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也是一个美丽的词汇,当你身着锦缎,有人给你献上一束芬芳四溢的鲜花,不也能为你增添几分风采吗?同雪中送炭一样,锦上添花也是对人有益的。为你锦上添花之人,犹如在你胜利、受嘉奖之时,为你点响鞭炮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首先是由我们交际对象的多样性造成的。我们要培养人脉,就要交往很多人,有的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这就需要我们锦上添花;有的人则遇到了暂时性的困难,一时间穷困潦倒,他们需要的就是雪中送炭。不少人可能有仇富心理,认为人一旦发达就不需要帮助也不值得帮助了,但是,我们当初给遇到困难的朋友雪中送炭时,不就是为了让他早日摆脱困境,发达起来吗?而且任何人都是离不了朋友的,不管一个人怎样发达,他也有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坚定的友情是无论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当然,无论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我们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机问题,雪中送炭的时候,不要等到别人的“炭”送过了你再去送;锦上添花的时候,不要等接受花的人手里已经捧不下你的花了再去送。无论兴衰,请尽量成为第一个出现在朋友面前出手相助的人,因为只有作为第一个才会给朋友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摒弃高傲,才能融入群体
一位新上任的年轻军官想在火车站打一个电话,但他翻遍了所有的口袋也没找到打投币电话用的零钱。于是他走到了站外看看有没有人可以帮他的忙。这时,恰巧有一位老兵走了过来,年轻军官拦住他说:“你身上有10便士的零钱吗?”
“等一等,我找找看。”老兵忙把手伸进衣服口袋。
“难道你对军官就是这样说话的吗?”年轻军官生气地对这位老兵说,“现在让我们重新开始。你有10便士的零钱吗?”
“没有,长官!”老兵迅速立正回答道。
难道这位老兵的兜里真的没有10便士的零钱吗?未必。他之所以在第二次的问答中这么痛快地说“没有”,原因可能是这位年轻军官的态度过于骄横了,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谁看了都会感觉不舒服,怎么还可能借给他钱呢?
一个人之所以会高高在上,源于他个人地位、财产、知识等方面高于普通人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体现在他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上,就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高高在上可能会给一个人带来心理上暂时的满足,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到了人脉关系,就像有句顺口溜说的一样:“高高在上,前途无‘亮’。”高高在上让人失去了人脉的支持,前途怎么还会光明呢?
高高在上的人容易伤害他人的尊严。他们不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是下等人,只能给自己当配角、打下手。可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虽然别人可能真的才学不如你,经验不如你,财力不如你,但别人的自尊不一定不如你!所以,当你那种瞧不起人的目光一旦落到别人身上时,就已经触动了对方心中最宝贵、最不能伤害的尊严。很难想象一个被对方看不起的人会真心和对方交朋友。
西汉刘向撰写的《说苑》中记载了一个“吴起为将”的故事。
魏国著名将领吴起爱兵如子,在进攻中山国时,吴起作为统军大将,看到自己的士兵得了病,居然亲自跪在地上,为士兵吸去伤口上的脓。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一场景后当时就哭了,其他人很奇怪地问:“吴将军对您的儿子这么好,您这是在哭什么呢?”
士兵的母亲回答说:“当初孩子的父亲也是吴起将军的部下,孩子的父亲在行军途中生病时,吴起将军也是这样对待的,他的父亲为报答将军之恩战死了,今天将军也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他必定也会奋战而死的,所以我才哭。”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常常不会去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不仅如此,他们甚至看不起从事细小琐碎工作的人。对于别人所做的工作,他或是不屑一顾,视若不见;或是没有根据地挑三拣四,百般刁难。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做自己的工作,并且做出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却得不到对方最基本的认同,谁还有工作的积极性呢?
