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000000007

第7章 往事(1)

鸿爪掠影(二)

王学泰

王学泰先生是读者熟悉的一位学者,他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发现另一个中国》等着作,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对他的学养很钦佩,但对他在那荒唐的年代里因言获罪,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知之甚少。本书第十一卷刊登的由他撰写的《鸿爪掠影(一)》,介绍了当年进第一个监狱的情景,受到了读者的关注。最近,作者写完了《鸿爪掠影(二)》,由于文章较长,本书将分两卷刊登。

编者

我的第二个监狱

一、摩托车上间隙

上篇自述写到我从房山传讯室出来,以为完事了,要放我回家了。没想到正从拘留所往外走的时候,另一间屋子出来一个警察,喊住了我,要我在院子等一会,我觉得有点不妙。过了十来分钟,开来了一辆带帆布篷子的三轮摩托。那个警察要我上车,我问去哪里?“市局还找你有点事,咱们一块去北京吧。”我要上车之前,突然警察拿出一副手铐,“这是干什么?”我有些吃惊。他说了一句通俗小说中的公差常说的一句话:“这是公事。”这一天是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今天,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忆述此事,整整过去三十四年半。

三轮摩托离开了房山县城,并未一直驶往北京,在向东行驶过程中,进了良乡镇。摩托七拐八拐进入一个小胡同突然停了下来。警察下了摩托座位,从车棚子里拿出半麻袋东西,背到身上就走,刚走出去又回过头对我说:“我给家里送土豆母子去,你在车上等一会,不要乱跑。”他这一去有两三个小时,估计是吃饭喝酒去了。因为从房山分局出来,已经十一点了,可能还没有吃饭。不过这个警察对我还真的挺信任,相信我不会跑。虽然上车前给我戴上了手铐,但铐子是狗牙形的活铐,可松可紧,他给我戴得很松,只要缩一缩手就可以退出来。另外,稍有经验的,用硬细棍状(如火柴棍、头发卡子、曲别针等)的东西就能把这活手铐捅开。如果我想逃走,转个弯就到良乡火车站了,上了火车,在这两三个小时中也到了天津或保定了。

此时已经是春分时节,路旁的小草都已经冒出新芽,麻雀在屋顶上叽叽喳喳飞来蹦去,想起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感到在中国当个老百姓也都不容易,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不虞之灾的降临。所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后来,我的同事里,也有位“文革”中坐过监狱的,常一起聊天。在坐监狱之前,他的工作与我的工作却有天壤之别。那时我在农村中学,他在中央文革。当然“伴君如伴虎”,靠近权力中心更危险。最后他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对他说起押送这件事。他说,这个警察没有警惕性。他也说起自己的押送过程。那还是“文革”热潮中,他被从北京押送回老家贵州遵义,坐的是212吉普。深夜里,汽车在黑黢黢的十万大山中穿行。突然车停了,押送人员要他面对万丈深渊站立,不许回头。他说:“我望着黢黑的夜和山谷,心想这下子可完了。他们会从后面送来一枪,我就扑倒在深谷之中,从此消失于人间。不料半天,后面没有一点动静。好像有人在撒尿,我也不敢回头看。过了一会,他们要我转过身来上车。原来是他们要撒尿,怕我跑了。这可比押送你的那个警察的警惕性高多了。”

二、半步桥边K字楼

摩托三轮进了北京,拉到一个大铁门跟前,铁门仿佛大舞台的幕布徐徐开启,原来这就是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看守所与清朝末年实行新政时盖的第一模范监狱相邻,监狱门向自新路开,看守所大门向半步桥开。不过“自新路”是清末盖了第一模范监狱后,新开辟的一条路(原来这里都是农田),“自新”是囚监狱而得名:而半步桥则是老名字了,据说明朝时就有了,大约是囚有此路名而建此设施吧,一九八〇年代,一次与何满子先生(前不久先生辞世,这里谨致悼念)聊天,他也数次倒霉,坐过数个监狱。他对我说:“很怪,为什么监狱老临桥而设呢?上海是提篮桥,南京是老虎桥,杭州是六渡桥”。我补充说“北京是半步桥”。“半步桥”,有深意焉,人间、地狱(鲁迅曾说,中国的旧式监狱是取法于佛教的地狱,不但禁锢人犯,而且又要给他吃苦的责任),半步而已。

半步桥在北京南城西南角,过去北京水多,南城地势低洼,水聚尤多,故桥也多。

再向西南就是北京西南角的右安门和护城河了。公安局预审处(七处)就设在半步桥看守所,各个分局履行了逮捕手续的犯人也要到这里来结案。犯人称这里为四〇二(信箱号码)或K字楼(这里关押犯人的主建筑)。关于K字楼,诗人聂绀弩有诗云:

