催动我们蠢蠢欲动的热血。一句出人头地,便把梦想浇上汽油在阳光下点燃。枪林弹雨,刀光剑影依然是我们不朽的英雄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