高高在上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威,但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外来的挑战时,往往会做出过激的反应。另外,由于他们高高在上的心理,常常听不进朋友的建议,难以接受下属的意见,完全把自己封闭在高高在上的云端里,盲目地自我膨胀,最终膨胀过度,难免跌下云端。
在积累人脉资源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打开别人心灵的窗户。如果一味地高高在上,就会在不经意间失去朋友、伙伴。
忍让,创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中国人发明了一个“忍”字,心字头上一把刀,言简意赅。因为人的秉性不一样,一旦产生摩擦,如果不懂得忍让,就会撕破脸皮,甚至大动干戈,这是为人处世的大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没有化不了的矛盾。只要彼此都体谅对方,自然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教育人们也要学会忍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天傍晚,藏獒爸爸和儿子吃完晚饭,在小区里面溜达,走着走着,前方突然蹿过来一只乱吠的京巴,于是爸爸对儿子说:“儿子,前面来了一条疯京巴,咱们赶紧避一避躲到大树后面去吧。”
小藏獒很不情愿,因为在它看来,那条京巴根本就不足以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但还是被藏獒爸爸推到大树后面躲了起来,让这条乱吠的京巴大摇大摆地走了。
小藏獒满脸不高兴,生气地对藏獒爸爸说:“大家都说您是犬类中最厉害的,其实您是一个胆小鬼,看见一条京巴都怕,还算什么英雄?”说完就要离开爸爸。
这时,藏獒爸爸叫住了小藏獒,说:“儿子,听爸爸跟你解释:第一,爸爸如果打赢了这条京巴,能得到什么好名声吗?别人是不是会说我以强凌弱,从而毁了我一世的英名?”
小藏獒点了点头。
爸爸接着说道:“第二,如果在和这条京巴打斗的过程中被他咬了一口,麻烦就更大了,还得花钱去打狂犬疫苗,要坚持打好几针,这显然不合算,对不对?”
小藏獒又点了点头。
藏獒爸爸最后说:“我们躲避一下,让京巴过去,两不相伤,大家都好。你今后也一定要记住,并不是说你强大就可以随便和谁打仗,只有懂得忍让才能避免受到伤害,才是真正的强者!”
忍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素质。遇事忍让,明他人之长、知他人之短、容他人之过,就能与人和睦相处。吃不得亏、受不了气,一件小事就耿耿于怀、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大动干戈,这不但不会化解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更受伤害的则是自己的身心。忍让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与我们一起相处的人,因为年龄有大有小,经历不同,性格各异,随时都可能有矛盾和纠纷。在生活中多承受一些,多忍让一些,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种意外的超脱,最终总能见到灿烂的阳光。
忍则心平身安,不忍则祸及身家,无论是对人对己,忍与不忍都事关重大。所谓“一忍百事成,百忍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忍让无处不在,忍让无人不需。不能忍让的人必然是害了别人,毁了自己。勾践忍,才有三千越甲之吞吴;韩信忍,方得盖世威名之远扬。幸福和谐的婚姻和生活需要忍让、安全的驾驶需要忍让、生意场适当的忍耐与让步会令你得到更多……
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结婚不久感情就到了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送给自己一个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曾经的感情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只有友好地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四处的风景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北坡只有雪松,而南坡则长满了松、柏等树。
就在这时,天上意外地飘起了雪花,并且越下越大。小夫妻俩支起帐篷,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为没有富有弹性的树枝,都被压断了。毕竟南坡的雪相对北坡来说要小,有些树挺了过来没有被压断,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等树木。
一直在帐篷中观察雪景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身边的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压毁了,最终只剩下了雪松。”
丈夫点头表示同意。片刻过后,两人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人生一个重要的秘密——人生在世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假若承受不了,就要学会弯曲,像雪松一样弯曲一下,就不会被压垮,还会看到阳光灿烂的好风景。”
山谷中的雪松如此,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小小的弯曲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弯曲是顺应和忍耐,并不是倒下和毁灭。
忍让与克制的反面:忧虑、烦躁、愤怒、无意义的斤斤计较等,都是些毫无益处、只能使我们更重要的追求受到阻碍的不良情绪。对于一些琐碎的烦恼,如果斤斤计较于其中,那将浪费我们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对这些讨厌的坏情绪,我们要学会忍耐与克制。
儒家极力倡导知足忍让,其初衷就是劝导人们重视内心修养,在与人相处时维持内心的平静,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尽量避免纠纷。忍让并不是“窝囊”,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忍让就到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境地。当然,忍让并不是提倡“好人主义”,也不是不讲原则地一味忍让。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以忍让为主,以宽广的心胸去面对遭遇到的事情。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让,忍让可以消融封冻的江河,忍让可以熄灭心头的怒火。有了忍让,你看到的天空就会是一片晴朗;有了忍让,你将会获得更好的人缘,人生道路也将变得无比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