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400000008

第8章 有焚书而无坑儒之说

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谴责之声不绝于耳,焚书坑儒作为秦始皇的一大暴政已成铁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中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秦朝的建立和发展”中说:“焚书坑儒,在当时对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国家政权的巩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是残酷的,后果是恶劣的,不仅堵塞了言路,钳制了思想,而且大量先秦文史典籍被焚烧,给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焚书”事件,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得清清楚楚。

汉代学者伍被认为秦始皇“弃礼义,任刑法”,焚书目的在于灭绝儒学,专用法家思想。其实,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

伍被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的谋士,伍子胥的后人。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受父封亦为淮南王,是西汉的文学家、思想家。

伍被好读书,善文辞,才能出众,受到汉武帝刘彻的重视。刘安后来想谋反,召见伍被策划。伍被用昔日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其计而被迫自杀的故事进谏刘安。刘安大怒,囚禁伍被的父母达三个月。刘安谋反事泄时,伍被被告与刘安谋反,被捕杀。

战国前期,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势如冰炭,互不相容。儒家着眼于管理每一个人,主张通过仁义诱导的途径塑造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从而实现大治的政治理想。法家着眼于完善人以外的一切物,即富国强兵,主张通过刑法强制规范社会,从而达到大治的政治目的。然而,诸子百家在长期争鸣中,相互取长补短,到战国后期已经出现了学术融合的趋势。学术融合是政治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荀子纳“法”入“儒”,以“儒”统“法”,提出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社会政治主张,是为建设新兴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

荀子曾应秦相范雎的邀请访秦,秦昭王会见荀子后问道:“儒家对国家有无益处?”荀子肯定地回答道:“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执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又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听完荀子的回答,秦昭王称善。这是儒家思想在秦国的首次正面宣传,并且取得了秦国最高统治者的好感。荀子还向范雎指出秦国“无儒”,从而引起了秦国统治集团的深刻思考。

秦相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就是为了融合诸子之说。吕不韦突破学术派别的门户限制,预见到统一天下后,任用先秦诸子任何一家的思想为指导都不能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帝国,必须博采众长,重新整合诸子百家。《吕氏春秋》编纂的目的即为实现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学术根基。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独尊法家,造成荀子所谓的“无儒”局面。“无儒”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指秦国没有儒家,二指儒家思想在秦国政治生活中没有地位。

秦昭王以后,这种“无儒”局面发生了变化,秦国建立了博士制度。

秦国博士制度仿效战国时期东方鲁、宋等国的博士制度,不同的是东方诸国的博士制度来自尊贤传统,博士与国王的关系犹如师友;而秦国的博士制度来自政治需要,已经纳入官僚系统,博士与国王的关系纯属君臣。秦博士是奉常的属官,秩比六百石,名额多至数十人。秦博士可以参政议政,秦博士执掌“通古今”、“教子弟”、“典职教”、“辨然否”、“承问对”,即博士要将掌握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历代的治国经验献出来,为秦国的政治服务。

秦国的数十名博士成分不一,少数不是儒家,如卢敖是方士,黄疵是名家,还有“占梦博士”属阴阳家。

卢敖即卢生,逃跑后隐居于故山。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终因未获,只得作罢。故山后改名卢山,山前有卢山洞,内置卢敖塑像。

秦昭王以后,秦王治国不再专用法家,有了儒法并用的倾向,云梦秦简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强调修身正行,说:“以此为人君则鬼(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也)。”君怀臣忠,父慈子孝被秦统治者奉为施政原则,这其实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

云梦秦简《封诊式》还记载这样一个案例:父亲控告儿子不孝,请求官府将其断足流放,官府核实后照办了。由此可知儒家的“孝道”受到秦国法律的维护,已经纳入秦国法律系统,成为教化、规范社会的工具。

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或睡虎地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竹简上文字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内容主要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云梦秦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孔鲋是孔子后裔,秦末儒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召为鲁国文通君,拜少傅。秦始皇通过封爵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实质上是肯定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上的价值。

综上所述,秦始皇兼并天下前后,采取儒法并用、刚柔相济的政策,希望得到长治久安。

然而,儒生人品不一,荀子曾说:“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何谓“俗儒”?荀子说俗儒只知道简单地效法古代的圣明君主,扰乱当时社会,胡乱学习一堆荒谬的东西,不懂得效法后代的贤明君主,却想统一制度,不明白要把礼义置于最高地位,降低了《诗》、《书》的作用。而秦始皇所任用的儒生,俗儒多,雅儒少,大儒一个也没有。

