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100000005

第5章 传世青花(4)

傩这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一直流传下来。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傩祭”成为各个朝代的一种固定仪式。从朝廷到民间,天南海北,乡野山村,各地每年都要定期举行隆重的傩祭仪式。据史料记载,在汉代,傩祭是牵动朝野上下的全民性活动,主持者和演出者数以百计,皇帝、大臣都要观看,市井百姓也可以参与;明代,傩祭时曾出现过万余人齐声呐喊的场面。傩这种原始宗教崇拜虽然一直没有形成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成熟的宗教,但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傩面具是傩祭活动中的一种重要道具。在古人的心中,一只面具代表着一个神灵,傩神面具戴到脸上,自己的角色似乎就发生了变化,从而拥有了驱逐各种鬼疫的神奇的力量。远古时期,人们崇拜的是动物图腾,因此,傩面具中就不乏动物形象。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信仰、崇拜也不断发生变化,傩面具也就从最初远古时期的兽形形象,逐渐演变为隋唐以后的人物化形象。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隋唐以前的兽形面具不仅留存甚少,就连史料中也很少有记载。关于汉代的傩面具,只能从《后汉书·礼仪志》中发现些许记载。书中记载了“十二神兽吃鬼歌”,内容是说甲作、巯胃、雄伯等十二位神兽吃了十一种鬼疫。那时的人们就雕刻了“十二神兽”的面具,在跳傩舞的时候佩戴,驱逐鬼疫。

那么,萍乡发现的这12只兽形面具会不会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汉代“十二神兽”面具呢?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两位傩文化专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人们开始了漫漫的探寻历程,把目光首先投向了萍乡的傩庙。

千神一庙

江西萍乡被傩研界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它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战国时期,楚人好巫,楚地巫风盛行,萍乡作为楚国领地自然也流行着楚的风俗。虽然萍乡傩起源于何时已经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从目前发现的文物和萍乡的历史地理沿革来考察,可以看出萍乡傩的年代非常久远。

萍乡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流传广泛。俗话说有和尚就会有庙,在萍乡,有傩也得有庙。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色。在萍乡,几乎很少见到佛家的庙宇和道家的道观,而傩庙却是遍布乡间村落。萍乡现有傩庙48座,差不多每一个乡镇都有傩庙,以至于形成了“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独特景观。萍乡古傩庙不但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规模大,建筑宏伟壮观,结构布局严谨,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古代,萍乡傩庙一般都为当地家族所有。“大姓”家族,一个姓氏建一座傩庙;“小姓”家族就几家甚至几十家合办共管一座傩庙,并轮流掌管傩祭活动。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傩庙都已经被毁坏,变得残缺不全,如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傩庙数量已不多了。在这些幸存的傩庙中保存了不少可供人们参观和考证的文物,上栗县石洞口傩庙就是其中的一处。

走进始建于明朝的上栗县石洞口傩庙,人们会发现“傩”和傩面具在萍乡人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庙里供奉的一张张神态各异的面具,就是百姓心目中傩神的形象,一个傩面具代表一个傩神,也代表一种力量。来到石洞口傩庙的里间,眼前的场景更令人吃惊,这里供奉的傩神面具竟如此之多,足足有一百八十多只。上百只面具就代表了上百个神,人们为何会供奉如此多的神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生命,期盼美好的生活。为了追求安定幸福的生活,萍乡人的祖先并没有拘泥于某一种宗教形式,而是把各种宗教的神灵以及历朝历代的圣贤英雄,都纳入到自己的信仰体系当中,尊为傩神,意在祈望各路神灵各显神通,集体护佑自己的家园和生活。所以当地人供奉的傩神中除了驱除疫鬼、降吉纳福的神灵外,还有像华佗、孙思邈等被尊为医神、药神的人物,以及像婆官神这样的庇护渔业养殖等行业的守护神。

平时,萍乡人把傩神面具供奉在傩庙当中,到了年节,就穿上华丽而奇特的傩服,把傩神面具请出傩庙,到各家各户当中,让面具代表傩神为百姓驱除魔鬼和瘟疫。每到一家,户主们都要放起鞭炮,燃起香烛,虔诚地迎接傩神的到来。

在萍乡有这么一句话——集千神为一庙。其实天上的神、地下的神、民间的神,加起来又何止于千!古时候,萍乡最大的傩庙曾经最多供奉过1240位傩神。石洞口傩庙的一百八十多只傩面具在数量上虽然远不及千,然而,它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信息。在整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面具大多是以人物化的形象出现的,比如土地神面具就是土地神的形象,欧阳将军面具就是欧阳将军的形象。据史料记载,这种人物化的面具基本上出现于唐代以后。

