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6900000007

第7章 各具风度的刘伶 阮咸 向秀

现实中的痛苦无法抒解,只能借助酒来麻醉自己。史书记载,中国的饮酒之风,兴盛于东汉末年,正始年间玄学产生后,酒普遍地开始进入士人的生活。竹林七贤和酒密切相关。他们聚会在竹林,肆意酣饮。其中最以饮酒闻名的当数刘伶。

刘伶,西晋沛国人(今安徽宿州),字伯伦,爱好老庄之学。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在当时那个注重仪容风度的时代,这样的人纵使再有才华也不会被统治者所重视。刘伶为人通达诙谐、胸襟开阔、行为放达,特别是嗜酒如命。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饮酒的逸闻趣事。有一次,刘伶犯了酒瘾,向他的妻子要酒喝。妻子非常生气,将酒泼掉,毁了酒器,哭着劝说刘伶:“您喝得太多了,这样有害健康,必须下决心戒掉。”刘伶说:“你说得很对,可是我怕自己没有毅力戒掉,需要向鬼神祷祝,借助他们的能力帮我戒掉酒瘾。你快去准备好酒肉作贡品。”妻子点头称是,马上准备了酒肉供奉在神龛前,请刘伶祝誓。刘伶跪在地上念念有词道:“上天生我刘伶,就是让我以酒闻名的,女人说的话,是不可以听信的。”说完便喝酒吃肉,不一会儿就醉了。伴随着狂饮而来的,自然是行为上的放荡。他好坦露身体,时常在家里脱光了衣服饮酒,客人进屋见到他这副尊容,都讥笑他伤风败俗。刘伶却不以为然:“在我眼中,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才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呢?”表面上看,刘伶是在放浪形骸,然而其中展示的意境却是玄学强调的回归自然。在自然状况中,或许没有完人,因为人皆有缺点,而有缺点不加掩饰即具光明之心,所谓“直行”之人。人在自然状况中已然超越了世俗羞耻,只留下精神意念间的自由快乐。这醉酒优游之态,是借行状而超越世俗,体现玄学“有”与“无”之间的那种似有似无,看破一切又包容一切的意境。

刘伶平时沉默寡言,从不轻易与人结交,对人情世故也不关心。他常常乘着鹿车,携着酒壶,让仆人扛着锄头跟在后面,并嘱咐仆人说:“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埋了我。”在与嵇康、阮籍结识后,刘伶有感于他们的才情,于是与他们“欣然神解,携手入林”。

《晋书·本传》记载,刘伶有《酒德颂》一篇。《酒德颂》中也有一位大人先生,他和阮籍笔下的大人先生有同样的情怀和表现。他将宇宙看做是自己的家,认为一万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已,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行也好止也好,只有酒是他的乐趣,其他的乐趣他瞧都不瞧。贵公子、缙绅处士们,听到民间对他的评价,没有一个人不怒目相向的,都拿礼法来非难他。但先生手中却不停地拿起酒杯,拂去落在髯上的浊酒,陶然醉倒。醉倒之后,他飘飘然不觉寒暑,也没有利欲之情,这个世上的杂然万物,在他眼中便成了漂流在大河上的浮萍。大人先生的这种精神状态,正是老庄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也是魏晋名士寄托精神的境界。经学者研究,在文学史上,刘伶是把酒后的玄妙境界,写入散文的第一人。

竹林七贤中另一位以饮酒著称的人物是阮咸。他曾经与族人群聚饮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饮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时,有一群猪也走过来寻酒喝,阮咸便跟在猪群的后面共饮。

阮咸,字仲容,是阮籍兄长武都太守阮熙的儿子。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和阮籍一样,生平鄙视礼法。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们崇尚老庄之说,鄙视种种所谓的繁文缛节;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代权贵们的一种实际抗议。

《晋书·本传》记载,在当时的尉氏县,阮氏家族全都居住在官道的南北两侧,时间一长形成了北阮富南阮贫的局面。阮咸一支一直居住在官道的南侧,家中虽然不乏官宦之人,但大多为官清廉,在家族内比较贫穷。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有“七月七,晒陈衣”的习俗,会在七月七当日曝晒经书及衣裳。据说晒过的衣服和经书可以防虫蛀。有一年的七月初七,居住在官道北边富裕的阮氏人家,将用绫罗绸缎做的衣物拿出来在阳光下曝晒,鲜艳夺目光彩无比。而住在南侧的阮咸也在自家的院子里竖起了几根竹竿,找出当时被叫做犊鼻裈的粗布短裤挂在了上面。阮咸的这一举动自然招来了族人的谴责。他们认为这是给族人出丑。但阮咸振振有词地说:“既然大家都在七月七这天晒陈衣,我也不能免俗,就把这些衣服拿出来晒了晒。这又碍着谁了呢?”

