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6300000004

第4章 誓讨匈奴(1)

(一)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1.由恐惧到反抗。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已有六十年了。但实践证明“和亲”政策不仅没有制止匈奴的骚扰,反而刺激了他们继续南下杀掠的野心。到武帝即位时,形势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七国之乱”平定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经济上,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持战争。特别是政府官马已有45万匹,这就为组建大批骑兵部队提供了物质保证。军事上,汉军在长期的对匈奴防御作战中,已锻炼出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优秀将领如李广、程不识等,以及精于骑射的骑兵部队。因此,摒弃屈辱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实行军事讨伐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要正式下定讨伐的决心,还得先克服西汉朝廷内部存在的对匈奴的恐惧心理。

这种恐惧心理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匈奴对黄河流域的骚扰,由来已久,战国时的燕、赵、秦都被迫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命蒙恬率军三十万北伐匈奴、收复河南地后,大修长城。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横行大漠南北,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于平城白登。事后,西汉君臣谈匈奴色变。冒顿来信侮辱吕后时,大臣们也只能骂匈奴两句禽兽不如,提倡以精神胜利法待之。直到汉武帝即位之初,这种恐惧心理在朝廷内部还很普遍。公元前135年就“和亲”问题发生的辩论中,除王恢主战外,韩安国等人仍主“和亲”,武帝只得勉强同意继续“和亲”。但武帝本意是主战的,早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就派张骞出使西域,意图联络大月氏合攻匈奴。

2.马邑之谋。公元前133年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壹通过王恢提出诱匈奴入马邑,伏兵歼之的建议,武帝深表赞同。西汉朝廷终于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对匈奴进行军事讨伐的决心。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在马邑设伏,准备以逸待劳,诱歼匈奴主力。为了达到消灭匈奴的目的,汉朝调集三十余万军队,从各地向战区集中并隐蔽进入伏击位置。如果不是被匈奴偶然俘获的雁门尉史怕死泄密的话,匈奴单于还会向设伏地区接近。汉军的伏击即使不能全歼匈奴主力,至少也会给予匈奴重大杀伤。可惜,功败垂成。匈奴单于得知有伏兵后,立即后退。马邑设伏是西汉对匈奴进行讨伐战争的开始。

(二)战争之初

马邑伏击未成,但武帝的讨伐决心并未动摇。面对匈奴的骚扰,汉军在长城沿线分兵把守,并且分道出击。公元前129年卫青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出兵,公孙敖从代郡出兵,李广从雁门(今山西右玉县南)出兵,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出兵,各率一万骑兵。卫青军未遇匈奴主力,只有小规模接触,顺利到达龙城,歼敌七百多人,胜利归来。公孙贺的军队扑了空,一无所获而还。李广所部在一场恶战后,全军覆没,李广负伤被俘,后来夺马逃回。公孙敖军也损失七千人而败回。这次四道出击,兵力分散,敌情不明,各军之间既无联系,更无协同。因此匈奴能集中兵力歼灭李广军,重创公孙敖军,从而挫败了汉军的进攻。

公元前128年匈奴攻掠辽西(今辽宁义县西)、雁门一线。韩安国戍屯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仓促迎战,负伤败回。匈奴掳掠千余人畜而去,并再入雁门杀掠。当卫青、李息分别率军出雁门、代郡迎击时,匈奴主力已退走。汉军只消灭了匈奴的小股力量。

讨伐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已显示出战争的长期性。武帝为此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开凿漕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向商人的车船征税,增加财政收入,整修雁门道路,加强沿边烽隧设施等,为长期战争作好了准备。

公元前127年,汉军发起了收复河南地的战役,开始了战略上的主动出击。

(三)河南之战

河南地泛指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汉军如果能收复这里,就能解除匈奴对关中的威胁,并且可以把这里当做以后直捣漠北匈奴巢穴的基地。

一直缴纳贡物,开放关市,用金钱、物资、美女取悦于匈奴,以避免更大规模战争、更加激烈抢掠的西汉朝廷,居然敢于设下重围伏击自己,还想擒拿单于。这对于一直骄横的匈奴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这之后,匈奴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拒绝和亲,封闭出塞的道路,不断入关侵扰。汉军则一方面在缘边各地积极进行抵抗,另一方面也已经开始主动出塞攻打匈奴。

公元前127年,车骑将军卫青指挥汉军骑兵部队向河南地发起突然攻击。汉军攻占阴山山口高阙(今内蒙临河县狼山山口),切断了楼烦王、白羊王与阴山以北右贤王的联系。在汉军骑兵的猛烈攻击下,白羊王和楼烦王狼狈而逃。汉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当时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据,威胁着河南地汉军的侧后方。卫青率军在黄河转折处南下,沿黄河而上,直抵陇西(今甘肃临洮南),沿途横扫匈奴残余势力,巩固了河南地的侧后安全。汉军共歼敌六千多,夺得马牛羊百余万,可谓大胜而回。

(四)河西漠南战役

河南战役以西汉夺取河南地、河套、阴山地区宣告结束。但对于匈奴来说,公元前127年是一个噩运不断的年份。随着军事上的惨重失败,大片水草丰美的经济基地的丢失以及人员畜产的巨大损失,使匈奴的经济大幅度衰退、政治威望也随之降低,之前来自东、南、西、北各地各族的贡纳税赋,或减少或被断绝。在这样的军事、政治、经济环境交相困迫之下,这年冬季,冒顿单于的孙子——军臣单于去世,于是,匈奴政权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军臣单于之死标志着冒顿时代的结束,匈奴政权从此由强盛时期进入了衰败时期。