然而,新发现的12只面具却与这些面具不一样,它们不属于人物化的面具,更像是兽形的面具。据此推测,这些傩面具有可能是唐代以前的,很可能是汉代的。

以前曾经有人在江西萍乡发现过周代的傩面具和唐代以后的傩面具。但是,秦汉时期的傩面具还从没有发现过。据史料记载,汉代的十二神兽傩面具在隋唐以后就消失了,难怪在萍乡的四十多个傩庙里,没有发现这种形象的傩面具。难道这十二个兽形面具真的就是已经消失了的汉代十二神兽傩面具?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傩庙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够,人们还要进一步了解这些神奇面具的传奇身世。

戴在脸上的历史

在萍乡,从事面具雕刻的艺人被称为“处士”,他们给探访者讲了许多关于傩面具的事情。

据说,关于傩面具的起源,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传古时候,从岐山飞来了一副能够显灵的傩面具,当地百姓因这副面具能够保佑一方平安,所以就建造傩神庙供奉它。也有的说,古时候有三位大将军,在杀尽邪鬼后升天,但是百姓惧怕邪鬼还会再来,便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们立在半空中,抛下一支牛角号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们三个人的像,一旦有什么事情,吹三声仙号,我们三人会立刻降临。”但是由于当时他们在云雾中,只能看见三人的头面,却看不见身子,所以杨吴祖师仅仅刻出了三个面像。还有的说古时有一位猎人,打猎的时候遇见一头野猪,猎人被野猪引入山洞后,发现了一只铜面具,这只铜面具就是傩面具的雏形。这些传说使傩面具更加神秘了。其实傩面具的起源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这些神话没有多大关系。

除了传奇的身世之外,制作傩面具的过程也很讲究。面具雕刻艺人们在雕刻面具的时候,要在面具头顶后方凿刻小方洞,并在其中放上茶叶、灯芯草、稻谷、药物等;放入后,他们再用油膏将其密封,这个步骤称为“安腹藏”;之后还要杀鸡取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据处士说,这样做完之后,面具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神灵。

在萍乡曾经出土过周代的石刻面具,据说周代以后还曾有过青铜面具。但相传一千多年前,以铜制作面具的做法“亵渎了神灵”,于是改用樟木雕刻,铜面具从此绝迹。所以,现存的唐宋以来的古傩面具,都是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的。

龙汝东是萍乡的一名傩面具雕刻艺人。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只用香樟木来雕刻傩面具。因为香樟木的纹路错综复杂,便于雕刻,而且不容易生虫,也不容易开裂、变形,做成的面具可以保存千年以上。新发现的12只兽形面具,经鉴定,其用料也是香樟木。这12只兽形面具,龙汝东在他的雕刻生涯中虽然从没有看到过,但他却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古老,从那斑驳的漆质就可以看出。这似乎给这12只兽形面具的鉴定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萍乡另一位世代以雕刻傩面具为生的赖师傅,对此却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12只新发现的兽形面具,年代并不久远。因为古代的面具形象都会比较抽象,线条粗犷、刚硬,而这12只兽形面具上的形象,缺少抽象感,线条圆润,比较现代。所以这些面具的时间应该不会太远,大概是清朝的。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甚至认为,这12只兽形面具,根本就不是傩面具。在这一点上,赖师傅有他自己的依据。

赖师傅的家族世代从事傩面具雕刻,他雕刻的面具形象都来源于祖传的一本神谱。为了保护这本神谱,家族几代人付出了无数心血,这本神谱就是他的命根子。据他自己讲,前些年,国内外许多位傩文化方面的权威专家找到他,想一睹他祖传神谱的庐山真面目,他都一直不肯轻易示人。这本世代传承下来的神谱中总共记载了1240个傩神形象,可以说是傩神的“形象大全”。但是,其中却没有这12只兽形面具的形象。据此,赖师傅认为,这12只兽形面具不是傩神面具。

文化重在交流,越是广为流传,其影响和作用就会越大。然而,赖师傅坚决不肯把神谱示人,难免让人们觉得有些遗憾。他的判断让12只兽形面具的归属又重新陷入迷雾之中,人们先前看到的一线希望又消失了。从傩庙、傩面具的历史中都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人们只好又将目光转向萍乡“三宝”之一——傩舞。

