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700000004

第4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2)

随着造船、航海水平的提高,中外商人使节扬帆于南海、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逐步由汉代南海——印度洋航线向前延伸。据阿拉伯史学家记载:“中国的商船,从3世纪中叶开始向西,从广州到达槟榔屿,4世纪到锡兰,5世纪到亚丁,终于在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另一阿拉伯学者马斯欧迪在《黄金原和宝石矿》一书中也称:“中国船只5世纪航行至幼发拉底河的希拉城,与阿拉伯人进行贸易。”《宋书》记载:中国与罗马、天竺之间“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六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的终点已从印度半岛东南部向西,跨越阿拉伯海,抵达波斯湾了,不过这一航线尚未固定化。

在这一时期,由中国通往朝鲜、日本的航线也有了新的发展。秦汉时代,中国往朝鲜、日本的出海口,主要集中于山东半岛渤海一带。到六朝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交往频繁,东晋南朝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与日本处于敌对状态,因而传统的由中国辽东沿海经朝鲜半岛由北向南,再到日本的航道受阻。日使来华被迫由朝鲜半岛南部横渡黄海,由于建康成了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因而使这条东方航线大大地南移。《文献通考》卷三二四载:“倭人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浮海入贡及通互市之类,而不自北方……”由建康出发,顺江而下,出长江口后,沿岸北航,至山东半岛的成山角附近,继续沿岸而行,到达朝鲜半岛北部。或由成山角东进,横渡黄海,抵达朝鲜半岛东南部。然后再沿岸南下,渡朝鲜海峡,航抵日本。这条新航线的开辟,大大缩短了中日之间的航程,方便了双方的往来。

(四)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转折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虽有所发展,但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主要还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的。但是经过魏晋以来的发展和开发,我国东南地区到了隋朝统一全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唐朝以来,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国力的强盛,又采取了广泛而又全面的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后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中国远洋船队不但能越过印度半岛,直航阿拉伯海及波斯湾,而且还首次航抵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当时的北印度洋上,经常来回穿梭着中国的大型远洋海船。

当时与东方强大的唐帝国遥相呼应的,是在西方正在崛起的一个古阿拉伯帝国——大秦。大秦国面临印度洋,东滨波斯湾,西面是红海,北部紧靠地中海。他们习惯海上生活,历来擅长航海运输,地处亚非两大洲之间,是东方与西方的交通枢纽,与中国保持着长期友好交往。

当时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通道有两条:一条是自登州,海行入高丽的渤海道;一条是自广州通海夷道。唐朝与新罗的关系最为密切,当时通新罗的有三条航线:北路由辽宁通新罗,中路由山东通新罗,南路由江苏、浙江通新罗。其中尤以中路最为重要,且便利迅速,双方的海上交往多取中路。

另一条是自广州通海夷道,是从广州出航,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以至印度、锡兰,再西至阿拉伯。这条通道来往船只也很频繁,风帆往返,相望于道。唐代,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的使臣和商人,“或时候风潮朝贡,蛮胡贾人舶交海中”。真腊(今柬埔寨)、爪哇、室利佛逝均多次派使节到中国。

唐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尤其是通过广州这个贸易最为繁盛的通商口岸,促进了与各国的交往。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明显增多,而且有很多在中国定居下来了。扬州、广州有大食、波斯商人不下数千人,泉州则出现“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在中国长江以北沿海的许多州县,有许多新罗商人、船主和水手的聚居地“新罗坊”。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达,促进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形成广州、泉州、扬州、交州、登州等著名港口。可以说在唐代,中国与海外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但没有因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塞而削弱,反而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而不断延伸和扩展。

(五)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宋王朝建立之初,十分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是我国古代的重商主义时期,国内外贸易都发展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唐创立的市舶制度不仅得到了系统发展,而且日益完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通过市舶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制度早期典范化、条理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海关成形的重要时期。

