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700000002

第2章 漫长的第二战场(2)

“问题的关键是速度。如果美国只提供60%的运输部队的工具,美国部队可于1943年4月1日前运到美国;如果这次调动完全依靠美国船只,那么进攻的日期必将推迟到1943年夏末。”

此外,在波列罗围歼计划中,还附有一个代号为“铁锤”的作战计划。如果苏联形势危急,美、英将在1942年9月就渡海登陆,打击德军。

1942年4月8日,马歇尔和霍普金斯奉总统之令飞赴伦敦,同英国人商议未来的作战计划。

因希特勒马上要发动对苏军的夏季攻势,苏联形势危急,美方想把“铁锤”计划付诸实施。为此,马歇尔向丘吉尔全面概述了“铁锤”作战计划,听后,丘吉尔满面春风举杯向客人说他“完全赞成这个计划。”

当时商定,1942年先集中少数英美部队(初定6万人)首先在西欧登陆,1943年再投入大部队大举进击。马歇尔用电报把这一结果靠之罗斯福。

罗斯福考虑到为使盟国之间更好地协同作战,于4月11日致函斯大林,请他派莫洛托夫和一名将军前往华盛顿,以商讨这一作战计划。

但斯大林觉得,开辟第二战场是英美两国的事,必须有丘吉尔同意,所以打算派莫洛托夫先到伦敦,再到华盛顿。

为安排这次访问能顺利秘密进行,斯大林叫来了新上任的远程航空兵司令官戈洛瓦诺夫,让其调配飞机,制订送莫洛托夫去英国的飞行路线,并叮嘱要严守秘密,说:“此事只有你、莫洛托夫和我三个人知道。”

在极秘密状态下(连远程航空兵副司令官都不知道),一架佩一8式四引擎轰炸机调到莫斯科,几名王牌飞行员被秘密调到这里,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

1942年5月20日,莫洛托夫登上轰炸机,在炸弹舱中找了个地方,带上氧气管,躺在舱面上,一切准备就绪,飞机起飞了。

这次飞行在极秘密状态下进行,要直达伦敦,要飞越德国***占领的欧洲。飞机飞越德军防线后,地面高射炮火不断,空中不断有德军战斗机袭击,靠王牌飞行员的高超技术,飞机时而借助云层,隐蔽自己;时而借助操作,时避时闪,终于穿出火网,安全降落在伦敦机场。

莫洛托夫抵达伦敦后,第二天开始与艾登会谈英苏条约问题,并和丘吉尔商谈第二战场问题。第二战场指在欧洲西北部,并能直捣德国腹地的战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丘吉尔发挥其滔滔不绝的辩才和丰富的军事知识,大谈空军、海军对陆军登陆的作用、登陆的条件、登陆意义,而绝口不谈登陆时间和登陆军队的规模等具体内容。

美国历史学家菲律后来评论道:“丘吉尔表现审慎、含糊。对美国和英国准备在何时何地在西线反击德国的问题,不做具体肯定的回答。”丘吉尔是想等莫洛托夫从华盛顿返回取道伦敦,在美国表态后,他“将根据华盛顿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给以具体回答”。

1942年5月30日,莫洛托夫到达华盛顿的第二天上午,便与罗斯福总统及其顾问们进行了正式会谈。会谈中,罗斯福首先向出席会谈的马歇尔和金海军上将介绍了头天下午的初步会谈情况。然后,莫洛托夫谈到第二战场既是军事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希望盟国能尽早实施,而且早实施比晚实施更有力。并说:“如果你们拖延你们的决定,你们终于将担负战争的主要压力,而如果希特勒变成大陆上无可争辩的主人,那么,明年无疑地将比今年更为艰难。”

听完莫洛托夫的叙述,罗斯福表态了,他说:“与许多美国人的看法不同,我的看法是必须首先打败希特勒,然后再打败日本。因此,我们准备在1942年尽一切努力,以便减轻苏联对希特勒战争的负担。”

然后,他问身边的马歇尔将军,情况是否已经清楚,我们可否告诉斯大林,说我们已经作好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将军回答:可以。

