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300000006

第6章 声情美水之程砚秋(1)

(一)程砚秋简介

程砚秋(1904—1958),男,四大名旦之一,原名承麟,北京人,满族,后改为汉族,姓程,初名程菊侬,1932年起更名砚秋,字御霜。其先祖姓李,祖籍吉林通化、临江一带,壮年入伍,入八旗汉军旗,隶属正黄旗,随多尔衮入关,多有战功。据陈叔通考证,程家祖传牒文显示,程的五世祖当过清朝中期的相国。父亲荣寿,世袭将军之爵,是地道的八旗子弟,母亲托氏。年幼之时家道中落,程砚秋6岁开始学艺,投荣蝶仙门下学习青衣,刻苦练习武功,开始学习武生。程砚秋以惊人的毅力接受了艰苦的的基本功训练,度过他一生中苦痛的童年。后又向著名武生教师丁永利学习戏剧表演。此外,还曾受教于王瑶卿、梅兰芳,并得到文人罗瘿公的帮助。11岁开始登台,以其超凡的文武表演能力崭露头角,获得诸多行家和观众的喜爱。12岁参加营业演出。经梅兰芳与其原配夫人王明华介绍,程砚秋娶果素瑛为妻。生有三子一女,长子程永光,次子程永源,幼子程永江,女儿程慧贞,均未入梨园行。程砚秋擅长演悲剧,他演的剧目大多反映旧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如:《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

(二)程派艺术

程砚秋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勇于突破传统,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以独树一帜的发声技巧形成其独特的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的戏剧扮相秀丽,嗓音极佳,唱、念、做、打的技艺超凡出众,文武之功兼并出彩,他的演艺使行内外为之耳目一新,曾在北京丹桂茶园与赵桐珊、刘鸿声、孙菊仙等著名京剧艺术大家合作表演《朱砂痣》《桑园寄子》《辕门斩子》等剧。他所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的清峻之美。程砚秋在表演上无论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剑术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创造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流派,全面展现在京剧艺术舞台上。此外,他注重借鉴众家之长,将其融于程派艺术创作之中,在表演风格上形成了别样突出的程式戏剧风格,得到了伶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程砚秋以其独特的程派艺术为伟大的京剧事业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戏剧领域的不凡成就,其旦角表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对梨园界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剧目有:传统剧目而独具程派风格的有《鸳鸯冢》《英台抗婚》《青霜剑》《荒山泪》《亡蜀鉴》《窦娥冤》《四郎探母》《贺后骂殿》《三击掌》《汾河湾》《朱痕记》《玉堂春》《武家坡》《三娘教子》等。新戏则有《文姬归汉》《梅妃》《红拂传》《春闺梦》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此外,收在《程砚秋文集》中的《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和对戏剧实践、创作有着积极指导意义的《谈戏曲演唱》《创腔经验谈》《谈窦娥冤》等文章。

程派传人:程砚秋弟子有荀令香、陈丽芳、章遏云、赵荣琛、王吟秋、李丹林、新艳秋、侯玉兰、江新蓉、李世济、李蔷华等。再传弟子有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这五人合称为“五小程旦”)、张曼玲、吕洋、周倩、王晓燕、郭伟、赵欢、蒲雪晴、周好璐等。

(三)程砚秋往事

1.学艺生涯

旧时民间戏曲艺人学艺多采用“师徒传承”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大体有四种形式:一曰“设堂授艺”,又称“私寓弟子”;二曰“家塾学艺”;三曰“手把徒弟”,又称“私房徒弟”;四曰“拜师深造”,其中“手把徒弟”多是家境贫寒的孩子为求谋生之道才投师学艺,入师门之前先要签订相当于“卖身契”的文书。程砚秋幼年丧父,家贫如洗。为了生计,其母程老夫人将他送给当时的著名京剧旦角演员荣蝶仙为徒,签订合同为八年,言明病死逃亡,师家概不负责。所以幼年时的程砚秋,除学戏、演出外,还要为师父一家做繁杂的家务劳动,经常遭受打骂,程先生把这段苦不堪言的生活经历称为童年时代最惨痛的一页。好在程砚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3岁时便在天桥东大市浙慈馆票房和丹桂茶园边学戏边借台演出。当时有著名诗人、剧作家罗瘿公慧眼识珠,为程砚秋赎身,使其提前两年出师。后又帮助程砚秋调养嗓子,学习文化,拜谒名师。可谓培育英才,不遗余力。程砚秋没有辜负罗瘿公的苦心栽培,1927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的“首届京剧名伶评选”中,年仅23岁便以《红拂传》一剧当选“四大名旦”之一,名震京城,声播海外,更加扬名剧坛。

