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铺路,幼儿从实际操作中,初步感受到弯路和直路的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分享,让孩子分享彼此的发现,可以为进一步的探索打下基础。
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索:
这时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小兔到外婆家的路用的光碟更少?”幼儿立即说“要铺得直直的。”“那怎样才能保证铺的路是直直的呢?”幼儿又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说“可以用尺子或绳子来拉一条直线,再在上面摆就直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他们决定进行尝试。
新问题提出后,幼儿把前面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迁移,用在解决新问题上。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对于解决问题是积极主动的,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地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或服从老师的指令,在活动中,幼儿应该是操作的主人,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了。
幼儿再一次拉绳,两名幼儿拿着绳子开始在原来的1号小兔家和外婆家之间拉上了绳子,他们发现原来人手不够,两人拉绳,一松手,绳子就移位了,路又弯了。“老师,我们两给人拉不了绳子,绳子老是弯来弯去。”“我们一松手,绳子就弯了。”“老师,你能不能来帮帮我们?”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终于拉好了绳子,在绳子上摆光碟,铺好了路。统计这次用的光碟的数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发现比刚才摆的光碟数量都要少。
同样的距离,直的路,用的光碟数量也少,这条也是最短的。幼儿已体验到这一点。而这些经验的到来,并不是通过教师说教的,是幼儿自己通过操作验证感知的。
工具的使用,有时需要辅助材料,有时也有人员的要求或其他,有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或语言和动作来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环节出现的问题上,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思考。首先,让幼儿猜想在前,验证结果是可行的。让幼儿通过实践尝试,亲身验证结果,无疑也是对的,但随之带来的是幼儿在操作环节上的繁琐和光碟的重复收放,怎样才能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其次是如果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拉绳采直线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可以更好地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更好地“学会生活”。
因此,进行了第二次活动。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教师对活动的材料和活动环节进行了改动。活动材料上多提供一些使用绳子时的辅助材料(如透明胶。)
1、创设情境,初步猜想和实验。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情景引入活动,通过猜想,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接下来的活动过程则调整为:
2、第一次铺路。
(1)讨论:光碟该怎样摆呢?(一个挨一个地摆)
把“铺路的技术要求”即摆光碟的方法以问题的方式提在前,这样幼儿就知道自己在铺路时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摆放光碟。
(2)观察记录表
先提出记录的要求和观察记录表,这就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时的重复走动,因为第一次铺路的目的,只是让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同样的距离,直一些的路用的光碟就少;弯一些的路用的光碟就多。把要求提在前,幼儿的操作就更有序了。
(3)幼儿分成五组“铺小路”,并进行记录。
(4)检查、比较与分享:各组用光碟数,每只小兔到外婆家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组用的光碟多?而有的组用的少?
3、第二次铺路。进一步证明同一距离两点间直线最短,用的光碟最少。
“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最少的光碟来铺路?怎样能保证铺的路更直?”在这次拉绳子铺路的时,教师提出“如果你需要工具帮忙的,就自己去取,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帮忙的,请来找老师。”随后,孩子们在拉绳子时没有出现第一次焦急喊叫的现象,他们找到了各种解决人手不够,绳子容易弯的方法,“老师,请你过来帮助我们拉绳子,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个人跟你拉绳子,一个人铺路。”“我们用透明胶来固定就可以了。”“看,我们用重的东西压住绳子来铺路也行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出“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助”,其实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时候,教师适时的帮助对幼儿来说也是必要的。并不是“能不能帮”的问题,而是帮助的技巧和时机问题。幼儿也从中感受到,当人员有限时,寻找别人帮助和使用辅助材料能帮助解决问题。
4、小结:用绳子拉直线在生活中应用。(铺路时,木工做家具,造房子时等)
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小结了用绳子拉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幼儿很感兴趣。有的说“我们家装修房子时,我看到过装修工人拉线,下面有尖尖的东西吊着,一弹就有一条直直的细黑线。”有的说“做家具时,我看到木工叔叔有时用尺子,有时又用绳子拉的。”“那一次,我看到辛老师上课前也用绳子拉直线再画出一条条直线来。”幼儿不仅反馈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从回忆上拓展了同伴的经验,同时用绳子拉直线的广泛应用也为下一个环节直接应用做铺垫。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1、在活动材料上,坚持环保理念:利用废旧物及操作材料的可循环。说真的,一眼看过来,这个活动要准备的材料挺多,看上去就像教师们平常所说的“豪华课”。但其实它不仅不豪华,还很环保。这体现在一是主材料来源于废旧物收集。二是记录表和数字等都是用的以前活动使用过的材料。
