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500000004

第4章 艰难时世(2)

朱初一有好几个儿子,可是只有老二朱五一和老四朱五四成了家,并有了子嗣,其余的皆孑然一身。这倒不是他们信奉“独身主义”,而是因为太穷,穷得没法讨到老婆。

朱五一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

看了这一大堆数字名,估计有些人都眼晕了。

据元朝规定,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

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社会身份及地位者,是没资格取名字的。你要么排老大老二,要么只能按照父母的年龄取名。但是究竟是怎么取的,还是让人有些如堕五里雾中。

与之类似的,元末著名的起义领袖之一的“芝麻李”本名就叫李二,张士诚本名就叫张九四。

日子太艰难,重一等四兄弟很早便死掉了。重五的妻子田氏早早地就成了寡妇,朱重八长大后对这位可怜的寡嫂还有点印象,并称赞她有节行。她有个女儿,后来被朱皇帝封为庆成公主,“靖难之役”时还曾被建文帝委派去同朱棣议和。

至于朱五一家的其他情况,史籍少有记载。

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史籍上称他名世珍。朱五四与妻子陈氏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重四,学名兴隆,婚后两子,大的早死,小的就是后来的朱文正。老二重六,学名兴盛,有一子早夭,另有一女,到洪武时期,被封为福成公主。老三重七,学名兴祖,早逝无后。大女儿死得很早。二女儿也死得较早,但有个儿子,就是后来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赫赫名将李文忠。在众兄弟姐妹中,朱重八排行老幺。

有人估计,朱重八父亲的名字(世珍)连同他兄弟们的大名(隆、盛、祖、宗),可能都是朱老幺发达以后才重新给他们取的——老子可以给儿子取名,儿子一样可以给老子取名,只要这个儿子够牛气!

离乡背井,生活窘迫。朱五四夫妇虽然勤扒苦做,但还是耐不住让人窒息的贫困,所以他们才不顾“安土重迁”的古训,一再迁居——先是搬到灵壁,后又搬到虹县,再迁至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乡;在东乡住了十年,又迁往西乡,四年后最终落脚在了孤庄村。

俗语说“搬家三年穷”,如此频繁的折腾,对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朱家而言,无异于是一次次硬生生的剥皮。

因为是外来户,也无权无势,所以朱家只能给地主家做佃户。

一年到头忙碌,来个好年成,田主要拿去一多半,碰上歉收,日子就没法过。

于是一家人也就注定了要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一个地方呆不了几年,就不得不搬,黯然地踏上新的求生之路。

草场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的九月十八日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时分,一个弱小的生命降临在了濠州所在的钟离县,属龙。

在这个贫穷的小地方,在这户老实巴交的佃农家里,生下个瘦弱不堪的小男孩,甚至还一度病得要死——然而,谁能想到,他长大竟然埋葬了一个帝国,又开创了一个帝国!

他就是朱重八。

一般而言,老年得子的孩子,无论是体质和智力都要比正常孩子逊一筹,但是与常理有些相悖的是,这些孩子中出现伟人的几率似乎也不低。孔子的父亲生他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欧阳修出生时父亲大概有五十五岁,后来的大明第一将戚继光出生时父亲也已年近花甲。

按《明史》的记载,朱重八的母亲陈氏在怀他之前,夜里做梦有神人授药一丸,此药丸拿在手里还发着夺目的光彩;梦中的陈氏一口就把那药丸给吞了下去,待到她老人家醒来之后,仍觉口有余香……等她生下重八,一时间红光满室,几夜都如此。邻居们夜间就远远望见好像朱家着火了一般,于是一波又一波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就赶去救火,可走到朱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这类“真命天子”降生的壮观场面,从来只在史书上出现,现实的情况总刚好相反,平常得紧。

后来,老朱自己也越来越五迷三道,也越来越喜欢扯淡。《纪梦》与《周颠仙人传》等几篇神神叨叨的文章,就在不停地帮他神话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虽然托名是“朱元璋作”,但估计就是他授意或者参与撰写的。

别看朱五四一辈子混得不容易,可他平素最疼孩子,其中最疼爱家里的这个老幺。所以尽管日子过得相当以及极其紧巴,他还是勉强让重八读了几年书。

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收获却比很多鸿儒读了一辈子都大。

试想,朱重八如果一点知识底子都没有,那他再想要进步都是困难的。读书太多未必是好事,但一点不读那肯定不是好事。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看来还是有道理的。有时候命运的改变,很可能就来自于多那么一点点的知识积累。

朱皇帝后来曾回忆说,他大哥重四由于从小过于被溺爱,结果给惯出了一身臭毛病(文正就像他爹),不仅对父母很不孝,而且还带坏了老二和老三。

三位哥哥都吃不了苦,将来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这样,父母更是把家里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重八身上了。

史书记载,他娘常对老伴说:“人言吾家当生好人,今吾诸子皆落落,不治产业。”然后一阵摇头叹息,接着却又指着鬼点子最多的小儿子道:“岂在此乎?”

