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000000002

第2章 古语精言(1)

政治篇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出自《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绳:墨线,木工用来取直的工具。谏:规劝。意思是:木料经过墨线划线,就能够取直;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就能成为圣人。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资治通鉴》里也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君王之所以能明辨是非,是因为能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君王之所以昏庸腐朽,是因为他偏信偏听。

【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唯唯:应承顺从。谔谔:直言的样子。意思是:众多的人都唯唯诺诺、应承顺从,也比不上一个人直言争辩。

【多指乱视,多言乱听】出自明代张居正《陈六事书》。意思是:对众人的话必须善于分析,择优而用,不可盲从。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出自《汉书·路温舒传》。意思是: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出自《吕氏春秋·听言》。听来的话一定要详细地考察,不考察就可能会分不清好坏,分不清好坏,就会酿成大祸。

【良药生人,不能生不饮者】出自清代唐甄《潜书·鲜君》。生:救活。意思是:虽然良药可以救活有病之人,但却无法救活不饮用它的人。

【用人之言,若自己出】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尚书》。自:从。意思是:采纳别人提出来的意见就要像采纳自己的意见一样。说明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出自《孔子家语·六本》。行:做事。意思是:虽然良药吃到嘴里感觉苦,但对病痛有好处;正直的劝告虽然听起来不顺耳,但对人做事有好处。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思是: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虚谈:空谈。浮:浮华。要:国事。意思是:空洞无物的谈话会荒废掉政务,浮华而不实际的文章会妨碍国家大事。

【闻死而愠,则医不敢斥其疾;言亡而怒,则臣不敢争其失】出自宋代李觏《庆历民言·开讳》。愠:发怒。失:过失。意思是:听到死亡就发怒,那么医生也不敢告诉他疾病的所在;听到国亡就发火,那么大臣也不敢指出君主的过失。说明上层不能讳言过失,否则就会阻塞言路。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务:致力。意思是:英明的君主总是愿意听取自己的过错,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赞。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多寡】出自《韩非子·虚实》。国家安全与否在于君王是否是非分明,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是否掌握了实权,而不在于手下有多少人。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出自《尚书·洪范》。羞:进献,贡献。而,同“尔”,你。意思是:对于那些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你的国家昌盛。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出自《孟子·尽心下》。政事:施政。意思是: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财政就会不足。说明政治对国家的财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几时拓土成王道,自古穷兵是祸胎】出自唐代李商隐诗《汉南书事》。王道:古代帝王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策。穷兵:竭力发动战争。意思是:什么时候开拓疆土能成就帝王的仁义政治的?穷兵黩武自古就是灾祸的根源。

【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出自《荀子·王霸》。与:同盟的国家。意思是:既然两国已经缔结了盟约,就算看到了成败,也不能欺骗结盟的国家。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出自《荀子·王制》。杂:混杂。意思是:贤人与不贤的人不相互混杂在一起,有才能的英杰就会到来;是与非不颠倒混杂,国家就会安定。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尚书·洪范》。荡荡:宽阔、广大。意思是:不结党营私,治国之道就会宽广开阔。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出自《韩非子·五蠹》。修:遵循。法:效法。意思是:不期望完全遵循过去,也不效法那些陈规,要研究现在的事情,从而做出相应的准备。说明政策应该因时而定。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庶人:百姓。意思是:国家的政治清明,那么,百姓就不会有非议了。

【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出自《荀子·君道》。达:畅通。义:原则。意思是:公正的道路畅通了,徇私舞弊的门就被堵塞了;为公的原则明确了,私人的贪图就停止了。用来告诫执政者应提倡为公以抵制私情的泛滥。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小事上不能忍耐,就往往会破坏了大计划。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依靠自己的德行让人信服的,人们才会喜欢,才能心悦诚服。

【民虑之于心而宣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出自《国语·周语上》。壅:堵塞。与:跟从。意思是:百姓心里的想法是经过成熟的考虑后说出来的,这是行成之后的自然流露,怎么可以堵塞其口呢?如果真要堵塞言路,还会有谁拥护你呢?说明为政者应广开言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道:仁政。意思是:能够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现多用来形容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支持,不合乎正义的倒行逆施则会遭到人们的反对。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出自《尚书·太甲下》。弗:不。胡:怎么。意思是:不经过思考,怎么会有所收获呢?不去实行,怎么会有所成就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第一个“老”为动词,尊敬、敬养。幼:第一个“幼”为动词,爱护。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并将这种尊敬也推广到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将这种爱护推广到别人的孩子。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君主有了德行,就能叫人民快乐;人民快乐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因:依靠。敝:损害,败坏。与:同盟。知:明智。意思是: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是明智的。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出自《商君书·更法》。意思是: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轻易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轻易改变器具。