2、在活动过程上,做到两结合:
一是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在活动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是结合幼儿和活动的特点,既注意活动的情景性和游戏化,又注意活动的操作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无论是科学活动还是数学活动,都必须生活化、情景化和游戏化,才能更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在活动中,“感知同一距离两点间直线最短”,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内容,因此教师通过铺路这个操作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环节,让幼儿通过“猜想与验证”“探索与再探索”来观察和感知“同一距离两点间直线最短”。
这次活动让教师深深感觉到:一是给孩子万千知识不如给孩子一种解决途径。二是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让幼儿在游戏中探求、感知和巩固。活动还给教师们带来一个思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去设计和帮助孩子提升经验。
其实,当教师提出想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同一距离两点间直线最短”时,教研组内的教师曾提出疑问:“这不是小学的内容吗?”但实际证明,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去感知,去得出相应的结论的,这是可行的。这也是教师进行第二次活动的信心。
科学与数学,本身就是“血肉相容的”,在这个活动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执笔:徐桂梅
大班科学活动“不会被水浸湿的纸”案例研究
——积极探究,适时指导
一、活动的由来
这个科学活动来源于科学书上的一个小实验,是园长、主任和科学组成员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的成果。当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实验时,都被它的玩法所吸引,“把杯子放入水中,真的能让里面的报纸不湿吗?”让“事实胜于雄辩吧”,教师们带着疑惑和好奇动手试了起来,结果个个都玩得不亦乐乎。作为一个小实验探索活动,重点应放在哪?怎样才能突出幼儿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尝试精神呢?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喜欢观察和发现”。让孩子们也来尝试发现,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探索,感知“让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从而满足他们的科学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
1、体验科学小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探索让杯子里的报纸不湿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杯子里的纸不会被水浸湿的原因。
重点:探索、发现“让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方法。
难点:了解“让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原因。
三、活动资源
旧报纸若干、玻璃杯、盛水的盆子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尝试:
流程一:观察材料,以猜想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如果我们把纸团塞进杯子底部,把杯子放入水里,大家猜猜里面的报纸会怎样?”
小朋友基本上是异口同声地说:“报纸会湿”。
流程二:自由探索
师:“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将杯子放进水里而报纸不湿呢?”
幼儿纷纷拿起杯子小心翼翼地试着,有的把杯子慢慢地侧着放入水中;有的拿着杯子象舀水似的放入水中;(用了这两种方法,报纸自然全湿了。)还有的直接把杯子杯口朝上放入水中,说:“老师,我的报纸没有湿”,“为什么呢?”“因为杯子比水面高,”确实如此,于是,教师往盆子里再加水,水面升高超过杯子高度后,水一下子就进入杯子了。这时,洛凡兴奋地说:“我成功了!”教师:“请你说说你的方法。”洛凡说:“我把杯口朝下放进水里,报纸没有湿”。
孩子在活动中的操作情况有赖于老师细心的观察并及时发现、提炼幼儿的闪光点,使活动在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
流程三:操作探索、发现方法。
师:“我们一起用洛凡的方法来试试?”
小朋友们都饶有兴趣的忙开了,有的变得更加小心了,有的是慢慢放杯子,有的却速度很快,他们反复地把杯子放在水中又拿起来看看杯子里的报纸有没有湿,试了一次又一次,这时发现大多数小朋友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放下去的时候报纸没湿,拿起来的时候因急着看报纸是否湿了将杯子倾斜而进水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些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他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及时抓住孩子好胜、爱思考的心理,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这一环节,幼儿是通过“自己亲身操作”,而不是通过“看和听”来学习的,幼儿通过亲身操作体验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神奇和奥秘,虽然他们的操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却是一个证实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传递给幼儿一个信息: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别人能成功,自己会不成功?为下一环节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流程四:分享、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你尝试的结果怎样?你是怎样做的?