宋代的市舶制度,基本职能比唐代明确,市舶的海关管理职能也进一步强化。宋代制定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市舶条例,是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法规,且内容详尽,堪称封建社会经济立法的典范。因其行之有效,后来成为元代市舶管理条例的蓝本。

宋朝与东南亚沿海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由大食国经故临国(今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奎隆),又经三佛齐国,达上下竺与交洋(今奥尔岛与暹罗湾、越南东海岸一带海域),“乃至中国之境。其欲至广(广州)者,入自屯门(今香港屯门);欲至泉州者,入自甲子门(今陆丰甲子港)”。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西航线。这条航线除了向更远伸展之外,还有许多支线。当时流通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中,允许出口的主要有丝织品、陶瓷器、漆器、酒、糖、茶、米等;允许进口的主要有香料、象犀、珊瑚、琉璃、鳖皮、玳瑁、车渠、水晶、苏木等。其中香药种类繁多,数量甚大,价值也高。有时许可有时禁止的有:金银、铜器、铜钱。不允许的有:兵器及可造兵器之物、一部分书籍。还严禁外国货币进口,以防“紊中国之法”。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到了元代,与中国交往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见于文献的就有220个左右,数量上是南宋《诸蕃志》的四倍多。元人还对中国以南海域作了“西洋”和“东洋”的划分。这是海外地理知识的进步。元政府制定了“至元法则”和“延祐法则”,相对于宋朝的“元丰市舶条”来说,前者是全国一律的系统规定,侧重于商船管理、商品管理和征税、中外商人使节管理与限制等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元代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象牙、犀角等宝物,各种布匹,沉香、檀香等香货,不同种类的珍贵药物,木材、皮货、牛蹄角、杂物等共八大类。

(六)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

明初一方面很重视海外贸易,大力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官方间的朝贡贸易,但是又迫于当时沿海不利的形势,对民间贸易严格实行海禁政策。

我国历来官方间交往都是以朝贡的形式进行的,只是宋元以来,大有民间贸易比官方贸易更为重视的趋势。明代却是除朝贡贸易外,不许有其他私人贸易存在。这样海外诸国欲与中国通商,必须在政治上先与明王朝建立藩属关系,接受明王朝的册封,然后才能来华朝贡交易,所以称这种贸易形式为“朝贡贸易”。明代市舶司的职责只限于接待外国前来“朝贡”的海船,不能批准中国商船出海。明朝政府虽也知道军需国库多半取决于市舶,但有明一代,基本上都对市舶进行种种限制。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东南沿海的倭寇时常骚扰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

明代海禁时紧时松,大体说来,在洪武年间是海禁严格实施时期,但是到了永乐宣德年间,就较为松弛,这一时期派遣了声势浩大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是后来,由于无力阻止大型船队出洋,海外各国来华朝贡贸易也逐渐衰落。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仍然严禁私人出海进行民间贸易,但是仍不断有人违禁出海贸易,海禁政策也不得不调整,明代政府不得不予以宽容。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才废除海禁,整个明代不足三百年,实行海禁时间长达近二百年,造成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欧洲等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开始寻求地中海以外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从此,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来到东方,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占据通商据点。尤其是西班牙占据菲律宾群岛后,开辟了从菲律宾返回墨西哥的太平洋航线,从此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便源源不断地沿着这条航线,行销拉美各地,这条航路就此成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除了由陆路运往中亚,由海路运往波斯湾,越过印度洋运到非洲东岸,间接地传往欧洲之外,又越过太平洋运往墨西哥,传往拉丁美洲各地,开始进入了西半球,这在我国丝绸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太平洋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发展,加强了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济文化交流。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些农作物,诸如玉米、番薯、马铃薯、西红柿等陆续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一些农作物,如柑橘、樱桃、芒果和茶叶等也先后移植到美洲,大大促进了两地的农业发展和农作物的多样化,推动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条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发展了两个半世纪,终因墨西哥独立战争的爆发而退出历史舞台。