【但得官清吏不横,便是村中歌舞时】出自宋代陆游诗《春日杂兴》。但:只。意思是:只要官吏都清正廉明,不横行霸道,就是老百姓欢天喜地的时候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出自《商君书·更法》。道:方法。便:便利。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过去。

【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蹑其卑者,然后乃得履其高】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衰制》。蹑:登上。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好比登山,一定要先从最底层开始,慢慢登到高处。用来比喻治理国家要从最基本的方面下手。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出自《商君书·农战》。偷:疏忽。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即便粮仓总是满满的,也不会放松农业生产。

【德惟治,否德乱】出自《尚书·太甲下》。意思是:以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太平;反之,就会天下大乱。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意思是:一个人得道上了天,连他的鸡犬也都跟着成了仙。用来讽刺旧时一人发迹,附从者也跟着得势的黑暗政治现象。现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雪花银:白银。意思是:担任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以捞到十万两的白银。表现了当时贪官污吏成风的黑暗现实。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出自《宋史·岳飞传》。意思是:文官不贪图钱财,武官不贪生怕死,国家就会太平兴旺。

【世质则官少,世文则吏多】出自晋代傅玄《傅子·官人》。质:质朴。文:浮华。意思是:时代风气质朴,社会上的官员就少;时代风气浮华,社会上的官员就多。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出自明代顾大典《青衫记》。意思是说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发号施令。深刻揭露了官场上小人得志的猖狂表现。

【尧舜之人,非生而治也;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出自《管子·霸言》。尧舜:指唐尧和虞舜,相传都是古代的圣贤之君。桀纣:指夏桀和商纣,古代的两个暴君。意思是:尧舜时代的百姓,不是天生就好治理的;桀纣时代的百姓,也不是天生就爱作乱的。因此,治和乱的根本在于上面的统治者。

【时移而法不易者乱】出自《韩非子·心度》。意思是:时代已经变化了,而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改变,那么,国家就会出现混乱。

【治国常富,乱国常贫】出自《管子·治国》。安定的国家往往富有,而社会混乱的国家则常常贫穷。说明国家的贫富与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

【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出自唐代刘知几《史通·忤时》。公:主公。意思是:十只羊,九人放,号令就难以执行;一个国家如果有三个主公,人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说明执政要避免政出多门,事权不一。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陆贾列传》。意思是: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却不能再用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出自《战国策·赵策》。尽:通晓。意思是:只按照书上的方法来驾御车马的,不能完全掌握马的脾性;只用古人的方法来管理现今的人,就不能通达时势的变化。说明治国不能死守教条,要因时因事制宜。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出自唐代邵谒诗《论证》。秋:枯黄。意思是:不要说万木凋零不是因为一片叶子的枯黄。比喻临民治国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决:缺口。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发现了弊端就会立即补救,看到了漏洞,就会马上堵塞。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准则。经:准则。本:根本。上:极至。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出自《吕氏春秋·贵公》。意思是: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出自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外篇》。意思是:做君主的一定是自己先亲近民众,然后,民众才会归附他;也一定是君主先背离了民众,然后,民众才会背离他。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与:帮助。畔:同“畔”,背叛。意思是:民心所归向的,正是天要帮助的;民心所背叛的,也是天要抛弃的。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出自汉代黄石公《三略·下略》。慕泽:仰慕恩泽。意思是:除去一个恶人,从而使上百人受利,人们就会仰慕其恩泽;除去一个恶人,从而使上万人受利,国家的政治就不会发生混乱。说明治国必须惩奸除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出自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意思是:国家能治理的太平,在于人民生活富裕;国家能够和平安定,在于人民心情愉悦。说明国家安定的前提就是人民在物质上富足、在精神上快乐。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出自明代谢榛诗《送樊侍御文叙之今陵》。樵渔:樵夫和渔夫,泛指下层民众。意思是:自古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人,有哪一个不顾念着下层的百姓呢?

