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500000003

第3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兵勇

(一)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封建帝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在秦始皇的努力下,不久便建立起空前强大的国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军事制度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秦朝兵勇置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太尉负责全国军事行政,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出征。

秦军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

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

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尉、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由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时,必须以皇帝的虎符为凭证。

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

秦军分为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士(水兵)四个基本兵种。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士、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沿海诸郡多编练楼船士。

秦军沿袭战国时期的郡县征兵制,男子17岁要登记在册,每年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主要从事木石工程劳作,称“更卒”。

更卒一生中要轮流在郡县服兵役一年,充材官、骑士、楼船士;在京都或边郡服兵役一年,当卫士或当戍卒。

卫士警卫皇宫和官衙,戍卒屯戍边疆。

不服役时,登记在册的是预备役人员,遇有战事,朝廷临时征发,奉调出战,到60岁才能免役。

秦朝还实行“谪戍”制度,即谪罚商人、贫民、有罪官吏征战或戍边,并在紧急情况下大赦刑徒、奴隶为兵。

秦朝设有免役制度:有爵者56岁免役,无爵者60岁免役;贵族子弟、高爵官吏、学室弟子、残疾人等,可免服兵役和徭役。

秦军训练制度极为严格:射手发弩不中,御手不会驾车,骑士和马匹课试最劣者均要受罚,有关督训官吏及负责选募者也要受罚。

(二)汉代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即位,史称秦二世。

秦二世荒淫暴虐,赋税徭役过重,百姓不堪其苦,求生不能,欲死不得,只得纷纷造反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阳城人陈涉、阳夏人吴广在蕲地起兵反秦。

这年九月,刘邦、项梁、项羽、田儋分别在沛县、吴郡和狄城起兵反秦。

秦王朝覆灭后,刘邦、项羽之间爆发了楚汉之争。最后,项羽垓下自刎,刘邦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汉朝。

汉代执行征兵制,军队编制基本沿袭秦代编制。

汉代军队包括京师兵、郡国兵、边防兵三部分。

京师兵指南北军,因驻地分别位于长安城内南北而得名。

南军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卫宫廷,成员有卫士、郎官之别。卫士是郡国轮流服役的正卒,由卫尉统领;郎官由高官子弟和品学兼优之士组成,由郎中令统领。

北军主要任务是警备长安及京畿地区,士兵多征调三辅正卒,一年一轮换,由中尉统率。

在非常时期,南北军由皇帝指定重臣统领。

南北两军各有两万人,汉武帝时各减至一万人。

由于正卒一年一轮换,不利于保卫京师。汉武帝即位后,组建职业兵为侍从军和禁卫军:南军增设期门、羽林和羽林孤儿;北军增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兵,分驻京城内外。南北军由此扩展成为皇帝亲自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期门军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弟中善于骑射者组成,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为侍从武帝,经常在殿门候驾,所以有“期门”之名。

羽林军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选六郡良家子弟组成,约七百人,也属光禄勋。羽林军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

羽林孤儿军是由在沙场战死者的子弟组成的,因为由国家在羽林官署抚养,教习骑射,所以称“羽林孤儿”。

八校尉兵是禁卫军,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建立,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约七百人。因由八个校尉率领,所以称八校尉兵。

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来,是职业兵,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始。这支军队后来发展为西汉王朝的军事主力,经常用于镇压人民起义或进行民族战争。

郡国兵即地方兵。汉初,高祖令各郡国选择勇武有力者组成郡国兵参加军事训练。

汉朝郡、国并行:

郡置太守,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以都尉辅佐掌管兵员征集、训练、考核校阅、维持治安、出征,以及武器装备的制造、管理等。郡下设县,县令(长)兼理军、民两政,置县尉助理军事和掌管治安。

与郡平行的国指诸侯王国,以相为行政长官,兼掌军事。相下置王国中尉、郎中令、卫尉等统领军队,负责王宫宿卫和维持王国治安。县下还有乡、亭等基层组织,各置官吏掌管本地正卒训练和治安、邮驿、户籍、兵役等军政事务。东汉时,裁罢都尉,其职并入太守。原来作为监察区划的州(部)逐渐演化为郡之上的行政单位,州刺史内掌民政,外统兵马,地方官的权力开始膨胀起来。黄巾起义后,战争频仍,刺史、郡守不仅有领兵权,还有征兵、募兵权,从而埋下了分裂割据的种子。