(七)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从海禁到广东一口通商,是我国清代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明代诸多航线的基础上,清代又开辟了北美洲航线、俄罗斯航线和大洋洲航线等。同时,外贸的港口有所增加,地域有所扩展,来往商船频繁,商品量值上扬。出口商品中茶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丝绸退居次席,土布和瓷器(特别是广彩)也受到青睐。进口商品中,就吨位而言,棉花居首,其次是棉布和棉纱,毛纺织品退居第三;就价值而言,鸦片逐渐占据了首位,并从原来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特别要提到的是,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前的“苦力贸易”至战后则颇为猖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浙、江四省设立海关,这是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开始。清代广州的外贸制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它是在从十三行到公行,从总商制度到保商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管理体系。行商主要负有以下四方面的责任:第一,承揽进出口贸易;第二,代理外商报关缴税;第三,行商互保的同时,还要为外商担保;第四,充当外商与官府的中介。而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许多国家逐渐在中国设立商馆;清代海外移民形成高潮。“华侨”还纷纷在居住地建设会馆,并相当程度地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国内外市场网络的扩大、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城镇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到了民国时期,香港逐渐演变成为远东国际贸易的重要转口口岸,除了洋行之外,在抗战前英国一直是第二大贸易伙伴,抗战后为美国所取代。民国前期,出口商品以生丝和丝织品为最多,茶叶有所下降,水草类编织品也较大宗,瓷器一般供应给海外华侨,其他还有烟叶和蔗糖等;进口商品以蔗糖和大米为大宗,五金类的数量继续增长,水泥也是重要的进口商品,海产品多由香港进口。民国后期略有变动。

民国时期列强夺取了关税收支及保管权,关余(关税开支后的余额)也被外国银行控制,中国的海关监督无权过问;省港大罢工后有所改观。这一时期,走私问题极为严重,民族工商业惨遭打击。虽然民国前期蚕丝业鼎盛,但自1930年后便开始走向衰落。

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被西方列强控制,逐渐半殖民地化了,成为他们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的基地,我国失去了外贸及关税自主权,从而这条名扬四海、光芒四射、发展了两三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绝迹了。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热门推荐
  • 独爱残疾夫君

    独爱残疾夫君

    王燕:现代著名外科医生,26岁,因意外穿到历史上不存在的时空长得美丽贤惠,实则外柔内刚一旦认定的事,绝不更改袁志轩:大安王朝的挂名将军,27岁,五年前为救当今皇帝受重伤下身瘫痪他曾经脾气暴臊,但现在温和得没有脾气——因为脾气已经发光了他曾经自信狂枉,但现在自卑自怜——因为曾经是王朝最年轻的护国大将军,现在却是一个残疾他无欲无求——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值得要的片段一:床上,躺着一个英俊无比的男人,旁边站着一个小巧美丽的女人,正在努力的扒他的——裤子“姑娘,你在干什么?男女受授不清,万万不可…啊,快住手。”小巧美丽的女人充耳不闻,依然努力的做自己的事,她是医生,在她的眼里,所有的男女老少不分美丑,都是由水,蛋白质,细胞,骨骼等组成的片段二:“姑娘,你这个样子,若是让别人看见,会说闲话的。”英俊无比的男人一脸纠结的看着正认真检查自己双腿的女人,俊脸通红,他从来没有与女子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你是不是害羞?”半响,检查结束的女人看着满脸通红的男人问着“…”“要是你怕娶不到老婆,没关系,我嫁你。”片段三:“我要嫁给你。”“我怕你后悔,我是个残疾。”“我就喜欢残疾。”“…”片段四:“我这个样子,没法跟你洞房。”“没关系,我有办法。”“…”新文推荐:妹妹篇:《闪来的军婚》冷淼淼坐在咖啡厅里,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请问,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我会一直在部队当军人。”“这样啊…那我们可能不太合适。”从小对解放军叔叔有崇拜情节的淼淼立刻不平,转过身去:“…为什么不合适,你知道我想嫁军人还嫁不到呢…”“小姐贵姓?”“免贵姓冷。”“结婚了吗?”“没。”“那我们结婚吧。”“…成…”姐姐篇:《被阴的婚姻》:沈皓家的房门被敲开,一个女人提着行李手拿红本,对他一笑,“你好,我叫冷香香,从法律上来说,是你的妻子。”冷香香的愿望是做个流浪的人,可惜她这一伟大的愿望未得到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儿过于超前的思想,冷父冷母怕哪天女儿突然就给他们带一非黄毛女婿回家,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物色女婿。NO.1“女儿啊,恭喜你结婚啊!”“谢谢妈…等等,结婚,我为什么不知道?”“…”NO.2“女儿啊,这是你的结婚证和你老公家的地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现在就去你老公家啊,祝你好运!”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父王,娘亲被抢了