于是罗斯福表示要让美国军人承担风险,准备以6至10个师的兵力在法国实施登陆。即使不能保证这次战役将取得胜到,但“为了在1942年援助苏联,应该做出牺牲。

也许还得经受一次敦刻尔克……”

对美国总统决心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莫洛托夫表示欢迎,但他也直率提出美国仅以这么少的兵力进攻欧洲达不到使德军从苏德战场调出40个师的目的,所以认为6至10个师的建议是不够的。

双方于6月1日达成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6月11日两国同时发表共同声明称: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完全的协议。

三、“借刀杀人”的政客伎俩

1942年6月9日,风尘仆仆的莫洛托夫,从华盛顿回到伦敦。见到丘吉尔后,向他详细通报了和罗斯福的会谈情况和罗斯福所提出的行动计划。其实丘吉尔已经知道了罗斯福的打算。在莫洛托夫与罗斯福会谈时,罗斯福就给丘吉尔来了电报说:“我尤其渴望莫洛托夫能就他的使命带回一些实际的结果,并给斯大林一个令人高兴的报告。我倾向于认为,俄国人现在有点儿垂头丧气。”所以,当通报到美国为了开辟第二战场,不惜冒第二次敦刻尔克的风险并谈到苏联对这一建议的反应后,丘吉尔毫不犹豫地说道,他无论如何都不去进行新敦刻尔克冒险,不管谁建议他这样做。

丘吉尔一面不同意对欧洲大陆进行敦刻尔克式的冒险;另一面,他又同意在1942年开辟进攻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他对莫洛托夫说,1942年秋天将以6个师左右的兵力进攻法国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双方也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但声明中还附有一份英国方面提出的备忘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在大陆登陆一事做准备”。但是“……在事前很难说,到时候是否会出现进行这种行动的形势。我们因此无法许下任何诺言。”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丘吉尔在莫洛托夫到来的前一天,已指示英军参谋长两条原则:“一是除非我们打算留在那里,否则不在法国大举登陆;二是除非德国人与俄国人在作战中再次失利,因而士气不振,否则不在法国登陆。”英国方面早已不打算在当年发动进攻了。

英国之所以同意发个共同声明只不过是使“德国人有所畏惧而已”。

英、美两巨头对开辟第二战场有不同的态度:罗斯福表现积极,要在苏联危急关头,出兵帮苏联一把,即使有风险也要干;丘吉尔则消极,开辟第二战场可以,但要等德国人在与俄国人斗争中失败时再动手,整个是一个“借刀杀人”的政客伎俩。罗斯福的积极性也并不彻底,在丘吉尔亲自来访说服下,也放弃了1942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计划,并在丘吉尔的鼓动下,制订出进攻北非的新计划。

四、德军身陷苏联战场

1942年9月12日,就在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当天,希特勒在乌克兰文尼察附近的大本营里召开军事会议。他严令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攻占斯大林格勒,决不能让它变为世人长期注目的焦点。

希特勒早就酝酿着夺取斯大林格勒的详细计划。他命令保卢斯集中兵力于个别地段,突破苏军防线,把守城红军切割成几段,然后压逼到伏尔加河岸边分别围歼。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希特勒又从高加索等地调来大批兵力,直接用于进攻市区的就达17万人,拥有1,700门火炮、500辆坦克。负责防守市区的苏军(第62集团军以及第64集团军的一部分)只有9万人、1,000火炮、120辆坦克。

德军在兵力、兵器方面均占优势。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左二)在前线司令部里与部下研究作战计划。从9月13日到15日,保卢斯以其优势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几个点发起连续不断地猛攻。在市区中部,德军占领了市内制高点马马耶夫冈和中央车站,接着渗入市中心区并向伏尔加河中央渡口射击,在市区北部,德军突进了城北工业区,并朝红十月工人镇冲击,在市区南部,德军闯入谷仓区。从此开始了143天的市区巷战,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搏斗的战场。

9月13日至26日,双方的战斗重心是争夺市中心区。崔可夫将军指挥的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保卫战中,犹如擎天柱石,扞卫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城市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不容德军轻易夺去。