穷二代出身,能读几年书已经够不容易了。不久,为了维持家计,重八只好退学。

孔子云“吾十五而志于学”,对于重八来说,学堂求学之路却已经早早结束,但人生求学之路还很漫长。

辍学之后的小重八,能做的就是替地主刘德家放牛。那时,吃顿饱饭也许就是他的人生最高理想。

但在这群放牛的同伴中,居然就有后来帮助他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周德兴等人。两人不仅同村,关系还相当的好。

在重八的少年时代,有一个人需要好好说说。

他对朱重八的成长有不小的影响,他更可能还把自己身上的某些智慧质素灌输到了重八的身上。他就是重八的外公陈氏,其名字已经不可知。

这位陈老头是个奇人,他本是维扬(今天江苏)人,还在南宋末年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当时,他是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张世杰麾下的士兵,并追随主帅参加了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最后一战——“崖山海战”。

此战,宋军全军覆没,宋朝正式宣告灭亡。可是老陈却侥幸活了下来,此人是相当的命大,仿佛有神灵护佑,《明史·外戚传》中就讲了他很多吊诡的故事。比如说他做的梦很灵验,甚至说他可以做法化解海上的飓风。

而实际的历史很可能是:当时元军中有一位早前投降的南宋将领,恰好和老陈相识,又恰巧见到了被打落水中的老陈,所以就把他从海中救起,最后又一直把他带到了元大都附近的通州安置。再后来,老陈厌倦了军旅生活,便回到了自己维扬的老家。

不久,为了逃避兵役,老陈将家远迁到了盱眙的津里镇,也就是朱重八的祖父早年带着全家呆过的地方。“千里姻缘一线牵”,不然,也就没有了后来重八爹娘的喜事了。

这陈老头通巫术,专靠给人画符念咒度日,也许正因为他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一般,他的女儿才嫁给了朱五四这么个没出息的农民,估计也是看上了老朱的老实可靠。

陈老头是个“绝户儿”,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季氏,后来因乱世与朱家失去了联系(朱皇帝后来举全国之力都没能寻访到她家的消息),陈老头后来过继了季氏的儿子为后。小女儿自然就是朱重八的母亲了,人称她为“陈二娘”。

陈老头之奇还在于他的长寿,从崖山之战到重八出生就已是五十度春秋了。重八出生时他大概已经八十多岁。他最终的寿命是九十九岁!

虽然与外公相处的日子可能不多,但外公当年的从军故事,一生丰富的游历,直接或间接,让少年重八对于外面的世界有了最初的认识。

当然,环境塑造人格,朱重八未来思想、个性的形成,更多的还是与他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

在那凄凉的地方

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自然灾害频繁。朱元璋的老家淮西,“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概是个灾荒窝子。

至正四年(1344年),淮西一带先是大旱,继之又是遍地蝗灾,庄稼绝收。

大灾之年接下来又遇上了可怕的瘟疫,形成了一种要命的恶性循环。

朱重八的老家钟离县太平乡,本来还算好,起初得病的并不多,可闹到后来就没这么幸运了。朱家所在的孤庄村,从一天死几人慢慢发展到一天十几人,眼看着户户遭殃,家家戴孝。

不久,朱重八的父亲也因此染病。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三十多年后,朱皇帝在《御制皇陵碑》中这样悲情地追忆道。

“勤俭忠厚,人称长者”的朱五四这年已经六十四岁,连日吃糠菜草根树皮,已经使他身子极端虚弱,所以病魔就最先向他袭来。结果这一染病马上就不行了,于这年四月初去世。

然而这才是不幸的肇始,很快便是娘和大哥也染了病。家里头既没有饭吃,更没有药,所以重八兄弟和大嫂只得跟着众人到处去求神告佛。

可是,才过了仅仅三天,大哥就去了。

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年届六十的陈二娘也撒手人寰,追随老伴而去。

就这样,短短二十天的工夫,朱家一连死了三口人。这无异于一场晴天霹雳,直让重八恍如噩梦一般……兄弟几人,突然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几门姻亲也靠不上:绝望的大嫂带着侄子文正回了娘家;年轻的二嫂已经病死很久了,二哥与她娘家也断了来往;给人做上门女婿的三哥也逃荒在外,无法指望;大姐家已经满门死绝,二姐死后,一向打鱼为生的二姐夫便带着外甥文忠逃荒到了外地,没有音信。

还能靠谁呢?