奇书一本阿Q传,广厦千间K字楼。

天地古今诗刻划,乾坤昼夜酒漂浮。

燕山易水歌红日,曲妇词夫惦楚囚。

多谢群公问消息,尚留微命信天游。

《岁尾年头有以诗见惠者赋谢》

本来寒士切盼得到广厦千间的庇护,而“文革”期间许多有向往的读书人却无缘无故被收进了看守所的K字楼,何其荒诞!K字楼监室多,功能齐全,超出其他两处数倍,乃至十数倍,虽然说不上“广厦千间”,但“百间”总是有的,可以住上千个“寒士”。半步桥看守所关押犯人的处所主要有三处:

一,K字楼:这是看守所的主建筑,由钢筋水泥建筑,呈K字形。中间是大厅,四只腿是筒道,大楼三层,共有十二个筒道。

一九七〇年代各筒的安排大体是:一筒关押的是重要政治犯;二筒、四筒关押外国人或特殊犯人:以上三个筒大多是单人牢房。三筒关押的是重病犯人,人称病号筒。

五至十二筒关押的都是男犯人。我在二层的五筒几个号呆过,聂绀弩先生一九六六年冬至次年秋住九筒一号。

二,五角楼:俗称“王八楼”。它是个红砖建筑物,是关押女犯的。共有两层,每层有五个筒道,共十个筒道,排号接着K字楼,是十三筒至二十二筒。“文革”当中着名导演孙维世和杨宪益先生夫人戴乃迭女士关押在此。郁达夫先生的侄女、女画家郁风曾着文说戴乃迭女士受杨宪益先生牵连也关在半步桥,“碰巧我当时也被关在半步桥同一所监狱,同一条甬道的不同监号里。我当时还不认识她,只是每天听到她在有人送饭时说谢谢”。

三,死刑小号院:这里有两个筒,排号为二十三筒、二十四筒。为死刑筒,俗称“枪号”。有的老犯人说,这里平房原来是关押“高饶事件”中的饶漱石的。一人一个小院,挺清静的。“文革”起来后,把饶漱石转移了,这里才改造为死刑筒,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遇罗克、沈元等都是从这里拉出枪毙的。张郎郎有《宁静的地平线》

(见三联书店的《七十年代》)详记其事。张郎郎是极少的活着走出死刑筒的犯人。这两个筒在一九七五年被拆,在这里建起工作人员的宿舍楼,死刑待决的都被分到“K字楼”、“王八楼”相应的各筒,监管人员对他们说,把你们提到大号,有不死的希望了,要好好表现。这些带着沉重的死镣、死铐的待决犯分到各筒,在放茅(上厕所)和放风的时候,他们沉重的镣子在“K字楼”

的水泥地板上拖出巨响,仿佛在过坦克车。

看守所本来应该是关押未决犯的地方。也就是实施了逮捕(签了逮捕证)以后,法院尚未判决的犯人。可是“文革”当中“无法无天”,这儿关押的有已经判刑的,但当局认为不宜于送到监狱与大量犯人接触的也押在这里,听说“反右”时期着名的“右派分子”葛佩琦后被判十五年,就没去劳改场,而在看守所服刑。一九七六年,我被判十三年后调到关押已判刑号里,遇到号称“苏修第一特务”的老谭被判二十年,也没去劳改场,就押在这里。他的妻子(苏联人)判十五年,关押在“王八楼”。更多的是以拘代判,有的连逮捕手续都没有履行,甚至没有拘留手续,就在这里关押着,有的一押三四年,我见过有押十来年的。粉碎“四人帮”后,批判这种做法时叫“以拘代押”或“以拘代判”,是典型的“封建法西斯专制”。

“文革”中“K字楼”一度非常兴隆,迎来了许多专家学者,文人墨客,高官显宦,连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和尚也在这里关了八年。狱中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巨赞法师自述:“‘文革’开始时,我做梦,梦见我在上山时,突然山上有八块巨石滚下,我紧躲慢躲,才脱过挨砸的命运,大约我要坐八年监狱罢。”后来果然是八年期满,赵朴初把他接回佛教协会。

和尚没有家室,被羁押时,都是赵朴初给他送东西。另外如着名的翻译家杨宪益也在这里呆过几年。黄苗子有诗云“十年浩劫风流甚,半步桥边卧醉冈”。就是指杨宪益博士“忽于半夜大醉之中,被送进半步桥监狱,酒气熏天,使同牢弟兄,馋羡不已的故事”。其他如王光美女士的母亲、叶帅亲属钢琴家刘诗昆、前宗教局长徐迈进、小提琴演奏家杨秉荪、男高音演唱家刘秉义、作家诗人聂绀弩,还有前面提到的郁风、孙维世等都曾聚集在这里,可以说是才俊云集,极一时之盛。聂翁还有一首诗记录“K字楼”的盛况:

