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17

第17章 汇率:撬动全球贸易的支点 (3)

1999年1月1日,承载着众多希冀的欧元以1.18美元/欧元的汇率亮相。尽管最初预期欧元会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强劲货币,但它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00年10月,欧元贬值了30%,达到了0.83美元/欧元的低点,2003年初也只回升倒了1.05美元/欧元的水平。欧元最初2年疲软和第3、4回升,波动十分明显,类似欧元。

汇率的这种剧烈波动出于很多人的意思。大约30年之前,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由自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波动幅度不会很大。但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发现1980~2002年间的美元汇率波动是相当剧烈的。

任何币种汇率的剧烈波动对本国来说都是不利的。保持一个稳定的汇率是政府决策的目标。那么就要找出汇率剧烈波动的原因何在?很多经济分析人士大都没注意到,实际利率的变动是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如果国内实际利率相对于国外下跌,则国内货币贬值。事实上,欧元的情况正是这样。在欧元诞生之时,欧洲经济正从衰退中缓慢复苏,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有下跌。相反,1999年和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大大超过了欧洲的水平。之前的分析表明,欧洲相对于美国的低实际利率会拉低欧元的价值。

2001年春天,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逐渐进入衰退,上述现象发生了逆转。美国增长率略低于欧洲,因此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相对水平下降,导致欧元价值回升。

另一方面,预期也能较大程度的影响汇率波动。这包括很多方面。由于国内货币的预期升值会影响外国存款的预期回报率,对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贸易壁垒、生产能力、进口需求、出口需求和货币供给的预期在汇率决定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变量的预期发生变化,都会立即影响国内存款的预期回报率,进而影响汇率。这些变量的预期发生改变在经济运行中实际上相当于家常便饭,那么,汇率的波动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此外,上文也提到,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出现汇率超调现象。汇率超调是汇率频繁波动的另外一个原因。

早期经济学家对汇率行为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商品市场,而非资产市场,因此,它们没能说明预期改变是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无法预测汇率的大幅波动了。现代的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强调,外汇市场同其他资产市场一样,充满对未来的预期。外汇市场同股票市场等资产市场一样。价格水平波动十分剧烈,而汇率自然而然随之波动,但它波动的水平却十分难以预测。

正所谓否极泰来、福祸相依。汇率波动本身是经济体运行的一种反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结果。汇率波动提供了反映经济体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产效率、贸易状况等等诸多信息的一个复杂指标。观察这个指标,来判断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发展的战略和调控的政策才是根本要务。而这一切分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也就是汇率市场必须是有效的,汇率是可以自由浮动的。同时整个过程必须处在一个远离投机的环境。

建立一个相对透明的环境,保护好市场,让市场发挥作用,提高市场的效率;加大汇率的浮动范围,向自由浮动迈进。这样就能保持一个较为稳定又灵活的汇率浮动范围,保证经济体的平稳运转。

外汇市场干预:政府用心何在

?近年来,“外汇干预”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我们也时常听到另一个名词“汇率操纵”,只是后者暗含了对“压低汇率从而不正当获利”的指责。事实上,各国央行在外汇市场的联合行动并不多见。虽然2008年以来,又出现了G7联合干预汇市、支持美元的言论,但专家认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企稳、美元的过度贬值将由市场机制得到修正,央行真正入市干预的可能并不大。

这是因为,第一,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汇率并没有偏离各国的经济基本情况,欧元、澳元、英镑等货币连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有其经济过热、出口需求旺盛、投资消费强劲等等因素的有力支持,美元的持续贬值也受其双赤字和“次货危机”的影响。第二,暂时的主要汇率水准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因为单边干预并非易事,若无联合干预很难取得显著效果,而决定是否联合的过程则是一个博弈的舞台。第三是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依然有效。欧元止步1.60美元,美元逐渐企稳。金融业经历“次贷危机”的冲击后,逐渐企稳,股市回升。G7的外汇干预很可能说得多,而做得少,专家称其充其量只是个“真实的谎言”。

所谓干预外汇市场,是指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行为。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或官方借贷等。

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着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又称“消毒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又称“不消毒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

一般而言,成功的外汇干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其一是短期金融市场动荡,引起的汇率剧烈波动,而这种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其二是汇率长期大幅度偏离均衡水平,这在现实经济中可反映为长期的全球范围贸易失衡;其三,由于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大,因此成功的外汇干预往往需要各国央行协调一致,共同干预。在以上条件下,市场干预行为往往会伴随汇率的趋势性逆转,并通过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预期,加速汇率向均衡水平收敛。反之如果外汇市场干预仅被市场参与者理解为增加“噪音”,则短期效果有限,最终干预行动也只是螳臂当车。

资本管制:稳定汇率的“金箍棒”

自2006年中国股市和楼市出现大热以来,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有大规模的热钱涌入。发改委于是要求各地加强和规范对外商投资项目的管理,防止外汇资金异常流入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带来潜在风险。

防止“假外资”问题,不是一个新题目。但在整个经济学界对于热钱的争论空前激烈的背景之下,国家发改委强调规范“FDI”(外国直接投资),以及防止外汇资金异常流入,其目标直指热钱。热钱是一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的概念和能量,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谈及热钱,必定回想起当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热钱的种种表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热钱是一个诡诈的资本恶魔。

