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100000008

第8章 特稿(7)

《枫》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九六七年十月,在江青等人的直接鼓动下,全国的红卫兵组织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李红钢(原名李黔刚)和卢丹枫,分别属于两个敌对的红卫兵组织。但是,在仇恨和敌意的土壤里,爱情的种子即便发芽、开花,也注定是要凋谢和毁灭的。最后,卢丹枫在战斗失败的时候,终于跳楼自杀,而李红钢也被当做把卢丹枫“扔下五楼摔死”的“武斗元凶”执行死刑。

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作者表现出了化繁为简的叙事能力。小说一开始,他就用了不长的篇幅,将武斗冲突的性质、起囚和形势交待得清清楚楚:

一九六七年十月,地区的两派斗争已达到白热化状态。代表们正在中央办的学习班谈判,讨价还价。而在下面,双方正紧张地调兵遣将,准备抢占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要地,造成既成事实,以取得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不久,造总兵团这一派的外围三县先后失守,井冈山这一派则已集结八县兵力,兵临城下。在这严重的情势下,北京的汇报会上,中央文革首长表示对我们两派的情况十分关切,并分别向双方旗帜鲜明地表了态:“造反有理!你们是左派,我们是支持你们的!”并重申了江青“九·五讲话”

文攻武卫的原则:“当阶级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时候,我手无寸铁,怎么行呢?”

“谁要对我武斗,我一定要自卫,我一定还击。”根据北京来电,两派都编印了江青自七月底以来几次关于文攻武卫的讲话摘录,广为散发,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一方是左派,是革命造反派,是为维护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斗的。大家决定,丢掉幻想,实行文攻武卫。

可以看出,这不是一种自发的、偶发性的群殴,而是一场由北京的“中央文革首长”江青等人直接指挥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所以,从性质上看,这是由极少数心怀叵测的政客挑动和组织的严重的流血事件,是一次充满疯狂的政治图谋的人道主义灾难。

从小说的叙述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每一派别的红卫兵组织都声称自己属于“毛主席革命路线”,都坚持认为唯有自己是正确的,都把对方当做“敌人”和“反革命”。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和不同。他们之所以彼此敌对,是因为“革命”不能没有敌人,“政治”不能没有对手,是因为只有通过对抗的行为,通过贬低、否定甚至消灭对方,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才能显示自己对“领袖”的忠诚和对“革命”的热情。

这场可怕的武装冲突,在描写卢丹枫跳楼自杀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叙事效果:

忽然,从楼角里慢悠悠地站起一个人,右手高举着两颗手榴弹,东摇西晃地向我们走来。——啊,拼命的来了!

这个意外的情况把人吓慌了,大家不约而同,刷地卧倒一片。李红钢最先清醒过来,他跳起来把枪一举,厉声叫道:

“放下武器!快——我开枪了!”

那站住了,高擎着手榴弹的右手也慢慢垂下来。她把头上的钢盔摘下来,随手一扔。——啊,那齐耳根的短发,那男孩子般的短发在晚风中微微拂动……“丹枫!……”李红钢耳语般地惊呼一声,木雕泥塑似地呆住了。

丹枫没有回答,她把弹环从小指上褪下来,手一松,手榴弹掉在脚边。她缓缓走到李红钢面前,恨恨地责问道:

“你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来?为什么?……双手沾满井冈山人的鲜血——刽子手!刽子手!刽——子——手!……”

她猛然双手抱头,踉跄着向后倒去。李红钢一步抢上前,拦腰抱住了她。

“丹枫!丹枫!你醒醒,你醒醒!”

李红钢在她耳边焦急地呼喊着。

“黔刚,你还记得我?”丹枫渐渐苏醒过来,她疲倦地拢了拢凌乱的散发,微微苦笑道:“咱们这么见最后一面,也是当初所想不到的吧!”

泪水浮上了她的眸子:“要是我能亲眼看到文化大革命的最后胜利,那该多好啊!”她一把揪住李红钢的胸襟,热切地说:“黔刚,你快清醒吧,快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来吧!你快点调转枪口吧,黔刚!”

李红钢忍住泪水,背过了脸:

“不!……你,你……投降吧!”

丹枫愤然一挣,一把推开李红钢。

她后退了几步,整了整血迹斑斑的褪了色的旧军衣,轻蔑地冷笑道:

“至死不做叛徒!——胆小鬼,开枪吧!”

