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设计的活动很多都是来自孩子的一个问题、一个想法、一个发现,及时地捕捉来自孩子活动的一瞬间,往往能带给教师意向不到的收获,一个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一个环保问题中产生了。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科学教育内容中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环境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
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那么,如何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可以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探索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孩子们马上想到了班上的分类回收箱,那里有孩子们平时和家长一起收集铝罐和塑料瓶,同时还决定加上平时每天喝完的牛奶盒作为活动材料。
幼儿环境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选择平时在生活中就容易产生的“垃圾”作为探索问题和探索材料,这种选择贴近幼儿兴趣与需要,同时也具有可持续性。教师知道凡是幼儿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大家以科学探索为平台,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有益环境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习惯。
二、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班上在进行“垃圾分类放”的自主性活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因此,教师们把这次的活动目标设定为:
1、能与同伴进行讨论、分享、合作操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2、尝试压缩纸盒、塑料瓶、铝罐并进行比较,感知压缩垃圾的重要性。
3、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思维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必须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教师们认为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
选择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操作去判断,比较,从而获得相应的经验。
确定活动目标后,首先教师自己要对材料进行“压缩”尝试,要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中发现要把塑料瓶和铝罐都压瘪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教师的预先操作,不仅可以对实验材料、实验要点,对幼儿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同时教师在幼儿操作中也能很清楚地掌握幼儿动向,及时以合作者、支持者去一步步启发孩子解决问题。
三、活动资源
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若干,透明的塑料箱子三个,“垃圾压缩”视频。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实践活动:
有了活动目标,有了充足的操作材料,教师们开始了第一次的活动。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一种材料(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一个回收箱。教师提出:“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废弃物放在回收箱里,并把数字记下来。”小朋友马上把桌面上的废弃物放进回收箱里,并记录数量。
这部分是为下一步的压缩做准备的,同时也是观察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看的出来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操作是没有什么意识的,只是盲目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紧接着教师又提出:“怎样才能让回收箱放进更多的废弃物呢?”这个时候,部分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有的组把材料摆放整整齐齐,有的组拼命往箱子里塞……
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任务情景,让他们带着要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去进行探索。同时由这里教师们也看出生活前经验对幼儿操作活动的影响。反过来,教师们也会想到,当幼儿获得有益生活、有益环境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后,就会成为幼儿以后生活的直接行为和习惯。
教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把牛奶盒压扁了再放。结果这个压扁的动作一出现,其他的小朋友都争相模仿,他们同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接下来的场面很热闹,有的踩,有的压……直到回收箱装得满满的。
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着特点,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让孩子们在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中得到进步。
既而小朋友对记录表格的数量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和压缩前后两次数量的比较,发现物体压缩后放进回收箱里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从而感受到物品经过压缩后可以减少空间,同一个箱子里能放进更多的东西。
活动中,教师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不断的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身感受物体压缩前后的不同,这样所获得的经验一生受益匪浅。
但当教师引导小朋友把表格进行横向比较时,问题发生了。在记录表上,经过压缩的牛奶盒放的数量是最多的,接着是放易拉罐的,放得最少的是塑料瓶。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不服气地说:“老师,这不算数,牛奶盒最容易压,可以压得很扁,当然他们放得多了。”幼儿的话也引起了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用同组前后比较的方法,由于每组小朋友压缩的材料不同,在观察表格进行对比的时候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三组没有可比性。
通过记录后的观察比较,幼儿发现了隐含其中的“不公平”,教师也从幼儿提出的“不公平”的新问题中思考下一次的活动计划和提供什么新的操作材料,给幼儿留下一个期待继续探索的话题。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用了电脑课件给小朋友播放了许多关于压缩的镜头,使孩子们知道了“压缩”在生活中的用处。
对第一次教学问题的反思诊断:既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压缩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就没有必要选三种帮助孩子获得相同经验的材料。加上三种材料存在幼儿所说的“不公平”,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从表格来看,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而前后比较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经过压缩后的物体的体积缩小了,小箱子里就能多放。所以,没有必要让孩子记录三种材料。所以,只要选用一种较易压缩的材料就可以了。因此,在本活动当中,材料的选择性方面应仔细考虑。
教师用VCD放了很多生活中的“压缩”镜头,孩子们虽然弄懂了“压缩”是怎么回事,但教学的时间拖长了,而VCD中传递给孩子们的经验是多次重复的。这不符合技术活动中关于“权衡”的理念: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时间越节约越好,从而体现教学内容的简约性。
第二次实践活动:
由于第一次活动的不可比性,教师们决定改为异组对比的方法再次进行实验。在第一次活动的三种材料中,铝罐压缩程度的不同比较明显,容易相互对比,因此通过考虑教师们选用铝罐做为共同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喜欢踩的过程。但铝罐压缩程度不同,摆放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比较。
在记录表方面教师们也进行了简化处理。材料简化了,比较方法不同了,那么教师们的教学目标随之也进行了改变,教师们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调整为:
1、能与同伴进行讨论、操作和记录,体验合作的乐趣。
2、探索摆放和压缩铝罐的方法,感知不同方法所得出的不同结果。
3、体验压缩垃圾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关爱环境的意识。
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通过操作,对表格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很快就发现了物品压缩后可以节省空间。但是三组小朋友的铝罐压缩的程度不同,所以“回收箱”放的数量仍有差异。这时,教师提出“为什么一样大的回收箱,有的组能放进比较多的铝罐呢?”
