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历史之前,我认为春秋是两个季节:春天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秋天硕果累累,满目金黄。一个时期唤之为春秋难道是和这两个季节有关?这个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诸侯国之间有很多战乱,怎么会把这个时期和春秋裹挟在一块儿呢?
是社会的转型人们赋予它为春秋,还是这个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春秋”呢?还是人们希望这个时期像“春秋”一样呢?春和秋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是美好的,历史赋予这个时期也是美好的,春秋的文化像春天齐放的花儿,现在这些花儿已经长成了奇葩,受人们仰慕和追捧。这个时代的文化已成为了一个神话,在今人的眼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可逾越,也不能逾越的。
春秋时代真这样的美好吗?我想也没有人们设想的那么美好。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不过学术文化倒是异彩纷呈。我不敢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文人该怎么生存,是游说在各个诸侯国为他们献计献策,还是为霸主主持祭祀会盟。他们会不会担心自己某一天因为言过其词而被霸主杀头?这样的危险是有的。可以想象,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文人还这么热火朝天的搞学术创作,不得不叫现代的文人为之愧色。
必然,这样的环境是会出人才的,这样的人才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造成的,我们应该感谢时代给予的机遇。在春秋这个时期,老子诞生了,孔子诞生了,有很多没有留下名字的圣人诞生了。我这个人崇尚仁义道德,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山祖师,怎叫我怎么不走近他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长须浮面,面孔阔大,中庭饱满,面带红光。他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走近他,不单单是对这个圣人的崇拜,我更想听一堂他的公关礼仪课。
我们都喜欢和有礼貌的人交往,他们给我们的感觉很亲切,自然。和没有礼貌的人交往他们给我们的感觉粗俗,平庸。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人有礼貌有些人却没有礼貌呢?其实每个人都是讲礼貌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所表现出来的礼貌内涵形式不一样:在领导面前毕恭毕敬,在没有身份没有地位人面前傲慢横行。于是,礼貌在这个社会也荒唐地成了一种谋生的工具。我心头的礼貌和现实中的礼貌怎么有这样大的误差?试想,如果一个微笑被看做是笑里藏刀,甜言蜜语被理解成口蜜腹剑了,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呀!人与人交往真的就这样虚伪吗?我想,是人们想得过于复杂罢了。
社会不缺乏真诚,每个人们心中的追求是美好的,但每个人心里评判的尺度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去怪谁,何不自己先做好自己,与人为善。要别人对自己礼貌何不先自己对别人礼貌。我经常这样想,也经常这样做,你对我不礼貌没什么关系,我首先要对你有礼貌。
春秋时期,乃至往前推,礼仪文化就产生了。可以这样说,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在发展。到了今天,礼仪也不断的丰富,公关礼仪成了一门学问。它形成了一种职业,却失去了礼仪的味道,带有经济成分的商业气味在像古代的礼仪文化标榜炫耀。在这个职业中,我倒希望这些从事礼仪文化的人不要把它看成一种谋生的职业。把它当成一种文化经营,也许,这样的价值会更大的。它所发挥的魅力是一个奇迹,这一点可能你意想不到的。
这样理解春秋,这样理解了礼仪,我应该有资格走近孔子了吧!不知道那时的杏坛是否杏花飘香,不知道孔子在杏坛上的言论在激情勃发的时候会不会有些过激,不知道孔子的弟子在听了孔子的言论后会不会窃窃私语。春天芳菲醉眼,惠风和畅,不知道孔子会不会带自己的门徒登山仰观天下,畅说政事呢?像我这样的人儿会不会被孔子看好而传授秘诀给我呢?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还是不学礼,无以立。这一句句的人生信条鞭策着多少人对礼仪的敬仰。翻开书,聆听一个老者对晚生的谆谆教诲,语言不粗不细,如小桥流水般的温馨。陶醉在他的博大学问之中,我开始在他的博学中思索礼仪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寻求现实生活的闪光点。仁者爱人也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罢,我们听了,我们也理解了。我们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实践呀!怎么这些道理在这个社会反而这样的失落?人们没有把这些至理忘记呀!很多场合我们都能听见这些道理挂在人们的口头上呀!为什么实践起来这么反常?难道这些道理在当今的世道行不通了,就把这些道理当成歌儿唱唱调节气氛。
文化始终是渊博的,孔子也是值得尊敬的,不要因为他说了几句话得罪了女人,就受到女人的奚落,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难道在春秋以前女子的地位真的这样差吗?女人的素质真的这样恶劣吗?是不是孔子也吃过女人与小人的亏,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还是后人另做文章?我想,孔子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他不过是想教育女人和小人学好,一些女人却不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就算你是女人,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事情,还在乎这一句话吗?反而就有些难养的女人对这句话大做文章,反而骂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样下来,真正的礼仪没有好好的学习和用于实践,反倒去埋怨、践踏礼仪,这样未免有点小题大做吧!
虚怀若谷、学问渊博的孔子,如果你到现代来讲礼仪文化,现在的现象可能又足够你研究一阵子。我想,这个社会还是需要远古流传下来的礼仪的,不管我们这个社会怎么发展,我们都要把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的传统血脉传承,不然,那些传统礼仪到了今天就浪得虚名了。
学习了这些,我们应该懂得了该怎么做了吧!暮春三月,琴瑟鼓乐,大山之巅,我看到了孔子的身躯,他带着他的门徒在春游呢。春游的时候还在给他的门徒讲解道义。惠风和畅,三月的阳光和细细软软的风夹杂着长者的言辞飘在我们的身上。现在我要去晒一晒太阳,享受一回阳光下的课程,我居然产生了睡意,蒙眬中孔夫子的课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