你也来来我也来,一番风雨几帆歪。

刘玄德岂池中物,庞士元非百里才。

天下祸多从口出,号间门偶向人开。

杂花生树群莺乱,笑倒先春报信梅。

这哪里像监狱,简直像开Party一样。

这首诗是赠给老朋友梅洛的,题为《赠老梅》。梅洛曾是国家物资总局科教局长。这些老一代知识人,口无遮拦。在“天下祸多从口出”的时候,进K字楼就不可避免,“号间门偶向人开”是极其自然的。当然“K字楼”不像聂翁写得那样美,“杂花生树群莺乱,笑倒先春报信梅”。首先这里的吃,量太少,质太糟。特别是聂翁进K字楼的一九六〇年末,那时粮食每人每天八两,伙食费每月六元。又规定不准家里送来任何食物,所以在看守所里根本不可能吃饱。长期处在饥饿状态,想吃东西是坐监狱最大的问题,听说这里的定量是解放初北京市公安局长的助理制定、局长批准的,“文革”中这位“局长助理”也进了K字楼①才感到伙食标准太低了。不过聂翁笔下的“杂花生树”,大约指的是朋友多了,可以互相安慰。“老梅”也应该是这些杂花的一株。

我是一九七五年到这里的,那时“文革”之初乱抓的情况已有好转,老干部大多被释放了,也有被判刑的,像聂翁就以七十高龄,被判无期徒刑,被押到山西服刑。用当时看守的一句话说,“我们这里与前几年不同了.那时大批的来,大批的走。

现在都已经是神的归庙,是鬼的归坟了。”

此时,大多是“一打三反”进来的。

三、号间门偶向人开

进了K字楼,我从房山分局带来的东西被一搜而空。身上的几十元钱,手表,书包,书包里的侯外庐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和王夫之的《庄子解》都被留在储物间。把我带进了五筒,进了一道带锁的筒道门,看守打开一个“号”的大铁门,屋子空空的,一个人没有。屋子大约有二十平方米,门在中间,对着门是通道,宽度约八十厘米,通道两边是炕箱,即用木板做的矮炕。高度约二三十厘米,不到三十厘米。

这个炕长约四米,宽约一米八,可并排睡八人。看守所之所以不做高炕是为了防止自杀,因为炕高,晚上睡觉时,把一个重物做个套儿,套在脖子上,就会有上吊的效果。

晚上睡觉时,要把腰带、眼镜等有可能自残的物品统统交出,第二天早上再发还。

有个老看守说,监狱所有的制度和纪律都是血铸成。

我一人呆呆坐在炕箱上,思想集中不起来,不知道该想什么,或不该想什么,大脑一片空白。突然阿Q老兄来相助,“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被关起来的。阿Q真是我们的国粹,历百年而不朽。后来读到聂翁的“号间门偶向人开”感到非有此经历者,很难知此句之妙。一个人在家老老实实地读书,不知什么原因,就把你揪了去,监狱的“号间门”,悄然自开,把一个个吞吃进去,无声无息,一切皆属偶然。当然后来又偶然出来了。

一会儿号子的铁门开了,看守拿来一个半窝头,半碗咸菜,半桶水,放在炕箱上。说这是你的晚饭,你还没吃饭吧?此时我才想起,原来早上从房山分局出来,到现在的下午五点多钟已经快一天了,还什么都没吃呢,但虚火上升,肚子一点也不饿。躺在炕上,胡思乱想。一会儿睡去,一会儿醒了。看守所的号子里,夜间是不关灯的。这是第一次进看守所的人最不习惯的。听老犯人说,解放前在看守所关押是一天顶两天的,因为晚上不关灯,人睡不好觉,等于两个门天。如果你在看守所呆了半年,将来顶一年的刑期。我不知道解放前的监狱制度,不知这是否为真。然而无产阶级专政肯定是不讲资产阶级这一套的。

一进看守所,只要稍有文化都爱讨论为什么这里叫“K字楼”这个怪名字?听老犯人说,“K字楼”国际通行,“K”是英文监狱的第一个字母。“K字楼”是解放初造的,那时抗美援朝还没完,如果仗打到北京了,飞机轰炸,不要炸监狱啊,这里又不是军事目标。所以一打仗这里很安全。说完他还很得意,好像买了安全保险似的,一脸洪福齐天的劲头。实际上英文监狱第一个字母是“P”,俄文监狱的第一字母是“T”,都与K字无关。“K字楼”也不是什么国际通行。我想大约“K”宇就是取看守所的“看”字第一个字母。

