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长中,总得有一点成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正如哲人说的,做条小路、做颗星星,只要尽力去做了,自己就是最好的、最出色的。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让它成为你的人生信条,它将伴你终生。也希望它能成为众多成长中的迷惘者的精神支柱,使他们在漂泊中有一个明确的选择,凡事都要尽力,做得最好。
虚掩的门
胜利者靠的是勇气而不是力量。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场上,美国选手海恩斯撞线后,激动地看着运动场上的计时牌。当指示器打出99秒的字样时,他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
后来,有一位叫戴维的记者在回放当年的赛场实况时再次看到海恩斯撞线的镜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看到自己破纪录的那一瞬,海恩斯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但这一新闻点,竟被现场的四百多名记者疏忽了。
因此,戴维决定采访海恩斯,问问他当时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戴维很快找到海恩斯,问起当年的情景,海恩斯竟然毫无印象,甚至否认当时说过什么话。
戴维说:“你确实说了,有录像带为证。”
海恩斯看完戴维带去的录像带,笑了。他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谜底揭开后,戴维对海恩斯进行了深入采访。
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后,曾有一位医学家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
海恩斯说:“30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理。但是,我想,自己至少应该跑出101秒的成绩。每天,我以最快的速度跑5公里,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秒的纪录后,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的,而是虚掩的,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一样。”
后来,戴维撰写了一篇报道,填补了墨西哥奥运会留下的一个空白。不过,人们认为它的意义不限于此,海恩斯的那句话,为我们留下的启迪更为重要。
【成长箴言】
我们心中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局限。高度并非无法超越,只是我们无法超越自己思想的限制,更没有人束缚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
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阶段中,学会做最好的自己。
第11次敲门
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通用公司的面试通知,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克里弗德焦急期待的心。面试那天,克里弗德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换了一条新领带,以祝福自己好运。上午10钟,他走进通用公司人力资源部。
等秘书小姐向经理通报后,克里弗德静了静心,提着手提包来到经理办公室门前,轻轻地敲了两下门。
“是克里弗德先生吗?”屋里传出问询声。
“面试官先生,你好!我是克里弗德。”克里弗德慢慢地推开门。
“抱歉,克里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下门吗?”端坐在沙发转椅上的面试官悠闲地注视着克里弗德,表情有些冷淡。
面试官的话虽令克里弗德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走进去。
“不,克里弗德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面试官示意他出去重来。克里弗德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话不好——”
克里弗德又一次走进去:“我是克里弗德,见到你很高兴,面试官先生。”
“请别这样。”面试官依然淡淡道,“还得再来一次。”
克里弗德又做了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当克里弗德第10次退出来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开始有些恼火,心想,进门打招呼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哪是招聘面试呀,分明是在刁难戏弄人。
克里弗德生气地转身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不行,我不能就这样逃开,即使公司不打算聘用我,也得听到他们当面对我说。于是,克里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气,第11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欢迎的掌声。克里弗德没有想到,第11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
原来,通用公司此次是打算招聘一名市场调查员。而一名优秀的市场调查员,不仅要具备学识素质,更要具备耐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质。第11次敲门和问候就是考查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题。
【成长箴言】
青少年必须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成功者不过是比那些失败者多试了一次。再试一次,就意味着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挫败是成功的垫脚石。遭受挫折的次数越多,你就越接近做最好的自己。
敢为天下先
成功与失败的距离有时非常接近,近到要用最精微的单位来测量。
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7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员工都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新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上面的叮嘱。
“为什么?”这时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叮嘱,其他人便劝他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但年轻人却偏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着的门开了,只见里面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那个房间的人们开始为他担忧,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去,大家替他保密。但年轻人却直奔18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企划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说。
