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木桶的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理论
一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并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在很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有三个推论: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比最低木板高的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的反而越大。
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唯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如果你了解了这本书的理论,继而就会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水面的高度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观察一个组织,我们很容易发现,组成这个组织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均等统一的,大多是参差不齐的,而决定整个组织水平的往往是那个最薄弱的部分。
观察一个产品,我们也会发现,这个产品的各个方面的质量都是不同的,而决定整个产品档次的往往也是那个水平最低的方面。
对一个人来说也同样,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能力。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致命劣势无法弥补或改变,那么穷其一生他都无法走向成功。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它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以此看来衡量“差生”的标准几乎不存在。
“最短的木板”、“最弱的环节”和“最大的劣势”都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它们与整体密不可分,不能把他们彻底排除在外,你能做的只有“加长最短的木板”、“增强最薄弱的环节”以及“改变最大的劣势”。
由此可知,前进或者成功的真正意义就是去增长最短的那块木板。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有些缺点得不到改善,将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不管个人还是组织,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才是至关重要的。
长处和短处都要看到
他从小学到中学,数次跳级,接受正统教育总共只有8年。而这个少年就是被人们誉为“数学神童”的鲍尔斯奇。
岁时,鲍尔斯奇收到哈佛大学发来的预录通知单,这使得加州家庭舆论再一次聚焦到“神童”话题上。然而哈佛一位教师说:一位真正的科学家,除了知识,还要懂得哲学、艺术等别的学科,可鲍尔斯奇的文科成绩很差,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现如今,在各个中小学,各种单科竞赛层出不穷。一些学校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孩子参加各种竞赛,把学生当成纯竞赛的“工具”,使孩子学习就像是在服“苦役”,毫无快乐可言。更有甚之的是有一些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竭力督促孩子发展“特长”,使得孩子疲惫不堪,灵性丧失。
对于在某类知识方面存在缺陷的人来说,瓶颈学科总会制约其能力的发挥。举例来说,企业中的研发部门的如果不懂市场,其辛劳成果就会一文不值;而搞市场的如果对技术一窍不通,就无法把自己的产品向客户做好的展示……一个人只有具有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并使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才可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对于孩子们也是一样,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过分强调孩子的优势或特长,而对孩子的弱势能力忽视甚至放弃,势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成长、发展阶段,正是全面打基础的时候,在这个时期,让他们扎实安稳地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十分重要。如果为了一时的名与利,结果让孩子畸形发展,最终只能是误了孩子。
所以,当我们在为“神童”的特长而欣喜时,也不要忘了同样要重视他的短处。未成年人如同一棵刚刚破土的幼苗,阳光、水、土壤、空气等诸多要素一个也不能少,如果只是大量施肥、拔苗助长,这绝对不利于他们茁壮成长。只有让孩子从小接受系统的教育,心智健全,全面发展,后劲才足,长大后才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程。
过于偏科就如同瘸腿走路
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大量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除了在自身的专业知识领域有深厚造诣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过于偏科就好像瘸腿走路,是不可能让人稳步向前的,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具有极大的危害的。通过跟踪调查研究,有专家发现:如果学理的学生不懂文,那么他的思维方式将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创新能力的缺乏将对其带来很大影响。从现象上看,这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不足,甚至不能用合适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将来他们参与科研项目时,需要良好的文科知识来进行项目申请、论证报告、结题报告等,这种缺乏无疑是不行的。知识面的狭窄同样也会影响他们对新事物、新学科的接受度,甚至还会对学术交流产生负面的影响,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极其不利。
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早解决。中、小学是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在这一时期应该为日后打下全面的坚实的基础。任何一门课程的偏废,都会为日后的高楼大厦埋下严重的危害因素。同时,当今社会的工作需求都是综合性的,并且变动性很大,一个问题的解决、一项工作,都需要用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目标。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毕竟纠正学习“偏科”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不仅要保障孩子“优势学科”的发展,更要对孩子的“非优势学科”进行热情的辅导,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偏科”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斯特娜夫人的全面教育
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发觉,孩子最难于感兴趣的学科当属数学。她通过游戏法教会了女儿数数和钱的数法,但是,当她在教女儿乘法口诀时,女儿第一次表现出了对学习的厌恶。由此可见,孩子们都是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女儿也同样不喜欢她编的便于记忆的口诀歌词。