【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出自《尚书·酒诰》。意思是:为政的人不应该把水作为镜子,而是应该把人民当作镜子。比喻应以百姓的反映检查为政的得失。

【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喁:鱼口露在外面。意思是:水他浑浊了,鱼就会将嘴露出水面;政令过于苛刻了,百姓就会人心不安。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出自汉代荀悦《申鉴·杂言上》。意思是:人民存在才有国家的存在,人民不存在了,国家也就灭亡了。说明人民是国家的支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邦:国家。意思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宁。

【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论菜》。此色:菜色。此味:菜味。意思是:不能让老百姓哪一天脸上有菜色,不能让士大夫哪一天不知道菜味。意在说明上层人应多体恤下层人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用社稷指代国家。意思是: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而君主是最轻的。

【申天下之乐故乐亦报之,屈天下之忧故忧亦及之】出自汉代荀悦《申鉴·政体》。申:伸张。报:报答,及:降临,到。意思是:为天下人伸张快乐的,快乐也会报答他;迫使天下人忧愁的,忧愁也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出自《尚书·蔡仲之命》。辅:辅佐。怀:归向。意思是:上天对人不分亲近远疏,只帮助那些有德行的人;民心不会永远忠于一个君王,只有对自己有恩惠,百姓才会归附他。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出自汉代贾宜《新书·大政上》。意思是:从古到今,凡是与人民作对的,或早或晚都要被人民所胜。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专欲:一意孤行。意思是: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一意孤行很难成功。

【近者说,远者来】出自《论语·子路》。说:同“悦”,高兴。意思是:君主向近处的百姓施惠,使其欢悦,那么远处的百姓也会纷纷前来归附。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意思是:水深了,鱼就会纷纷聚集;树林茂密,鸟兽就会争相前来。比喻领导者德政广施,民心就会归附。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实基于喜怒】出自宋代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第三》。离合:分裂或统一。系:联系。叛服:背叛和服从。意思是:自古以来,国家的分裂和统一都与民心紧密联系,而民心向背确实取决于百姓内心的喜怒。说明统治者做事要合乎民意、顺应民心。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意思是:国君是船,百姓是水。水能浮载船,也能将船倾覆沉没。

【受赂之家,食赂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出自《汉书·董仲叔传》。意思是:做官之人,享受国家俸禄就可以了,不要在与民众争夺财富了。这样,利益分配就均衡了,人民的生活也就富足了。

【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出自《荀子·王霸》。陈:说明,句中意为“颁布”。意思是:一旦政令已经下达,虽然看到了胜败得失,也不可不讲信用而欺骗百姓。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意思是:要想引来鱼儿,就要先开通水道,要想引来鸟儿,就要先种上树木。比喻领导要想得到民心,就要先使其德行和政策完善。

同类推荐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热门推荐
  • 我爱你时,你在不在

    我爱你时,你在不在

    破了冷面邪少陆子轩的三十天恋爱法则,无所谓!只要我想,你尹夕颜被我抛弃多少次还是我的女人!“我不会放开她,不惜一切代价!”“休想!”萧时宇抱起瘫软在地已经奄奄一息的尹夕颜眼神愤恨:“如今就是就是我来履行承诺之时,也如你所愿,今生化为鸿沟永世不得跨越!”辗转三年已为人妻的尹夕颜再次失挚而归,看着眼前已经不在爱他的女人。陆子轩扬言:管你现在是谁的妻,照样被我吃定!带个萌宝天使又怎样?我还多了个女儿!寡妇?就是毒妇我也要定了你!二次追爱来袭,命运牵绊……泪洒华丽一地,“我倒要看看,是你尹夕颜决定说的注定?还是我陆子轩要定你的命运。”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蝶恋花

    蝶恋花

    “他为什么不挽留?只要他开口留我,我就不走。”那声音里满是遗恨。是啊,为什么,里格会吝啬到,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肯说。丝走的时候,漫天飘着细雨,里格竟不曾来送。火车开启的瞬间,晶莹的液体自丝眼中流出,落在我手上,烫人的温度。蝴蝶飞不过沧海。世上又有谁,挣得脱命运?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奈何人外有人,碧宇万万没有想到,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学得一身绝世武功,斩恩仇,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谱写灵珠传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雁精神的实质——团队、沟通、领导力、目标、纪律、分工……学习大自然中最完美的“大雁团队”,建造完美的企业、组织和机构,个人要在团队中走向卓越,必须学习大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