阮咸曾不顾等级、尊卑、名分,与姑母的鲜卑族婢女相爱私通。姑母要回到夫家去。起初答应要留下这个婢女,可是临到出门时又改变主意,将婢女带走。阮咸当时正在为母亲守灵,消息传到耳中,他不顾家中还有众多客人,二话没说,立即拉来客人的驴,来不及脱下孝衣就匆匆忙忙地跑出去追赶。过了好久,只见他和那个鲜卑婢女共同骑在驴上晃晃荡荡地回来了,嘴里还笑嘻嘻地说着:“人种不可失。”这个婢女后来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东晋大名士阮遥集。

竹林七贤中,除了嵇康、阮籍对音乐有深厚的素养外,阮咸也是杰出的音乐天才。颜延之说他:“达音何用深,识为在金奏。”即是赞扬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很高。他曾经指出当时最高的音乐官荀勖所调的乐器与音律不符,高出半音。引得荀勖对他是既佩服又嫉妒。阮咸不但妙解音律,还善弹琵琶。阮咸根据从龟兹传入的曲颈琵琶,发明了直颈琵琶。后世亦称为直颈琵琶为阮咸,简称阮。一千多年后,阮咸的发明还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人。他虽为竹林七贤之一,但与其他六贤在气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他缺乏嵇康那种反抗的勇气,也不具备阮籍那种冷眼看世间一切的嘲讽性格,更不像刘伶那样沉溺于饮酒,就连山涛那种既然涉足官场就力图做个好官,使朝野为之倾倒的魄力也没有。

向秀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投心书海、与世无争的文弱书生形象。《晋书·本传》云:“(秀)清悟有远识。”他从孩童时起,就被同郡出身的七贤之一的山涛所赏识,但由于山涛与他的年龄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彼此没有深厚的交情,反而与嵇康、吕安较为亲近。虽然向秀有着和嵇康不同的玄学主张,但嵇康的人格魅力和玄学修养,彻底征服了向秀。面对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嵇康,向秀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了从属的位置上。《晋书·向秀传》云:“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旁若无人。”嵇康有锻铁的爱好,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向秀似乎并非真的爱好锻铁,他之所以在一旁帮嵇康做一些拉风箱、递工具乃至抡大锤的工作,纯粹是为了和嵇康相处。从“相对欣然,旁若无人”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不仅不觉得勉强,而且内心还非常愉悦。这应该算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吧!

向秀“不虑家之有无,外物不足以怫其心”。他以自己的渊博学问、“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来指引自己的为人处事,这正是“竹林之性”在他身上的体现。他淡定、超然的境界,使他无愧于七贤之列。

向秀爱读书、擅诗赋。在七贤中可以算是一个多产的理论家,他曾经注过《庄子》。《晋书·向秀传》记载:“庄周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向秀所注《庄子》的佳处其实不外“创新”二字,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于旧注的庄周“旨要”,他主张“名教”与“自然”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灭,各任其性,即是“逍遥”,但“君臣上下”亦皆出于“天理自然”,故不能因要求“逍遥”而违反“名教”。

向秀所在时代,学术界正处于儒学逐渐被道学代替的演变中,向秀虽十分精通道家学说,但他并不固执一端,而是儒道并举,在研究中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特别是他对人的重视不仅仅停留在人是宇宙万物之灵、天人合一的朴素看法上,而是阐明人的重要性。这一点成为他热爱人生、追求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的审美理想的理论基础。

他还与嵇康就养生问题展开过讨论。对嵇康提出的五谷于养生有妨碍的论点进行反驳。他没有否认养生,而是从人不同于动植物的特殊性出发,说明人首先只有靠五谷维持生命才谈得上养生。向秀认为人是“有生之最灵者”,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所以“人不同于草木不能避风雨”,但人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生存下去。从这个问题出发,向秀进一步引申到自先秦一直延续下来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对于五色、五味的态度问题。向秀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他还从事实出发说明了不可能有靠养生而至于数百岁的人,还指出嵇康提倡的那种“抑情忍欲,割弃荣辱”的养生办法,使人割舍人伦之乐,对于养生反而是有害的。