面对这样的情况,斯特娜夫人真是有些担忧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历史和文学方面,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已能用8个国家的语言说话,并发表刊登了许多散文和诗歌。但是她却连乘法口诀都不会。她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斯特娜夫人希望女儿均衡发展,在成才的同时真正感到幸福,而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这样的理想。因此,她为女儿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特别苦恼。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强制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因为她很清楚强制是不可行的,并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在与洪布鲁克教授的一次幸会中,斯特娜夫人的苦恼终于被解开了。为了宣传世界语的优越性,她曾带女儿到纽约州的肖特卡去演讲,在那里她遇到了芝加哥的斯他雷特女子学校的数学教授——洪布鲁克女士,她的数学教学技巧相当高明。
洪布鲁克教授在听了斯特娜夫人的担心后,她为斯特娜夫人解答了疑惑:你女儿缺乏对数学的兴趣,这决不是片面发展,而是你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因为你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所以她也就没有兴趣去学它了。你自己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能有兴趣地教这些知识,女儿也能学得好。但是在数学上却相反,由于你自己不喜欢它,就不能很有趣味地教授,女儿也就厌恶它。”接着,这位杰出的女士十分热情地教给她一套教数学的方法。她用这些方法教女儿数学后,效果果然很好。
这位女士的建议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使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把纽扣和豆子之类的东西装进盒子里,母女二人各抓出一把,数数看各有多少;或者在吃橘子或葡萄等水果时,数数它们的种子;或者在帮助女佣人剥豌豆时,一边剥一边数不同形状的豆荚中各有几粒。
母女俩还经常做掷骰子的游戏,开始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然后计算两个骰子的数字的和,如果两个骰子的数字加起来为6,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数分别记在纸上,玩3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
女儿非常喜欢这类游戏。在女儿投入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之后,她仍按洪布鲁克女士的建议,每次允许玩这样的游戏不能超过一刻钟。这样做的理由是所有的数学游戏都很耗费脑力,每一次超过了一刻钟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倦。这个游戏玩了两三周以后。她们又把骰子改为3个、4个,最后达到了6个。
接着,她们把纽扣和豆子分成两个一组的两组或三组、三个一组的三组或四组,把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自的个数,并把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通过这样的计算,维尼夫雷特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而且在此过程中学得非常轻松。即使是复杂的游戏也可以依此类推地继续做下去。
为了使女儿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妈妈还经常和她做模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出售的物品有的是计量单位重量,有的是计量单位长度和数量。价格则是根据实际的价格而定,用的钱也是真正的货币。妈妈常常到女儿开办的“商店”买各种物品,用货币支付,女儿也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给妈妈零钱。
当维尼夫雷特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或帮助家里干活儿时,妈妈就付给她钱。同时她也不断地从报社和杂志社领取稿费。她把这些钱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里,并计算利息。
不久以后,维尼夫雷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接下来学习数学就如流水一般顺畅了,从算术开始一直到顺利地学会了代数和几何。
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父母们在卡尔·威特教育理论的激发下,开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传授给他们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顾及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小朱利安6岁的时候,就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完成了所有小学课程的学习。父母希望他也能在十几岁的时候进入哈佛读大学。现在,他们正四处联系一所适合小朱利安上的中学,让他能继续接受教育。
朱利安夫妇动机是良好的,可惜走上了错误的路线。片面追求某一类文化知识的提高,其最终结果很可能与自己的初衷大不相同。现实中我们常能看到所谓的“考试现象”:在社会上很成功的孩子,实际上往往是在学校里成绩排名在10名左右的孩子,而那些成绩总是一二名的孩子却流于平凡。考试现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家长片面追求智能发育,却忽视了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然而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单纯的智育更为重要,只具备某一种素质的孩子在客观上只能划入“低能”的行列。
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综合提高的教育。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木桶”的话,那么它就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五块“木板”组成。在德、智、体、美、劳五块“木板”中,不少的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智育这块“木板”的长度,而现行的升学制度、考试制度等考核方式,也加剧了对这种畸形的重视程度。
要使素质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想要这只“木桶”装上最多的“水”,需要加长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即是其他方面的教育。智育的作用自然十分重要,但是,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放松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这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家庭、学校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他们犯罪;有的不重视学生的体育,使得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了“豆芽儿”体型;有的不注意学生的美育,导致他们盲目接受社会的反面文化……种种片面教育造成的不良后果提醒我们: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社会,都不能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
“重智力、轻德育”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造就出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其他诸如德、体、美、劳等无所谓”,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