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第四章 困境中的崛起之道 (2)
德川家康是丰臣秀吉所信任的五大老之一,丰臣秀吉临终托孤,希望家康能好好辅佐他的儿子丰臣秀赖,并且让家康和另外一些人,写下了宣誓向秀赖效忠的文书。然而丰臣秀吉死后不久,德川家康就举兵向阙,逼得秀赖母子自杀。这似乎是背信弃义,有亏名节,然而,家康对秀吉晚年的托付有另外的想法。丰臣秀吉当年是心中有天下的大智者,只是到了晚年,意志变得薄弱起来,将天下变成了自己的感情寄托,传给儿子。如果是在秀吉中年,他绝不会为一己之私传将军之位。于是,讨伐家康就成了有违常理的事情。
有一句名言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意即成大事者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认准大方向,着力于解决主要问题,而对于与大局无关的细枝末节问题可以忽略。在生活中,许多人足够心细和成熟,对任何事都深思熟虑,却事业无成。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事业领域内的事情,摸透做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而马虎。
梁国有一位君王,很想把国家治理好,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于是他每日勤于政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比如他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甚至连人们在大路上走路的姿势都有严格规定。
虽然他非常认真负责地管理国家,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老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梁王非常苦恼,却又无计可施。他听说杨朱满腹经纶,就向杨朱请教。
杨朱对梁王说:“你看见过放羊的情景吗?有一堆羊群,如果让一个小孩拿着鞭子守护着,要羊向东,羊群就向东,要羊向西,羊群就向西。可是,假如让尧帝来把每只羊都牵上,还让舜帝拿着长长的鞭子跟在后面,羊反而就不好放了。而且我还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能吞下大船的鱼不在支流中浮游,鸿鹄只在高天上飞,不会落在低矮的屋檐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志向高远。黄钟大吕这样的乐器不和繁杂的乐音合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是高亢的乐律。所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天君王你身居高位,想成就大业,可是事无巨细,什么小事都管,结果适得其反,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来,使本来应该管的事反而没有管。你说这样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梁王听了翻然醒悟。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在其职谋其政。作为君王,治理国家应该从大处着手,如果不论事情大小都事必躬亲的话,往往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只要把自己应做的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所以,一个拥有大局意识的人做任何事都要从大处着眼。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管他多么努力、多么勤奋,都不可能把一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事事都想做好,反而事事都做不好。一生中只要做好几件重要的事,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纵观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莫不如此。
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整日蓬头垢面,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相对论;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去考虑问题。……像这样不拘小节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目光高远,从大处着眼,不拘小节,最终开创人生的大格局。
我们欲成大事,必须洞察方向、把握大局、心怀宏图大略。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若拘泥于小节,沉迷于雕虫小技,将精力和时间过度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顾此失彼,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学会原谅自己的过失
丰臣秀赖派遣浪人进入京都,准备在德川家康进驻二条城的时候纵火,趁乱狙击德川家康。这些浪人在京都附近被捉拿归案,德川家秀忠前往京都欲讨说法,家康却说他不可着急进兵,因为兵法有云:千里而趋利,必蹶上将军。意思是必须体恤士卒的疾苦,威风凛凛地进兵。其实,家康是想通过兵威,促使秀赖反省,看清楚天下大势,不要再自讨苦吃了。
以实力对比而言,德川家康在天下已无对手,如果是往日,武田信玄、丰臣秀吉等人,一旦看清楚这实力悬殊的情况,无论内心感觉如何,都会很识时务地放弃战争。可是丰臣秀赖并不了解德川家康的苦心,天下大名也不了解。他们以为德川家康很是愤怒,于是都来逢迎巴结,助兵讨伐丰臣秀赖,至此,战争已无法避免。
此时,德川家康的内心十分哀伤,他本不愿意打仗,如今自己已经七十有三,还要与黄口小儿刀兵相见,后世之人将如何评价?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权力的统一,为了国家的和平,只能拖着一把老骨头跨上战马,奔赴战场。
很少有人能在众人眼中成为完人,要成就自己的天下大业,家康就必须承担起有些人口中的“不忠”之名。在两者之间,只能尽量去调解缓解,但是不可能两全其美。两害相较,自然是要权其轻。家康最终一战,开创了百年的江户幕府。如果不敢担当骂名,战国之乱还要延续。
春秋时,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不自量力,想接替齐桓公当霸主,但是遭到其他各国的反对。宋襄公发现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做盟主,便想找机会征伐郑国出口气。周襄王十四年,宋襄公亲自带兵征伐郑国。
楚成王发兵去救郑国,但他不直接去救郑国,而是率领大队人马直奔宋国。宋襄公慌了手脚,只得带领宋军连夜往回赶。等宋军在涨水扎好了营盘,楚国兵马也开到了对岸。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兵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援救郑国。咱们从郑国撤回了军队,楚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咱们力量小,不如和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说:“楚国虽说兵强马壮,可是他们缺乏仁义;咱们虽说兵力不足,可是举的是仁义大旗。他们的不义之兵,怎么打得过咱们这仁义之师呢?”宋襄公还下令做了一面大旗,绣上“仁义”二字。天亮以后,楚国开始过河了。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人白天渡河,这明明是瞧不起咱们。咱们趁他们渡到一半,迎头打过去,一定会胜利。”宋襄公还没等公孙固说完,便指着头上飘扬的大旗说:“人家过河还没过完,咱们就打人家,这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呢?”
楚兵全部渡了河,在岸上布起阵来。公孙固见楚兵乱哄哄地还没整好队伍,赶忙又对宋襄公说:“楚军还没布好阵势,咱们抓住这个机会,赶快发起冲锋,还可以取胜。”宋襄公瞪着眼睛大骂道:“人家还没布好阵就去攻打,这算仁义吗?”
正说着,楚军已经排好队伍,洪水般地冲了过来。宋国的士兵吓破了胆,一个个扭头就跑。宋襄公手提长矛,催着战车,想要攻打过去。可还没来得及往前冲,就被楚兵团团围住,大腿上早中了一箭,身上还受了好几处伤。多亏了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等他逃出战场,兵车已经损失了十之八九,再看那面“仁义”大旗,早已无影无踪。老百姓见此惨状,对着宋襄公骂不停口。
可宋襄公还觉得他的“仁义”取胜了。公孙固搀扶着他,他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得以德服人。人家受伤了,就不能再去伤害他;头发花白的老兵,就不能去抓他。我以仁义打仗,怎么能乘人危难的时候去攻打人家呢?”那些跟着逃跑的将士,听了宋襄公的话,只能叹气。
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没有决绝之心,不能接受一点点的瑕疵,最终会错失良机。成大事者,无不深谙铁腕之道。家康的铁腕让他承担了一时的压力,却受到了后人的谅解;而宋襄公不明白打仗就意味着你死我活,大讲仁义道德,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大行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太阳的表面也有黑子,但并不影响它的光芒,我们身上有一两处缺憾,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