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000000005

第5章 若叶与校园(1)

她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学校,并不大的门前,抬头看见的不是显得有些破旧的校舍,而是一座山。或许这座山并不高,但是它依旧足以将一切俯瞰——如果上面有什么站着,一定能将这村落尽收眼底。

她将头盔递给了身后从车上站起,似乎想要跟上的哥哥。她对他一笑,应该算是一个小小的告别。从现在一直到中午,他将见不到她,彼此开始的,是没有对方的生活。虽然只有半天,虽然,竟有半天。不知道哥哥是怎么想的,她自己,似乎总有些怅然。

在城里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病,几乎没有在学校出现过。最后甚至彻彻底底地住进了医院,除了名字还被登在学校的名册上,似乎已经与那个与自己相同而又不同的人群聚集的地方断绝了关系。

哥哥从学校毕业之后,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或许这样说并不恰当,他还是在好几个地方工作过,但是最长也没有超过一个月,原因似乎有许多可以说,但又怎么说都说不清,只能确认的是,他似乎并不适合城市里这样的仿佛被绷紧的钢绳般的生活。所以,他几乎一直在家里待着。她也一直在家待着,加上常常工作在外的父亲,这个生活,几乎只有他们兄妹二人构成。就像毛笔书写的挂在墙上的那个“人”。

某一天,她难得的去了学校。那似乎是记忆力最危险的时刻,他还在客厅看着密密麻麻招聘广告的简报,忽然被敲醒的电话。他几乎是冲到医院的,踩着那辆破旧的脚踏车,穿过无数红灯,与无数汽车擦肩而过。

似乎这个城市的生活对他俩都不适合。所以,父亲开着车,将他们送到了这里,这个倚靠山水的村子,多少年前,自己成长的地方。父亲曾经犹豫过,不知他犹豫的是什么,或许是自己不能在他俩身旁,不过,在城市里他也经常因为工作不在家。他似乎很挣扎,像是在做一笔作为一般的工作者没有接触过的生意,赌得很大笔,筹码却已经放在了桌上。他也不确定,眼前这是否是自己应该坐上的桌子。

姑姑说:“没事的,我会保护他们的!”不像是说笑,却像说笑般有气势。

“我是今天转到这里的同学,我叫若叶。”她站在讲台上,带着笑颜,轻轻弯下身子,半长的头发划过肩头。

教室里的同学似乎有些躁动,不时凑到一起的脑袋不知在讨论着什么,她重新将身子直起。老师指向教室靠窗空着的位置,“你就坐那里吧!”她将书包换过另一只手,向着那个位置走去。不经意对上的眼,抱着微笑行行止止。果然这里的人都很和善,就像洒在空中的井里的水一般。

“嘭!”忽然教室的门被拉开。

“喂喂,小子们,若叶是我的侄女,你们有谁敢欺负她,我可饶不了你们啊!”姑姑气势汹汹地出现在门前,趾高气扬地扯下一句话,又“嘭”的一声将门合上。

讲台上的老师,尴尬地笑了笑,望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插曲吓了一跳的若叶。

“我是这个班的班导,我叫莫卓,有什么困难的时候可以找我。”

下课的铃声似乎也与曾经的学校完全不一样,当她还在家里的时候,似乎也曾听见过,这电子铃的声音,当时他还很疑惑,为何在家也能听见学校的声响。她还听见了不知何处的撞钟的声音,沉闷而回响,即使静止许久,似乎耳边的声响还依旧。

“若叶。”坐在前面的女孩转过身子,一只手搭在了她的桌子上。她竟然还记得这张脸孔,在她刚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她就是隔壁院子家的孩子,若叶初来的当时,扶着一个老爷爷的她,在姑姑家的门口欢迎他们在这里住下。“瑠月。”“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女孩很高兴似的,攥住了她的手,“你是从哪里过来的?为什么会从城里来这里呢?”

