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00000018

第18章 秦牧:“牛嚼鲸吞”法

名人简介

秦牧(1919——1992),现代著名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

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几年来,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心法探源

著名散文学家秦牧说: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需要知道和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形下,如果不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就可能对于必须精心研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泛光掠影的印象;而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要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知识。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有人向他请教读书的方法,他打了个通俗的比方:“我用的是‘牛嚼鲸吞’法。”对此,他作了十分详细和形象生动的解释——“牛嚼”比喻精读,“鲸吞”比喻粗读,两者各有其用,相互结合,共为一体。老牛白天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食物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精读的书本(文章),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开始读时,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和牛“反刍”一样,分散仔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只有消化了才能吸收,学习知识也这样,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鲸吞”就是要像巨鲸那样张开大嘴,吸进大量海水,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海水和无用的东西排出。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每天不“吞”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

至于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粗读,秦牧认为,这没有一定之规,只能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有价值的书,比如经典著作,教科书,与自己主攻方向或从事专业有关的书都要精读。他年轻时代,就有计划、有系统地通读过《政治经济学教程》《大众哲学》等书。另外,中外古今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精彩片断也要精读。做到熟记于心,需用时能信手拈来为己服务。

课外读物,如小说、故事,或报刊上的社会信息、百科知识以及闲书则粗读一下即可。

谈到精读的方法和要求时,秦牧具体地指出:要尽量地慢慢读,一面读一面回忆和温习,努力联系已学过的旧知识去探寻和获得新知,而且要不厌其烦,反复地读,或作笔记,或背其要点。即要俯而读,也要仰而思,做到熟读精思,力求真正消化,有所收获,如同“牛嚼”或“反刍”一样。

至于粗读,秦牧认为:阅读速度尽可能快些,不必逐字逐句去盯着读,可以“跳读”一番,“扫瞄”而过。在“跳”与“扫”之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就多读几遍,思索片刻,或加上符号,或抄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他说:“这就叫粗中有细。”

同类推荐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热门推荐
  •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残艳刻毒的厉鬼王爷;悲悯宽容的皇族弃子;浪漫雍容的贵公子;隐忍沉静的神秘人,以她为中心,一个个卓然不群的人物相继登场,昔日的恩怨情仇一点点被揭露。两个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截然相反的脾气,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他们竟是……她,守望千万年,只为寻找最初的爱。而她的守望,也终会得到他的守护。
  • 重生之年光荏苒

    重生之年光荏苒

    我们走散的时光,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心慌。爱你,记忆如初。
  • 吾乃大反派

    吾乃大反派

    林若,你斗天。莫无心,你斗命。我云星斗的,是那马上即要执掌宇宙权柄、操纵大千世界的……人!
  •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一张厚重的红木床上,一男一女交叠的身影在垂帘的遮掩下,透露出一种朦胧艳色,上官九娘脸色绯红的看着那一对上演动作大片的男女,轻手轻脚的想要再接近一点,希望能看得清晰一些。“寒哥,你轻一些,伤到宝宝了……嗯。”女子柔媚婉转的音调,在结尾处还来了个抑制不住的轻哼。上官九娘生生的打了个寒颤,鼻尖一热,就发现两管鼻血轻悠悠的流淌。她真是无语问苍天,为嘛因为一个女人的一个声音,她居然没……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高材生伍梅被同学推倒穿越到漪傲国,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漪傲国!沦为小乞丐舞魅的她竟然是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嬉皮笑脸的神秘哥哥莫封朔,玩世不恭的纨绔公子楚凡悠,铁血无情的未来王者莲殇,温文尔雅的异国骑士凌修……她究竟会选择谁?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担任什么角色,无论你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心理学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心理学不是一种可以教你成为心理学家的学问。然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就要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变得更具有智慧,学会让自己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学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本书告诉你:18岁以后,你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如何获取成功等。没有抽象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案例,它能让你在精神享受中获得帮助。18岁以后,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身,改变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