汉朝兵勇在中国历史上功不可没:一是赶走了穷凶极恶的匈奴入侵者,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二是打通了西域走廊,沟通了中西方的交流,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三)三国时期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这年八月,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魏国,东汉自此灭亡了。

次年,刘备在四川称帝,建立蜀汉。

229年,孙权在江东称帝,建立了吴国。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旧制,主要实行募兵制。

后来,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所以曹丕、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

当初,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起来,选地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曹操称这种家属沦为人质的兵勇为“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属称士家或兵户、军户。

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时要罪及家属。同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之后代。

吴国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也世代相袭,家属随军,住在军营里。

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还用招募、收降、征兵等措施补充军队。另外,也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源,如魏国的乌桓兵、凉州兵,蜀国的南中飞军、叟兵,吴国的山越兵等。

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殓葬埋。魏国还曾规定送遗体至其家,官府为之设祭;对伤残将士全免徭役,授给土地,发给耕牛,分给米谷等。

三国注重以法治军,有管理、训练制度,并严明赏罚,以确保其施行。三国将领出征或镇边时,都将其家属作为人质。各国都重视军事训练: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阵图演练军队,曹操作玄武池培训舟师,孙权利用江湖大练水军。

三国军队补给主要由政府筹办。军粮、军费依靠田赋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获的军粮所占比重很大。

三国普遍实行世兵制和军屯制,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与军事斗争是相适应的。

世兵制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对后世兵勇地位的低贱化和门阀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四)两晋

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灭掉蜀国和吴国,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混战局面。

西晋统一全国后,沿袭曹魏的军事制度,又于各王国设置军队,并盛行世兵制。东晋时,建军方式改以募兵制为主。

西晋(265—317年)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

中军直属中央,平时驻守京城内外,有事出征。驻在城内的中军为宿卫兵,由左、右二卫负责宫殿宿卫,其他兵勇担任宫门和京城宿卫。驻在京城外的中军称牙门军,无宿卫任务。中军力量强大,晋初多达36个军,总兵力不下10万人。

外军驻守重要州镇,由都督分领。晋武帝为加强王室对军队的控制,用宗室诸王充任都督,出镇四方,并允许诸王置兵,大国三军5000人,次国二军3000人,小国一军1500人,成为外军的特殊组成部分。

州郡兵是地方武装。晋武帝平灭吴国后,曾下令诸州取消州郡兵,仅置武吏,大郡100人,小郡50人,用以维持治安,但实际上取消的州郡兵甚少。

西晋是世兵制的全盛时期。兵勇全入兵籍,单独立户,不与百姓混同,父死子继,世代为兵。

兵勇及其家属的社会地位低于郡、县编户百姓。

为扩大兵源,西晋还用奴隶和罪犯当兵,作为世兵制的补充。

军队的主要兵种是步兵,其次有骑兵和水军。

兵勇的武器由政府统一供给。国家建武库贮备兵器,中央设卫尉总管武库和冶铸事宜。军队的粮食和布帛也由政府统一供给和管理。

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当东晋偏安南方一隅的时候,西北边疆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首领也先后称王称帝。在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建立过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后来,由氐族人建立的国家——前秦强大起来。357年,苻坚做了前秦的皇帝,重用汉族知识分子王猛治理朝政,推行一系列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和文化、加强军事力量的积极措施,使前秦逐渐强大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前秦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前凉等割据政权,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各国中疆域最大的一个国家。

东晋(317—420年)中军软弱,宿卫军往往有名无实。而统率外军的都督、刺史却拥兵自重,跋扈一方。尤其是长江上游的州、镇,兵势之强往往超过中央。

东晋的兵员多用募兵制解决,如参加淝水之战的北府兵多是由广陵(今扬州)一带招募的。

十六国从中军、外军的组织体制到都督、将领的领导指挥系统,大体沿袭曹魏、西晋制度。但在兵役制度上,却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各国统治者大都把本族的部族兵作为基本兵力,加强少数民族在军队中的比重。这些军队中的汉族士兵来自投降的坞堡武装和招募的破产农民,一般都是终身为兵。

