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800000003

第3章 鉴真出家为僧

鉴真和尚俗姓淳于,为战国时齐国大夫淳于髡的后裔。先祖淳于髡是一位劝谏的高手,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说的就是淳于髡用隐语成功讽谏齐威王。

(一)幼年时期的鉴真

唐代扬州佛教盛行,中外僧人云集,佛寺多达三四十所。鉴真的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佛教氛围,他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云寺参禅拜佛,并在大云寺智满禅师处受戒。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的鉴真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说在鉴真出生的那天晚上,淳于家佛堂里佛像前的供灯灯芯突然爆出灯花,霎时显出七色荷花的形状,将佛堂映照得绚丽多彩。这个吉兆让淳于家喜形于色,知道将要出世的孩子是个贵子。鉴真长到三岁时果然聪慧过人,识文认字一学就会。虽然鉴真的父亲以居士身份皈依佛教,但他知道佛家治心,道家治身,儒家治世。身为大丈夫首先要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的儿子只有学而优则仕,才能光宗耀祖,兼济天下。于是鉴真被送到私塾就学,在诸子百家和孔孟之道的熏陶中慢慢长大。可是父亲没有想到,他第一次带儿子到大云寺参加佛像开光法会,小鉴真就被佛像所表现出的威严、安详的神情深深地吸引了。他跟在父亲身后问这问那,竟然不想回家了。智满法师见到他后,对鉴真的父亲说:“你这孩子慧根深厚,长大定会有出息的。”从此以后鉴真迷恋上了佛法。

(二)青少年时期的鉴真

平日里鉴真在家随父学佛,慢慢地对佛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对大云寺越来越向往。鉴真14岁时,正式向父亲提出要去大云寺学佛。就这样,他走入了佛门,拜智满法师为师,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小沙弥,也就是所说的小和尚,法名鉴真。学佛是漫长的过程,就像学生一样,从小学、中学读到大学。和尚学佛也有进学的梯度,就是从小沙弥成为比丘僧。鉴真为取得僧人的资格,前后有两次受戒。受戒,有着隆重的仪式,必须有专门的授戒师主持这事。鉴真进入大云寺后,潜心钻研佛学,修行十分用心,在智满禅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据《四分律》规定,比丘(男僧)有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尼姑)有五百(按律实有五百四十八戒)条戒律。受具足戒时要有“三师七证”,所谓“三师七证”,即在受戒时,要经过戒和尚、教授师和羯磨师三师的考问,并有七位德高望重的师僧作为证明。授具足戒之后,成为正式的僧人。三师中的戒和尚,就是直接授戒的师僧,是授戒中最高责任者,必须是德高望重的。教授师是在戒场指导受戒僧侣作法的师僧。另一师羯磨师,是直接在戒场指导受戒僧的师僧。一般受戒前由教授师检问受戒僧的资格,然后由羯磨师询问考查,经过三次询问考查以后,所谓具足戒,便是圆满完成的戒。《华严两种生死义》卷四纸背文书的满意律师传中,对鉴真登坛所受具足戒时的情况记述详细,且列有三师七证之名为:西京总持寺的仪律师、西京荐福寺的道岸律师、荆州扬溪寺俊律师、西京崇福寺大德礼律师、西京崇圣寺的纲律师、闻惠律师、西京荐福寺恩惠律师、恒律师、志律师、西京荷恩寺的法藏律师、园律师以及荆州南泉寺的弘景律师,共十二人。受具足戒的仪式十分隆重,共有12名律学造诣很深的大师在场,对鉴真后来成为律学高僧影响极大。鉴真受具足戒之后,从此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僧,也就是最高级的正规佛教徒,取得了做和尚的正式资格。当时鉴真21岁,弘景当时已是75岁高龄,鉴真成为他最后一个授戒的弟子(关门弟子)。次年,即景龙三年(709年)弘景便告老归山,唐中宗亲自赋诗为他送别。弘景在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圆寂,享年79岁。鉴真从弘景禅师那里学习“五明医学药典”,能出入皇宫的太医署,在那里求教医学上的疑难,并见到了不少医林高手,得到不少秘传医方,包括极为罕见的《唐本草》。鉴真在两京期间,东西帝都城市布局严整,坊里街道规整划一,都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两京名刹大寺不仅规模大,庄严华丽,并有不同的建筑风格。鉴真所居实际寺内的净土院是长安当时著名的景点,其雕甍画拱,圆珰方镜,结构配合之妙,向来被认为巧夺天工,这给年轻的鉴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环境。景龙二年(708年)的秋天,已准备回扬州的鉴真,向恩师道岸辞别时,道岸正忙于建造小雁塔,因知道鉴真精通建筑,要求其协助建塔。鉴真从中学到了佛教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装饰等方面的实际知识,又到洛阳仔细观摩龙门石窟的雕刻,在观摩中受到雕刻艺术的熏染,后来成为佛殿寺塔建筑高手。