1.匈奴内部的政权更替。军臣单于死后,匈奴单于家族内部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内争: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被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打败。被叔父打败的侄儿——太子于单带领手下人马投降汉朝,被汉廷封为涉安侯,但于单太子几个月之后也死去了。

伊稚斜在打败太子后自立为单于,虽然具体情况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但当时匈奴社会一定曾经因此发生过混乱,权力在不正常更替的时候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没有得到月氏的支持,于是想穿过羌族居住地区回到汉朝,但途中又被匈奴所劫获,一年多以后,单于死去,趁着匈奴内乱的时机才与在匈奴时娶的妻子及家人回到汉朝。伊稚斜是自冒顿以来的四位单于中在位年限最短的一位,在位仅12年,冒顿及军臣在位时间都是35年,他却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在他当政期间的公元前119年,他在漠北战败遁逃之后,还发生过当时的右谷蠡王也自立为单于之事,这也是匈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事实证明,在这样生死存亡之际用武力夺得单于权位而组建起来的匈奴伊稚斜政权,不但没能收回失地,也没能抵御住汉军,反而把河西地区丢掉了。

2.漠南之战。伊稚斜单于即位之初,匈奴方面南下入塞的次数明显增多,作战的目的也不仅限于掳掠报复,似乎还有以大规模的入塞骚扰抢掠,迫使西汉南迁的打算。

但是,明显占据着人力以及物资优势的西汉朝廷不仅抵挡住了匈奴的反攻,保住了已经取得的战果,而且又组织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对匈战役。公元前124年春,汉廷以卫青为车骑将军,下置六位将军,发兵十余万人,出塞攻略匈奴。令车

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人马,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归车骑将军卫青领属,从朔方出兵。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多路同时向匈奴发动进攻,正式发起了第二阶段更大规模的攻略匈奴战役。

这次战役的前期,汉军以匈奴右贤王为主要攻略目标。但匈奴方面,不仅伊稚斜单于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右贤王更是麻痹大意,以为汉兵不能这么快就到,在战前竟然喝得大醉。卫青利用右贤王以为汉军不可能到达的错误估计与麻痹轻敌思想,亲率汉军骑兵集团长途奔袭。他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出塞六七百里,趁夜围困右贤王,一举击垮了右贤王王庭。汉兵至时,右贤王大惊,只带着一名爱妾和数百随从逃走了。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击数百里也没能把他抓到。除右贤王率数百骑逃跑外,汉军歼俘匈奴仅王爷身份的就有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近一百万头,胜利而还。

同类推荐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前妻赖上门

    前妻赖上门

    这个女人!他明明已经跟她离婚一年零三个月了,现在她却可怜巴巴双手撑着下巴坐在他家台阶上,身边还蹲着一只和她一模一样神态的吉娃娃是什么意思?“老公……”“我们已经离婚一年三个月零三天又九个小时了,你怎么总是那么健忘?。”“人家叫习惯了嘛……言言……”“对不起,请不要当着我的面叫你的吉娃娃,你又忘记了!”这个女人,居然让一只狗和他同名!某人脸色一变,纤纤十指指向他,立马河东狮吼,“沈言!本宫告诉你!别给脸不要脸!本宫没地方住了,在你这暂住一段时间!给本宫开门去!”沈言,商界巨子,传说有一个貌美如花青梅竹马的妻子;传说曾经对妻子的宠溺到可以给她当马骑的程度;传说,他的妻子离他而去……那么,现在她若无其事地回来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还是从前那个可以纵容她为所欲为的沈言吗?★★★★★★★★★★★★★★★★★★★★★★★★★米初七独白:亲爱的,你还记得吗?七岁那年,你为了我和人打破头,缝了十几针,换来我踮起脚尖在你额头一吻;亲爱的,二十岁我嫁给了你......亲爱的,世界上真的有如果吗?如果一切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在三岁的时候就把心嫁给你,然后二十三岁离开你......亲爱的,若有一天我离开,不是不爱你,而是太爱太爱你......
  • 一步登仙

    一步登仙

    天生凶兽附体的雷傲拥有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力量,在无意中获得嗜血妖刀后,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你有神兵法宝?抢的就是你!你有绝世神功?揍的还是你!手执嗜血妖刀,脚踏五茫星图,大崩天手毁天灭地,以无双霸气君临修炼界!
  • 凰倾天下之养女要逆天

    凰倾天下之养女要逆天

    【墨墨第一次写文,知道有很多不足,谢谢亲们的支持,文中一开始可能有些乱,越往下会越好的,墨墨会加油。】她,沫千舞,来自华夏大陆的绝代强者,说风是雨,一变穿越到了苍穹大陆,听都没听过!什么?养女?逆袭的我你高攀不起!亲情,那是什么?本是拿真心对待,不料是要拿她血祭,那就看你如何血祭!养女背后是你惹不起的神秘身份。等等,后面跟着的男人是谁?他,人前清冷如月华之神,淡漠高贵,人后对她宠溺无边,独宠她一人。当一身红衣的她与一身玄袍的他在火海冲天相视“天下也只是我不想要的东西而已。”他狂傲出声。“我就是你的天下。”她挑眉回应,你要不要?嗯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此生与君绝

    此生与君绝

    我许你整十年的青春年华,你赐我全家火海命丧黄泉;重生之后,午夜的噩梦惊魂,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时刻刻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你欠我的,我终究会一一讨回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你的温柔好冷漠

    你的温柔好冷漠

    初遇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你爱我,可以爱到为了我牺牲自己的性命吗?”交往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若是我没有爱上你呢?”而当她离开他的那年盛夏,他抱着她的相片说,“是谁让你从我身边逃开的,用了这么卑劣的方式来逃开!叶欣婕,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可以!”……他说,“原来我也会怕,怕你把我丢下,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迎接日升日落。”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