(五)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国家四分五裂,政权常依军权的大小和兵势的强弱而频繁更替。

北魏政权建立后,逐步吞并了十六国中幸存的后燕、夏、北燕、北凉等国,于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统一北方,开始与南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南朝军队体制基本沿袭晋制,世兵制衰落,主要实行募兵制。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这四朝的军队都有中军和外军之分。

中军直属中央,平时驻守京城,战时出征。宿卫京城的编为领、护、左卫、右卫、骁骑、游击等六军。宋武帝刘裕曾恢复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加强殿中和东宫的宿卫兵力,以图扭转东晋以来内弱外强的局面。但是,由于宗室自相残杀而未能执行到底。后来,各个政权都未能改变这种内弱外强的局面。

外军分属各地都督,都督多兼刺史,常拥兵自重,与中央抗衡。

南朝军队以步兵和水军为主,骑兵较少。初期,兵员来自世兵。后来,由于战争消耗,士兵逃亡或被私家分割,部分兵户变为民户,兵源趋于枯竭。于是,募兵制逐渐成为主要的建

军方式;私家也通过募兵组织部曲,也就是私人武装。

募兵的对象是失掉土地到处流亡的农民,将领待兵较好,士兵的地位和战斗力渐渐高于世兵了。

北魏拓跋氏初期实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入主中原后逐步封建化,于后期创立了府兵制。

北魏军队初期以鲜卑族为主体,分别由各部落酋长率领。也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新丁当兵,几乎是单一的骑兵。在其统治范围扩展到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以后,汉民当兵人数渐渐增加了。

北魏时期,攻城战增多,军队由单一的骑兵变为步兵和骑兵联合作战。后期,步兵比重超过骑兵,成为主要兵种。

北魏统治扩大到中原以后,军队分为中兵、镇戍兵和州郡兵。中兵主要担任宫廷及京城的宿卫,也是对外作战的主力。

镇戍兵是为保卫边防而设置的,初时仅设置在北部边境,后来扩展到南部边境。镇相当于州,设镇都大将、都副将、大将、将等军官;戍相当于郡,设戍主领兵,一般由郡守兼任。各镇、戍大小不一,兵额不等,多达数万,少仅千人。有的在镇、戍之间还设“防”一级的组织。

州郡兵,置都尉统领,是诸州所辖的、维持地方治安的部队,有时也奉皇帝调遣出征或充作镇戍兵。

北魏后期出现兵户,包括充当中兵羽林、虎贲的鲜卑族人,镇戍边防的鲜卑族人,中原强宗子弟、迁配为兵的罪人及其家属,叛逃被追回后迁至内地的北方少数民族和一部分被征服的南朝民户。

兵户丁男终身为兵,世代相袭,社会地位低于民户,生活艰难。

同时,汉族民户也要定期轮番服役,最初主要充当诸戍的戍卒和诸防的防人,后来也常并入中兵。

北魏军队中,部族兵的给养由各部自行掠取。中期以后,中兵、镇戍兵由朝廷向州郡征收军粮,统一供给,同时实行屯田积谷。

东魏和北齐的军队主要是原六镇和洛阳的鲜卑兵。北齐初加以精选,称“百保鲜卑”,又选汉族勇士守边。河清三年(564年)均田令规定:男子18岁领取田地,20岁当兵。

西魏大丞相宇文泰于大统九年(543年)广泛招募各地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带来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西魏政权根据他们所带军队的多寡授予其不同的爵位。

这种使地方割据的私人武装中央化的办法,不但增强了朝廷的兵力,同时也使鲜卑部族兵制与汉族封建兵制逐渐结合,形成了“府兵制”。

宇文泰于大统十六年(550年)确立府兵制,选拔体力强壮者充当府兵,府兵与民籍分开,不属郡县管辖,他们只管打仗,不负担其他赋税,社会地位要比世兵高。

北周武帝时,府兵成为中央宿卫军,归皇帝直接掌握。平时轮番服役,半月宿卫,半月训练;战时则出征打仗,临时命将,以便皇帝控制和指挥。

北周武帝时,为扩大兵源,对九等户中第六等以上的民户实行征兵制,规定三丁征一。后来,由于战争频繁,征兵对象扩大到贫下户在内的一般享受均田的农民。

府兵是西魏、北周军队的主力,但不是唯一的军队。当时,中军除府兵担任京城宿卫外,还有专任宫廷侍卫的禁军。

地方的镇戍兵、州郡兵仍然存在,不属于府兵系统。

此外,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势力强大,大都拥有人数众多的家兵、部曲。

同类推荐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热门推荐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重生之醉爱