李红钢——我们青年近卫师前卫团长,这个在枪林弹雨中腰都不猫的人,此时竞全身哆嗉开了。

“没有一滴热血!”丹枫感叹一声,扭身向楼边走去…

“丹枫!丹枫!!丹枫!!!”李红钢短促而惊恐地高叫着,手里的枪在剧烈地抖动。然而丹枫没有听见,李红钢的呼唤淹没在她那广播员的高昂的口号声中:“井冈山人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誓死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林……”

在这最后的高呼中,丹枫跃出了最后的一步……一片死寂。楼下传来一声沉闷的声响,像是一麻袋粮食摔到地上。

“啊——”李红钢歇斯底里的嚎叫着,把整整一梭子子弹射入晚霞绚丽的暮空。

大家一起扑上去,七手八脚卸了他的枪,把他按倒在地……

……不知是哪个好心的人已经把她的身体顺直了,衣襟也拉好了。她躺着,静静地躺在一层战火摧落的枫叶上。晚风徐来,刮落几片如丹秋枫,飘洒在她青春饱满的脸上,飘洒在她没有血色的脸旁。我这时才记起她托我捎给李红钢的信和枫叶,连忙从怀里掏出来。信还基本完整,枫叶却早已揉得不成形了。我抬起头,想摘两片代替,但摘下许多,竞都不是并蒂的。我惊异了,仔细看了好久,才发现只有每根枝梢上的两片枫叶才是并蒂的。

卢丹枫死了,李红钢也死了。无情时代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里的所谓“爱情”,具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简单而苍白的性质,在极端紧张、恐怖的战争状态下,它甚至显得有些虚幻和飘渺,而小说通过对枫树的反复描写所渲染出来的浪漫情调,与其说是合乎情理的情节事实,不如说是更多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充满善念的祝福感。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很难的。事实上,经历过“文革”,不仅写诗很难,写小说也不易。这是因为,“文革”不仅具有很强的反抒情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反叙事性或者不可讲述性。说它具有反抒情,这不难理解,因为,除了敌意、仇恨、屈辱,“文革”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诗意的东西。那么,说它具有反叙事性,是何缘故呢?这是因为,几乎所有“文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是相似性的,都是按照同一个指令行动,按照同一种方式开始,按照同一种方式结束——就仿佛从同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一样。小说叙事需要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主人公——他必须有自己的气质,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否则,任何小说家都无法创造出有生命的人物形象。然而,“文革”时代却是一个典型的反个性化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个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有人有着一样的公共性格,讲着一样的公共话语,呈现出一样的公共气质。而死气沉沉、刻板划一“公共化”乃是小说叙事最大的障碍,如此一来,关于“文革”的叙事,也许只能停留在所谓的“伤痕文学”的粗浅的水平上。作者在谈自己写《枫》的体会的时候说:“时代告诉了我写什么,但却没告诉我怎样写。‘四人帮’搞乱了全部文艺理论。我没存什么创作经验,也不懂文艺理论,但我总觉得要写点真的,要继承源于《诗经》的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谈谈我的习作(枫)》)事实上,“怎样写”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容易和简单,因为,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写作方式方面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叙事难度太大,所以,他早期的包括《枫》在内的写作,才像施叔青指出的那样,“跳不出‘主题先行’的框框”(施叔青:《文坛反思与前瞻》),也正像郑义自己所认识到的那样,“《枫》还有许多缺陷,如人物个性化还嫌不够”。

虽然,“文革”给小说叙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但这并不等于说关于“文革”的初始阶段的叙事是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些直面鲜血的叙事,不仅给未来的“文革”叙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它还将人们的思想引向更为深远的意义世界,启发人们思考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像沙坪坝公园的“红卫兵公墓”能够启示未来的人们如何更理性、更正常地生活一样。

重读《枫》,我杞人忧天地想到了“战争”与“和平”、“威胁”与“安全”这类玄远的问题,也对用暴力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相信,任何一个从沙坪坝公园的“红卫兵公墓”出来人,任何一个读过《枫》的人,都不再会轻松随便地接受暴力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暴力总是被当做美好的事情来赞美,总是被有的人当做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手段。例如,在法国的乔治·索雷尔先生看来,这世界上就存在着特殊性质的暴力行为,“它们是纯粹和简单的战争行为;它们具有军事斗争的价值,能激化阶级对立。它们能实现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却不会产生仇恨和报复的精神”(乔治·索雷尔:《论暴力》)。这个浪漫而不负责任的暴力拜物教分子,在他那本声名狼藉的着作的最后部分,竟然赋予了暴力这样的神奇力量:“在光天化日之下,为摧毁冥顽不灵的敌人而发动的战争,不会带有任何的伪善,它一定能扫荡一切让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声名狼藉的仇恨。这样,为暴力进行辩护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乔治·索雷尔:《论暴力》)索雷尔先生似乎不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有助于达到“摧毁敌人”的目的,“暴力”也仍然是一种可怕的人道灾难,也是一种不幸的事情。

这种“推崇冷酷和鄙视仁爱”的说教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正像朱利安·班达所批评的那样:“冷酷成了今天广大思想青年崇敬的对象,而一切形式的人类之爱却成了笑料。这种现象再平常不过了。这些年轻人崇敬的只是力量宗教,从不考虑什么痛苦的呻吟,他们宣扬战争和奴役的必然,一旦有人受到这些观点的伤害,也不鄙视,而是去改变他们。”(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在班达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是“一个免除世俗义务、专心保持非实践价值的阶级”(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所以,他把那种放弃对“超验真理”的信仰转而沉迷于功利主义“政治激情”的行为,当做“知识分子的背叛”。