养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向秀、嵇康在这个问题上虽有争论,但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他们都强调人的重要性,特别是个人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是庄子那种“独与宇宙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在经过汉代“独尊儒术”的僵化统治后的重新复兴,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嵇康被杀后,向秀在家中闭门沉思。不久,他来到洛阳,叩响了大将军府的大门。据说,当时司马昭正在府中与臣僚议事。见到向秀,司马昭故作惊讶地问道:“听说你有像巢父、许由躲入箕山那样隐居终身的志向,那为何如今又出现在这里呢?”向秀回答说:“巢父、许由不识时务,不理解尧帝的一番苦心,不值得效法。”司马昭非常高兴。从此,向秀走入仕途,先后担任过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正是由于不得已而入仕,因此他也只是做了个“朝隐”之士。一个寒冷的黄昏,向秀路过曾与嵇康等人聚会的山阳旧居。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清越高远的笛子声,向秀迈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地走近了曾与朋友们聚会的那片竹林。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向秀仿佛又看到了朋友们的身影,回到住所,他满怀惆怅。写下了《思旧赋》:“……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公元272年,嵇康被杀的第十个年头,45岁的向秀在忧郁中离世。

竹林名士在个性上各具特色,但不论哪种,都是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生活方式,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个性解放的愉快和“与物无伤”的修养。他们越礼超俗、率直任性、无拘无束的行为,看起来有点像消极颓废、玩世不恭,但就其精神而言,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在这些任诞放达的行为举止的背后,包含了他们对时代的思索,对礼法的蔑视,对生命的享受,对自由的追求。隐逸于竹林,冶游山水,并不单纯在于欣赏自然山水之美,而是在欣赏自然山水之时,寄托自己的情感,表明他们对污浊世事的不满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对淡泊操守和孤高品格的珍重。沉湎于酒不是一般酒徒的贪杯,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内心苦闷的自裁,是一种艰难处境下的世故和手段。试问题,没有酒,胸中块垒,何以浇之?没有酒,险恶社会,何以避之?

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兼善天下”的进取意识深深地埋藏起来,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以至于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

同类推荐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溺爱邪王傻妃

    溺爱邪王傻妃

    一夜缠绵,他狂霸地掠夺她的身体,却不要她的心。甚至都不曾摘下那冷质面具。理由很充足:他只是在为她解媚药而已。她惨淡一笑,临行前还要说一声,“云中君,多谢。”没错,她中了媚药,解药人却不是她的夫君。☆☆☆☆☆☆☆她的夫君,燕国七皇子,天朝第一将星,战神。骄傲,霸道,贵气,玩世不恭,放浪不羁。却根本不要她。他娶她,戏她,捉弄她,却只为有趣。她冷傲一笑,把手一伸,“休书拿来,人可以滚了!”☆☆☆☆☆☆☆从此,她华丽转身,风流蹁跹成‘侠盗’。盗龙卷,渡阴山,颐毁霸道机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千军万马,她仗剑独行,势压三军,气冲霄汉!当她碧玉面具碎裂的那一刻,姬无夜,傻了!造化弄人,原来他弃如敝屣的女子就是他一直心心念的那个人啊……而他,早已中了她的蛊。他柔了心,动了情,心跳若狂宠溺无边地靠过去……她却傲然转身,冷冷一笑,“抱歉,回头草,不是我的菜……”—————————————————————————————————————精彩片段(一):残月谷,月不残。阴雨绵绵,深更半夜,某人敲窗探望。窗子被打开,她身着中衣,暴喝一声,“干什么?”“我的屋子漏雨了,没法睡了,想借你个地儿……”想着他那堪比天宫的精舍,她猛地把窗子一甩,“滚。”睡意朦胧,感觉身后有人正把她似若珍宝地抱着。她睁眼,精光爆射,突然一个凶厉地后肘捣。某人四两拔千斤懒洋洋抓住,“乖,听话,睡觉。”她踢腿,腿被压住;她扭腰,腰被缠住;她气急败坏,“姬无夜,你到底想干什么?”嘴瞬间被噙住。☆☆☆☆☆☆☆精彩片段(二):得一绝世佳酿,某人正抱着酒坛逍遥独饮。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翼虎机关全部拆碎了。”心痛至极的声音。“笨,你就不会再重新组装起来?”某人翻白眼不屑。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灵丹妙药全偷走了,说是给姐妹们补阴。”某人嘿嘿乐,“那晚上我要更卖力一些。”又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打扮一新跑出谷了。”“嗯?”眸光疑惑。“听说是美人先生来了……”声音很小。‘呯’地一声,酒坛碎裂,某人一股龙卷风冲出谷,身后尘土飞扬。几只手却狠狠地拍在那通报的人头上,“蠢,怎么不接住主子手上的酒?”“接个屁,主子生生把它震碎了。”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据说,这世上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奈何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孟婆在那里卖孟婆汤。想要投胎转世的人,都必须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掉今生的一切,转入下一个轮回......
  •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她是美艳动人的金牌讨债师,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天南皇朝最出名的鬼面女,鬼面女偏偏被俊美无双的七皇子当做解毒祭祀品给吃干抹净,誓要为七王妃。大婚前夜被绑架,大婚之日狼狈不堪入王府,独守空房心不甘,没事就去看看新郎和小三表演活春宫。鬼面女要立威勇斗小三,目的无他,那个俊美的男人就只能是她的!你要夺嫡我助你,为你吃苦我心甘,你成君王想劈开我,那是万万不行,且看丑颜悍妃如何倾天下!
  • 医绝天下之农门毒妃