中国舞蹈的活化石

一提起舞蹈,许多人会想起三步、四步、交谊舞、迪斯科,却很少有人知晓我国古老的舞蹈——傩舞。

傩舞是一种起源于原始时代的舞蹈。原始时代的人喜爱跳舞,经常以各种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仰韶遗址中曾发现一个内壁有一组舞蹈彩绘图象的陶盆,被认为是最早的舞蹈造型纪录。据史料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朱衣玄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意思是方相氏头上蒙着熊皮,穿着红袍,手中挥动着戈与盾。这里似乎透露出了这样一些信息:这些熊皮、红袍、戈与盾可能就是原始状态的傩面具、傩服饰和傩兵器。傩舞者模拟出各种凶恶可怕的神的形象,手舞足蹈,发出“傩傩”的声音,以此来威吓和驱逐各种厉鬼。春秋战国时期,官方和民间“傩”活动日益盛行。到了汉代,傩的习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和革新,傩艺术有了新的发展。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的大傩(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在祭典仪式中,更突出“驱傩歌”。至唐代,傩活动中的娱乐成分得到进一步拓展,傩舞表演的人数增加,傩祭和诸乐融为一体,并且以表演歌舞为主。而宋代的傩艺术已经出现了戏曲化和曲艺化的萌芽。在以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傩活动都是按着唐宋模式的方向延续,傩也就逐步涉足于文艺领域,促进了傩舞、傩戏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傩舞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薄。现在,人们跳傩舞,更多的是一种民间习俗和节庆娱乐。

据专家介绍说,现在的傩舞,虽然宗教色彩已经淡化,但是,它还依然保存着远古遗风,其舞步明显体现着这一特征。相传,大禹治水,非常劳累,脚上磨起了泡,走路的时候有点跛。结果他在娱乐(跳舞)的时候,就产生了踮步,这种踮步就保留在了傩舞中。傩舞,正是因为一直保留着古代舞蹈的风貌,所以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

在萍乡的每个乡村,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傩舞的无处不在,连妇女们也组建了傩舞队。逢年过节,嘉宾来访,她们都会戴上傩面具,跳起铿锵有力的傩舞。随着傩舞动作的变化,锣鼓、管乐和弦乐共同演奏出轻重强弱、快慢缓急的旋律,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其中有《开山抓鬼》这一支舞,讲的是开山率领天兵天将,拿着神斧神锤,去抓小鬼,把病疫、鬼怪、邪魔赶跑。其实,要真正体会傩舞的铿锵,还是得看男子的傩舞。在古时候,女子不仅不能跳傩舞,就连面具也不能碰。这也许是因为古人认为男子戴上傩神面具,更能代表神灵的阳刚和力量。在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中,凭借这样朴实有力的动作,什么样的鬼疫吓不跑!

戴上面具跳舞,是傩舞的主要特征。在古人看来,每个傩面具都代表着一个神灵。当舞者戴上傩面具,他就与神 、与天地通灵了;他就拥有了神灵的力量,此时的他要代表傩神为家庭、为百姓驱逐疫鬼。既然傩舞与傩面具是“孪生兄弟”,那么,从这舞蹈的“活化石”当中,人们能否为新发现的12只兽形面具,找出历史的信息呢?

经过探查,人们发现,如今流传于萍乡的傩舞,都秉承了唐宋遗风。傩舞者所戴的面具,也都是唐代以后的人形面具。很显然,在萍乡新发现的12只兽形面具和这些人形面具是不一样的。看来,在这古老的舞姿中也难觅“十二兽形面具”的信息。那么这12只兽形面具到底是不是汉代的“十二神兽”的形象呢?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科学是严谨的,对于这个课题,目前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考证清楚几个面具的年代,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考证过程中,能让人们再一次触摸到远古文明的灵魂。

感谢这些乡村保留了“傩”这样的古老文化,让我们在纷繁多变、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现代城市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还能够触摸到中华的远古文明,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和历史。这会让我们在现代社会的纷繁和喧嚣中,多一份对历史的眷顾和对文明的反思。

行走视点

萍乡,是一块美丽的土地,是镶嵌在赣西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是湘赣边境重镇。这里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浓厚的古傩遗风。

萍乡傩“三宝”俱全。萍乡的古傩庙数量多,分布广,尤其以湘东区、上栗县为最,形成了“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独特景观。这些傩庙规模大,建筑宏伟壮观,格式结构完整,一般都有正殿、雨亭、戏台、酒楼等,庙中也必有妙语连珠的楹联,极富地方特色。萍乡的古傩面具除木雕的以外,还有稀有的石傩面、铜傩面,甚至天然生成、长在古松树上的树傩面,无奇不有。萍乡傩面具保存数量多,而且极具特色,实为全国罕见。在这里你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傩舞。