秦始皇焚书的目的不是灭绝儒学,而是禁止私学。

建议焚书的李斯是儒学大师荀子的门生,懂得儒学的价值,并非要灭绝儒学。他建议焚书是针对民间的藏书,而皇家藏书不在此列。同意焚书的秦始皇在兼并天下的过程中儒法并用,因而才取得了胜利。

秦始皇不糊涂,对儒学的价值一直持肯定态度。尽管秦始皇焚书规模大,但皇家藏书丝毫未受损失。

综上所述,秦始皇确实焚书了,但他焚书的目的是要禁止私学。这样,他又倒退到“学在官府”的旧时轨道,便于统一天下人的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

至于“坑儒”,有的学者认为此事根本不存在。

杀戮不同政见者,对于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来说,是司空见惯的,秦始皇当然也不能例外。但他没有杀儒生,也就是没有坑儒。

在所谓秦始皇坑儒事件中疑点太多,《史记》中提到名字的都是方士。侯生是韩国出身的方士,卢生是燕国出身的方士。这些方士多年欺骗秦始皇,逃跑前还肆意诽谤,终于惹怒了秦始皇,以致产生了所谓坑儒事件。

但是,在历史材料中,被坑者的称谓一直在变化:由方士变为文学方术士,再变为诸生,再变为颂法孔子的儒生。显然有一只黑手偷换了历史的真实内容。

按照秦国的制度,文学方术士有罪要交由御史处置,接受严格的法律审判,依法定罪,怎么会被活埋呢?但记载中说他们被活埋了。

根据秦朝法律,特别是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法律文书来看,死刑没有活埋的案例。编造“坑儒”故事的人不懂法律,结果留下了作伪的漏洞。

同类推荐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六姑娘

    穿越之六姑娘

    姚家大房想要尊贵,二房想要银子,三房妄图往日的荣耀,做为四房的嫡女,六姑娘表示她只想好好照顾姐姐弟弟,不想有人乱入,让她多了份牵挂。
  • 悲呼前夫当关

    悲呼前夫当关

    十里苏城柳杨堤,有美远扬在阮慕,慕家有女初长成,二八嫁作贵匮妇。夫前端庄婆前悍,东窗事发被夫误,一纸休书背骂名,老爹气来老娘哭。怒发冲冠招入赘,勤劳开垦第二春,慕家财多名在外,王孙才子踏破门。孰料,奸夫当关,万夫莫开。悲乎哀哉!…、类似于精彩片段的东西新坑O(∩_∩)O~
  • 懒妃要出墙

    懒妃要出墙

    某集团董事长的私生女宁妖娆遭到绑架,绑匪将她扔在一间废屋后消失无踪,缺水断粮五日后被饿死。死后,宁妖娆穿越到礼部尚书的二女儿宁绛雪身上。一穿过来就被指婚给瑾王的宁降雪很无所谓。老公不爱她,无所谓;美男大盗要夺天下,也无所谓。反正这辈子宁降雪最爱的就是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是一本畅销百年的励志图书。希恩用清楚易懂的文字和许多实证小故事,尤其是《圣经》中的故事,缓缓道出宇宙真理及简单实用的生活方法。《幸福密码》阐述正面的态度与肯定的思想,让人们得以主宰人生,运用心灵法则让富足自然降临,成为生命的赢家。
  •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一朝穿越,化身为将!被百万雄兵所围困,却游仁有余!陷身皇宫,面对腹黑皇弟,痴情王爷,以及妒心似火的嫔妃,她是否会轻松闯过!当逃脱死神束缚,化身秦家十三少时,又会在江湖上掀起怎样的风云?一起关注,冰馨的绝世人生!【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清宫唱晚(完)

    清宫唱晚(完)

    如果穿越是真的,让我回到有你的时代,哪怕只为看你一眼...四爷:“记住……爱新觉罗家的人……是没有心的!”十三爷:“你的,我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同情!”十四爷:“连为你撑伞的资格都要剥夺吗?!”九爷:“看来,你低估了自己!”还有八爷,还有太子,还有十八……谁吻了谁的唇;谁牵了谁的手;谁对谁的情至死难休……
  • 极品修真小胖

    极品修真小胖

    当一位被誉为不食烟火的大神穿越了时空回到过去,和一个史上最色的胖子相遇,会发生怎样“基情”四溅的火花?都市爽文,且看会修真的胖子如何悦尽天下美女.
  •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