    医绝天下之农门毒妃

    她是现代医农双硕士,却不科学的穿越附魂在一个村姑身上!她叫云菱,本想着扮猪吃老虎,在古代玩起农女逆袭,一手医术风骚天下的路子。却又撞见了他!一个冷冰冰的,身材绝佳,却故作神秘的面具男!他叫盛启,是大盛朝的冷面王爷,权倾朝野而无情血杀天下。本来只是养伤,却意外的看见一个十分诡异有趣的小村姑。于是……*一对一种田文,诙谐暖心系~*片段一【有凤求凰】大宴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他,大盛的冷王爷,大盛的冷酷战神,对着她说——“十月十三,月皎星高,你在本王一众属下面前,亲了本王,此事你可认?”满座惊若木鸡……苍天在上,天地良心作证。她,绝对心思纯洁,绝对是为了救人,但心虚道——“呃……那什么,那是人工呼吸。本医是为了救你……”她越说越心虚……他目光咄咄,眸如暗夜鹰矢,掬满似笑非笑的星光,若白瓷上的那一抹朱红唇启——……片段二【琴瑟和鸣】这日天干物燥,地面的热气儿哧溜哧溜的往外冒,简直是要热死个人!他下朝方进府,府内却寂静只闻知了声?!竟连个护卫的影子都没?!居然敢擅离职守?!他黑脸心疑间转入内院,迎面一片凉风袭来,战场上面不改色的他眼皮跳了跳——荷塘边,槐树下,藤椅上,那小人儿正挥着小手绢招呼道:“你回来啦!快来乘凉!”他相信,整一个王府备用的冰块,全都被她投入了荷花池中……“谁惹你生气了?”他眉峰微蹙,柔声询问。小妻子脸一黑,不说话。“内火外寒压着伤身,是谁气了你,本王这就去给你出气。”他心疼哄道。小妻子眼眶一红……*【大连声明:】1、文中涉及医学与农学的内容,由度娘与《洗冤录》等文学资料提供的素材编写而成。看文重在开心,莫要过分较真哈~2、推荐大连自己的励志玄幻1V1爽文:《腹黑谋后噬魂妖妖》3、码字苦逼,求支持正版订阅┭┮﹏┭┮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胭脂红

    胭脂红

    无疑,一段曲折幽怨的青春恋,但流年暗换,诉说两段九曲回肠的爱情……为什么要回到那么遥远的过去呢?那么遥远的青春,青春的风吹漾了粉红的爱情之花,与你我又有何干?但我无疑又爱着那青春,邂逅玉树临风的高干子弟秦爽,爱着那些人。在珠泪坠落的瞬间,当明艳不可方物的少女姬晓娅,是否觉得自己无怨无悔?一颗晶莹玲珑的少女心,便产生了爱的化学反应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血色兰花

    血色兰花

    一桩突发于东京的国际兰花走私案,打破古镇 云江的宁静。刀光血影连夺数命,云遮雾绕案情迷离;算命扑克步步追杀,情色陷阱丝丝入扣;古刹展神秘兰图,深山护绝世奇葩;爱恨情仇理还乱, 生离死别两茫茫;真凶饮弹,卧底深藏;大盗百密一疏,警探智勇双全——枪声响起,有情人魂归何处;风雨过后,贵妇兰青翠欲滴
  •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