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是为了规范货物贸易项下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主要是为了防止热钱的进入。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本管制的办法。

对于热钱的管制属于资本管制的范畴。热线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具有 “四高”特征:高收益性与风险性;高信息化与敏感性;高流动性与短期性;投资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热钱急进急出无疑将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因此对热钱进行管制通常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资本管制主要包括对资本流出和对资本流入的管制。

为什么要对资本流出进行管制,是因为资本流出能够引起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动荡,资本流出会迫使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家发现资本管制特别有吸引力的原因。例如,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1998年开始资本管制,以限制东亚危机之后的资本流出。

虽然这些管制听起来很好,但是存在几个缺点。危机期间对资本流出的管制几乎无效,因为市场动荡时期私人部门可以灵活地规避管制,毫不费力地将资金移出这个国家。而且,有限制的管制可能更会增加资本外逃,这就是资本逐利的本性。

很多经济学家因此反对资本流出管制,但对资本流入管制却比较支持。如果投机性资本无法进入,那么它们也就不会急进急出,造成混乱和危机。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流入能够导致货款扩张以及银行的过度冒险,这些有助于引发金融危机。

然而,对资本流入的管制同样也有为难之处,就是它可能阻止了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进入一个国家。虽然这样的管制可以限制通过资本流动导致的贷款扩张的因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想办法逃避管制,管制就会引起资源配置失当。而在实际操作中,对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的管制都有可能导致腐败。

当然,有成功的例子表明,只要加强银行监管,资本流入就不太可能引起市场混乱。对于新兴市场来说,资本管理对维护市场稳定,降低风险作用巨大。

中国外贸“神话”如何影响汇率

2006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据估计,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了10.7%,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均为历史新高。据WTO发布的全球贸易报告,2006年全球商品进出口总额,中国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种种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以其强劲的增长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了1442.6亿美元,为历史最高。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为了调节和缓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2006年12月份,中国和美国进行了第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人民币升值成为这次对话的焦点问题。美国财政部前部长保尔森表示,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有助于中国更有效地分配资金,“全世界都不会忍受中国以如此慢的速度来调整人民币汇率”。

据说早在2006年,美国参议院就已经通过一个决议,仅是没有表决。它的内容是,如果人民币2006年10月还不明显升值,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统统加征27.5%关税。

从2006年起,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加快。这是因为一方面,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而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2006年10月份就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336亿美元,这才是人民币升值的最深层因素。

在国际金融运行中,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将导致其本币汇率的波动。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的一切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的总结。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该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影响着该国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

由某项经济交易(如出口)或资本交易(如外国人对本国的投资)引起了外汇的收入。由于外汇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国市场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投入国内流通。这就形成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而由于某项经济交易(如进口)或资本交易(到国外投资)则引起了外汇支出。因要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方能满足各自的经济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便产生了对外汇的需要。

把这些交易综合起来,全部记入国际收支统计表中,便构成了一国的外汇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如何影响汇率的?

如果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则外汇的供应量增大;如果外汇支出大于收入,则对外汇的需求量增大。外汇供应量增大,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促使外汇的价格下降,本币的价值就相应的上升;当外汇需求量增大时,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促使外汇的价格上涨,本币的价值就相应的下跌。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果·爱

    如果·爱

    小娆这样一个女孩子,也许就是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那一个。纯净美好的容颜下,隐藏着一颗沟壑纵横的心。物质时代巨大的挤压与欺凌,令小娆们备尝艰辛,同时也如鱼得水。这是小娆们的时代。一些坚固的东西崩毁了,这废墟上,却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她们在生命的春天信马由缰,在城市的幽暗处,把锦绣年华挥霍,夜夜笙歌。或许,这不是小娆们的错。至少,不全是。
  • 囚女倾城

    囚女倾城

    她是一枚棋子,受训多年只为进宫为妃。奈何事事难料,成为王府一介婢女,饶是这般,却依旧步步惊心。她,不愿去争,不愿去抢,但却有人想要了她的命,她不会任人宰割。到最后,她发现,亲情,友情,爱情……原来不过是水月镜花,靠的住的终究只是自己!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农女奋起记

    农女奋起记

    前世的南风被一碗红花药夺走性命,重生后的南风决心远离渣男怨妇,过上幸福生活。转身才发现前世错过那个人一直在背后看着自己。
  •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豪门闺秀为逃脱被欺辱的命运纵身一跳,谁知醒来却重生在了坎坷少女身上。一心一意把学考,为的是当今还是前世?看到被姐妹踢来踢去不肯接收的他,一时心软装进兜里,谁知原来废材也能变成宝。谁说穿着prada就是女魔头,她也能演绎时尚志。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 重生之我是慈禧

    重生之我是慈禧

    人总是必须在和社会生活在一起,而不能脱离这个时代。杏贞放下珠帘,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闭上眼睛默默的闪回着自己高中历史书上学到的那些清朝耻辱史:两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香港!台湾!琉球!外兴安岭!库页岛!朝鲜!越南!......双手紧紧蜷缩,银镶猫眼石的护甲硌地手心发疼。一幕一幕的场景在杏贞的脑子里滤过,其中大半都是自己这个身体造的孽!你愿意就这样醉生梦死,然后留几千年的骂名下去吗!杏贞!你真的要这样丢脸吗?!!?!?然后死后没几年就被掘了陵墓,还被天下人拍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