朱可夫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到:“敌人不顾一切,一步步通过市内的废墟,愈来愈逼近伏尔加河。似乎,人们要支持不住了。”62集团军指挥所的几个掩蔽部都被炸毁,司令部人员遭到伤亡,通讯中断。

就在这最艰难的危急关头,罗迪姆采夫将军率领的近卫步兵第9月18日,德军指挥部把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推上南北两翼的第一线,以替换德国部队进攻市区。20日,敌军凭借其巨大优势兵力,不顾惨重伤亡,占领了市中心区大部,并在几个地点冲向伏尔加河边,力图封锁河上渡口。但是,在如此险恶的困境中,被逼到几个孤立据点和岸边狭小阵地上的苏军战土,仍然临危不惧,展开逐屋战斗,并进行猛烈反击。他们在每幢楼房里层层设防,使每一层都变成牢固的防御据点。德军攻占了底层,还得攻夺地下室;攻占了下层,还得攻夺上层和屋顶。许多红军狙击兵,披上伪装,或隐蔽于地下室,或藏身于断墙内,或暗伏在瓦砾旁,弹无虚发,接连击毙敌人。这样,斯大林格勒的焦土废墟、残垣断壁就成了到处都是火力网的迷魂阵,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在市区战斗高潮的9月13日到26日,德军几乎每天要损失3,000人,可是仍然未能占领市区全部,也未能守住通往伏尔加河的道路。

9月底,苏军依然牢牢地守卫着伏尔加河西岸长约25公里、宽约半公里到两公里的阵地。

29日,德军发言人被迫承认:“在苏军抵抗面前,对我们的困难不能低估,每一码土地都是用最大代价而赢得的。”

一个德国上等兵在给家人的信中哀叹:“斯大林格勒是人间地狱,我们每天都在进攻,如果早晨我们进占20米,晚间俄国人就会把我们重新赶回来。”

另一个德国士兵写信给妻子说:“我们在这里只有一件事能够盼望得到,那就是死或者负伤。”

在市区战斗中,德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仍未达到全部目的,便把进攻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北工厂区。

9月27日,德军出动4个师、120辆坦克,向“红十月”厂和“街垒”厂地区发动进攻,企图由此突破苏军防线,冲向伏尔加河。

希特勒扬言:“我们很快就要拿下斯大林格勒了!”

可是,经过一周激战,德军伤亡惨重,力量难继,只占领了工厂区的一些边沿地方。与此同时,据守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苏军却相机出击,夺回伏尔加河西岸萨尔帕湖、查查湖和巴尔曼察克湖之间的隘口,为日后苏军大反攻占领了有利的出击阵地。

10月14日凌晨5时30分,德军投入大量飞机、火炮向拖拉机厂地区只有一公里半宽、几公里长的狭窄地段实施密集轰击,企图造成一条无人地带。轰炸和炮击使第62集团军指挥部的地下深处掩蔽所像纸屋一样地摇晃着,并向下塌陷,有不少人为国捐躯。8时,德军出动2个步兵师和150辆坦克从这个缺口冲进拖拉机厂,遭到隐藏在废墟瓦砾中的苏军战士和工人的殊死抵抗。经过一场恶战,德军虽于当天午夜凭其巨大优势兵力占领了拖拉机厂,但是却在工厂的围墙内外抛下了将近3,000具尸体和40多辆坦克残骸。

崔可夫将军回忆说:“10月14日将作为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为血腥、最为残酷的一天而被载入史册……”,这一天夜间,“我们用船运到伏尔加河东岸的伤员就有3,500人之多。这个数字在城内整个作战期间是最高的了。”“过了这一天以及紧接着的三天后,我们已经知道敌人是无力再发动这样的攻击了;即使我军再次被分割,我们的部队也仍然能屹立在伏尔加河的两岸。”