汉娜·阿伦特在谈到那些屈服于“历史必然性”的人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他们被愚弄了,不是因为丹东和维尼奥、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以及其他一切人的话仍然回荡在他们耳边,他们是被历史愚弄了,变成了历史的傻瓜。”(汉娜·阿伦特:《论革命》)“历史的傻瓜”?我不忍这样说。

即使他们真的“被历史愚弄了”,我也不忍这样说。

我宁愿说他们是——牺牲者。

在一个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时代,他们是替我们而死的献身者。

他们以自己的死,显示了谎言的虚妄和罪恶的可怕,——他们的死,使弥天的谎言不攻自破,使巨大的罪恶无所遁形。

他们以自己的死,丈量了地狱与人间的距离,画出了毁灭与希望的边界。

而我之所以重读这类饱含着眼泪和鲜血的作品,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那些牺牲者的纪念,甚至,感恩。

2009年春,北京

周恩来手抄的一首歌词

据周恩来的秘书纪东记忆:一九七O年夏天的一天,他按照每天的工作程序到周总理办公室整理文件。在整理时,发现一张四十二开的纸,周总理在上面抄了一首歌词,题目是“不公与不干”。这四句喝词是这样的:

做天难做二月天

蚕要暖和麦要寒

种菜哥哥要落雨

采桑娘子要晴干

从这四句唱词来看,管理并主持着党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似乎处在左右为难的状况。抄写这几句唱词是他排解自己心中的一种郁闷,一种无奈的心情。纪东说,当时他看到这几句唱词,心里很难过,心情也很复杂。

同类推荐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商贸文书及金融管理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同时附上大量真实案例, 让经贸文书的写作变得简单易学!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热门推荐
  •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深幽的老宅中,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推到在鹅暖石铺砌而成的地面上。“老爷饶命啊,老爷饶命啊,是三夫人勾引小的,是三夫人……”长相轻浮的男子,此刻脸色煞白,痛哭流涕的看着冷冷的看着这一幕的男子,这宅院的主人,司马无情。而一旁的女子,似乎还没有从迷蒙中清醒过来,闻言,只是缓缓的跪直身子,茫然的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在转头看向冷眼看她的男子,她的丈夫。净白的脸颊上还有着异样的潮红。……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养成系)九岁那年,她成了他的伴读,与他结拜成兄弟,同吃同睡同学艺;十岁那年,同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她是他圈养的兔儿爷;十三岁那年,她与他一起南征北战;十四岁那年,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接近他的目的:杀他,杀他,杀他,哪怕爱也必须要杀他靠近他的理由:宠她,宠她,宠她,不管她是男还是女
  •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继续了作者在《迷人的海》里对大海的那种充满感情的神秘的夸张的描写,不同的是这个小说已经不再探讨80年代那些激动人心的话题,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开放的空间世界:蛤蜊,海猫子,海钻儿与老蛤头,老蛤婆,作为背景的读大学的孙女,远洋轮船上的儿子。现代化与原始生命,大自然与工业化进程的矛盾还是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但是老蛤头在这个变化了的世界上的处境却是更加矛盾复杂的,他的困惑与不解,冲动与执拗是一种不能框架的悲哀的力量。
  •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好姑娘:或弱柳扶风,或英姿飒爽,或嗲言撒娇,或才华横溢……如果不被接受,她能继续下去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她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她应该是冬日的暖阳,不仅能温暖你,也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明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的好姑娘,一点一点地朝未来努力,一点一点地向对方迈进,也不失为最质朴的幸福。虽然将来未知,却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用最好的自己,遇见最适合的那个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因为我爱你

    因为我爱你

    少年情怀,初恋的甜蜜和青涩撞到家长的威严施压,少年的抉择是?相恋和单恋,暗恋者的爱情中却有第四个人出现,爱情能否转个弯?友情大过天,大大咧咧的个性,晚熟的少女能否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在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相遇了,或携手共进,或擦身而过,这一切都是关于青春的美丽回忆,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伤痛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爸像魔鬼

    老爸像魔鬼

    韩梅迎春来自偏僻小镇,父亲对她寄预厚望,盼着她有一天能一鸣惊人。因此,还在读四年级的韩梅迎春遵从父亲的意愿,提前参加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在初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成为部分同学妒忌她的理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韩梅迎春决意放弃参加复赛,于是,恼怒的父亲对她大打出手……
  • 诛神

    诛神

    本书是以封神榜为背景开始的故事,原本应该按历史发展的商朝灭亡,却被神秘之人所拯救,导致西岐打败,闻太师大胜回朝,纣王继续宠幸妲己。百万年后一个少年在梦中惊醒,继续着百万年前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