    父王,娘亲被抢了

    ★得推背图者得天下,而她就是推背图之主人。一夜疯狂的缠绵后,男人取走她的处子血。只为营救他心爱的女人。“做错事,就该付出代价!”终于,她逃出宫,而他却不知道,她便是那个拥有“推背图”的人。★六年后,他带领千军万马杀到她眼前。居高临下威胁道:“你已非处子之身,倘若跪下求本王,且赏你一妃之位。”突然,一颗小脑袋冒出来:“父王,我觉得还是你跪下求她比较现实哎!”“……”在她身后,竟站有五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负手而立!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成为农家女

    穿越成为农家女

    一朝穿越一介女特工居然成了五岁的农家小妞,父亲上了战场渺无音讯,家里一贫如洗没有隔夜粮,只有母亲带着他们几个瘦的只剩皮包骨的兄妹,还有那为了争夺家产不惜将他们一家赶出家门的极品亲戚,且看她杨蝉儿如何在古代发家致富,带着一家人过上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 萝莉丫头不好惹

    萝莉丫头不好惹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学校里最为平凡的女生。他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完美校草。在他的眼中她不过是一个整天只知道读书的丑丫头而已。他是校园中的神秘王子。缘分就是这么的神奇,当平凡的丑丫头遇上了不良校草与神秘王子,三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谁才是她的真名天子?
  • 彪悍世子妃

    彪悍世子妃

    重生成富二代,子鱼仰天大笑。只是,怎么睡错了人?靠,形势陡然扭转,富二代撞上霸道官二代。。。。呜呜,夫君猛如虎,小腰吃不消。“那个,我们打个商量如何,我帮你把后秦国搞定,你每月让我休息十天。”子鱼满是期盼。“嗯。”“你答应了,太好了,今天我休息……喂,放我下来……你才答应了的,你个禽兽,吃不消了……”“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人要务实。”某人扛起子鱼就朝卧房走去。天下风云起,八方诸侯动。你有帝皇权,我有万毒归。驾驭天下毒物,统率万千生灵。这方大地,唯我独尊。
  • 重生悍妞

    重生悍妞

    --情节虚构,29岁的郁苗苗在婚礼当天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誓将彪悍进行到底。这一世,请勿模仿,不再小白不再圣母。且看彪悍女如何成就她的彪悍人生
  • 狂夫人

    狂夫人

    强强!女强!VS男强!一个是穿越而来的黑道千金一个是卑贱出身的异姓酷王爷都是京城里跺一跺脚就能引起一场狂震的大人物他们是对手、是知己是爱人、是朋友、是克星…那一场场仿佛要将你骨头都吞掉的欢爱那关于年轻时候最澎湃的激情所有人都是他们的配角世界毁灭都抵不上一句“我高兴”!哦,怎么可以活得那么肆意?没有人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除了你这个疯狂的女人除了你这个闷骚的男人该死,你总能让我发狂!发癫!然后发春…那被挑起的火热,让我们用彼此的体温熄灭。——————————————————————————————————————————推荐:好友瑾瑜的新作!!《从了吧师太》新文写尼姑与和尚道士三角恋的!《总裁的复仇女友》蓝眸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