教师这个时候适时的提问引导了幼儿进一步的思考,观察。
果然一个小朋友惊讶的说道:“他们的铝罐压得不够扁呢!”另一个小朋友又拿起回收箱摇了一下说:“你们听,箱子一摇就有声音了,说明里还有地方呢!”于是,小朋友马上重新调整自己的操作。他们边操作边发现铝罐压的越扁,放的越整齐,放进去的数量就越多。
教师适时的提问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拓展思维并不是让教师们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取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和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幼儿就是在反复的尝试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的。
教师采用的异组对比的方法,从中包含了更多的技巧技术问题,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逐步解决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让孩子们观看课件,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小朋友对物品压缩处理可以节省空间的感受就更深刻了。
课件的设计充分运用了音响和图片效果,以情感领域为导向,牢牢抓住幼儿的心,促进孩子理解压缩垃圾对环境的好处,促使幼儿学习和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可以进行的垃圾压缩。也可以说,环境的保护是从一点一滴的行动开始的,科学的处理方法――压缩,可以减少环境压力,有利于保护环境。
“垃圾压缩放”这个活动把科学与数学、科学与环境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纲要》中提出: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这个活动较好的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的科学知识,跟生活结合的非常接近。活动中用的材料也都是废旧物品。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的态度,在不断操作、探索中找到解决方法,激发了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都简约了,既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节约了时间,实现了效果和效率的统一。由于只用了同一种材料,教师制作的表格横向和纵向比较都有了意义。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表格数量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和对压缩程度不同的铝罐进行比较,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压缩越厉害,放的容量就越大。这不仅有感性的认识,更有数据的支持。最后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压缩方法)只有两个生活中的“压缩”镜头,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加对此经验进行了巩固。这就将活动中的尝试探索和生活中的科学联系起来,教学活动圆满完成。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比较后觉得还能压缩更多时,教师及时提出:你想怎么办?孩子们通过实验知道尽量压缩的更瘪,放得更多的道理。这就给了孩子们第二次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说明生活中有很多科学技术值得教师们去开发。
从而也引起了教师们对科学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的思考:科学领域目标贯穿着环境教育思想;科学领域探索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而幼儿环境教育的开展也能促进科学教育内涵的实现。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科学教育是基于实践的活动,只有让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才会有益于经验的习得、概念的建构。幼儿科学教育要注重生活价值的延伸,让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包括内容安排和材料选择,都要精心、精练、精要。科学教育中要及时生成课程,在幼儿兴趣的最高点渗入教育,发挥教育的最高价值。
执笔:黄少仪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杯子游戏”案例研究
——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探究
一、活动的产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朋友看了一个踩鸡蛋的“魔术”表演,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准然小朋友说:“为什么这么大的人站在鸡蛋上都不掉下来呀?”天磊小朋友:“对呀,鸡蛋还没有破呢!”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孩子们的谈话触发了教师的灵感,这个小小的魔术其实包含着许多力和数学的科学知识呢。例如力的平均分配、分散,蛋的数量、摆放的形状等等。
如果能让小朋友动手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这样的“小魔术”,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力的小“秘密”,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活动吗?!
应该用什么材料来让小朋友来操作呢?如果用鸡蛋来做实验,鸡蛋易碎,小朋友不容易操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而品种繁多的纸杯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材料,平常客人用完以后清洗一下就可以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失败后,把纸杯拉一拉,还可以继续进行游戏。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准备了各种不同大小、不同硬度、颜色鲜艳的一次性纸杯、塑料杯,还请木匠叔叔锯出一些薄木板,并把它们投放在小朋友容易取放的操作区。
二、活动资源
1、各种材质的一次性杯子、正方形薄木板四块、记录卡、笔
2、组织幼儿进行了称重。
三、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初步掌握了操作活动的常规要求,所以,把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感知力的分配,初步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从多角度去探究、解决问题,有大胆尝试、探索的愿望与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探索活动:
师:“鸡蛋和纸杯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被踩烂呢?”
炜炜:“当然是鸡蛋了,鸡蛋一摔在地上就烂了。”
大燊:“才不是呢,纸杯轻轻一捏就扁了,是纸杯容易踩烂!”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魔术师,用杯子、木板来玩一个游戏。试一试,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人才可以站上去,而杯子又不变形,你们有信心吗?”
“有”,孩子们自信地回答。
首先,孩子们自由的结伴分成四个小组。然后他们一起商量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并学习画下他们的设计图。
第一组的俊锋和天磊只选了两个纸杯,其中一个小朋友一脚踩一个杯子,结果马上就尝到失败的滋味了。
第二组是豫豫、楚仪和郁莹三个比较细心的小姑娘。她们先选了四个颜色特别漂亮的塑料杯子和小木板,把杯子排成两行两列,再放上小木板,轻轻的踩上去,但是,杯子一下就全扁了。她们只好在记录卡上画了一个哭娃娃,表示实验的失败。
第三组是家恒、炜炜和欣颖,他们选了四个纸杯,放在四个角,再放上木板,叫欣颖站上去,但是也没有成功。
第四组是较有个性的皓元和展濠,他们各自选了三个不同大小的杯子,随意的摆在一起,再放上木板,踩上去的结果也是不成功。
经第一次尝试,发现小朋友对设计图的概念很模糊,他们所记录的只是用了几个杯子,有没有成功。至于是如何摆放的并没有记录下来,也可以由此看出小朋友还没有重视杯子摆放的方法,而且对杯子所能承受的重量没有概念,结果都用了比较少的杯子。
此时,小朋友通过交流发现:
1、塑料的杯子比较软,最好不要选他们来做实验。
2、杯子太少了,盛不起我们的重量。
3、不同大小、高矮的杯子放不平,也是不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