除傩之外,具有浓郁的萍乡当地风俗特色的民间艺术还有“春锣”。提起萍乡春锣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流传在萍乡一带的由“报春”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春锣由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锣鼓节奏,然后左手用鼓签击鼓沿为板,开始演唱。春锣用萍乡方言演唱,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春锣在萍乡有着坚固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的欢迎。除了傩和春锣,萍乡的其他民间艺术同样也很有名,如:灯彩、采茶戏、田歌、莲花闹、围鼓、花锣鼓、农民画等等。

萍乡因为毗邻湖南,饮食以辣为主,有“江西人辣不怕,辣在萍乡”之说。萍乡人在吃辣上煞是生猛,据说连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沫。此外,萍乡还有多种特色美食,如莲花血鸭、南坑血鹅、飞奴乳鸽、长平黑山羊、冬瓜萍肚、绿波红掌、上栗手撕狗肉等,让你在游览之后可以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重生之末世女神

    重生之末世女神

    “从今天起,你要开始拯救苍生。”他千辛万苦,横穿未来世界,便赋予她使命。“凭什么凭什么,一万个凭什么?!”没想到她愤世嫉俗,一万个不愿意。……2117年间,各种高科技各种逆袭功能,你造吗?然而,这个安定的世界却被妖魔鬼怪侵扰,丧尸,怪兽,甚是大智若愚的魔界三尊……谁来降服?现看百变女娲,如何在未来世界称王霸下,降妖除魔,拯救不周山,拯救凡间……
  •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天枢

    天枢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人间,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 阿蒙站在古老的神像遗迹前,听一位老者对过往的行人讲述久远的阿蒙神传说。没有人知道,这默默无语的年轻人就是阿蒙,眼前倒卧沙丘中残缺不全的遗迹,曾是供奉他的神像。 这宏伟的神像,在漫长的历代战乱中饱受摧残,争杀的人们都宣称这为了信仰他,他在人间已有很多名字——阿蒙、阿罗诃、弥赛亚、摩柯末德……。 今天的人们或已忘却,人间曾有一位叫阿蒙的少年。 —— 本人已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完成《神游》、《鬼股》、《人欲》、《灵山》、《地师》五部长篇,信誉保证,稳定更新、完美全本,敬请广大书友放心阅读。
  • 美厨前妻

    美厨前妻

    好心被雷劈,俗话说的好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她姜南月不过是看不得好友被欺负的惨兮兮,才进云家门代她两个月,让她可以喘口气,不至于被憋死。云家老二云拓,就是个石头拓出来的恶魔,脾气坏,性格别扭还小肚鸡肠,一张挑剔的嘴除了会吃东西之外就知道骂人。“谁准你在我房里的,滚出去”。“二少爷,我不在你房里怎么替你整理房间”。“我不在的时候,你死到哪里去了?”“…”,他有不在的时候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窝在房里发霉。好吧,人是活的,她折衷一下,等他睡着的时候再进他的房间整理,结果:“凭你也想上我的床,滚开”。“…”。出师不利。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云二少爷是个没有感情的另类动物,姜南月只好晓之以利,以美食诱惑之,以免他把自己埋在垃圾堆里活活憋死。这男人上辈子肯定是头猪,只知道吃为了吃,他使尽卑鄙手段,二个月一到,她前脚才刚离开云家,后脚,他又把她娶回来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记住,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男人的胃,你最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她怎么会不明白,当个煮饭婆嘛。只是,替他煮了三年的饭,当了三年的煮饭婆,她只是伺候了他的胃,从来没有抓住过他的心她想,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一个好厨子“云拓,签字吧,我保证替你找一个比我好一万倍的厨子服侍你的胃”。于是,他们离婚了。某依其他作品《后娘嫁到》:《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狂君惹娇妻》:《白领将军妻》:《极恶夫君》:朋友罗靖之替《美厨前妻》建的新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进去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哦,群号:121207400
  • 天武乾坤

    天武乾坤

    武尊?算个鸟!曾经上千个大宗师跪在我面前叫我老大!武宗又怎样?谁敢在我面前嚣张,直接打得他爹妈都不认识!没错,我就是宁不凡,天生不凡,宁死不凡!都给我听好了,我宁不凡回来了!誓要扭转乾坤,傲视天下。
  •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历代大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中精选整理而成,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每个故事后面,设有“友情提示”引导读者找出正确答案,随后是“聪明屋大揭秘”列出谜底及分析。《少儿谜语故事大王》是广大灯谜爱好者、青少年学生工作学习之余增知益智的最佳读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