    重生之醉爱

    一切重头再来,我不要做上一世混吃等死的许攸洛,我要发奋,我要发家致富,我要把自己培养成才气十足的淑女,我要活得惬意!————许攸洛一跤摔倒,醒来回到了自己的五岁,哈哈,老天待咱真是不薄。这一世,许攸洛发誓要活的精彩。带着爸妈创业,发奋解决温饱问题,直奔小康!他的出现,打破了平淡温馨的生活步调……孤僻腹黑的闷骚男VS坚强善良的可爱妞,一场大灰狼扑到小白兔的终极对决,结局……敬请期待!且看一个女人重生后的快意人生……本文是温馨的,甜甜的宠文的说,所以喜欢的亲大大的收藏吧。以上内容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推荐好友的文文:誘情总裁的替婚前妻天魔王爷的独宠恶魔霸妻殇逝桃花色胆包天之爹爹太无耻魔小师妖娆女帝夺郎君谦王煞妃
  •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她是谁?一朝醒来,前尘尽忘!以为好心救了她的恩人,转而挟恩胁报,以败坏她的名声为威胁,要逼娶她进门!投奔的亲戚对身中奇毒的她避之不及,便急着送她上了花轿。可这要娶她的“恩人”农夫,居然是村里有名的大傻瓜!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吧!无奈她记忆空白,加上身中软骨散的毒,无法挣脱,被迫抬进了洞房!可当盖头掀开——眼前这眸如春水,一脸纯真的绝世美男子是谁?好吧,看在这傻瓜无害又养眼的份上,她暂且就先陪他一起种种田,摘摘菜,兜兜小鱼虾吧!可当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刺客踏破她们家的茅屋顶。满村追砍的不是恢复了几许记忆的她,而是她的傻夫婿时——夫君,你又是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十年前,她是豪门千金,天价难娶,他是穷小子,身无分文。十年后,她家破人亡,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却成为一等一的精英,傲视群雄,拥有一切。再见时,他邪魅妄笑:“亲爱的前妻,我们的账该好好算一算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初恋不难忘,有多少痛刻骨铭心,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 涅灵

    涅灵

    自古尘世之中,如若怨气岁淤积,就会有不甘于死亡的魂魄四处游荡,女娲留下的一盏七星筒灯,又会给执掌它的女子带来怎样的命数?……
  • 暴君的宠妃

    暴君的宠妃

    他是君,她是臣。他是叔,她是‘侄’。他爱她,如痴如醉。她畏他,宁可仕途到头也想远离。他冷戾、决绝,百姓谈及色变。可她儒雅、亲和,深受百姓爱戴。从她踏入朝堂之时,他就怀疑她的男儿身份。他用尽千方百计想揭穿她的身份,她却招招脱险。为掩饰身份,她不得不‘娶’妻‘生’子,和女子演尽假凤虚凰,陷入深宅后院的斗争中。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消除王的猜忌。大遂二三一年,祸从天降,她从一朝亲王沦为阶下囚,罪证确凿,坐实叛国大罪。事即,王府上下三百余人葬身火海。出逃之际,她被最信任的人出卖。她重获新生,睁开的第一眼竟在君王的龙榻上,身上所有男儿伪装尽除,而与她同榻而眠的男人竟是君王,亦是她的亲皇叔!她逃,他却更快勾她入怀,低喃:“爱妃,孤王等你入怀已整整三载,还想逃吗?”“王……”她终在罪孽与感情中越陷越深。皇妃新立,宠冠后宫。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祖宗基业毁于一旦。三年韬光养晦,平乱制敌,步步为营。乱世红尘中,看一代帝妃相濡以沫,携手笑揽红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