当一些幼儿反复出现失败的时候,教师没有急着给以正确的答案,而是为幼儿创造互相分享、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倾听、观看同伴的示范和介绍经验,讨论、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寻求正确的答案,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目的。最后,孩子们用总结出来的“垂直拿放杯子”的方法进行了再尝试,取得成功的那一刻都开心地笑了!
这种通过大家亲自实践、讨论、质疑而得出正确结论、获取经验的方法,更加有利于锻炼幼儿的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样获得的经验一生受益。此外也有助于幼儿在交流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流程五:帮助幼儿理解“杯子里有空气”及使杯子里的纸保持不湿的原因。
幼儿自由交流,老师适时引导和帮助幼儿将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归纳、整理和提升。通过观看老师做小实验,小朋友发现原来杯子里有空气,对空气与“报纸不会湿”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流程六:延伸活动“把杯子里塞满报纸,放在水里又会怎么样呢?”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爱探究的心理,这个问题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拓宽,进一步把实验“深入化”,让幼儿感知和理解空气的多少与报纸不会湿的关系,同时也让幼儿带着疑问和新问题结束了活动,让孩子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共同反思:
1、大班幼儿对这个小实验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
现“如何让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但整个活动在内容上显得不够丰富,偏简单。结合大班幼儿爱思考、爱探究的特点,如果把最后的延伸活动改为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在了解杯子里的空气能让报纸不湿的基础上,感知往杯子里塞多点纸和塞满纸,放入水中后又会有哪些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空气的多少与报纸不会湿之间的关系,那么活动一定会显得更有意义。
2、中班幼儿在活动中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带着疑问教师决定组织中班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并在第一个环节就直接抛出问题:“请你们试一试,把杯子杯口朝下倒放进水里,看看杯子里的纸团会不会湿?”孩子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次尝试:
流程一:观察材料,以提问引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让幼儿“把杯子杯口朝下倒放进水里,看看杯子里的纸团会不会湿?”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一会就传来孩子们的惊呼声和叹气声:“耶,我的报纸没湿”、“唉,我的又湿了”
流程二:分享、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大多数小朋友也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放下去的时候报纸没湿,拿起来的时候因急着看报纸是否湿而进水了;还有个别幼儿虽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他们说不出原因。于是就集中他们进行演示和讨论,通过观看成功的方法和分析失败的原因,教师适时地帮助他们在语言上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流程三:感知杯子里的纸不会湿的原因。
问:请小朋友把杯子放入水中后,轻轻地倾斜杯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谁也说不出所以然。瞧:小朋友又兴致勃勃地拿起杯子试了起来,“哇,水里有泡泡”“我也有”“为什么杯子放入水中时水里会有泡泡呢?”通过直观操作和观察,他们进一步感受并理解了报纸不会湿的原因——因为杯子里有空气。
问: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垂直拿放杯子能让报纸不会湿的原因了吗?
虽然中班小朋友知道杯子里有空气,但空气与“报纸为什么不会湿”的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谁也说不出来,这时需要老师适时地介入,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引导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提升知识和经验。
流程四:延伸活动“把杯子里塞满报纸,放在水里又会怎么样呢?”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活动中探究的主体是孩子,教师要学会适当地隐藏自己,多鼓励孩子大胆地探索、发现,和孩子一起站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参与他们的探究,只有在孩子出现疑惑或困难时才给以适时指导。新《纲要》的科学教育目标也强调要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不管是中班还是大班孩子,在这个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都很乐意去探索、实验。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能较轻松地操作和发现“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活动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简单;而中班幼儿在活动中虽然发现了“报纸不会湿”的方法,但由于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较差,需要老师适时指导,并结合幼儿易理解的语言和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讲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接纳,活动探索性更强。为此,本着“跳一跳就能摘到的”理念,将此活动放在中班进行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