自从德军于8月下旬渡过顿河以来,苏联军民已在斯大林格勒坚守了2个多月。在此期间,德军同时用10个师和500辆坦克发动的总攻击共有4次,出动2、3个师和200辆坦克进行的冲击有50多次,用一个师和70辆坦克进行的冲击也有50多次,用一个团和20辆坦克进行的冲击有120多次,用几个独立营和连在坦克支援下进行的冲击有1,000多次。与此同时,德军还出动飞机10万余架次,向城区投下了100多万枚总重量达10万吨的炸弹。斯大林格勒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了将近2,000枚炸弹,遭受主要攻击的地面,每平方公里达到5,000枚。整个城市,已成焦土。尽管***匪徒凶恶猖狂,气势逼人,但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依旧奋战在几个坚强的“岛”上岿然不动,把德国的重兵集团牢牢地吸引和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城内。

10月25日,保卢斯曾电告希特勒:至迟要在11月10日拿下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已无力再前进一步。这就迫使希特勒不得不以预感不祥的心理,一反原来的腔调,大吹防御的好处。

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中坐者)在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作战。11月8日,他打肿脸充胖子,对其党徒们发布指示:“我们将确保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假如敌人要进攻,我首先不愿它停止,因为防御总是比较占便宜,而且,敌人将在进攻中消耗至死”。

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表面上看,雄踞欧洲,虎视全球,是个庞然大物,可是在斯大林格勒军民同仇敌忾、万众奋起的人民战争的抗击下,其实力不断削弱,其根底日见动摇,已越来越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泥足巨人了。在苏军统帅部早就精心挖掘好的泥潭陷坑之中,德军欲进不能,欲退不得,越陷越深。必将“消耗至灭”!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即将到来。

五、艰巨的出访任务

新计划背离与苏联达成的协议,为了取得斯大林的理解,有必要向斯大林当面讲清。变化的点子都是丘吉尔出的,自然解释的使命也得由丘吉尔完成。能言善辩的丘吉尔对这一艰巨的使命也有点“棘手”了。恰好,7月底苏联邀丘吉尔和军方参谋长访苏,丘吉尔拉上美国的总统特使哈里曼,取道德黑兰上路了。

8月12日,星期三,清晨6时半。丘吉尔一行在德黑兰机场,登上经过改装后的专机B-24。与丘吉尔比肩而坐的是哈里曼。机内设备挡不住发动机的噪音,两人之间的谈话都无法进行,但相互的行为看得清清楚楚。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都

    东方神都

    一个时代!一个背景!一场风云再起的诡谲征战!一个热血男儿的尔虞我诈!权与利、忠与信,欲与爱!脚下成堆白骨,春秋的轮回!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精彩好戏!最终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小人物又是怎样雄起……
  • 抗日之痞子将军

    抗日之痞子将军

    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凶的……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热门推荐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
  • 天命裁决者

    天命裁决者

    符箓小可治病救人、擒妖捉怪,大到让五岳倒倾、江河逆流。那么以符箓之术融入卡片制作中,以仙家结煞手法画法阵,如何不横行异世大陆?
  • 天山俏郡主乱帝心

    天山俏郡主乱帝心

    她,一个弃婴,抛弃在冰天雪地的天山,手臂上秀着雪莲的图案。长大之后,俏丽、妩媚的她瞒着师傅偷偷下天山,查寻自己的身世,却无意邂逅了毁灭自己王国的当朝皇族男人,他靠近耳旁说:“姑娘可是欠我一个人情,打算怎么还?以身相许?”
  •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已完结】她,21世纪杀手,铁血无情,生杀予夺;他,异世王爷,冷酷腹黑,权倾天下。为寻灵石,绝色杀手只身穿越到到玄幻异世,成为代嫁公主,当铁血对上腹黑,凡人对上妖孽,注定惊涛骇浪。陷阱诡计,仙侠妖魔,她又何惧。沦为“棋子”?休想!且看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天下男子诚服在她脚下。————推荐完结文《绝世萌货:玩转邪帝360度》,推荐新书《狂帝盛宠:狐妃de玩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浮生六梦

    浮生六梦

    被渲染被撕裂的恶魔之恋,因为难以企及所以宁愿玷污的惊世骇俗,在万恶之主掌控下蹂躏着纯白灵魂匍匐殒灭的,我的天使。
  • 特色萝卜

    特色萝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萝卜的一些基本知识。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