2.后起之秀

1917年的冬天,上海丹桂第一台的许少卿约程砚秋赴沪演出,那年程砚秋年满13周岁,每月600元包银。程砚秋是应剧院之聘赴上海演出,与另外三大名旦不同的是,他并非初出茅庐的新人,当时在京剧界已经享有名声了。连续十几天的演出,剧院观众爆满,座无虚席,楼上楼下人山人海,备受欢迎,出场时喝彩声如雷贯耳,堪称空前绝后。趁演出空余时间还排演了新戏《梨花记》《龙马姻缘》和《花舫缘》。后来程砚秋在自述中讲由于演出太多,夜以继日地工作,仅唱了一年的戏就把嗓子唱倒了。正因如此,王瑶卿、罗瘿公两位先生劝其应该调养嗓子,坚决反对他再去上海演出,就这样,程砚秋再次赴沪演出已经年满十八,距上次赴沪演出延迟了近五年。程砚秋在艺术和文化修养上造诣高深,他不仅戏唱得好,与梅兰芳一样,在个人品德上也有很好的声誉,在艺术创作中总是勇于创新、不知疲倦地求索,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人们既喜爱他的京剧艺术,又十分敬佩他的为人,程砚秋取得的成就与其人生中的三个重要人物有着重要联系,他们是恩人罗瘿公、夫人果素瑛和入党介绍人周恩来。不了解程砚秋的人,便不能深入领略他的艺术魅力。

3.逆境求生

程砚秋20岁时,恩人罗瘿公的病故对其打击堪称沉重,他停演数月为恩师致哀守孝,这也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段低谷时期。原本社会上冲着罗公的面子而帮扶程砚秋的一些朋友渐渐疏远,可谓人走茶凉,一些阴险之人幸灾乐祸。虽然恩公故去遇到重重困难,然而程砚秋并没有投降后退,他在逆境中求生创业。1924年程砚秋另起炉灶成立了“鸣和社”,许多当红的京剧演员都加入了这个班社,阵容强大。程砚秋用心地为这个崭新的剧团排演新戏,根据越剧《三盖衣》改编的《碧玉簪》作为该班社的第一出新戏,从制曲创腔到身段设计,完全由程砚秋亲自动手。他在创作过程采取了“以腔就字”的新法制曲,并大胆吸收了大鼓、梆子等多种曲调,与程式唱腔结合,悦耳清新,也符合戏曲特定情境中的人物感情,一经演出便博得好彩,观众甚为喜爱。随后上演的《梅妃》《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也都成为脍炙人口的程派名剧。鸣和社成立前后的十余年中,程砚秋不断探索奋斗,在王瑶卿、金仲荪等友人的协同之下将程派艺术推向了又一个演艺新阶段。

4.御霜傲雪

1932年在程砚秋接受开门弟子荀令香的拜师会上,程砚秋向众人宣布改名“砚秋”(原名艳秋),寓意“砚田勤耕为秋收”,同时将原字“玉霜”改为“御霜”。从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出程先生绝非是为了改名而改名,这是由于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感染,反映了他的社会态度,此次更名有着深刻的内涵,是他思想升华的体现。面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他呼吁戏曲界不能没志气,不能做贱骨头,要以战斗的姿态演戏,他要通过演出抵御严霜般的恶势力,要经砚田的“勤耕”、顽强地磨练,取得更大的收获。不少程派名剧都起到了惩恶扬善、针砭时弊、唤起人们美好感情的作用。他不简单地把演戏看作饭碗,而是长期致力于戏曲艺术改革,通过精湛的表演传达与恶势力和社会不良现象作不屈不挠的斗争的理念。为改革当时戏曲界的不良现状,1932年他自筹经费赴欧洲进行戏剧考察,然而,在旧社会黑暗的反动统治之下,又有几人能真心理解和支持他去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呢!他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着一名中国人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5.中华戏校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热门推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本书先从影响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讲起,接着又剖析了对第一印象起根本作用的自身修养、生活习惯和人格特质因素,并在情景第一印象中,阐述了各个场合的具体应对,具有实际操作性,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
  • 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不是人

    那都不是我风格,干脆,一个帅哥遇到鬼会怎么样?逃跑?害怕?哼哼,直接娶回家才是真的,其他都弱爆了!!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记得帮我收藏,各种满地打滚求表扬啊!!!!!
  •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夜都

    夜都

    那一代迷茫......,有关与迷茫与选择。为纪念他们,这是个沉重的问题,写下这篇小说,我们有一代人是迷茫的并且没有再次清醒过,只是纪念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正午阳光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由金牌编剧曾璐、吴桐、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的一部传奇古装剧。宅斗翘楚关心则乱,手把手传授:实用的古代生存指南。历经艰险,在好几次死里逃生之后,姚依依终于在顾府站稳脚跟,顾侯夫人的名声响彻内帷。
  • 求子助孕万事通

    求子助孕万事通

    男欢女爱与生儿育女,女性不孕如何诊断和检查,男性不育事出有因,心情愉悦迎“喜”事,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不孕不育症的药食调理。想要宝宝之前应做哪些准备?怎样选择最佳的受孕年龄?阴道疾病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子宫肌瘤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不孕有什么治疗方法?不育症的常用推拿手法有哪些?只要您读了这本百事通便能找到答案。在这里专家为您解析性生理全过程,带您认识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诊断与检查,关注您的生活方式,不孕不育的治疗,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以及不孕不育的药食调理等,相信通读《求子助孕万事通》之后,定能还您一个圆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