兄弟两个只得硬着头皮去求田主刘德的怜悯和施舍。

本来还指望着种了几年刘家的地,彼此之间或许还有几分情分可讲。可是没想到刘德冷血无情,他不仅不答应提供葬地,还对可怜的两兄弟“呼叱昂昂”,以至“邻里惆怅”。周围邻居们听了都觉心里难受,朱家兄弟心境凄凉到什么地步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德的呼叱声触动了他哥哥刘继祖的恻隐之心。“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刘继祖慨然地舍了块地给可怜的朱家兄弟安葬亲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大哥的这一善举,换来的是若干年后的惊人回报。

大明开国后,他被朱皇帝追封为了义惠侯,他的儿子刘英一家专掌奉祀凤阳皇陵(还有后面要提到的那位曾送重八出家的邻居汪文)。封侯这一待遇,可是连开国元勋刘伯温都没能享受得到的。

洪武十一年(1378年),雄视天下的朱皇帝再次回顾起三十多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仍旧很是伤感:“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没有像样的棺椁,也没有装殓的寿衣,草草地就往父母身上盖了些土,最后连给父母祭飨的酒肉也没有……不过,气势恢弘的凤阳皇陵算是弥补了这一切,让朱皇帝心底稍稍有了些安慰——试问古往今来,谁家能将排场讲究到这般惊天动地?父母应该可以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死者已逝,管不了了,生者怎么办呢?

从当年四月一直挨到九月,灾情还是没能缓解,连树皮草根都吃得差不多了,离乡背井逃难的也越来越多。

同类推荐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责任等于安全

    责任等于安全

    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责任是安全最好的屏障。安全系于责任,责任确保安全。把安全意识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严守规章流程,认真规范操作,让事故永难出头。只要拥有“责任”这个法宝,安全就是有保障,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光彩。
  •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带你品味那如水的青春。作为双语读物,《摇响青春的风铃》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采用问答的形式,共分为三大篇目,即答疑解惑、农民工维权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紧贴当前社会现实,是集新颖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体的法律手册,是农民工兄弟的良师益友,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参考价值。
  • 墨门飞甲

    墨门飞甲

    面对墨门传功长老给出的选择,林木森痛哭流涕:“教练,我想玩飞剑……”“老子用弩一样弄死你!”林木森看着脚下的BOSS尸体,气势汹汹。“卧槽,以为老子的机关螳螂是摆设?”林木森面前的玩家,被机关螳螂两记重劈免费送回了城。“都给我看好了!那个带着机关拿着弩的家伙,绝对不能让他靠近方圆一里地的范围之内!!”一帮会打BOSS团队的团长,面色严肃的嘱咐手下团员。“那家伙?是个混蛋!”某美女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一个在仙侠游戏《御剑逍遥》里误入墨门,结果却靠机关和弓弩在游戏里搞得风生水起的幸运爆表的玩家的故事……好吧,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公布个群号,222756360想进来玩玩的报上墨门飞甲就成了……
  • 重生复仇:狂傲千金来袭

    重生复仇:狂傲千金来袭

    重生前,她是豪门里最苦逼的屌丝千金,受尽后妈和姐姐的欺负。被打,被送进疯人院,被男医生反复骚扰……重生醒来,带着前世的仇恨与不甘,她立誓要为自己和死去的妈妈报仇!不管是绿茶女表,还是毒莲花,她也照收拾不误!只要是继姐看上的男人,她照单全抢!管你难搞不难搞!所有复仇路上的劲敌,只配做她脚下的炮灰!
  • 领导的条件

    领导的条件

    每个人都具备做领导潜能,不同的是,有的人将其发扬光大,于是如愿以偿成为领导,有的人毫不在意,或自暴自弃,只能做一个普通人。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领导需要那些条件,你离这些条件还差多远,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将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领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