《东征传》说鉴真和尚巡游两京,究学三藏(“藏”本是匣子、框子、篓子一类装有物品的容器,佛教把自己的所有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究学三藏就是学习、研究所有的佛学知识)。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到东晋时代,戒律日渐完备。到了隋唐时期,《四分律》成为中国的正宗戒律。“律”是僧侣行事的种种规定、需要遵守的仪则。“律藏”是戒律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典籍的总称,是佛家三大法藏之一。鉴真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和弘景都是律学的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者道宣的再传弟子。鉴真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对于法砺的相部宗和怀素的东塔宗也拜师入门,兼收并蓄。在长安、洛阳滞留期间,鉴真历访名寺高僧,潜心专研藏佛典。先从融济律师习《南山律钞》(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所著)等书;又在西京禅定寺随义威律师,听法砺律师的《四分律疏》一遍;从西明寺远智律师,听讲《律疏》一遍;在洛阳再听授记寺从金修律师等讲《律疏》一遍;又到长安听观音寺大亮律师再讲“砺疏”(名僧法砺为《四分律》所作之疏)五遍。当鉴真离开繁华的京都时,已成为精通律义、学有所长、知识渊博的名僧。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鉴真从洛阳、长安等地回到扬州后。在近七年的时间里,鉴真既游历洛阳、长安等大唐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又有机会聆听最上层高僧的教诲,无论在学业上,还是见闻上,都有很大的收益,这为他以后的弘法传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东渡准备了条件。从此以后,鉴真开始弘法传道活动。唐开元五年(717年)道岸圆寂,之后,他的弟子杭州义威继为授戒师,义威死后的开元二十一年(733年),46岁的鉴真成为授戒大师。从鉴真成为受戒大师开始,到唐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前往日本为止。鉴真的主要任务是在江淮一带弘法传道。鉴真在江淮之间讲经说法,宣传教义,授戒传律,传戒度人,兴建佛寺。在此同时,他又着手筹款,规划并亲自主持营建了八十多处寺院僧舍;指导塑造、绘制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又创建和扩大了救济贫病者的悲田院和供养三宝的敬田院;抄写了一万一千多卷经典;监制施送彩帛袈裟三千余领,供送五台山僧人;所主持的道场法事,更是难以数计。

佛教重要的是宗派师承,宗派间对佛教的某些教义、宗旨的理解及实行有所不同。当时的律宗分成三派: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鉴真对各家学说互为参照,以南山宗为主,广为吸收,成为南山宗的嫡传;同时又成为三宗的集大成者,成为继道岸与道岸弟子义威之后,全国众望所归的授戒宗主,成为名满天下的律学权威。这期间,他前后宣讲《大律》和《疏义》四十遍,宣讲《律钞》七十遍,宣讲《轻重仪》和《羯磨疏》各十遍。多年以来,他临坛授戒,度人四万余,弟子中的西京安国寺睿光、扬州兴云寺惠琼、江州大林寺志恩、苏州开元寺辩秀、天台国清寺法云等35人,都是各地著名僧寺的律师,在佛教界享有极大的声誉,鉴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鉴真东渡,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说它熟悉,是因为一提到鉴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渡”;说它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知道鉴真东渡六次,历时十余载,至于在东渡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鉴真本人包括他的弟子及随行人员经历了哪些磨难,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同类推荐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
  • 废材逆天:邪王的宠妃

    废材逆天:邪王的宠妃

    【推荐新书《一等兽妃:傲世女神医》火热连载,请继续支持朱随作品哦!】九王爷名言:小仙女放火我泼油,小仙女抢宝我开路,小仙女揍人我绑票。九王爷煽情:浮生苦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直到遇见她,我开始渴望天长地久。严肃介绍:她,隐世家族传人,穿越异世,沦为貌丑身弱的废材。等死?绝不是她的作风!他,一场美梦,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却爱上了梦中的女子。世人欺她辱她,唯他敬她信她。世人耻笑她不配他。却不知,心有多大,梦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要她想,没有她做不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转动脑筋,勤于思考,让知识充满脑海。同过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十三个部分,让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开心地学习。这是一部辞典,一个智慧的宝库,这里有你知道的,更有你正在寻找的各种问题。来吧,进入智慧的世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所谓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学会做有钱女人

    学会做有钱女人

    如今已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投资理财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没有钱的人更需要理财,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资产的累积,达成一生各阶段的财富目标。
  • 总裁的妻子

    总裁的妻子

    十八年的养育,只不过是负罪的责任,一句成全,五年的恋情随风而散,痛,痛入骨髓;疼,疼入心扉;抛开事情的真相,世界变了,人生变了,并不是所有的对不起之后,一句简单的原谅便当事情没有发生过。浓于水的血缘,恩如山的养育,她说:“别让我选择,若是真的能选,我宁愿生命停止在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