看守所是一天三顿饭,早上是玉米面粥一碗、半个窝头、一小撮咸菜,我在K字楼期间,早上的食谱没有变过;中午是窝头两个,一碗汤菜;晚上是窝头一个半,一碗汤菜。星期天、节假日是两顿饭,即把早饭取消,晚上的窝头改为两个。改善伙食也是改善中、晚,早上的几乎是雷打不动。

这里用“几乎”是说也有极罕见的例外,据在这里呆过数年的老号说,有一次早饭是油饼和玉米面粥。这顿“油饼”在K字楼流传了数年之久,为许多老犯人津津乐道。

一天放两次茅,“放茅”是监狱术语,就是上厕所(北方称厕所为茅房)。程序是由看守(通称“队长”)打开监室门,犯人m来进入厕所,厕所与监室在一个筒道里,距离很近,十秒钟就都进入了,此时看守将厕所门从外面插上,大约五六分钟,厕所门打开,队长就要急切地嚷“快点”!“快点”!!“快点”!!!……(“快点”是我在监狱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乃至出狱之后,对这个词很敏感。正像张郎郎的父亲、大画家张仃先生经过“文革”之后对于红色敏感一样。)待犯人都回到监号,把监号锁上,这次放茅就算结束。碰上心眼、脾气俱好的队长,能够按照规定时间放茅,遇到脾气急、或要拿犯人寻开心的,也许厕所门刚插上不到一分钟,就又开了,随之直着嗓子吆喝“快点”!也有时,筒道就这一个号有人,把犯人轰到厕所,队长插上门走了,也许半个钟头、四十分钟才回来。十几个犯人在这一个六七个平方米的小厕所中熏着。

一周两次或三次放风。放风就要出K字楼,“风场”在K字楼东侧,一排大约有十几间。每间“风场”比监室略大,大约有三十平方米罢。它与监室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房顶,但在比房顶略高处有一行走的通道,上面站着几个背枪的军人巡逻,看下面“风场”中的犯人有没有不法活动。

同类推荐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实用工商文书的写作方法及类型,按其文体格式划分,有表格式文书、申请报告类文书、章程及合同类文书、申诉答辩类文书四大类。打开此书,找到你想要的文体,按图索骥,轻松搞定!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热门推荐
  •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这一定是在拍古装戏,场面还蛮大的,应该是个大片。“哎,哎,等等,我不是演员,你找错认了,演少爷的那个不是我,你看,我连演出服都没有,还是不要浪费表情了,又没有摄像机!等正式开拍的时候你在演啊!要我陪练可是要收费的哦!”什么?嫁给他?嫁给一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那不是等于自杀吗?什么,你没病,装的?敢骗我!小样,你当我是垃圾筒,脑子里装的是废物啊?尊贵的王爷,请您收好!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离婚协议书,我要休了你!签字画押,尽快,我赶时间!~~~~~~~~~~~~~~推荐好友的文:姐姐老婆好狂野箫明明
  •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通过对《鬼谷子》的学习,将让你懂得如何掌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交流的方式,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等,推而广之,从应用的范围来看:阳、动、刚、张、方等都可归为捭术;阴、静、柔、弛、圆则可归为阖术。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以柔克刚或刚柔并济,都可以说是捭阖之术的延伸与推广。
  • 泪殇,情魅异世

    泪殇,情魅异世

    【腾讯原创(未央)出品】她是一个因失恋而莫名穿越到异世的孤女,偏在最不相信感情的时候遇上了这个隶属极品祸水的男人,还阴差阳错成了他唯一的小妾,穿越的第一天她便扬言要把这个小三角色扮演到极致,至此命运的车轮开始旋转......“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想要钓到狂拽酷帅高冷男,靠什么?答案:一对大砍刀。杨诗乐提着砍刀踢开门,本以为是救人,却不想掉进某男挖好的坑。“今晚,你们两个必须留下一个人。”权少的表情阴冷冷。从此,女汉子被迫走上苦逼之路。装高贵,玩高冷,偶尔还要客串一把小太妹。数年后,酷帅小正太直瞪面前的狂拽男:“想泡我妈?打了再说!”冷面小正太vs狂拽高冷男,到底谁被ko?读者群:188274568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要做就做最棒的员工!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吸血鬼之恋系列霸情布鲁赫

    吸血鬼之恋系列霸情布鲁赫

    吸血鬼的起源,最早是在基督教《圣经》上出现的。其人物为该隐。相传,因为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受撒旦诱惑而吃下智慧之果被上帝诅咒并驱逐出伊甸园后。亚当和夏娃生下该隐与亚伯两个孩子。该隐是负责耕种,亚伯负责放牧。有一次,向上帝献祭时,该隐只能拿出了一些蔬菜和稻谷作为祭品,而亚伯却拿出了羊羔一类的肉类作为祭品。上帝惟独垂青亚伯的祭品,导致该隐的嫉妒……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