果然,年轻人在接掌企划部后,大胆进行革新、策划、宣传,一个也不差。
【成长箴言】
循规蹈矩的人是没有创新的胆量的,他们的因循守旧注定他们只能成为平庸的一族,从成长到衰老,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因为他们害怕起伏。最大的成功向来只会属于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青少年,他们习惯最先品尝到各种滋味,包括荣誉的美酒。
勇敢者令人敬畏
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的德行之首,因为这种德行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行。
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率领强大的军队从东边向希腊进军,他们沿着海岸行进,几天之后就会到达希腊。希腊由此而陷入危险困境之中。希腊人下定决心抵抗入侵者,保卫他们的民众和自由。
波斯军队只有一个途径可以从东边进入希腊,那就是经由一个山和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瑟摩皮雷隘口。
守卫这个隘口的是斯巴达人——里欧尼达斯,他只有几千名士兵。波斯的军队比他们强大许多,但是他们充满信心。经过两天的攻击后,里欧尼达斯仍然守住隘口。但是那天晚上,一个希腊人出卖了一个秘密:隘口不是唯一的通路。有一条长而弯曲的猎人步径可以通到山脊上的一条小路。
叛徒的计划得逞了。守卫那条秘密小径的人受到袭击,并且被击败了。几个士兵及时逃出去报告里欧尼达斯。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里欧尼达斯以大无畏的勇气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命令他大部分的军队,偷偷从山里回到需要他们保护的城市,只留下他的三百名斯巴达皇家卫兵保卫隘口。波斯人攻来了,斯巴达人坚守隘口,但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了。当他们的矛断裂时,他们肩并肩站着,以他们的剑、匕首或拳头和敌人作战。
一整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被杀死了,在他们原来站立的地方只有一堆尸体,而尸体上竖立着矛和剑。
薛西斯一世攻下了隘口,但是耽搁了数天。这数天让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希腊海军得以聚集起来,而且不久之后,他们便将薛西斯一世赶回亚洲了。
许多年后,希腊人在瑟摩皮雷隘口竖起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这些斯巴达人勇敢保卫他们家园的纪念文:
“旅行者,先不要赶路,驻足追念斯巴达人,在此,如何奋战到最后。”
【成长箴言】
斯巴达人的勇敢与强悍举世闻名,至今几乎成为勇气的象征。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勇士,并没有辱没“勇敢”这个高贵的字眼。在人类的一切行动中,如果能让自己的勇气在保家卫国中派上用场,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荣耀啊!
青少年朋友在生活中,不妨借鉴这种勇气,学会挑战自我,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女人的勇气
一个人缺乏一点勇气,很容易倒下去,就像一块石碑的坍塌声,遗下的破碎了的石块,还要供人践踏。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德国,那年是1141年。巴伐利亚公爵沃尔夫被困在了他的温斯城堡中,城堡之外是斯瓦比公爵弗雷德里克及其兄长康纳德国王的军队。
围攻已历时数月,沃尔夫知道,他只能投降了。信使开始在两军之间频繁穿梭,投降的条款列出来了,条件被应允了,所有的安排都完备了,沃尔夫和他的军官们准备将自己交给死敌。
但是温斯堡里的女人们还没有打算放弃一切。她们给康纳德国王送去口信,要求许诺保证温斯堡内所有女人和儿童的安全,并且允许她们离开时,带走她们双手能够带走的所有东西。
她们的要求被准许了,接着,城堡的大门打开了。女人们走了出来——城堡外所有的人都对看到的一切大吃一惊——每个女人的腰都弯得低低的,但她们手里拿着的不是金子,也不是珠宝,而是紧紧抱着她们的丈夫。她们要救出她们的丈夫,不能让自己的丈夫受到这支获胜军队的报复。
康纳德,这位仁慈的国王,被这一壮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立即向这些女人宣布,保证她们的丈夫有完全的安全与自由。接着,国王与巴伐利亚公爵签订了和平条约,条约中的款项比公爵事先预想的要友善得多。因为,智慧的康纳德国王知道:一个拥有爱心的群体是不会被征服的。
从此以后,温斯堡更名为“韦博图山”,“韦博图”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女人的坚贞。
【成长箴言】
肯尼迪总统曾说:“勇气,是人类一切品格中最宝贵的。”有了勇气,才有了力量,才有了胜利的可能。
勇气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人的真爱。有了勇气,随之而来的是证明勇气的智慧。
得到勇气的青少年是无法战胜的,因为无论处在怎样的成长环境中,他们总是充满希望,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一路披荆斩棘前行,直至到达目的地。
怯懦是得不到属于我们的利益
我们必须学会用胆量和智慧去争取属于我们的那块面包。
一天,史密斯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他的办公室来,为她结算工钱。
史密斯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你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我们和你讲妥,每月30卢布……”
“40卢布……”
“不,30……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卢布付教师的工资的……你待了两月……”
“两月零5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你60卢布……扣除9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你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3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3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12卢布……柯里雅有病4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3天,我夫人准你午饭后歇假……12加7得19,扣除……还剩……嗯……41卢布。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