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讲究度量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讲究一个度量,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足量或过量都是不可取的。讲究这个度量,学会量力而为,才是游刃有余的应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台湾作家林清玄讲过两则有关“量”的故事。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女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双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双的呢?”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政客商人,却有着非常巨大的家园。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小有小的妙处,有时候却难以说得清,就好像故宫的国宝象牙球、翠玉白菜、肉形石,都小得超乎我们的想象。当然,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公共汽车经过信义路,我在市贸中心前面看见两栋新盖好的大楼,楼上有一块巨大的招牌:“来征服我吧!抢占东区的一席之地。”那招牌的巨大令人感到荒诞,我想到要抢占东区的一席之地也很不容易,因为东区的土地一坪四百万,房子一坪都在五十万以上。“这辈子我大概无缘来抢占东区的一席之地了!”我心里这样想,感到有些惆怅。正想着的时候,车往前开了一百米,我望向窗外,发现和那两栋大楼的同一边,有一座巨大的公墓。我的脑中闪过招牌上的句子:“来征服我吧!抢占东区的一席之地!”这块招牌拿来这公墓前挂着,也很适合呀!在这个欲望横流的城市,许多人尽一生的努力,想要去抢占东区的一席之地,可能到几十年后才发现占错边了,差一百米。差一百米就差很多了。我们不应该把短暂渺小的人生用在欲望的追逐,因为这世间的一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人所抢占。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常常被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一定的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誉和权力才等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成名、成家与否,而在于面对现实,努力为之,尽情享受生命,细心体验生活的美好。
【箴言】放下名利,给心灵一片净土。
耐心地做好你现在要做的事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蛰伏的经历,在为成功而默默奋斗。这个时期,你需要的不是浮躁和怨天尤人,而是耐心地做好你现在要做的事。
每个夏天,我们都能听到在高树繁叶之中蝉的清脆鸣叫。它们有透明的羽翼,在风中鸣叫得很让人惬意。其实,殊不知这些蝉一生中绝大部分岁月是在土中度过的,只是到生命的最后两三个月才破土而出。
人的生命历程其实也是这样,每一个希冀成功的人,也必须有长时间蛰伏地下的经历,好好磨炼自己,好好培养自己。
在一个学习班里,同学们讨论的主题是:一个人应当如何把他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时,一位年轻的妇女在教室后面举起手,她站起来说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这里来的。我想如果一个男人把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也许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主妇说来却没有益处。你们男人每天都有有趣的新任务要做,但是家务劳动就无法相比了,做家务劳动的烦恼是单调乏味,令人厌烦。”
其实有许多人在做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这位少妇,也许我们就能帮助许多自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人。
教师问她什么东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的“单调乏味”。她回答说:“我刚刚铺好床,床就马上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就马上被用脏了;刚刚擦净了地板,地板就马上被弄得泥污一片。”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这些事马上就会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 教师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妇女喜欢做家务劳动?”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那她们在家务劳动中有没有发现使她们感到有趣、保持热情的东西呢?”
少妇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们的工作是禁锢,而似乎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会取得成果的。这句话是对的。无论你是家庭主妇、秘书、加油站的操作员,或者大公司的总经理,只要你把日常琐事看做是前进的踏脚石,你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
【箴言】作为一名没有成功的蛰伏者,你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在日常工作中“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耐心地做好你现在要做的事,脚踏实地前进。终有一天,成功会降临到你头上。
收益小于成本的事情不去做
现实生活中,人们虽然都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打的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出类似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非理性人”比比皆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一位博士讲了这样一件事,小学读书时,家里很穷,甚至两元钱的学费都很难付得起。有一次母亲为奖励他考试得了第一名,给了他五毛钱零花钱,他非常高兴,但很快有些犯愁:这五毛钱该如何花呢?应该买练习本吗,能买一个,因为他的练习本已快用完了。但学校边上卖的三毛钱一个的烧饼对他的诱惑力也不小。有一次同桌小伙伴让他咬了一小口,那味道之好以至于他当时想哪天有钱时一定吃个够。但显然,他无法同时实现两个愿望,二者只能择其一。在反复权衡了两天后,他最后的选择是:花两毛钱买了一张白纸,裁订成一个小练习本;剩下的三毛钱则买了一个烧饼。
可以说,这“五毛钱”花得很值。其实,这位博士小时候面对的“五毛钱如何花”也是一种成本—收益问题。当然,他最后的选择是,投入了五毛钱的成本,得到的收益是:既满足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解馋的需要。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具体来说,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
在经济生活中,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开服装店就是值得的。
【箴言】把精力用在能够带来可观收益的事情上,量力而行并非万般皆做。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齐国有一个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
父母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但这只是个笑话,在生活中你必须只能选择一家。
在作出选择之前,应该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得到最优选择。但是,如果选择的时间过长,我们可能会错过选择的机会,这样便得不偿失了。
经济学家正在房间里埋头忙于做自己的学问。
这时,一个中意他的女子大胆地敲开了他的房门:“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经济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经济学家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一一列举出来比较,可是发现好坏均等,这让他不知该如何抉择。
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迟迟无法做决定。
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经济学家想:“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
于是,经济学家来到女子的家中,对女子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我已经决定娶她为妻。”
老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10年,她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
大千世界中,我们是选择的对象,也是被选择的对象。我们在人生博弈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选择与被选择。生命如一条河不断地往前流动,谁也不会为谁停留,一旦错过了岸上的风景,就再也没有重新回头的机会了。而等待在前面的将依然是令你更加无奈的选择与被选择。做出理性的选择,缩短选择的时间,这样在选择的过程中就会少一些后悔。
每当人生处于一个三岔路的交点时,一般总是先停顿一下,想着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向前?路走错了可以返回从来,可是在众多的人生道路上选择其中的一条,一切都会因为不同的选择而不同。
选择往往就是这样,你没有办法完全有把握的将机会风险降到最小,那么,你只能将面对机会的心理成本适当调低一些。认准了就去追求,看准了就去做。不要犹豫,不求全部拥有,但求无怨无悔。当然,做出选择之前,全面的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毕竟,我们在人生命运面前,永远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生活博弈中总是充满了选择。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决定如何使用我们有限的时间或收入。当你决定是否购买汽车,或是否上大学时,在每一种情况下,你必须考虑作出一个选择需要放弃多少其他的机会。有时必须做出选择,但也会因此丧失许多既得利益。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
【箴言】选择了鱼就没有熊掌,在人生命运面前,永远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