她将这向她讲述了,从自己的病,到哥哥,到父亲。

“你的母亲呢?”瑠月忽然问,就像问你今天吃了什么一样平常,她却心中一怔。

“生下我没多久就去世了……”她说,也想像回答自己今天吃了什么一样,但似乎还有些不够自然。

“和我有些不一样啊。”她似乎也要说自己吃了些什么的语气,像出于礼貌似的,“我的母亲是我十岁的时候去世的。”十岁,似乎是记忆已经开始深刻的时候,或许,她比自己更不幸。“这样……吗……”若叶有些不知道如何接下话,似乎就像不知道如何对她“吃”的话题继续评价。

“对了,你有参加你母亲的葬礼吗?”她又忽然问,“啊……你那个时候才出生没多久……”她的脑袋似乎忽然反应过来,发现自己问了一个笨问题。

“我一直没有见过母亲的尸体。”她说,似乎讲到了一个比吃了什么更加严肃的话题,但她似乎有些不明意义。是有些遗憾吗?一直在心底。

若叶也没见过,葬礼那天倒不说,即使在之后,就连葬礼的录像带之类的,也没有听说。

“我当时连葬礼都没有参加,爷爷不让我去。”他口中的爷爷,或许就是当时在她家门口她所搀扶的老人。

“不知道为什么啊。”她转过头去,望向另一个方向。身边的窗帘,忽然被吹开,透过窗的微风,吹散一点阳光的焦躁,蜕变成温暖。

“这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参加过亲人的葬礼。”迷茫而不知意义。

铃声响起。

不知,哥哥是否参加了母亲的葬礼,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她忽然好奇,大概因为这是这番对话唯一不平淡的话题。

家中,午时的饭桌。哥哥穿过走廊,向饭厅走来,忽然转过头,望向外婆房间,紧闭的门,木架交错,透不过光的。

姑姑在桌前,讲述着村庄里小小的故事,哥哥饶有趣味地听着,她也竖着耳朵,不时爆发出一点笑声,不过,她还是犹豫着是否要问哥哥。

满桌的饭菜被一扫而过,哥哥帮着姑姑收拾着桌子。他在客厅坐着,打开电视,却没有关注里面晃动的声音,与交错的人影。似乎,最后盘子垒上的声音响过。脚步,走到客厅,坐在她眼前。

“哥哥。”若介转过头,望着她,依旧是温柔的眼。

“你有参加母亲的葬礼吗?”

沉默。

哥哥皱起眉头,却没有说什么,只有半晌沉默。

“你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哥哥笑着,却仿佛被问及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突然想到的。”她说,“我都没有见过母亲最后一眼。”

又是短暂的沉默,却比餐桌上漫长。

“我……没有参加过……”哥哥开口,说。

“为什么呢?你当时已经不小了。”

“我也不记得为什么,当时我似乎被父亲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那我呢?”她有些疑惑。

“当时好像是姑姑一直抱着你。”

为何当时已经有记忆的哥哥未去,而她却被抱去。这让她疑惑。是否,就是因为我还没有记忆。仿佛什么可怕的事情被晃过眼前。她揉了揉脑袋,忽然觉得眼睛很酸,就像眼球里浸渍了鲜榨的柠檬水。

第二天被轮换的日月开始,校园是依旧的宁静,穿过走廊的空荡的风,原本载着的热气,似乎已经被那未暴露在阳光下的墙壁吸收,亦或驱散,吹在肩上,有着不合时宜的凉爽。

头顶旋转的风扇,吸引着走廊那凉爽的风,聚集之后,向着教室的人身上四洒。忽然一个人拿起一个小瓶,对着空气喷了喷,闭上眼睛,享受着什么贴到脸上的感觉。

“这个是……”若叶拍了拍前排瑠月的肩。

“这是水啊。”瑠月转过头来,手里也拿着不同颜色却差不多造型的塑料小瓶。忽然,她对着若叶的脸上喷去。

“哎呀!”若叶连忙闭上眼,皱紧的鼻梁似乎感受到一点湿润的凉爽,透过毛孔,沁到身子里。她睁开眼睛。

“很凉快吧。”瑠月望着她,“要不再来一次!”话语未落,她的手便再度伸到她的脸颊。

“不要……”还未说完话,更未来得及闭眼,她已经看见,那雾状喷出的水,轻轻飘到了她的脸上。

“这个是在门口那家小店买的瓶子,装上水就可以了。”

她松开皱起的眉头,抿紧的嘴。“这个……多少钱?”

“两块!”

两块,和一只冰棒差不多的价格,却将冰棒的清凉一直存贮,着实算得上是便宜。在城里的时候,她没有见过卖这个的地方,顶多就是药店里不知名的喷剂,就像哥哥受伤时往伤处喷的一样。她打算放学去一趟那个她有印象每天都会经过的店铺。说到这个店铺,她竟然回想不起它具体的样子,甚至想不出那个店子上的招牌用了些什么图案,用的是什么字体。她只是记得,那个地方确实有个店子,在那里不起眼地坐落着。

她还记得,那个门总是合上的。

“放学陪我去那家店铺好吗?我也想买一个。”她对瑠月说,“这个。”她指向她手上握着的。

“好啊,我放学没事的话就陪你去。”瑠月爽快地答应了。本来,这也算不上什么麻烦事,无论往哪个方向回家,经过就在学校旁的那家店铺也只是顺路。

但是,放学的门口,一个没有自我介绍过的短发女孩叫住了瑠月。她没有见过的印象,大概是隔壁班的学生。

“瑠月,你不去会议室吗?”

“哎呀!今天是社团部开会的日子,我把这事忘了!”瑠月一拍脑袋。

“那你先去活动室吧,我自己去那里就好。”若叶对瑠月笑了笑。

“抱歉啊……”瑠月双手合十,缩起脖子,一副抱歉的表情,“周末咱们去一个好地方吧,我带你去。”瑠月跟着那个陌生的背影,向着活动楼走去。

“好的。”若叶笑着望着她的背影,在头顶已偏的阳光之下。

同类推荐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4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无路可逃

    无路可逃

    长平市大哥老虎,八年前因为替朋友扛事,蹲了八年大牢,出来后物是人非,自己的地盘被新崛起的赵四和沈青勇瓜分了,而因为之前与沈青勇争夺地盘……
热门推荐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粉红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粉红色童话书

    从前有一只猫,他长得可漂亮了,皮毛像丝一般柔滑光亮,绿绿的眼睛充满着智慧,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能看清东西。他叫哥恩,他的主人是一位音乐老……
  • 废柴小姐:异能王妃

    废柴小姐:异能王妃

    (废柴+草包=最强组合)她是风家不能练武不能修气的废柴小小姐,他是举国皆知的草包七殿下,当一段以戏弄与欺辱为目的的婚姻将两人捆绑在一起时,她为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而他亦为了她卸下层层保护伪装,发光发亮成为最受瞩目的天才!当他决定与她携手终生时,万里江山不如伊人回眸一笑!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重生好孕妻

    重生好孕妻

    上辈子,她命如薄纸,父母重男轻女,上有三个姐姐,下有小弟,十五岁因亲弟弟之故溺水而亡。游荡百年后,她因机缘得以重生,这一次,命运没有重演,她嫁给了一个传闻不详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她极好,她的幸福人生也由此起航……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百变营养米饭

    百变营养米饭

    《美食天下第1辑:百变营养米饭》分为快手炒饭、花样蒸饭、营养速配烩饭、最受欢迎风味饭四个章节,选取130种香喷喷的营养米饭,形色各异,营养师教你健康吃饭。将杂粮与大米搭配能弥补饮食过精而缺乏的营养素,米中加入五色食物能使营养更全面,科学吃米饭,营养又健康!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